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課文朗讀

渡荊門送別
1個回答2024-07-14 15:02
李白的《渡荊門送別》詩歷來為詩壇所注目,這不僅是因為第二聯(lián)寫得氣勢非凡,大氣包舉,更是因為全詩充滿了一種無人可及的浪漫情調(diào)。從開篇到結(jié)尾一氣呵成,給人以回腸蕩氣的美感享受,絲毫沒有送別詩所慣有的感傷與悲涼,你甚至讀完了全詩,對于到底是誰走誰送,還渾然不覺,可是詩題卻又分明寫著是"送別"!只看到在詩的結(jié)尾是"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那么,是詩人李白自己在送自己嗎?這不是千古奇詩了嗎?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來細(xì)細(xì)地體會一下詩人創(chuàng)作此詩時的構(gòu)思與手法吧。

第一聯(lián)"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荊門,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歷來有"蜀楚咽喉"之稱。楚國,今湖北一帶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都屬于楚國。李白這首詩是寫于青年時期,即乘船順江離川之際。此時李白才二十四歲,是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四川,比起他以后的走南闖北、浪跡天涯的一生游歷來說,荊門之行實在算不得什么,可的確是他生平第一次走這么遠的路,又是乘船走水路,所以路途就顯得格外遙遠而漫長。到達荊門山下時,蜀中家鄉(xiāng)的山川已不復(fù)在望中,所以不論是在地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覺得離家鄉(xiāng)已經(jīng)十分遙遠了,因而這首詩的頭兩個字就是"渡遠",他感到來到了一個與家鄉(xiāng)完全陌生的地方,從蜀入楚,他在心理上,是把荊門山當(dāng)做家鄉(xiāng)的最后一個標(biāo)志,邁過這座山,就走出了家鄉(xiāng),所以叫"荊門外"。第一句這五個字兩組詞的確說明了李白的做詩雖然天縱豪情,但是一旦寫起律詩來,同樣是非常注意字斟句琢、中規(guī)中矩的。

第二聯(lián)開始描寫楚地的山川景物,"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大江流到荊門山時,地勢已經(jīng)漸趨平緩,眼界也隨之開闊起來,大荒,是遼闊無邊的原野。李白剛剛從兩岸高山夾峙的三峽中出來,隨著江船的東下,身后蜀中的群山已經(jīng)越去越遠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江漢平原,而長江從落差極大的三峽奔瀉而下,至此也漸次平靜下來,浩浩蕩蕩地流向這一片廣袤的新天地。這一聯(lián)是李白寫景的最著名的句子,一般來說,李白的名句都是抒發(fā)內(nèi)心的滿腔豪情的,如"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將進酒》)、"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吟天姥吟留別》),都張揚著極其強烈的個性光芒,使人一望便知是李太白的情懷與風(fēng)格,而無人能望其項背。不過這一聯(lián)卻純粹是寫景,而且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懷》)句式相近,用詞相似,氣勢相當(dāng),同為唐詩中最華彩的樂章,而被許多評家放在一起相提并論。我們知道,李白的精神世界是最容易為山川景物所打動、所感染的,當(dāng)他突然面對一個與自己二十多年來所熟悉的巴山蜀水完全不同的楚地的"平野"和"大荒"時,不但在視野上大為開闊,而且內(nèi)心感到一種無形的震顫,充滿了喜悅,他要迫不及待地隨著大江一起,帶著自己年輕浪漫的心和建功立業(yè)的情,撲向這一片嶄新的天地,"山隨平野盡",預(yù)示著作者在船到荊門山時,已將巴山留在身后,已把在蜀中生活的一頁翻了過去,留在了記憶之中;"江入大荒流",是望眼遠眺,楚天遼闊,境界超遠,宣告了詩人在即將進入楚水之際,已經(jīng)在憧憬一種全新的人生歷程,要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忍不住躍躍欲試、大顯身手了。這一聯(lián)實際上既是寫景,同時也是一位有著遠大抱負(fù)的曠世英才,面對新生活,走向新世界時的真情告白呀!

