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003 伯夷列傳【二】
史記伯夷列傳原文及翻譯注釋
史記伯夷列傳原文及翻稿輪譯注釋如下: 原文:夫學者載籍極博。尤考信于六藝?!对姟?、《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將遜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shù)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tǒng),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 此何以稱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鬃有蛄泄胖适ベt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翻譯:世上記事的書籍雖然很多,但學者們?nèi)匀灰浴傲嚒薄对姟贰ⅰ稌?、《禮》、《樂》、《易》、《春秋》等經(jīng)典為征信的憑據(jù)?!对娊?jīng)》、《尚書》雖有缺損,但是桐棗記載虞、夏兩代的文字都是可以見到的。堯將退位,讓給虞舜,還有舜讓位給禹的時候,都是由四方諸侯長和州牧們推薦。 于是,讓他們先試著任職,主持事務數(shù)十年,做出了成就,建立了功績,然后再把大政交給他們。這是表示天下是極貴重的寶器,帝王是最大統(tǒng)領者,把天下移交給繼承者就是如此困難。然而,有人說過,堯要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肯接受,以為是一種恥辱逃走隱居。到了夏代的時候,又有卞隨、務光等人。 太史公說:我登過箕山,相傳山上有許由之墓??鬃右来卧u論古代的仁人、圣人、賢人,對吳太伯和伯夷等講得很詳細。我聽說許由、務光等節(jié)義品德至為高尚,而經(jīng)書中有關他們的文辭卻一點兒也見不到,這是局敬拆為什么呢?
讀《伯夷列傳》之一
《史記·伯夷列傳》學習筆記(一) 文 覓簫笙 “夫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那些研究學問(或者著書立書)的人,他們要讀(寫)的事情很多(要讀的資料很多),還要以六藝為考信的標準。(如果六藝里沒有這樣寫,我們就要表示懷疑。) 詩書偏重在書。虞夏之文出自《尚書》的《堯典》《虞夏書》。 《尚書》雖然有所偏缺,《堯典》的文字可以知道禪讓的事。 岳牧:岳指四方諸侯之長,牧指州牧。古代有四岳,堯時有九牧,舜時有十二牧。乃是才的意思。相傳堯試舜試了28年,禹被試了17年。傳位非常謹慎,慎重。 地方首長統(tǒng)統(tǒng)推薦,才在位置上讓他試用一下叢困。掌管政務好幾十年,功效已經(jīng)(興盛)顯著(可以肯定他能做好事),然后才受讓位。表示天下是貴重的器物,王位是重大的法統(tǒng),傳天下(若斯)如此的(困難)謹慎。這是儒家的說法。 說者指諸子雜記,一般指道家。出自《逍遙游》。 莊子《讓王篇》有講卞隨,務光不肯接受商辯弊湯的讓位。 這樣子的現(xiàn)象怎么說呢?(此何以稱焉?) 引出矛盾,表現(xiàn)出兩個立場,兩個不同的價值觀。每一段都用問號結束,產(chǎn)生不安定感。 我有意見:我登上箕山(表現(xiàn)其主觀性),上面(蓋有……云,這是疑尤未定,但這里表示肯定)有許由的墳墓??鬃右佬蚺帕泄糯娜嗜耍ト?,賢人,像吳太伯,伯夷這一類人都被孔子評論過的。就我所聽到的許由務光節(jié)義更高,在六藝里,(概是大概粗略,不少是一點都沒有)有關于許由務光的文詞一點也沒有,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圣人的推崇,所以孔子的序列才有用的滲灶念。) 怨是用希是指怨恨因此用的稀少。 孔子云這里,用了典故《論語·公冶長》 求仁得仁的背景:衛(wèi)靈公去世傳位給他的孫子輒而沒有傳位給兒子,父親與兒子爭位。就這件事,冉由問子貢,孔子是否會幫助衛(wèi)國國君?子貢去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的回答是:“古之賢人也?!弊迂曈謫枺骸霸购酰俊贝鹪唬骸扒笕实萌?,又何怨乎?”子貢出來告訴冉由,老師不會幫助衛(wèi)國國君的。子貢的判斷:肯定兄弟讓國,一定不會贊同父子爭國。 我為伯夷之意悲痛,看他詩里表達的與沒有怨恨不大一樣。 其傳由四部分:1、兄弟相讓;伯夷不要是因為,如果要了就不孝;叔齊不要是因為他覺得這位置應該是哥哥的。伯夷叔齊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2、西伯主善養(yǎng)老,“盍往歸焉(何不往歸)”是兩個人說的話。3、叩馬勸諫武王。4、不食周粟而死。 【無戒90天成長訓練營】
伯夷列傳主要事跡?
