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舞獅子

為什么舞獅要舞兩只獅子?
1個回答2024-03-05 16:40

獅子的寓意及象征: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有吉祥、繁榮、生生不息的寓意,象征地位、尊嚴(yán)、平安。

獅子雖不是中國的土特產(chǎn),但中國卻有獨(dú)特的獅文化,每逢佳節(jié),全國各地都有舞獅活動。人們套上五彩繽紛的獅子外套,模仿獅子行走坐臥、俯仰跳躍。

其中“雙獅戲繡球”的舞蹈,寓意生生不息、家族繁衍、社會繁榮,在吉祥圖案中的獅子滾繡球圖,也具有同樣的寓意。

獅子的形象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佛教的經(jīng)典文獻(xiàn)和佛教造像中,智慧佛文殊菩薩就以獅子為坐騎,從而給獅子增添了吉祥的意義。

古代官府和大戶人家是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和貴族階層,獅子在百獸中占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獅子塑像也成了權(quán)威的象征。

擴(kuò)展資料:

在民間,獅子成為一種勇武、強(qiáng)大和吉祥的化身。

表演藝術(shù)和造型藝術(shù)往往難解難分。獅舞中的獅子形象是民間藝人按自己的審美理想創(chuàng)造的,活潑頑皮可愛,完全失去了"百獸之王"的威風(fēng)。

民間藝術(shù)中,獅子還諧"太師"、"少師"之音,含有職位高升之意。獅子不像龍、鳳一類神禽異獸,作為皇家專利,只出現(xiàn)在宮廷藝術(shù)的造型中,獅子造型藝術(shù)遍及尋常百姓家,即使是普通人家門旁,也可能立上一對小小的石頭獅子。

有哪部動畫片講的舞龍舞獅的由來? 或者有舞龍,舞獅的片段?
1個回答2024-01-18 10:53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羊羊快樂的一年》的喜氣洋洋過大年之獅王爭霸。
舞獅子的由來(中國有獅子嗎?)
1個回答2024-03-05 13:07
  舞獅大約始于漢代后,也是我國民間喜慶節(jié)日的傳統(tǒng)表演項(xiàng)目,春節(jié)、元宵最為多見。中國原不產(chǎn)獅子,《后漢書》載漢章帝時月氏國(西域的一個小國)貢獅子,當(dāng)時名為“狻猊”。從那時起人們就把雄健、威武的獅子視為吉祥、勇敢的象征,又模仿獅子的形象和動作,逐漸形成獅舞,慶典喜日以此為樂,并期望驅(qū)魔辟邪,故有“辟邪獅子”之稱。

  明清時期,獅舞流行更為廣泛,且花樣更多,形成了許多流派。一般由兩人合作舞一大獅子(有的地區(qū)稱“太獅”),或一人舞一頭小獅子(有的地區(qū)稱“少獅”),另一人扮武士或大頭佛持彩球逗引。在表演上可分“文獅”和“武獅”二種。“文獅”主要刻畫獅子溫順的神態(tài),有搔癢、舔毛、打滾、抖毛等動作;“武獅”則表現(xiàn)獅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躍、撲騰、登高、翻轉(zhuǎn)、踩球等動作。舞獅時一定要有鑼鼓奏樂,獅踩樂點(diǎn),節(jié)奏分明。

  民國舞獅銅像是銅鑄塑成的一組舞獅群像,共有十二人,人高約4.6厘米,縱隊排列,固定于紅木座上。前組舞獅,獅身分節(jié),頂有一角,下頜活動。舞獅者二人,一前一后,鉆入獅身。獅之左右各一人護(hù)獅,左旁的持叉,右旁的手托獅身,最前方的大頭佛,戴大圓的頭罩,兩手拿鏟狀物,逗引獅子。

