王羲之蘭亭序作品賞析

王羲之《蘭亭序》書法賞析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24 13:58

王羲之《蘭亭序》書法賞析:《蘭亭序》遒媚勁健的用筆美,流貫于作品的每一個細部。最卓越的藝術品,往往在極小的空間里蘊含著極其豐富而有“韻”味的藝術美。

《蘭亭序》不僅僅是極小空間中的“韻”美,整體上更是如此,總覽全篇,錯落有致,揮灑自如,變化多端而神氣內斂,自始至終流露著從容不迫的氣度,給人以高雅清新的藝術感受。

?王羲之的字內斂中不失含蓄,蒼勁中不失秀美,而《蘭穗隱亭序》通篇瀟灑自然,大小參差,形態(tài)各異,沒有刻意雕琢的痕跡,“出于天然”。每一字都被王羲之賦有了生命力,或靜或動,或躺或臥,而其字態(tài)中的一顰一笑、一嘻一怒,超然灑脫顯于紙上。靜態(tài)的字,動態(tài)的靈魂,可以見得,王羲之書法的功底如何,當時書寫的情感如何。尺幅之內,“群賢畢至”。

《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此肆”,不僅表現在異字異構,更突出地表現在同字別構上。凡重復的字,寫法也是各不相同,如據資料顯示,五個“懷”字、七個“不”字,各有各不同的形態(tài),千變萬化。其中,特別是“之”字,有的灑脫流轉,有的工整有序,大小參差,位置各異,千姿百態(tài)。

王羲之書法特點:

善于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在書法史上,與鐘繇并稱"鐘王",與其子王獻之合森族轎稱“二王”。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p>

王羲之蘭亭序書法賞析是什么?
1個回答2022-12-04 12:24

王羲之蘭亭序書法賞析是:

《蘭亭序》為行書帖,但從其圓轉流美的行書字體中可以感覺到東晉楷法的完備,在妍美的行書中隱含著楷書的骨力。

南朝的楷書很發(fā)達,但從王羲之的傳本來看,其突出成就顯然在行、草方面。與漢魏、西晉比較,王羲之書風的最大特征是用筆細膩而結構多變。

過去的書風都走古拙一路,如《平復帖》,而王羲之卻能把書法技巧由純出乎自然而引向較為注重華美而達到精致的境界,與古拙相對而為“秀媚”。將這種充溢韻致的書風與《蘭亭序》描寫的良辰美景珠聯璧合,有一種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

蘭亭序的特點:

《蘭亭序》書法,符合傳統(tǒng)書法的最基本審美觀:“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其筆法剛柔相濟,線條變化靈活,點畫凝練,書體以散求正,具有敬側、揖讓、對比的間架美感,成為“中和之美”書風的楷模。欣賞《蘭亭序》,會獲得一種非凡的藝術享受。

王羲之《蘭亭序》書法賞析是什么?
1個回答2022-07-12 13:11

《蘭亭序》書法,符合傳統(tǒng)書法的最基本審美觀:“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

其筆法剛柔相濟,線條變化靈活,點畫凝練,書體以散求正,具有敬側、揖讓、對比的間架美感,成為“中和之美”書風的楷模。欣賞《蘭亭序》,會獲得一種非凡的藝術享受。

藝術風格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作者因當時天時地利人和效果發(fā)揮極致,據說后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

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王羲之蘭亭序書法賞析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1-27 01:52

王羲之蘭亭序書法賞析如下:

《蘭亭序》在結構上貌似平正,實際在細微之處卻極盡變化之能事。中鋒、側鋒交替使用,藏露結合,運筆過程跌宕起伏,開合較大,線形多變;在書寫技巧上包含了無數變化之道,僅一個“之”字就有十余種寫法,在傳統(tǒng)的“中和之美”的格式上成為樣板。

千余年來,歷代文人多以《蘭亭序》為標準,筆耕不輟。人們習慣地把書法家寫《蘭亭序》的水準作為衡量其傳統(tǒng)功力的尺度。《蘭亭序》不愧為博涉眾美的經典之作,讀其文、賞其書、品其趣,是一種非凡的藝術享受。

王羲之蘭亭序書法臨摹注意事項:

臨摹《蘭亭序》所使用的毛筆最好使用狼羊兼毫,柔韌適度,便于書寫。無論是什么樣的點畫,都要特別注意它的起筆與收筆,點畫運筆過程中蘊含的節(jié)奏感也須多加注意。書法的精神氣韻常常通過點畫的精微之處表現出來,于精微處見精彩。掌握基本形狀比較容易,但只掌握基本形狀卻會失之粗糙魯莽。