《伯夷列傳》出自《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第一》,作者司馬遷。該篇是伯夷和叔齊的合傳,冠《史記》列傳之首。在這篇列傳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藝,折衷于孔子”的史料處理原則,于大量論贊之中,夾敘了伯夷、叔齊的簡短事跡。他們先是拒絕接受王位,讓國出逃;武王伐紂的時候,又以仁義叩馬而諫;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恥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餓死在首陽山上。作者極力頌揚他們積仁潔行、清風高節(jié)的崇高品格,抒發(fā)了作者的諸多感慨。
伯夷列傳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
伯夷列傳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 商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孤竹國的小國,國君有兩個兒子,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他們的父親十分喜愛他們,對他們抱有很大的希望。在兩個兒子當中,父親似乎欣賞叔齊更多一點,一直想把王位傳給他。 伯夷和叔齊很小就知道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明白掌管天下是一件裂返多么重要的事情,他們敬重堯、舜、禹的才德,更欣賞他們的勇氣和胸懷。 多年之后,孤竹國的國君去世了。 按照他生前的安排,叔齊應該成為繼承人,登基擔當國君。然而叔齊堅決不答應,他認為自己的.哥哥比自己更賢能,更能治理好這個國家,于是,再三提出,讓伯夷擔任國君。 伯夷對叔齊說:“父王讓你擔任國君,難道你想違令嗎?” 叔齊說:“我當然不想違命,也不會逃避職責,只是覺得你當國君,能讓先王和列祖列宗更放心?!? 伯夷見說服不了叔齊,就獨自一人逃走了。 叔齊見伯夷逃走了,知道他想迫使自己即位,竟然也肆盯饑逃走了。 兩人都走了,而國君的位子又不能空著,無奈之下,大臣們只好在那些兄弟中另選了一個當國君。 不久,叔齊找到了伯夷,他們聽說周國的西伯昌因為善待老人而名揚天下的事情,就想去投奔他??墒?,當他們趕到周國的時候,西伯昌已經(jīng)去世了。 西伯昌去世后,他的兒子周武王即位。他把父親追謚為周文王后,率領大軍,準備去討伐商紂王。 伯夷和叔齊知道這件事后,趕緊堵在大路上,阻止周武王發(fā)兵。 他們說:“紂王是天子,你是個臣子。臣子怎么能討伐天子呢?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啊?!? 武王左右的將士聽了這些話,非常氣憤,他們拔出劍來,想殺掉他們。正在這個時候,太公望趕到了。他對大家說:“他們是兩個仁義的人啊,千萬不要傷害他們。” 太公望還親自攙扶他們起身,派人把他們送走了。 幾年之后,周武王平定了天下,推翻了商紂王朝的暴政,建立了強大的周朝。 伯夷與叔齊認為,自己成為周朝的臣民是一件可恥的事,更朝換代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氣節(jié),他們發(fā)誓不吃周朝的米,隱居在陽首山,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中條山脈西南端的某個地方則戚,靠采摘野菜充饑。 伯夷寫了一首歌,歌中說:“登上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還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神農(nóng)、舜、禹的好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可我們的歸宿在哪里?唉,我們快要死了,命運對我們實在不公平……”( 不久,他們就餓死了。 “不食周粟”這句成語講的就是伯夷、叔齊的事情。世人肯定了他們的節(jié)義仁德,同時也指出了他們那有些愚頑的固執(zhí)。
列舉兩個歷史上關于"伯樂"的故事
蕭何向劉邦推薦韓信,李世民知道李靖有才華而保護李靖。
有關伯夷的典故
伯夷,商末孤竹國人,商紂王末期孤竹國第八任君主亞微的長子,弟亞憑、叔齊。子姓,名允,是殷商時期契的后代。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齊為繼承人,至父死,叔齊讓位于伯夷。 伯夷以父命為尊,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伯夷叔齊同往西岐,恰遇周武王討伐紂王,伯夷和叔齊不畏強暴,叩馬諫伐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姜子牙曰:此二人義人也,扶而去之”。 天下宗周,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伯夷的人物簡介