第三聯(lián)"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然是寫景,不過用的是遠近結(jié)合、虛實相間的寫法。飛天鏡,天空中飛落的鏡子。海樓,按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說法就是,"海旁蜃氣象樓臺",即現(xiàn)在所說的"海市蜃樓"。荊門山以下,江流減緩,夜幕降臨,在平靜的江面上,可以看到有一輪明月的影子在波光中浮動,明月與江水同時出現(xiàn)在筆下,都是李白最喜愛的入詩的景物,如就在出川途中寫的《峨眉山月歌》中也有"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詩意描寫,而將天象與人間物象之間的轉(zhuǎn)換和借用,也是李白浪漫情調(diào)的最好體現(xiàn),如《望廬山瀑布》中的"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里對江中的月影的感覺不似《峨眉山月歌》中的平鋪直敘,而是又進行了一次擬人化的大膽聯(lián)想,月亮在這個夜晚,也不安心于獨自呆在寂寞的廣寒宮了,她從天上"下凡"來到了人間,跳入了江中,浮上了水面,宛如一面明亮的鏡子,她隨著江面的漣漪而愈發(fā)顯得搖曳生姿,并且與江船一起結(jié)伴前行,是那樣的情意綿長,含情脈脈。寫過柔美的夜景,李白意猶未盡,大筆一揮,又勾勒出絢麗的日景,"云生結(jié)海樓",月落之后,黎明降臨,天空彩云,舒卷起伏,變幻萬千,不時出現(xiàn)海市蜃樓般的奇觀。可以斷定,初出四川的李白此時肯定沒有見過真正的海市蜃樓,但是他卻大膽地運用這一在沙漠中才會出現(xiàn)的景物,來形容他面前那無限高遠的荊楚天地間變化莫測的景象。其中所傳遞出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李白此時那種出得峽來以后,豁然開朗的心態(tài)與躍躍欲試的豪情。"飛天鏡"也好,"結(jié)海樓"也好,在崇山峻嶺、江水湍急的三峽之中,是不可能領(lǐng)略的,現(xiàn)在不論是夜晚,還是晴日,都可以"極目楚天舒"了,以明亮如鏡的月影反襯江流的平緩,用層出不窮的云樓襯托江天的遼闊,這一聯(lián)詩,一上一下,一遠一近,白晝夜晚,明月彩云,把作者本人一直生活在蜀中,初次出峽,見到廣漠平原時的欣喜與振作一覽無遺地合盤托出,使人們既欣賞了大自然的奧妙,又體會到了詩人那充滿年輕活力的脈搏,寫景即是抒情,狀物更是言己,從《渡荊門送別》的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這四句詩中,你能說年輕的李太白不就已經(jīng)儼然成為一個融情入景的行家里手?

全詩的最后一聯(lián)也寫得十分精彩,"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正當(dāng)李白陶然沉醉于荊楚大地神奇旖旎的風(fēng)光而思緒萬千之時,船外那無語東流的江水卻不知怎的,引發(fā)了他思鄉(xiāng)的情懷。李白從小在蜀中長大,從"五歲誦六甲"開始,遍訪蜀中名山,早年讀書于江油縣的戴天山中,后來又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一草一木,都懷有深摯的情感?,F(xiàn)在"辭親遠游",乘船離開四川,如今已經(jīng)遠離故土了,心中難免依依不舍,而這種對家鄉(xiāng)的留戀之情一時又無處宣泄,結(jié)果聊勝于無地在江水中找到了寄托,他不說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卻說從家鄉(xiāng)來的江水一路上對自己殷勤呵護,萬里護送,這說看似無情卻有情的寫法使得全詩在結(jié)尾處顯得分外凝重含蓄。王夫之在《唐詩評選》中說這聯(lián)結(jié)句"得象外于圜中,飄然思不窮。"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不過全詩直到結(jié)束也沒有一個字提及"送別"朋友的離情別恨,看來這首詩并不是什么贈別朋友,而是詩人自己在遠離故土之際向家鄉(xiāng)告別,所以,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這首詩題中說"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以這種形式來告別自己的家鄉(xiāng),除了李白之外,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渡荊門送別的意思
1個回答2023-04-11 16:12
渡荊門送別: 渡過荊門之外離別。
渡荊門送別 李白
1個回答2024-03-14 04:45
原文: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出蜀過三峽遠渡到荊門山外,
來到古時楚國故地縱情漫游。
山嶺隨著平原鋪展?jié)u漸消失,
江水在遼闊的原野滔滔奔流。
水中月影像天上飛來的明鏡,
云霞變幻的奇景結(jié)成海市蜃樓。(形容曉霧云生,看見兩岸村莊好像傳說中的海市蜃樓)
我始終戀愛來自故鄉(xiāng)的江水,
它不舍萬里的送我乘舟漂流。