蘭亭序主要寫了什么故事王羲之的著作《蘭亭序》主要
1個回答2024-03-14 11:49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歷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名流高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舉行風雅集會。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即《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里,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里。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huán)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溫暖,仰首觀覽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觀察大地上眾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
人與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在室內暢談自己的胸懷抱負;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情懷,放縱無羈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感到自得。感到高興和滿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過去所喜歡的東西,轉瞬間,已經成為舊跡,尚且不能不因為它引發(fā)心中的感觸,況且壽命長短,聽憑造化,最后歸結于消滅。古人說:“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痹趺茨懿蛔屓吮茨兀?br/>每當看到前人所發(fā)感慨的原因,其緣由像一張符契那樣相和,總難免要在讀前人文章時嘆息哀傷,不能明白于心。本來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fā)人們情懷的原因,他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后世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
蘭亭集序賞析
1個回答2022-06-27 01:16
文章首段記敘了蘭亭聚會的盛況,作者擺脫了世俗的煩惱,盡情享受美景,整段圍繞一個“樂”字展開描寫;文章的第二段則是作者感慨人生短暫,盛事不常;文章的最后一段緊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發(fā)議論,從親身感受談起,體現了作者積極入世的人
王羲之的蘭亭序
1個回答2024-01-26 00:34
蘭亭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會于會(kuài)稽山陰之蘭亭,修禊(xì)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shāng)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通“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通“趨”,念第三聲)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翻譯: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里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huán)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huán)形水渠里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埋藏在心中的情懷。 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 人們彼此相處,一生很快就度過。有的人喜歡講自己的志趣抱負,在室內(跟朋友)面對面地交談;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情懷,不受任何約束,放縱地生活。盡管人們的愛好千差萬別,或好靜,或好動,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間很自得,快樂而自足,竟不覺得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于自己所喜愛的事物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yōu)殛愛E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況人壽的長短隨著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為烏有。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件大事?。 痹跄懿槐茨?? 每當我看到前人發(fā)生感慨的原由,總是大同小異,(我)總是面對著(他們的)文章而嗟嘆感傷,心里又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我)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謬的,把長壽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以前一樣,真是可悲??!因此我—一記下參加這次聚會的人,抄錄了他們的詩作。盡管時代不同情況不同,但人們的情致卻是一樣的。后代的讀者讀這本詩集也將有感于生死這件大事吧。
王羲之蘭亭集序四字成語
1個回答2024-02-23 16:40
1. 評價王羲之蘭亭序用到哪些4字詞語

《蘭亭序》—書法評論《蘭亭序》的書法,點畫遒美,行氣流暢,章法布白渾然1體,體現了王羲之創(chuàng)造的書法新貌。

全篇210個“之”字,7個“不”字,各具特點,絕不相同。王羲之游會稽山時,環(huán)境優(yōu)美,群賢畢至,心情愉悅,加上晉代空靈的玄學影響,用上等紙筆,寫下了他以后難以企及的藝術豐碑—《蘭亭序》,風骨超脫,和諧自然。

和暢的情勢和內在的精神,蘊藏著作者對本身價值的見解和人生的體會,成為晉人神韻典范。后世縱然力追,但總嫌造作夸大,無晉之自然。

由于,晉代玄學的空靈精神和個性自由的文化環(huán)境,是沒法返回體會的。故稱:行云流水。

2. 蘭亭集序,以及四字詞及解釋

蘭亭集序永和1九年,歲在癸丑,暮春2之初,會3于會稽4山陰5之蘭亭,修禊事也6。

群賢7畢至8,少長9咸10集。此地有崇山峻嶺11,茂林修竹12,又有清流激湍13,映帶左右14。

引以為流觴曲水15,列坐其次16。雖無絲竹管弦之盛17,一觴一詠18,亦足以暢敘幽情19。

是日也20,天朗氣清,惠風21和暢2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23,所以24游目騁25懷,足以極26視聽之娛,信27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28?;蛉≈T29懷抱,悟言30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1。

雖趣舍萬殊32,靜躁33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34得于己,快然自足35,不知老之將至36。及其所之既倦37,情隨事遷38,感慨系之39矣。

向40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41,猶不能不以之興懷42。況修短隨化43,終期44于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5!”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46,未嘗不臨文嗟悼47,不能喻48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49。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50,錄其所述51。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52。

后之覽者53,亦將有感于斯文54。[1] [2] [3] 2注釋譯文編輯詞句注釋永和:東晉皇帝司馬聃(晉穆帝)的年號,從公元345—356年共12年。

永和九年上巳節(jié),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舉行禊禮,飲酒賦詩,事后將作品結為一集,由王羲之寫了這篇序總述其事。