3000年前,秦皇島一帶正是孤竹國管轄的區(qū)域。這個古代方國建國很早,歷經(jīng)了商和西周兩個朝代。當時它的管轄區(qū)域,據(jù)考古資料表明,大體包括現(xiàn) 在秦皇島市的全部、唐山市的東部和遼寧省的西南部,文化都比較發(fā)達,有大量飼養(yǎng)牲畜的畜牧業(yè)和可以用剩余糧食釀酒的農(nóng)產(chǎn)品。從這個國家取名觚竹來看,它是以兩種用以書寫的文具,借代作國名,這就反映了這個國家已經(jīng)有比較高的文化。 孤竹國為商王朝在北方的一個諸侯國,其國君姓墨胎氏。墨胎氏在文獻中或作墨夷氏、目夷氏。據(jù)《史書、殷本紀》:“契為子姓,其后分封,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也就是說,孤竹國君為建立商王朝的商部落始祖契的子孫后代。據(jù)此,一些史家推測,孤竹國建立于商朝開創(chuàng)之時,為商代的同姓諸侯國,是不無道理的。從契到滅夏桀、建立商朝的湯,共傳十四代。在這樣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商部落的不斷擴大,孤竹國所在地早就落在它的勢力范圍之內(nèi),待商朝建立之后,在這里建立一個統(tǒng)轄一方的同姓諸侯國。商朝最初建都于毫(今山東曹縣南),孤竹國的建立,起到了鞏固它在北方統(tǒng)治的作用。 到了商朝后期,在這個國家出現(xiàn)了夷齊讓國的美談。原來那時的孤竹國君生了三個兒子,孤竹國君姓墨胎氏,長子名允字公信,即后來謚號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達,即后來謚號為叔齊。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齊為嗣子,繼承他的事業(yè)。后來孤竹國君死了,按照當時的常禮,長子應該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愿,國君的位置應由叔齊來作?!庇谑撬头艞壘?,逃到孤竹國外。大家又推舉叔齊作國君。叔齊說:“我如當了國君,于兄弟不義,于禮制不合?!币蔡拥焦轮駠?,和他的長兄一起過流亡生活。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人們只好立了中子繼承了君位。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儒家學派,對他們的這種行為非常贊賞,評論這種事情說:“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伯夷順乎親,叔齊恭乎兄?!睂λ麄兘o以很高的評價。
伯樂的史載列子
伯樂與九方皋的故事 《列子》載: 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 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耶轍。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臣有所與其擔纏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 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馬也? 對曰:牝而黃。 使人往取之,牡而驪。 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shù)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 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伯夷讓國的神話故事
伯夷、叔齊讓國 伯夷、叔齊 分類: 國學美文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于伯夷。伯夷以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后來二人聽說西伯昌善養(yǎng)老人,盡往歸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興兵伐紂,二人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武王手下欲動武,被姜太公制止,說:「此義人也」,扶而去之。后來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于首陽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 中國圣賢都很推崇伯夷、叔齊,孔子在《論語》中曾先后多次贊頌伯夷、叔齊,評價伯夷、叔齊“古之賢人也”。