注釋:
1、荊門:荊門山,在現(xiàn)在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形勢險要。
2、遠:遠自。
3、楚國:古楚國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4、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5、江:長江。
6、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7、下:移下。
8、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
9、海樓:海市蜃樓,是大氣中由于光線折射作用形成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多于夏天出現(xiàn)在沿海一帶或沙漠地方。
10、仍:頻頻
11、憐:愛。一本作“連”。
12、故鄉(xiāng)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xiāng)。

詩人介紹: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世人尊稱“詩仙”。其詩風(fēng)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李杜”。唐代還有一位詩人叫李賀,號“詩鬼”,和李白有的一比。兩人統(tǒng)屬浪漫主義風(fēng)格,想象奇?zhèn)?,用詞夸張。但相比而言,李白詩多信筆揮撒,自然天成。李賀則多引用典章故事,刻意雕琢,用盡心機,可謂“嘔心瀝血”。從成就來看,二人不可同日而語。
賞析: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押韻的字有游、流、樓、舟。題材:送別詩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jīng)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cè)?,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
結(jié)構(gòu):
首聯(lián)交代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頷聯(lián)寫景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
頸聯(lián)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
尾聯(lián)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
意境:
這首詩意境高遠,風(fēng)格雄健,形象奇?zhèn)?,想象瑰麗。頸聯(lián)描繪的意境:“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霸粕Y(jié)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
語言:
“隨”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xiàn)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xiāng)水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xiāng)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xiāng),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
表現(xiàn)手法:移步換景手法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指的就是這一壯游。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十字勾勒出了荊門的地理形勢和壯闊景觀。這里的寫景,角度是移動著的,而不是定點的靜的觀察。這從“隨、盡、入、流 ”四字體現(xiàn)出來 。因此這兩句詩不僅由于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擴;而且還由于動態(tài)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tài)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后,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遍L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云彩興起,變幻無窮,結(jié)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涌,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云生結(jié)海樓”的奇景。這一聯(lián)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云彩構(gòu)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shù)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lián),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
  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fēng)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jīng)故鄉(xiāng)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xiāng)之情:“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苯鬟^的蜀地也就是曾經(jīng)養(yǎng)育過他的故鄉(xiāng),而又初次離別的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xiāng),而說故鄉(xiāng)之水戀他。
這首詩寫出作者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詩以濃重的懷念與惜別之情結(jié)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渡荊門送別李白
1個回答2024-04-13 00:35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十字勾勒出了荊門的地理形勢和壯闊景觀。這里的寫景,角度是移動著的,而不是定點的靜的觀察。這從“隨、盡、入、流”四字體現(xiàn)出來。因此這兩句詩不僅由于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擴;而且還由于動態(tài)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tài)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后,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李白《渡荊門送別》賞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賞析



荊門,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隔江與虎牙山對峙,戰(zhàn)國時屬于楚國。



李白在蜀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二十五歲;他開始遠游長江,黃河中下游各地。這首詩即是他出蜀遠游時所寫。詩題為《渡荊門送別》,沈德潛認(rèn)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磥泶苏撐疵馇吠?。送別,并非寫詩人送別同舟人。從本詩最后兩句可知,原來“送別”所指,是指“故鄉(xiāng)水”送別詩人。近人俞陛云亦說:“末二句敘別意,言客蹤所至,工水與之俱遠,送行者心亦隨之矣?!?《詩境淺說》)



這首詩是借景抒情之作。構(gòu)思巧妙。脈絡(luò)井井有條,結(jié)構(gòu)波瀾起伏,頗有層次。



開頭兩句是總敘,陳述詩人離開家鄉(xiāng),千里迢迢,乘船渡過荊門。來到古代楚國屬地漫游?!岸蛇h”,是“遠渡”的倒寫。“來從”,是來作之意??磥磉@兩句并不是什么驚人之筆,但它與以下詩句都密切關(guān)合,絲絲相扣,具有穿針引線、貫串全詩的重要作用。