  中間一組五人,敲打樂器。緊隨舞獅的兩人,左邊的敲鑼,右邊的打鈸。后面又有三人,其中二人長杠抬大鼓,中有一人擊打。尾隨隊伍的二人,一手拿獸面盾牌,一手持刀,作護(hù)衛(wèi)姿勢。

  舞獅銅像人物神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動作灑脫,氣勢恢宏,民間的舞獅風(fēng)情凝固其上
舞獅的獅子叫什么?
1個回答2024-03-13 02:32

舞獅,是中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shù),古時又稱為“太平樂”。舞獅有南北之分,南獅又稱醒獅。獅子是由彩布條制作而成的,每頭獅子一般由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tài)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xiàn)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舞獅被認(rèn)為是驅(qū)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jié)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舞獅活動也廣泛流傳于海外華人社區(qū),有華人之處,必有舞獅,這成為了揚(yáng)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重要儀式,以及海外同胞認(rèn)祖歸宗的文化橋梁,其文化價值和影響

舞龍舞獅的現(xiàn)代意義
1個回答2022-12-18 18:55
范德薩的身份
舞龍舞獅的由來?
1個回答2024-02-12 14:07
  舞龍的由來



  傳說在浙江金華縣有一座奇靈山,山下有一條名叫「靈溪」的大溪流。人們每天都用靈溪的水來澆灌稻田。有一天,縣老爺和隨從正在巡視鄉(xiāng)野的時候,忽然看見幾名大漢扛著一個大籠子,上前一看,才知道籠中是一只大蛇,而且大蛇還在留著淚;縣老爺看了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對幾位大漢說:「壯士們,這只大蛇能否賣給我?」幾位大漢見縣老爺要買這只大蛇,連忙應(yīng)允。縣老爺將大蛇帶回家中飼養(yǎng),起初縣老爺命人餵食生肉給大蛇吃,結(jié)果大蛇都不吃,后來才知道大蛇只吃米糧,和人類一樣,讓縣衙府中的人嘖嘖稱奇。



  日子一天天過去......,這年夏天特別炎熱,又不曾下雨,靈溪漸漸乾涸。百姓天天對神明祈禱,希望老天爺能夠天降甘霖,以解乾旱之苦。縣老爺見到這種情形,心中十分憂慮,天天對上蒼祈禱:但愿上天早降甘霖,解我一縣百姓乾旱之苦?。?.....一天夜里,縣老爺作夢夢到本縣的土地公,土地公對他說:「由於你的善心感動了玉帝,明天中午把大蛇放入進(jìn)靈溪,自然就會有雨水降臨。」縣老爺醒后,便馬上派人到靈溪燒香祝禱,并將大蛇放入靈溪當(dāng)中。過了幾天,果然下起雨來了,解了百姓的乾旱之苦。 后來,人們?yōu)榱舜鹬x大蛇,不但燒香祭拜,還將大包大包的米丟進(jìn)溪里,希望來年又有個大豐收。......就在人們用米祭拜大蛇的同時,天氣變得很奇怪,不是一連幾天出大太陽將人曬傷,就是大雨連綿不斷,此景讓百姓們憂心忡忡。



  一天,縣老爺這在書房為這幾天來的怪天氣煩惱時,忽然瞥見大蛇回來了,并對他說:「我原本是奇靈山的巨龍,也是掌管米糧的天神。由於不慎犯了天規(guī),被玉帝貶到人間來;后來由於你的善心感動了玉帝,才讓土地公放了我。......但是,大家都把米糧丟進(jìn)溪中祭拜,糟蹋了糧食,玉帝知道后大怒,要罰金華縣大旱兩年?!箍h老爺一聽,大吃一驚,連忙問說:「有沒有補(bǔ)救的方法呢?」大蛇說:「只要今后祭祀只用清水便可,不要用雞、鴨、魚、肉,以免玉帝動怒。」縣老爺聽完之后,謝過大蛇之后,便下令全縣老百姓照大蛇的話去祭祀。但是,縣里還是有些人并不遵照大蛇的指示,依然用雞、鴨、魚等葷食祭祀。玉帝知道后,更加的震怒,說:「靈溪巨龍你不是說金華縣的人民已經(jīng)知道悔過了嗎?金華縣的人民還在繼續(xù)糟蹋糧食!來人!將靈溪巨龍斬了!」......就在巨龍被斬后,金華縣天天下紅雨,簡直和血一般;屬下將這奇怪的現(xiàn)象稟告給縣老爺,并說:「還有一件奇怪的事,就是在靈溪的岸邊,從天上落下一條被分割的巨龍身體?!箍h老爺聽完連忙趕到溪邊,一看,大聲驚呼:「這不是我的大蛇嗎?只知道人間難辨忠奸,豈知天上也是是非不分,巨龍啊巨龍!都是我們害了你!」......