韓非子曰:"圣人德若堯舜,行若伯夷"?!妒酚洝罚舶选恫牧袀鳌纷鳛槿宋锪袀鞯氖灼?。我也是大為敬仰之,人家“棄天下如敝履,薄將相而不為”,這種修養(yǎng)、這種胸襟,我做不到哈!觀當今天朝,蕓蕓眾生,物欲橫流,千萬人爭權為利,甚而之至殺人與自殺,天朝自古崇厚德載物,今每況愈下,為官者驕奢,民眾惶惶,再看看伯夷所為,其差距幾何? 三千年前,秦皇島一帶正是孤竹國管轄的區(qū)域。這個古代方國建國很早,歷經(jīng)了商和西周兩個朝代。當時它的管轄區(qū)域,據(jù)考古資料表明,大體包括現(xiàn)在秦皇島市的全部,唐山市的東部和遼寧省的西南部,都城在現(xiàn)在的盧龍縣城附近。這個古老的方國當時的經(jīng)濟,文化都比較發(fā)達,有大量飼養(yǎng)牲畜的畜牧業(yè)和可以用剩余糧食釀酒的農(nóng)產(chǎn)品。從這個國家取名觚竹來看,它是以兩種用以書寫的文具,借代作國名,這就反映了這個國家已經(jīng)有比較高的文化。 到了商朝后期,在這個國家出現(xiàn)了夷齊讓國的美談。原來那時的孤竹國君生了三個兒子,孤竹國君姓墨胎氏,長子名允字公信,即后來謚號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達,即后來謚號為叔齊。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齊為嗣子,繼承他的事業(yè)。后來孤竹國君死了,按照當時的常禮,長子應該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愿,國君的位置應由叔齊來作。”于是他就放棄君位,逃到孤竹國外。大家又推舉叔齊作國君。叔齊說:“我如當了國君,于兄弟不義,于禮制不合?!币蔡拥焦轮駠?,和他的長兄一起過流亡生活。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人們只好立了中子繼承了君位。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儒家學派,對他們的這種行為非常贊賞,評論這種事情說:“能以國讓,仁孰大焉,伯夷順乎親,叔齊恭乎兄?!睂λ麄兘o以很高的評價。 為了躲避殘暴的商紂王、伯夷叔齊居住在北海之濱和東夷人一起生活。聽到西方伯主周文王興起,國內(nèi)穩(wěn)定,生產(chǎn)發(fā)展很快。他們高興地說:“應該從東夷回去了,我們聽說西伯的國內(nèi)很安定,很適合老年人居住?!庇谑撬麄兿嗉s到周國去。但是走在中途,就遇見了周武王伐紂的大軍,原來這時周文王已經(jīng)死去,周武王用車拉著周文王的木主奔襲商紂。他們二人大失所望就叩馬而諫說:“父死不埋葬,就動起武來,這能算作孝嗎?以臣子身份來討 伐君主這能算作仁嗎?”武王的衛(wèi)兵要殺害他倆,軍師姜尚勸解說:“這是講義氣的人呀,不要殺害他們?!本桶阉麄z扶走了。后來周武王與商紂王大戰(zhàn)于牧野,血流飄杵,由于商紂王陣前的奴隸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滅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這正是公元前1046年。伯夷叔齊認為這種做法太可恥了,發(fā)誓再不吃周朝的糧食。但是當時各地都屬于周朝了。他們就相攜著到首陽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時,他們還唱著歌說:“ 上那個西山哪,采這里的薇菜。用那強暴的手段來改變強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這樣作算是對呀?先帝神農(nóng)啊,虞夏??!這樣的盛世,恐怕不會有了。我們上那里去呢,真可嘆??!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于是就餓死在首陽山之上。他們的讓國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當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說:“古之賢人也?!庇謫枺骸八麄儗λ鞯氖虏挥X得后悔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仁,沒有什么后悔的?!焙髞碛诌M一步的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如今稱之,其斯之謂與?!痹瓉聿氖妪R的行為正符合儒家的價值觀。儒家認為,人生價值不在于你能獲得什么功名利祿,而在于你對社會作出了什么貢獻,在后世對你的評價中來體現(xiàn)人生價值,這就是所謂的留名千古。所以孔子強調(diào)說:“伯夷叔齊……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圣賢而能若是乎!”
伯夷的故事?
