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快板舞蹈

苗族的舞蹈
1個回答2022-06-26 06:39
還有踩堂舞,是在苗年,姑娘們與年輕英俊的小伙子一起跳的.
苗族的舞蹈
1個回答2024-02-11 04:46
還有踩堂舞,是在苗年,姑娘們與年輕英俊的小伙子一起跳的.
苗族人的舞蹈有什么?
1個回答2024-03-08 07:07

苗族,保存著一種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蘆笙堂》。

表演時,由男子吹奏蘆笙,專人敲擊銅鼓,身著盛裝、頭戴銀冠的少女,微乍雙臂作鳥態(tài)款款起舞。

這種情景與云南省開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極為相似。

此外,從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的“擊鼓歌唱圖”中,可進一步窺探到苗族與古代百越部族及銅鼓文化間的密切關(guān)系。

  在苗族的自娛性舞蹈中,還有頭戴銀冠、身著彩條長裙模仿錦雞動態(tài)的《錦雞舞》;頭戴羽冠、模仿雉雞相斗、跳躍、嬉戲,含有雜技技巧的男子雙人《蘆笙舞》和源于婦女刺繡、搓麻等家務勞動的《板凳舞》等。

  中國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shù)量眾多、內(nèi)容豐富的歌舞品種。

除以上介紹者外,貴州省“花溪苗”的《蘆笙舞》、“紅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樹舞》、流傳在丹寨縣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蘆笙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牽羊》、《花棍舞》等,種類之多不勝枚舉。

新中國成立后,在苗族諸多種自娛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礎(chǔ)上,人們又創(chuàng)造出了由四人同時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

這種“鼓舞”流傳在湘西的鳳凰縣和貴州省松桃縣苗族聚居的地方。

該舞男女均可參加,四人分別站在鼓面前,雙手持槌擊鼓。

在統(tǒng)一的節(jié)奏下邊擊鼓邊表演規(guī)定套路。

每一套路動作完成后,大家按順時針方向換到下一鼓面位置,再進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娛樂性。

  苗族演奏蘆笙、以蘆笙伴舞的歷史,自宋代已有記載。

清代刻本《廣輿勝覽》中的舞蹈形象與“每歲孟春,擇平地為月場,男吹蘆笙,女搖鈴,盤旋歌舞,謂之跳月”,分明是對現(xiàn)在所謂《銅鈴舞》的記載。

  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鳥為圖騰,因而今日苗族婦女的頭飾銀冠與彩條長裙,仍充滿著錦雞羽毛的斑斕色彩和飛鳥圖案。

至今貴州省黔南   苗族,保存著一種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蘆笙堂》。

表演時,由男子吹奏蘆笙,專人敲擊銅鼓,身著 盛裝、頭戴銀冠的少女,微乍雙臂作鳥態(tài)款款起舞。

這種情景與云南省開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極為相似。

此外,從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的“擊鼓歌唱圖”中,可進一步窺探到苗族與古代百越部族及銅鼓文化間的密切關(guān)系。

苗族舞蹈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1-24 03:15

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區(qū)擁有和傳承著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產(chǎn)。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僅苗族“鼓舞”一項,就近十種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shù)量眾多、內(nèi)容豐富的歌舞品種,體現(xiàn)著苗族“鼓舞”歷史的悠久。

苗族人的舞蹈有什么
1個回答2024-03-02 02:04
苗族,保存著一種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蘆笙堂》。表演時,由男子吹奏蘆笙,專人敲擊銅鼓,身著盛裝、頭戴銀冠的少女,微乍雙臂作鳥態(tài)款款起舞。這種情景與云南省開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極為相似。此外,從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的“擊鼓歌唱圖”中,可進一步窺探到苗族與古代百越部族及銅鼓文化間的密切關(guān)系。   在苗族的自娛性舞蹈中,還有頭戴銀冠、身著彩條長裙模仿錦雞動態(tài)的《錦雞舞》;頭戴羽冠、模仿雉雞相斗、跳躍、嬉戲,含有雜技技巧的男子雙人《蘆笙舞》和源于婦女刺繡、搓麻等家務勞動的《板凳舞》等。   中國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shù)量眾多、內(nèi)容豐富的歌舞品種。除以上介紹者外,貴州省“花溪苗”的《蘆笙舞》、“紅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樹舞》、流傳在丹寨縣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蘆笙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牽羊》、《花棍舞》等,種類之多不勝枚舉。 新中國成立后,在苗族諸多種自娛性和表演性“鼓舞”的基礎(chǔ)上,人們又創(chuàng)造出了由四人同時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這種“鼓舞”流傳在湘西的鳳凰縣和貴州省松桃縣苗族聚居的地方。該舞男女均可參加,四人分別站在鼓面前,雙手持槌擊鼓。在統(tǒng)一的節(jié)奏下邊擊鼓邊表演規(guī)定套路。每一套路動作完成后,大家按順時針方向換到下一鼓面位置,再進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娛樂性。   苗族演奏蘆笙、以蘆笙伴舞的歷史,自宋代已有記載。清代刻本《廣輿勝覽》中的舞蹈形象與“每歲孟春,擇平地為月場,男吹蘆笙,女搖鈴,盤旋歌舞,謂之跳月”,分明是對現(xiàn)在所謂《銅鈴舞》的記載。   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鳥為圖騰,因而今日苗族婦女的頭飾銀冠與彩條長裙,仍充滿著錦雞羽毛的斑斕色彩和飛鳥圖案。至今貴州省黔南   苗族,保存著一種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蘆笙堂》。表演時,由男子吹奏蘆笙,專人敲擊銅鼓,身著 盛裝、頭戴銀冠的少女,微乍雙臂作鳥態(tài)款款起舞。這種情景與云南省開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極為相似。此外,從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的“擊鼓歌唱圖”中,可進一步窺探到苗族與古代百越部族及銅鼓文化間的密切關(guān)系。  
苗族舞蹈苗朵講了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1-23 04:50

