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jīng)視頻全集講解

雜阿含經(jīng)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1-26 01:04

《雜阿含經(jīng)》原名《相應(yīng)阿含》,由原始佛教基本經(jīng)典,是“四部阿含”之一。后世傳誦中,誤將《雜部》(南傳佛教《謹滑卜小部》,諸經(jīng)篇幅短小,事多雜碎,故名)之名稱,覆譯于《相應(yīng)阿含》,故名《雜阿含經(jīng)》。近現(xiàn)代學者公讓凳認此為佛滅后“五百集結(jié)”中,最早集成的一部經(jīng)典。全經(jīng)包括五十一相應(yīng),乃佛祖在世時對弟子所說的重要教理,以“五蘊”、“六入處”、“十八界”為禪觀,對“緣起”、“四圣諦”祥穗的闡釋,了知一切法是“非常”、“苦”、“非我”,從而獲得真正的解脫?!峨s阿含經(jīng)》是禪修的經(jīng)典,文章精簡雜錄,超過一千三百多篇經(jīng)文,包含:“五陰誦”、“六入處誦”、“雜陰誦”、“道品誦”等。

什么是雜阿含經(jīng)?可以到那里去讀呢?
1個回答2023-08-16 04:56
到緬甸去讀,
語音視頻聲音很吵雜應(yīng)該咋辦
1個回答2024-01-26 00:03
在語音里設(shè)置一下,環(huán)境改為臥室就可以了。
魔術(shù)雜技里的 教學或表演視頻 謝謝
1個回答2024-02-12 23:40
已發(fā)到你的"知道"信箱
雜阿含經(jīng)906
1個回答2023-11-13 00:41
法相壞經(jīng):迦葉嘆昔制戒少,比丘卻樂學習,今制戒多,卻不被樂受。佛乃說正法之退減、五濁、像法等因。

(九〇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wèi)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世尊先為諸聲聞少制戒時,多有比丘心樂習學;今多為聲聞制戒,而諸比丘少樂習學?」

佛言:「如是,迦葉!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減故,大師①為諸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迦葉!譬如劫欲壞時,真寶未滅,有諸相似偽寶出於世間;偽寶出已,真寶則沒。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譬如大海中,船載多珍寶,則頓沉沒;如來正法則不如是漸漸消滅?。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界所壞,乃至惡眾生出世,樂行諸惡、欲行諸惡、成就諸惡,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熾然?②,如來正法於此則沒。

「迦葉!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正法沉沒。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③供養(yǎng);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yǎng)已,然復(fù)?依倚?而?、?。若法、若學⑤、若隨順教⑥、若諸梵行,大師所稱嘆者⑦,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yǎng),而依止住,是名。迦葉!五因緣故,如來正法於此沉沒。

「迦葉!有五因緣令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恭敬尊重,下意供養(yǎng),依止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稱嘆者,恭敬尊重,下意供養(yǎng),依止而住。迦葉!是名五因緣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是故,迦葉!當如是學:『於大師所,當修恭敬尊重,下意供養(yǎng),依止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贊嘆者,恭敬尊重,下意供養(yǎng),依止而住?!弧?br/>
佛說是經(jīng)已,尊者摩訶迦葉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盷

? 「相似像法」,巴利本作 Saddhamma pa?irūpaka。

? 「滅」,宋、元、明、圣四本作「減」。

? 「然」,圣本作「燃」。

? 「復(fù)」,圣本作「后」。

? 「倚」,大正藏作「猗」,今依據(jù)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倚」。

[注解]

①大師:在經(jīng)中通常指佛陀。

②句味熾然:

③下意:謙遜。

④然復(fù)依倚而住:然而仍留在僧團中糊口。

⑤學:學處,即所學之處,一般指戒律。

⑥隨順教:老師所教授的內(nèi)容,因為是隨著次第而順序教學,因此稱作「隨順教」。

⑦諸梵行,大師所稱嘆者:佛陀所稱贊的這些清凈修行人。

譯文

九〇六、法相壞經(jīng):迦葉嘆昔制戒少,比丘卻樂學習,今制戒多,卻不被樂受。佛乃說正法之退減、五濁、像法等因。

像如是的經(jīng)教,乃結(jié)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摩訶迦葉,住于舍衛(wèi)國之東園鹿子母講堂。他在晡時(申時),從禪覺醒,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在一邊。他白佛而說:「世尊!到底是甚么因,甚么緣,世尊從前為諸聲聞少制戒時(戒條很簡單),有好多的比丘,都心樂習學?,F(xiàn)在為諸聲聞制定好多的規(guī)戒,而諸比丘卻少樂習學呢?」

佛陀說:「像如是的,迦葉??!由于命濁(壽命縮短)、煩惱濁(貪瞋癡等諸煩惱盛起)、劫濁(饑饉、疫病、戰(zhàn)爭等惡業(yè)興起)、眾生濁(人間果報漸衰,眾生心鈍體弱,苦多福少)見濁(邪見惡見盛行)等五濁,而使眾生的善法退減之故,大師才會為了諸聲聞多制禁戒,然而都很少樂于習學?!?br/>
迦葉??!喻如劫將壞時(世界成立后,會存續(xù)一段期間,然后會破滅-壞劫),真寶仍然未滅。然而卻有諸相似的偽寶會出現(xiàn)在于世間。偽寶出現(xiàn)后,真寶就會隱沒(喻相似的像法出于世間,正法則滅)。像如是的,迦葉??!如來之正法欲滅之時,就會有了相似的像法(相似于正法的像法)會產(chǎn)生。相似的像法出現(xiàn)于世間后,正法就會滅。喻如大海中之船,如載了太多的珍寶時,就會頓時沉沒。如來的正法,則不如是,乃為漸漸的消滅的。如來的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等界所壞,乃至惡眾生之出世,而樂行諸惡,欲行諸惡,成就諸惡,將非法說為是法,將法說為是非法,非律為律,律說為非律,以相似之法,句味熾燃之故,如來的正法,乃于此而隱沒。