伯夷和叔齊的故事 《不食周粟》 為了躲避殘暴的商紂王、伯夷叔齊居住在北海之濱和東夷人一起生活。聽到西方伯主周文王興起,國內(nèi)穩(wěn)定,生產(chǎn)發(fā)展很快。他們高興地說:“應該從東夷回去了,我們聽說西伯的國內(nèi)很安定,很適合老年人居住?!庇谑撬麄兿嗉s到周國去。 但是走孫悶在中途,就遇見了周武王伐紂的大槐瞎軍,原來這時周文王已經(jīng)死去,周武王用車拉著周文王的木主奔襲商紂。他們二人大失鉛凱空所望就叩馬而諫說:“父死不埋葬,就動起武來,這能算作孝嗎?以臣子身份來討伐君主這能算作仁嗎?”武王的衛(wèi)兵要殺害他倆,軍師姜尚勸解說:“這是講義氣的人呀,不要殺害他們?!本桶阉麄z扶走了。 后來周武王與商紂王大戰(zhàn)于牧野,血流飄杵,由于商紂王陣前的奴隸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滅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伯夷叔齊認為這種做法太可恥了,發(fā)誓再不吃周朝的糧食。但是當時各地都屬于周朝了。他們就相攜著到首陽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時,他們還唱著歌說:“上那個西山哪,采這里的薇菜。用那強暴的手段來改變強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這樣作算是對呀?先帝神農(nóng)啊,虞夏??!這樣的盛世,恐怕不會有了。我們上那里去呢,真可嘆??!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庇谑蔷宛I死在首陽山之上。
- 史記 004 伯夷列傳【三】獅子老爸講故事10102:15
- 史記 002 伯夷列傳【一】[伯夷和叔齊]獅子老爸講故事853502:19
- 史記 002 伯夷列傳【一】[伯夷和叔齊]獅子老爸講故事13002:19
- 史記 003 伯夷列傳【二】獅子老爸講故事768702:11
- 1061史記-七十列傳伯夷列傳-01山野伍樵夫104:05
- 史記 004 伯夷列傳【三】獅子老爸講故事672002:15
- 白話《史記》 第61卷.伯夷列傳彭城觀月490307:45
- 浩然爸爸說:《史記·伯夷列傳》浩然爸爸講故事1.2萬02:35
- 151集【伯夷列傳】伯夷和叔齊的合傳龍廟山精品故事275807:49
- 史記 015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十】獅子老爸講故事576202:42
- 史記 014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九】獅子老爸講故事579402:30
- 史記 010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五】獅子老爸講故事587002:18
- 史記 013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八】獅子老爸講故事577102:07
- 史記 011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六】獅子老爸講故事608202:19
- 史記 006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一】獅子老爸講故事648902:13
- 史記 008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三】獅子老爸講故事614902:15
- 史記 008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三】獅子老爸講故事8302:15
- 史記 006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一】獅子老爸講故事232002:13
- 061伯夷列傳第一白云出岫3.2萬07:17
- 史記 005 伯夷列傳【四】[爭權奪利的弊端]獅子老爸講故事662902:22
- 史記 005 伯夷列傳【四】[爭權奪利的弊端]獅子老爸講故事7202:22
- 伯夷叔齊心中之怨(伯夷列傳卷一).wav雅小樂729508:15
- 史記 007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二】[不孝之舉?]獅子老爸講故事616902:04
- 史記 012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七】[正反兩面]獅子老爸講故事586902:14
- 史記 007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二】[不孝之舉?]獅子老爸講故事265402:04
- 5-7.2伯夷列傳(解讀)卡爾博學官方賬號286007:01
- 第147集_卷五 伯夷列傳奇聞大師兄94213:41
- 281【補充史記】拒食周粟-伯夷叔齊的故事(1)大呂說文史161615:24
- 卷六十一 伯夷列傳第一眉塢老農(nóng)3619:10
- 史記 009 伯夷列傳之投奔姬昌【四】[姜太公出現(xiàn)]獅子老爸講故事39302:11
- 第149集_卷五 伯夷列傳奇聞大師兄939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