“山隨平野盡”以下四句,是倒敘?!吧诫S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是寫詩人坐在船上,舉目所見地面上的景色變化。這兩句所寫,容量很大。有闊大的空間的立體感和漫長時間的行進感。它寫詩人從四川乘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穿過蜿蜒起伏,千姿百態(tài)、高聳入云的三峽。來到遼闊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嶺逐漸消失,隨著山勢的變化,滾滾奔騰而來的長江,也漸漸平靜下來,在廣闊的原野上,緩緩東流。它用高度凝煉的語言。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這兩句,與杜甫的“星隨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書懷》)兩句詩,同為佳句,卻各盡其妙。所不同的是,李白的兩句詩描寫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兩句詩描寫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詩是“行舟暫視”,杜詩是“停舟細(xì)觀”(王琦《李太白文集》輯注),并無優(yōu)劣可分。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倆句,是描繪太空的夜景,詩人坐在船上,抬頭遙看萬里長空,只見一輪明月,猶如天上飛下的明鏡,皎潔澄澈,普照大地,那飄蕩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連結(jié)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構(gòu)成了非常壯觀的海市蜃樓的幻影。這兩句都是用鮮明的形象作比,描繪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現(xiàn)出詩人的豐富想象力。對于“月下飛天鏡”一句,有人解釋說:月亮映入江水,好象從空中飛下的明鏡。這種訓(xùn)釋,似乎失于確當(dāng)?!霸孪嘛w天鏡”,詩意異常明顯。即月亮從太空運轉(zhuǎn)而下,就好象從天上飛下的明鏡。這里并無“月亮映入江水”之意。辛棄疾詞寫道:“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從天上飛下的明鏡,與李白詩意完全相同。俞陛云說:“五六句寫江中所見,以天鏡喻月之光明。以海樓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曠,故所見如此。若在院宇中觀云月,無此狀也?!?同上)見解非同凡響,不失為的評。



最后“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倆句,緊扣“送別”的詩題,與開頭兩句寫詩人離蜀遠游的詩意遙相呼應(yīng)。李白五歲后至二十五歲之前,都是在蜀度過的。他酷愛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對故土產(chǎn)生了濃厚的感情。詩人突然別離家鄉(xiāng)到異地遠游,自然會產(chǎn)生惜別之情,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離情別緒”吧。這兩句詩的妙處在于,明明是詩人有離鄉(xiāng)惜別的情思,而又不直說,反而采用擬人化手法,說“故鄉(xiāng)水”對自己懷有深情,不辭勞苦。從四川一直送他到荊門外,即“萬里送行舟”。采用這種擬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陳述離鄉(xiāng)之情,顯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詩味和情趣。



總之,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是比較成功的,寫得曲折含蓄、波瀾起伏,忽而寫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寫太空的奇異景象;忽而寫白天對山巒起伏、江流奔騰的大自然的欣賞,忽而又寫夜晚對太空景象變幻的享受。最后才用擬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現(xiàn)詩人離鄉(xiāng)惜別的情思。我們透過詩人對大自然景象的細(xì)致觀察和欣賞,就能體會到青年詩人剛剛走向社會的那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及其興致勃勃的無窮活力。尤其“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逼真地描寫出詩人乘船穿過三峽,崇山峻嶺,逐漸消失在廣闊的原野上;洶涌澎湃的萬里長江,隨著山勢的消失,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緩緩東流……詩人就使用這種白描的筆觸,淡淡的色彩,描繪出一幅非常真實的山水畫卷,給后代人們留下了領(lǐng)略不盡的審美感受。
渡荊門送別 李白
1個回答2024-05-16 12:31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笔止蠢粘隽饲G門的地理形勢和壯闊景觀。這里的寫景,角度是移動著的,而不是定點的靜的觀察。這從“隨、盡、入、流 ”四字體現(xiàn)出來 。因此這兩句詩不僅由于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擴;而且還由于動態(tài)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tài)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后,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李白《渡荊門送別》賞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賞析