迦葉?。∮形宸N因緣,能使如來的正法沉沒。那五種呢?如果比丘于大師之處,不恭敬、不仰重,不下意供養(yǎng)(態(tài)度不恭順),在大師處,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yǎng)后,然而又依猗而住?;蛘邔τ诜?,或者是對于學,或者對于隨順教,或者對于諸梵行-大師所稱嘆的人,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yǎng),而反依止而住。這名叫做,迦葉??!由于此五因緣之故,如來的正法,于此而沉沒(1.大師,2.法,3.學,4.隨順教,5.所贊之梵行人,都不敬重供養(yǎng),為之五因緣)。

迦葉??!有五種因緣,會使如來之法與律不沒、不忘、不退。那五種呢?如比丘在于大師處,恭敬尊重,下意供養(yǎng),依止而住。或者是對于法,或者是學,或者是隨順教,或者諸梵行-大師所稱嘆的人,都能恭敬尊重,下意供養(yǎng),依止而住。迦葉-這名叫做五因緣,能使如來法與律不沒、不忘、不退。因此之故,迦葉??!應(yīng)當要如是而學:在于大師之處,應(yīng)當修習恭敬尊重,下意供養(yǎng),依止而住?;蛘呤欠ǎ蛘呤菍W,或者是隨順教,或者是諸梵行,為大師所贊嘆的人,都恭敬尊重,下意供養(yǎng),依止而住。」

佛說此經(jīng)后,尊者摩訶迦葉,歡喜而隨喜,作禮后離去。

[對應(yīng)經(jīng)典]

《別譯雜阿含經(jīng)》卷六第121經(jīng)。

南傳《相應(yīng)部尼柯耶》〈迦葉相應(yīng)16〉第13經(jīng)像法經(jīng)。

十三.虛假法義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wèi)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大迦葉尊者前往世尊那里,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后對世尊說: “大德,是什麼原因和條件,以前少學處但多比丘建立究竟智;是什麼原因和條件,現(xiàn)在多學處但少比丘建立究竟智呢?”

  “迦葉,是這樣的,當眾生的質(zhì)素減退,正法開始消失的時候,便會多學處而少比丘建立究竟智。

  “迦葉,在虛假的法義還沒有在世間出現(xiàn)的時候,正法是不會消失的;當虛假的法義在世間出現(xiàn)的時候,正法便會開始消失了。

  “迦葉,就正如假金還沒有在世間出現(xiàn)的時候,真金是不會消失的;當假金在世間出現(xiàn)的時候,真金便會開始消失了。

  “迦葉,同樣地,在虛假的法義還沒有在世間出現(xiàn)的時候,正法是不會消失的;當虛假的法義在世間出現(xiàn)的時候,正法便會開始消失了。

  “迦葉,地界不能令正法消失,水界不能令正法消失,火界不能令正法消失,風界不能令正法消失4,而是由於有愚癡的人出現(xiàn),這樣便會令到正法開始消失。

  “迦葉,正法消失是不會像沉船那樣迅速的。迦葉,有五種東西會導(dǎo)致正法混濁和消失。這五種東西是什麼呢?

  “迦葉,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不敬順導(dǎo)師,不敬順法義,不敬順僧團,不敬順修學,不敬順禪定。

  “迦葉,這就是會導(dǎo)致正法混濁和消失的五種東西了。

  “迦葉,有五種東西會帶來正法久住、清晰、不會消失。這五種東西是什麼呢?

  “迦葉,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敬順導(dǎo)師,敬順法義,敬順僧團,敬順修學,敬順禪定。

  “迦葉,這就是會帶來正法久住、清晰、不會消失的五種東西了?!?br/>
注  4這里的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是指地震、水災(zāi)、火災(zāi)、風災(zāi)四種自然災(zāi)害。

[讀經(jīng)拾得]

本經(jīng)中能令佛法不沒的五因緣是對於以下五者的恭敬、尊重、下意供養(yǎng),依止而?。?br/>
大師:佛陀。

法:佛法。

學:戒律。

隨順教:教學。

諸梵行,大師所稱嘆者:清凈修行人。

在各對應(yīng)經(jīng)典中,這五者表列如下:

除了「隨順教」在南傳作「定」外,其馀意義都相同。

由本經(jīng)也可見,在佛法中「尊師重道」和「依法不依人」不相違背。

(因為五濁,因為眾生善法退減,所以「今多為聲聞制戒,而諸比丘少樂習學」。另 evan 認為:這一經(jīng)表面上是在問「制戒和學習」的關(guān)系,而實際上是在探討更深一層面的問題。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就是動機的問題(道心)。)
雜阿含經(jīng)怎么讀讀a還是e
1個回答2023-08-22 12:36
我聽老和尚讀a。
手語怎么表達復(fù)雜的含義
1個回答2024-02-22 15:18
雙手五指微曲指尖相交替轉(zhuǎn)幾
包含雜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24 13:29
經(jīng)查沒有包含雜志的四字成語
雜志_詞語解釋

【拼音】:zá zhì
【解釋】:1.零星地記載傳聞、逸事、掌故的筆記。2.古人亦以為書名。如:宋江休復(fù)有
五谷雜糧的主要含什么成分?
1個回答2022-06-13 22:36
糖分淀粉 蛋白質(zhì)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