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論語》感悟之孝敬之道 觀后感

2024-01-11 01:16

1個回答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于里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

我們今天已經(jīng)遠離了產(chǎn)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xiàn)代社會中,父子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不存在跟群臣關(guān)系的對應(yīng),那么,是不是可以說,“孝”已經(jīng)過時了?

是不是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里,“孝”就不是做人的很笨了呢?



一本《論語》捧在手里,我們說它是樸素的,是溫暖的,那么它的樸素和溫暖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于里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也就是說,《論語》告訴我們修身養(yǎng)心的道理,并且還會給出一條腳下的路,讓我們抵達自己的理想。

孔子和他的學生有很多的問答。有一天,顏回、子路跟老師在一起聊天。老師說:“你們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說:“我的志向就是,衣服、車馬這些好東西,與朋友一起享用,用壞了也沒有什么抱怨。這就是我的愿望?!?

顏回說:“我的愿望呢,就是一個人不經(jīng)常夸耀自己,也不經(jīng)常宣揚自己的功勞,能夠做到謙遜也就可以了?!?

這個時候,學生們發(fā)現(xiàn)老師還沒有說話。子路對老師說:“希望聽聽老師您的志向?!?

孔子呢,就淡淡地說出對自己人格理想的描述,很簡單,就三句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的志向就是希望做到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

我們想一想,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擺脫跟三種人的關(guān)系,那就是我們的長輩--- 生我養(yǎng)我的父母,我們的平輩--- 一生相伴的朋友,我們的晚輩--- 自己的兒女。



孔子先不去談我們怎樣建設(shè)家國社稷,怎樣建立多少功勛,而是說讓我的老人都可以安頓了,讓我的朋友對我可以信任、托付,讓孩子們覺得我是個值得追慕、緬懷的,如果我的存在能夠讓這三種人心中有這樣的種種寄托,也就夠了。



這里滿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之安”。

我們都在說,中華民族一種美德叫孝敬,但是,我們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嗎?





一個“安”字容易做到嗎?讓老人外在得其安身,內(nèi)在得其安心,可能每個兒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但是真正能夠做好卻很不容易。

中國民間有個說法,叫做“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起,因為這是人生中最深刻的親情,人人不可回避。

在孝順這件事上,民間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叫做“論心不論跡”。我們知道,不一定每一個孝子都有充足的錢財和高貴的地位,能夠按照他的夢想把愛折合成一種物質(zhì)條件給他們的父母。有時候一個深刻的心愿,但是做起來卻只是一件樸樸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對老人的這種安頓,也許我們有種種標準,比如買多大的房子,買什么樣的車,帶老人到什么地方旅游,讓他穿什么樣的衣裳,有什么樣的飲食,但是這些能讓老人真正安心嗎?

很多學生曾經(jīng)問過孔子,什么叫做“孝”?!白宰佑螁栃ⅰW釉唬骸裰⒄?,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去問老師,什么叫做孝啊 ?老師說,現(xiàn)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養(yǎng)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這真的就是孝了嗎?

孔子接著反問,你看狗馬這個動物都能得到飼養(yǎng),如果你只是做到讓父母衣食無憂了,但你對他們沒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那跟飼養(yǎng)狗馬有什么區(qū)別呢?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里孔子又是一個反問句:“曾是以為孝乎?”你竟然認為這是“孝”嗎?

子夏問老師什么叫孝。孔子又說了一種現(xiàn)象,他說:做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謂孝,就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孩子們都會去搶著去干;在一個物質(zhì)條件不很豐富的條件下,盡量讓長輩做到有吃有喝。但是,這樣竟然可以算“孝”嗎?

孔子的反問是令人深思的。中國人常常將“孝”和“敬”連用,孝敬孝敬,孝為行,敬為心,關(guān)鍵是我們心中對父母有那份深深的敬嗎?



今天是生活節(jié)奏加快的時代,兒女們總是太忙太忙了。

面對父母,今天的兒女應(yīng)該要問問自己:如何要讓老人因為有自己這個孩子而得到安頓,我們怎樣做到真正的孝?