  后來,人們知道后都十分后悔,所以每逢正月十五便舞龍,希望巨龍的身軀能接合起來,這個習(xí)俗就一直流傳至今





  舞 獅





  舞獅子,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shù),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xí)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jù)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rèn)為獅舞是五世紀(jì)時產(chǎn)生于軍隊,后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jù),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于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xiàng)活動。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zhí)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棠緸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痹娭忻枋龅氖钱?dāng)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fēng)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rèn)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zhuǎn)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dǎo)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并風(fēng)行于港澳,東南亞僑鄉(xiāng)。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彩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yōu)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fēng)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yuǎn)、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yán)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guān)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胡須獅,動作粗獷好戰(zhàn),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yán)、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dāng)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rèn)為它能驅(qū)邪鎮(zhèn)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jié)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xí)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舞龍和舞獅子的由來和意義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07 01:51
舞獅道具分別為:獅頭,獅背,獅褲,上衣,繡球,引球服裝。前面那球球的是繡球,用了引獅子的。

舞獅,是中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shù),古時又稱為“太平樂”。舞獅有南北之分,南獅又稱醒獅。獅是由彩布條制作而成的,每頭獅一般由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
也稱廣東醒獅,歷史上是唐代獅子舞脫胎而來的,2006年5月20日,廣東醒獅入選國家非物質(zhì)遺產(chǎn)
舞龍舞獅怎么介紹
1個回答2024-03-15 02:18

??????舞龍又稱耍龍燈、?龍燈舞。龍是漢民族古老的圖騰,傳說龍能行云布雨、消災(zāi)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民族的一種習(xí)俗。從春節(jié)到元宵燈節(jié),許多地方都有舞龍的習(xí)俗。龍在中華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貴、勇猛,更是權(quán)力的象征。

??????人們在喜慶日子里用舞獅龍來祈禱獅子的保佑。獅子外形威武,動作剛勁,神態(tài)多變,漢族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傳說,一時變作神話,一時拉上歷史,為舞獅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亦令它更加深入民心。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yùn),所以每逢春節(jié)或其它一些慶典活動,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舞獅助慶祈求吉利。一件花團(tuán)錦舞獅子,是中國優(yōu)秀的漢族民間藝術(shù),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求教:舞龍舞獅裝怎么得啊
1個回答2024-02-01 22:52
在X4的地方拿,故事里X4的地方?jīng)]幾個~
舞龍舞獅的由來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15 23:07
舞龍的由來



傳說在浙江金華縣有一座奇靈山,山下有一條名叫「靈溪」的大溪流。人們每天都用靈溪的水來澆灌稻田。有一天,縣老爺和隨從正在巡視鄉(xiāng)野的時候,忽然看見幾名大漢扛著一個大籠子,上前一看,才知道籠中是一只大蛇,而且大蛇還在留著淚;縣老爺看了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對幾位大漢說:「壯士們,這只大蛇能否賣給我?」幾位大漢見縣老爺要買這只大蛇,連忙應(yīng)允??h老爺將大蛇帶回家中飼養(yǎng),起初縣老爺命人餵食生肉給大蛇吃,結(jié)果大蛇都不吃,后來才知道大蛇只吃米糧,和人類一樣,讓縣衙府中的人嘖嘖稱奇。