暮春:陰歷三月。暮,晚。

會:集會。會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紹興。

山陰:今紹興越城區(qū)。修禊(xì)事也:(為了做)禊禮這件事。

古代習俗,于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為三月三日),人們群聚于水濱嬉戲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實際上這是古人的一種游春活動。

群賢:諸多賢士能人。指謝安等三十二位社會的名流。

賢:形容詞做名詞。畢至:全到。

畢,全、都。少長:如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謝安、王羲之等是長。

咸:都。崇山峻嶺:高峻的山嶺。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樣子。

激湍:流勢很急的水。映帶左右:輝映點綴在亭子的周圍。

映帶,映襯、圍繞。流觴(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彎曲的水道中任其飄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飲酒。

這是古人一種勸酒取樂的方式。流,使動用法。

曲水,引水環(huán)曲為渠,以流酒杯。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

列坐,排列而坐。次,旁邊,水邊。

絲竹管弦之盛:演奏音樂的盛況。盛,盛大。

一觴一詠:喝著酒作著詩。幽情:幽深內藏的感情。

是日也:這一天。惠風:和風。

和暢,緩和。品類之盛:萬物的繁多。

品類,指自然界的萬物。所以:用來。

騁:使······奔馳。極:窮盡。

信:實在。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人與人相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

夫,句首發(fā)語詞,不譯。相與,相處、相交往。

俯仰,表示時間的短暫。取諸:取之于,從······中取得。

悟言:面對面的交談。悟,通“晤”,指心領神會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懷,不受約束,放縱無羈的生活。因,依、隨著。

寄,寄托。所托,所愛好的事物。

放浪,放縱、無拘束。形骸,身體、形體。

趣(qǔ)舍萬殊:各有各的愛好。趣舍,即取舍,愛好。

趣,通“取”。萬殊,千差萬別。

靜躁:安靜與躁動。暫:短暫,一時。

快然自足:感到高興和滿足。然,······的樣子。

不知老之將至:(竟)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語出《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p>

一本有“曾”在句前。所之既倦:(對于)所喜愛或得到的事物已經厭倦。

之,往、到達。情隨事遷: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

遷,變化。感慨系之:感慨隨著產生。

系,附著。向:過去、以前。

陳跡:舊跡。以之興懷: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觸。

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為陳跡”。

興,發(fā)生、引起。修短隨化:壽命長短聽憑造化。

化,自然。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語出《莊子·德充符》。

契:符契,古代的一種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為二,各執(zhí)一半,作為憑證。

臨文嗟(jiē)悼:讀古人文章時嘆息哀傷。臨,面對。

喻:明白。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本來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

固,本來、當然。一,把……看作一樣;齊,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動詞。

虛誕,虛妄荒誕的話。殤,未成年死去的人。

妄作,妄造、胡說。一生死,齊彭殤,都是莊子的看法。

出自《齊物論》。列敘時人:一個一個記下當時與會的人。

錄其所述:錄下他們作的詩。其致一也: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

后之覽者:后世的讀者。斯文:這次集會的詩文。

3. 和風暢惠四個字的成語

惠風和暢

漢語成語,拼音是huì fēng hé chàng

是指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

出處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chěng)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用法 :作賓語、定語;多用于比喻句。

常用程度:一般

感 *** 彩:褒義詞

惠風和暢(黃仲金 書)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多用于比喻句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

4. 蘭亭集序的思想四字成語概括

龍飛鳳舞lóng fēi fèng wǔ【解釋】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出處】復漢·張衡《東京賦》:“我世祖龍飛白水,鳳翔參墟。”宋·蘇軾《表忠觀碑》:“天制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p>

【結構】聯合式?!居梅ā慷嘤糜诎傩稳輹üP力的氣勢。

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正音】鳳;不能讀作“fēnɡ”。

【辨形】鳳;不能寫作“風”?!窘x詞】揮灑自如、無拘無束【例句】他端坐在度自己的座位上;面前鋪好一張大紅紙;手提毛筆;正準備~一番。

5. 出自蘭亭集序的成語

1、絲竹管弦

【解釋】: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也指音樂。

【出自】:晉·王羲之《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p>

【解釋】: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2、放浪形骸

【解釋】:放浪:放蕩;形?。喝说男误w。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束縛。

【出自】: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p>

【釋義】:有的人通過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懷所寄托的事物,在形體之外,不受任何約束地放縱地生活,