今天我們總在說,孝敬是一種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種本能。我們反過來說一個命題,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有人說過那是美德嗎?沒有,因為那是近乎本能。

這個世界上,生物之愛都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這個現(xiàn)象很美好,但也近乎殘酷:所有的愛都是下行的,也就是父母對兒女的愛。對父母來說,兒女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所以父母怎么盡心都不為過。

我們看到很多故事,比如孩子得病了,這父母守在手術(shù)室外面,說把我的肝臟移植給他吧,把我的腎臟移植給他吧。我想,如果說能移植心臟,那肯能十個媽媽里面有九個愿意。

但是,我們?nèi)フ艺覂号疄楦改缸鲞^什么事情,肯能遠遠不如父母對兒女做的多。

怎么理解我們做到的孝,讓我們從孔子的這兩個反問句開始:我能養(yǎng)活父母了,是孝嗎?我凡事?lián)屩鲎尭改赣幸掠惺?,是孝嗎?那我們先來看看,父母對孩子這一生又意味著什么?

有這樣一個故事(小男孩與大樹的故事)

...

這個故事,其實說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和我們的一生。

老樹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都是在樹下玩大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這樣的一種成長,在父母身邊長大,走向社會。但為什么人到最后才會歸來呢?這就是平時常說的“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當了父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么的不容易。

可是,真等到我們樹根邊的時候,心里就已經(jīng)有太多的遺憾了,有很多能做的事情我們已經(jīng)錯過去了。然而,父母跟我們很少計較。

這個故事聽起來好像很殘酷,但兒女的一生,不就是從父母身上獲得了那么多的東西嗎?父母付出的是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愛。

為什么孝敬是一種要大力提倡的公共美德,而不是每一個個人的生命本能呢?同樣是血緣,為什么下行的愛這么自覺,如此濃烈,而上行的愛有時候卻顯得牽強呢?
相關(guān)問答
于丹《論語》感悟之孝敬之道 觀后感
1個回答2024-01-08 06:01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于里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 我們今天已經(jīng)遠離了產(chǎn)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xiàn)代社會中,父子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不存在跟群臣關(guān)系...
全文
于丹?論語?感悟之---孝敬之道,觀后感
1個回答2024-01-11 00:25
《論語》的樸素和溫暖,就在于里面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腳下樸素的起點。 孝敬之道就是這樣樸素的起點。 我們今天已經(jīng)遠離了產(chǎn)生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xiàn)代社會中,父子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不存在跟群臣...
全文
于丹論語 孝的觀后感
1個回答2024-03-04 12:29
感覺很好笑 因為她長得不漂亮 也讓人沒有來電的感覺 很辯證就是了 分清了問題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因此看問題看得不光全面還層次分明
于丹講論語孝要感想
1個回答2024-03-16 11:38
《于丹心得的激蕩與感悟》講座之《智者不惑》 智者知人知己 但是,其實這樣的一種提升,也仍然是要輔助其它元素的。為什么孔子說你還要了解別人呢?就是因為“智者不惑”。真正的大智慧,應(yīng)該是能讓我們減...
全文
于丹對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的感悟
1個回答2024-05-28 05:29
多多參加吧!
孝敬父母故事論語 (意思)
1個回答2024-02-15 11:53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
全文
古代.現(xiàn)代孝親敬老的故事要名人孝親敬老的故事,不要人人皆知的故事!不要太長的,也...
1個回答2024-04-12 19:58
看一下24孝故事,我相信沒有多少人會知道里面的內(nèi)容. 而且里面的故事都是小故事,容易懂!
有關(guān)孝敬的書籍有哪些 關(guān)于孝敬的書有什么
1個回答2024-02-12 01:52
1、《送給老爸老媽的健康枕邊書》是2007年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琳。 2、《孝經(jīng)》是2011年5月1日杭州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黃宛峰。本書主要講述了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文化對中華...
全文
關(guān)于孝敬母親的故事,一定要是孝敬母親的
1個回答2024-01-30 18:20
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jīng)刺血書寫《金剛經(jīng)》,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后,決心棄官到陜西...
全文
古人孝敬長輩的故事有哪些 古人孝敬長輩的故事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01 22:24
一、涌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