荊門,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隔江與虎牙山對峙,戰(zhàn)國時屬于楚國。

李白在蜀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二十五歲;他開始遠游長江,黃河中下游各地。這首詩即是他出蜀遠游時所寫。詩題為《渡荊門送別》,沈德潛認(rèn)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看來此論未免欠妥。送別,并非寫詩人送別同舟人。從本詩最后兩句可知,原來“送別”所指,是指“故鄉(xiāng)水”送別詩人。近人俞陛云亦說:“末二句敘別意,言客蹤所至,工水與之俱遠,送行者心亦隨之矣?!?《詩境淺說》)

這首詩是借景抒情之作。構(gòu)思巧妙。脈絡(luò)井井有條,結(jié)構(gòu)波瀾起伏,頗有層次。

開頭兩句是總敘,陳述詩人離開家鄉(xiāng),千里迢迢,乘船渡過荊門。來到古代楚國屬地漫游?!岸蛇h”,是“遠渡”的倒寫?!皝韽摹?,是來作之意??磥磉@兩句并不是什么驚人之筆,但它與以下詩句都密切關(guān)合,絲絲相扣,具有穿針引線、貫串全詩的重要作用。

“山隨平野盡”以下四句,是倒敘。“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是寫詩人坐在船上,舉目所見地面上的景色變化。這兩句所寫,容量很大。有闊大的空間的立體感和漫長時間的行進感。它寫詩人從四川乘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穿過蜿蜒起伏,千姿百態(tài)、高聳入云的三峽。來到遼闊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嶺逐漸消失,隨著山勢的變化,滾滾奔騰而來的長江,也漸漸平靜下來,在廣闊的原野上,緩緩東流。它用高度凝煉的語言。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這兩句,與杜甫的“星隨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書懷》)兩句詩,同為佳句,卻各盡其妙。所不同的是,李白的兩句詩描寫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兩句詩描寫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詩是“行舟暫視”,杜詩是“停舟細(xì)觀”(王琦《李太白文集》輯注),并無優(yōu)劣可分。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倆句,是描繪太空的夜景,詩人坐在船上,抬頭遙看萬里長空,只見一輪明月,猶如天上飛下的明鏡,皎潔澄澈,普照大地,那飄蕩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連結(jié)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構(gòu)成了非常壯觀的海市蜃樓的幻影。這兩句都是用鮮明的形象作比,描繪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現(xiàn)出詩人的豐富想象力。對于“月下飛天鏡”一句,有人解釋說:月亮映入江水,好象從空中飛下的明鏡。這種訓(xùn)釋,似乎失于確當(dāng)。“月下飛天鏡”,詩意異常明顯。即月亮從太空運轉(zhuǎn)而下,就好象從天上飛下的明鏡。這里并無“月亮映入江水”之意。辛棄疾詞寫道:“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從天上飛下的明鏡,與李白詩意完全相同。俞陛云說:“五六句寫江中所見,以天鏡喻月之光明。以海樓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曠,故所見如此。若在院宇中觀云月,無此狀也。”(同上)見解非同凡響,不失為的評。

最后“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倆句,緊扣“送別”的詩題,與開頭兩句寫詩人離蜀遠游的詩意遙相呼應(yīng)。李白五歲后至二十五歲之前,都是在蜀度過的。他酷愛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對故土產(chǎn)生了濃厚的感情。詩人突然別離家鄉(xiāng)到異地遠游,自然會產(chǎn)生惜別之情,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離情別緒”吧。這兩句詩的妙處在于,明明是詩人有離鄉(xiāng)惜別的情思,而又不直說,反而采用擬人化手法,說“故鄉(xiāng)水”對自己懷有深情,不辭勞苦。從四川一直送他到荊門外,即“萬里送行舟”。采用這種擬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陳述離鄉(xiāng)之情,顯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詩味和情趣。

總之,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是比較成功的,寫得曲折含蓄、波瀾起伏,忽而寫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寫太空的奇異景象;忽而寫白天對山巒起伏、江流奔騰的大自然的欣賞,忽而又寫夜晚對太空景象變幻的享受。最后才用擬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現(xiàn)詩人離鄉(xiāng)惜別的情思。我們透過詩人對大自然景象的細(xì)致觀察和欣賞,就能體會到青年詩人剛剛走向社會的那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及其興致勃勃的無窮活力。尤其“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逼真地描寫出詩人乘船穿過三峽,崇山峻嶺,逐漸消失在廣闊的原野上;洶涌澎湃的萬里長江,隨著山勢的消失,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緩緩東流……詩人就使用這種白描的筆觸,淡淡的色彩,描繪出一幅非常真實的山水畫卷,給后代人們留下了領(lǐng)略不盡的審美感受。
李白渡荊門送別
1個回答2024-07-11 11:41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渡遠荊門外]:出蜀過三峽遠渡到荊門山外。渡遠:是指遠道而來。
[來從楚國游]:來到古時楚國故地縱情漫游。從:做……事