【語法3231****3532****3431****3136****e59b9ee7ad9431****3135****】: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很放蕩

3、崇山峻嶺

【解釋】: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險峻的山嶺。

【出自】: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解釋】: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形容高大而陡峭的山。

4、游目騁懷

【解釋】:游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出自】: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p>

【解釋】:抬頭縱觀廣闊的天空,低頭觀察繁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盡情地享受視聽的樂趣,實在是高興啊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5、曲水流觴

【拼音】qū shuǐ liú shāng

【解釋】古民俗,每年農歷三月在彎曲的水流旁設酒杯,流到誰面前,誰就取下來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出自】: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解釋】: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

6. 蘭亭集序中至今還在使用的四字短語

崇山峻嶺讀音: chóng shān jùn lǐng釋義: 崇:高;峻:山高而陡。

高大險峻的山嶺。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p>

造句: 唐敖一心記掛夢神所說名花,每逢崇山峻嶺,必要泊船,上去望望。(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回)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形容高大而陡峭的山近義詞: 層巒疊嶂反義詞: 一馬平川放浪形骸讀音: fàng làng xíng hái釋義: 放浪:放蕩;形?。喝说男误w。

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束縛。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p>

造句: 惟有與寶在一起,他才可以忘卻自己的身份,放浪形骸,領略“人貴適意”的真趣。(高陽《玉座珠簾》上冊)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很放蕩近義詞: 放蕩不羈 倜儻不羈反義詞: 循規(guī)蹈矩 規(guī)行矩步感慨系之讀音: gǎn kǎi xì zhī釋義: 感:感觸;慨:慨嘆;系:聯結。

有所感觸,慨嘆不已。出自: 漢·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秋日多悲懷,感慨以長嘆。”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庇梅ǎ?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用于人的情緒近義詞: 感慨萬端 感慨萬千反義詞: 無動于衷惠風和暢讀音: huì fēng hé chàng釋義: 惠:柔和;和:溫和;暢:舒暢。

柔和的風,使人感到溫暖、舒適。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p>

茂林修竹讀音: mào lín xiū zhú釋義: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造句: 剛過了小橋曲水,又見些茂林修竹。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二回)用法: 剛過了小橋曲水,又見些~。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二回情隨事遷讀音: qíng suí shì qiān釋義: 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痹炀洌?后來大抵帶在身邊,只是情隨事遷,已沒有翻譯的意思了。

(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分句;形容人的思想感情近義詞: 事過境遷反義詞: 始終不渝 一如既往絲竹管弦讀音: sī zhú guǎn xián釋義: 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

也指音樂。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p>

造句: ~韻悠揚,歌喉宛轉何清越。(李木庵《秧歌舞吟》詩)游目騁懷讀音: yóu mù chěng huái釋義: 游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

縱目四望,開闊心胸。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p>

騁懷游目讀音: chěng huái yóu mù釋義: 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游目:遠眺??v目四望,開闊心胸。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奔呐d寓情讀音: jì xìng yù qíng釋義: 寄:寄托;寓:含;興:興致。

指作品中寄托飽含了作者的興致與情懷。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或情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p>

天朗氣清讀音: tiān lǎng qì qīng釋義: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氣清新。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痹炀洌?其日天朗氣清,惠風慶云,真是昌期應運,太平景象,自然迥別。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八回)用法: 其日~,惠風慶云,真是昌期應運,太平景象,自然迥別。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八回天清氣朗讀音: tiān qīng qì lǎng釋義: 朗:明朗。

形容天空晴朗,空氣清新。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p>

用法: 今日~,道清,你與我叫門公王安,打掃涼棚下干凈, *** 琴則個。 ◎明·無名氏《女真觀》楔子修短隨化讀音: xiū duǎn suí huà釋義: 修:長;化:造化,舊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說法指運氣、命運。

人的壽命長短,隨造化而定。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一觴一詠讀音: yī shāng yī yǒng釋義: 觴:古代盛酒器,借指飲酒;詠:吟詩。舊指文人喝酒吟詩的聚會。

出自: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王羲之蘭亭序?
1個回答2023-01-10 01:45
有的。看我簡介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什么字體?
1個回答2024-10-24 13:47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行書字體。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圣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祥清”,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唐太宗對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推崇備至,曾親撰《晉書》中的《王羲之傳論》,推頌為“盡善盡美”。還將臨摹謹春前本分賜貴戚近臣,并以真跡殉葬。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其他情況簡介。

《蘭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森桐品。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中國行書第一帖”。后世但凡學習行書之人,都會傾心于蘭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