日子一天天過去......,這年夏天特別炎熱,又不曾下雨,靈溪漸漸乾涸。百姓天天對神明祈禱,希望老天爺能夠天降甘霖,以解乾旱之苦??h老爺見到這種情形,心中十分憂慮,天天對上蒼祈禱:但愿上天早降甘霖,解我一縣百姓乾旱之苦?。?.....一天夜里,縣老爺作夢夢到本縣的土地公,土地公對他說:「由於你的善心感動了玉帝,明天中午把大蛇放入進(jìn)靈溪,自然就會有雨水降臨?!箍h老爺醒后,便馬上派人到靈溪燒香祝禱,并將大蛇放入靈溪當(dāng)中。過了幾天,果然下起雨來了,解了百姓的乾旱之苦。 后來,人們?yōu)榱舜鹬x大蛇,不但燒香祭拜,還將大包大包的米丟進(jìn)溪里,希望來年又有個大豐收。......就在人們用米祭拜大蛇的同時,天氣變得很奇怪,不是一連幾天出大太陽將人曬傷,就是大雨連綿不斷,此景讓百姓們憂心忡忡。



一天,縣老爺這在書房為這幾天來的怪天氣煩惱時,忽然瞥見大蛇回來了,并對他說:「我原本是奇靈山的巨龍,也是掌管米糧的天神。由於不慎犯了天規(guī),被玉帝貶到人間來;后來由於你的善心感動了玉帝,才讓土地公放了我。......但是,大家都把米糧丟進(jìn)溪中祭拜,糟蹋了糧食,玉帝知道后大怒,要罰金華縣大旱兩年?!箍h老爺一聽,大吃一驚,連忙問說:「有沒有補(bǔ)救的方法呢?」大蛇說:「只要今后祭祀只用清水便可,不要用雞、鴨、魚、肉,以免玉帝動怒?!箍h老爺聽完之后,謝過大蛇之后,便下令全縣老百姓照大蛇的話去祭祀。但是,縣里還是有些人并不遵照大蛇的指示,依然用雞、鴨、魚等葷食祭祀。玉帝知道后,更加的震怒,說:「靈溪巨龍你不是說金華縣的人民已經(jīng)知道悔過了嗎?金華縣的人民還在繼續(xù)糟蹋糧食!來人!將靈溪巨龍斬了!」......就在巨龍被斬后,金華縣天天下紅雨,簡直和血一般;屬下將這奇怪的現(xiàn)象稟告給縣老爺,并說:「還有一件奇怪的事,就是在靈溪的岸邊,從天上落下一條被分割的巨龍身體?!箍h老爺聽完連忙趕到溪邊,一看,大聲驚呼:「這不是我的大蛇嗎?只知道人間難辨忠奸,豈知天上也是是非不分,巨龍啊巨龍!都是我們害了你!」......



后來,人們知道后都十分后悔,所以每逢正月十五便舞龍,希望巨龍的身軀能接合起來,這個習(xí)俗就一直流傳至今





舞 獅





舞獅子,是我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shù),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xí)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jù)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rèn)為獅舞是五世紀(jì)時產(chǎn)生于軍隊,后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jù),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于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xiàng)活動。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zhí)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棠緸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dāng)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fēng)格。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rèn)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為相似。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zhuǎn)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dǎo)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并風(fēng)行于港澳,東南亞僑鄉(xiāng)。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著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彩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yōu)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fēng)趣。南獅流派眾多,有清遠(yuǎn)、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須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著剛健,威嚴(yán)有力,民間稱為“劉備獅”。黑須紅面獅,人稱“關(guān)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野缀毆{,動作粗獷好戰(zhàn),俗稱“張飛獅”。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yán)、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dāng)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rèn)為它能驅(qū)邪鎮(zhèn)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jié)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xí)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