本詩是詩人出蜀東下所寫的告別故鄉(xiāng)的抒懷詩。描寫了荊門所見的兩岸的瑰麗景色,從中也表現(xiàn)了詩人壯闊的胸襟和奮發(fā)進取的精神。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在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相對。

全詩譯文如下:
出蜀過三峽遠渡到荊門山外,
來到古時楚國故地縱情漫游。
山嶺隨著平原鋪展?jié)u漸消失,
江水在遼闊的原野滔滔奔流。
水中月影像天上飛來的明鏡,
云霞變幻的奇景結(jié)成海市蜃樓。(形容曉霧云生,看見兩岸村莊好像傳說中的海市蜃樓)
我始終戀愛來自故鄉(xiāng)的江水,
它不舍萬里的送我乘舟漂流。

不知是否滿意?
渡荊門送別李白原文及翻譯
1個回答2024-06-18 05:44

渡荊門送別李白原文及翻譯如下:

渡荊門送別:李白?〔唐代〕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境內(nèi)游覽。山隨著平坦廣闊的原野的出現(xiàn)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飛來的明鏡,云層締構(gòu)城外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喜愛這來自故鄉(xiāng)之水,不遠萬里來送我東行的小舟。

賞析: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jīng)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cè)?,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指的就是這一壯游。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轎旦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痹谶@一聯(lián),短短十個字,作者描繪了四種景象:起伏的山嶺,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長江,遼遠的荒原。每一種景象都是那樣的闊大,讓人窮盡目光,思接千里。這句閉凳擾的意思是山隨著低平的原野的出現(xiàn)而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

描寫了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用流動的視角寫景物的變化,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度到平原,山巒從視線中一點點地消失,江水沖下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畫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其中“隨”粗陸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xiàn)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渡荊門送別 李白
1個回答2024-05-06 12:12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笔止蠢粘隽饲G門的地理形勢和壯闊景觀。這里的寫景,角度是移動著的,而不是定點的靜的觀察。這從“隨、盡、入、流 ”四字體現(xiàn)出來 。因此這兩句詩不僅由于寫進“平野”、“大荒”這些遼闊原野的意象,而氣勢開擴;而且還由于動態(tài)的描寫而十分生動。大江固然是流動的,而山脈卻本來是凝固的,“隨、盡”的動態(tài)感覺,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實際體驗。在陡峭奇險,山巒疊嶂的三峽地帶穿行多日后,突見壯闊之景,豁然開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李白《渡荊門送別》賞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賞析



荊門,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隔江與虎牙山對峙,戰(zhàn)國時屬于楚國。



李白在蜀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二十五歲;他開始遠游長江,黃河中下游各地。這首詩即是他出蜀遠游時所寫。詩題為《渡荊門送別》,沈德潛認(rèn)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磥泶苏撐疵馇吠?。送別,并非寫詩人送別同舟人。從本詩最后兩句可知,原來“送別”所指,是指“故鄉(xiāng)水”送別詩人。近人俞陛云亦說:“末二句敘別意,言客蹤所至,工水與之俱遠,送行者心亦隨之矣?!?《詩境淺說》)



這首詩是借景抒情之作。構(gòu)思巧妙。脈絡(luò)井井有條,結(jié)構(gòu)波瀾起伏,頗有層次。



開頭兩句是總敘,陳述詩人離開家鄉(xiāng),千里迢迢,乘船渡過荊門。來到古代楚國屬地漫游。“渡遠”,是“遠渡”的倒寫?!皝韽摹?,是來作之意??磥磉@兩句并不是什么驚人之筆,但它與以下詩句都密切關(guān)合,絲絲相扣,具有穿針引線、貫串全詩的重要作用。