舞蹈表達和展現(xiàn)的是:苗族姑娘在森林里歡快的采花、玩耍的情形和畫面。富有山野味的苗族舞蹈,表達了人們的真摯之情,純樸之情和美的享受!


舞蹈: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shù)殲段,使用身體來完戚山成各種優(yōu)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jié)奏的高改中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的藝術(shù)形式。它一般借助音樂,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舞蹈,它產(chǎn)生于奴隸社會。

苗族民族舞蹈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26 17:39

苗族是中國人口較多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其傳統(tǒng)舞蹈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苗族民族舞蹈如下:

1、蘆笙舞:蘆笙舞是苗族傳統(tǒng)的男女對舞。男女以場外為中心,男八,女四,男用慢音,賣饑女用快音編舞,表達了苗族同唱同跳、情感交流的特點。

2、銅鼓舞:銅鼓舞是苗族傳統(tǒng)的集體性宗教舞蹈,一般在審神節(jié)中演出。銅鼓舞的舞伴為銅鼓手,演出者以男、女、兒童等為主。舞蹈的形式比較簡單自然,動作協(xié)調(diào)流暢,在原始與樸實中又有不失豐富性的舞姿表演,具有原始民族風情。

3、蘆笙漢子舞:蘆笙漢子舞是苗族男舞中的代表,動作豪放,跳躍多變,既帶有強烈的男性氣概,同時又給人以節(jié)奏感和舞美感。

4、蘆笙大打秧:蘆笙大打秧是苗族鎮(zhèn)遠地區(qū)傳統(tǒng)舞蹈,以年輕男子為主,表達了勞動場景下對生活的樂觀向上。

5、甕巴舞:甕巴舞源于苗族龍舟賽、打甕等傳統(tǒng)民俗活動,展示了苗族藏羚羊式的獨特風格。

6、廣場舞:近年來肆告,由于文化的復興和發(fā)展,苗族的廣場舞也逐漸出現(xiàn),成為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7、苗繡舞:苗繡舞是苗族女子伴舞,表現(xiàn)苗繡工藝的特點和意義。

8、鳳陽花鼓:鳳陽花鼓起源于貴州省鳳岡中雹返縣的花鼓戲,是苗族舞蹈種類之一。表演者用雙手擊擊口型木鼓,配合舞蹈,增添了一種強烈的節(jié)奏感。

9、闊哥大舞:闊哥大舞源于苗族鎮(zhèn)寧縣,是苗族闊別時表達心情的一種文藝活動,舞蹈動作實用、簡單、逗趣,以寓意喜慶為主要特點。

10、巖洞舞:巖洞舞原為苗族的一種祭祀舞蹈,現(xiàn)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文藝表演形式流傳。演員以特定的方式穿著服裝,在草地上表演,具有古風古韻、神秘而富有魅力的特色。

苗族舞蹈的特點

苗族舞蹈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性和觀賞性。它不僅傳承了苗族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同時也在現(xiàn)代文化中不斷發(fā)展,將苗族文化藝術(shù)推向更廣泛的聽眾和觀眾面前。苗族舞蹈的形式和種類豐富多樣,不論是男女舞、集體舞還是個人舞蹈,每一種都在表達著苗族的文化內(nèi)涵和持久的民俗傳統(tǒng),更能夠傳遞這個民族的精神和風骨。

苗族的民族舞蹈是什么?
1個回答2022-08-21 20:48
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蘆笙舞流傳最廣。貴州的丹寨、臺江、黃平、雷山、凱里、谷隆、大方、水城,以及廣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過年、祭祖、造房、豐收、迎親、嫁娶等喜慶節(jié)日,都要舉行蘆笙舞會。舞姿以四步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點步以及左右旋轉(zhuǎn)等跳法。
(小火苗)舞蹈講的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9 15:43
真機內(nèi)膽上刻字的相對于假機子來說不會太清晰,假的反而會做得很清晰,內(nèi)膽里邊的棉球是五小塊或是六小塊不等,而不是仿制的一整塊,你看看你的里面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