“山隨平野盡”以下四句,是倒敘。“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是寫詩人坐在船上,舉目所見地面上的景色變化。這兩句所寫,容量很大。有闊大的空間的立體感和漫長時間的行進感。它寫詩人從四川乘船,沿著長江,順流而下,穿過蜿蜒起伏,千姿百態(tài)、高聳入云的三峽。來到遼闊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嶺逐漸消失,隨著山勢的變化,滾滾奔騰而來的長江,也漸漸平靜下來,在廣闊的原野上,緩緩東流。它用高度凝煉的語言。極其概括地寫出了詩人整個行程的地理變化。這兩句,與杜甫的“星隨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書懷》)兩句詩,同為佳句,卻各盡其妙。所不同的是,李白的兩句詩描寫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兩句詩描寫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詩是“行舟暫視”,杜詩是“停舟細(xì)觀”(王琦《李太白文集》輯注),并無優(yōu)劣可分。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倆句,是描繪太空的夜景,詩人坐在船上,抬頭遙看萬里長空,只見一輪明月,猶如天上飛下的明鏡,皎潔澄澈,普照大地,那飄蕩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連結(jié)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構(gòu)成了非常壯觀的海市蜃樓的幻影。這兩句都是用鮮明的形象作比,描繪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現(xiàn)出詩人的豐富想象力。對于“月下飛天鏡”一句,有人解釋說:月亮映入江水,好象從空中飛下的明鏡。這種訓(xùn)釋,似乎失于確當(dāng)?!霸孪嘛w天鏡”,詩意異常明顯。即月亮從太空運轉(zhuǎn)而下,就好象從天上飛下的明鏡。這里并無“月亮映入江水”之意。辛棄疾詞寫道:“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從天上飛下的明鏡,與李白詩意完全相同。俞陛云說:“五六句寫江中所見,以天鏡喻月之光明。以海樓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曠,故所見如此。若在院宇中觀云月,無此狀也?!?同上)見解非同凡響,不失為的評。



最后“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倆句,緊扣“送別”的詩題,與開頭兩句寫詩人離蜀遠游的詩意遙相呼應(yīng)。李白五歲后至二十五歲之前,都是在蜀度過的。他酷愛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對故土產(chǎn)生了濃厚的感情。詩人突然別離家鄉(xiāng)到異地遠游,自然會產(chǎn)生惜別之情,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離情別緒”吧。這兩句詩的妙處在于,明明是詩人有離鄉(xiāng)惜別的情思,而又不直說,反而采用擬人化手法,說“故鄉(xiāng)水”對自己懷有深情,不辭勞苦。從四川一直送他到荊門外,即“萬里送行舟”。采用這種擬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陳述離鄉(xiāng)之情,顯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詩味和情趣。



總之,這首詩在藝術(shù)上是比較成功的,寫得曲折含蓄、波瀾起伏,忽而寫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寫太空的奇異景象;忽而寫白天對山巒起伏、江流奔騰的大自然的欣賞,忽而又寫夜晚對太空景象變幻的享受。最后才用擬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現(xiàn)詩人離鄉(xiāng)惜別的情思。我們透過詩人對大自然景象的細(xì)致觀察和欣賞,就能體會到青年詩人剛剛走向社會的那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及其興致勃勃的無窮活力。尤其“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逼真地描寫出詩人乘船穿過三峽,崇山峻嶺,逐漸消失在廣闊的原野上;洶涌澎湃的萬里長江,隨著山勢的消失,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緩緩東流……詩人就使用這種白描的筆觸,淡淡的色彩,描繪出一幅非常真實的山水畫卷,給后代人們留下了領(lǐng)略不盡的審美感受。
渡荊門送別是什么詩
1個回答2023-04-21 07:42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二十五歲時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渡荊門送別》的主旨是什么?
1個回答2022-12-05 02:02

主旨: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寫下的一首詩。此詩由寫遠游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后以思念作結(jié)。全詩意境高遠,風(fēng)格雄健,形象奇?zhèn)ィ胂蠊妍?,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xiàn)了作者年少遠游、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xiāng)而作,這首詩具體寫作時間不確定,具體有三種說法:一說作于724年(開元十二年),二說作于725年(開元十三年),三說作于726年(開元十四年)。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