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的故事

2024-02-01 21:11

1個回答
  東坡肉的來歷



  宋朝蘇東坡(1036-1101年),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詞與辛棄疾并為雙絕;書法與繪畫也都獨步一時。就是在烹調(diào)藝術上,他也有一手。當他觸犯皇帝被貶到黃州時,常常親自燒菜與友人品味,蘇東坡的烹調(diào),以紅燒肉最為拿手。他曾作詩介紹他的烹調(diào)經(jīng)驗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不過,燒制出被人們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東坡肉",據(jù)傳那還是他第二次回杭州作地方官時發(fā)生的一件趣事。



  那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任后,發(fā)動數(shù)萬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來的泥堆筑了長堤,并建橋以暢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現(xiàn),又可蓄水灌田。這條堆筑的長堤,改善了環(huán)境,既為群眾帶來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來形成了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



  當時,老百姓贊頌蘇東坡為地方辦了這件好事,聽說他喜歡吃紅燒肉,到了春節(jié),都不約而同地給他送豬肉,來表示自己的心意。蘇東坡收到那么多的豬肉,覺得應該同數(shù)萬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才對,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塊塊,用他的烹調(diào)方法燒制,連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冊分送到每家每戶。他的家人在燒制時,把"連酒一起送"領會成"連酒一起燒"結果燒制出來的紅燒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贊蘇東坡送來的肉燒法別致,可口好吃。眾口贊揚,趣聞傳開,當時向蘇東坡求師就教的人中,除了來學書法的、學寫文章的外,也有人來學燒"東坡肉"。后農(nóng)歷除夕夜,民間家家戶戶都制作東坡肉。相沿成俗,用來表示對甙的懷念之情?,F(xiàn)在成為杭州一道傳統(tǒng)名菜。樓外樓菜館效法他的方法烹制這個菜,供應于世,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遂流傳至今。



  東坡肉的做法

  配料:豬五花肋肉1500克、蔥100克、白糖100克、紹酒250克、姜塊(拍松)50克、醬油150克。



  制作方法:

  1、將豬五花肋肉刮洗干凈,切成10塊正方形的肉塊,放在沸水鍋內(nèi)煮5分鐘取出洗凈。

  2、取大砂鍋一只,用竹箅子墊底,先鋪上蔥,放入姜塊,再將豬肉皮面朝下整齊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醬油、紹酒,最后加入蔥結,蓋上鍋蓋,用桃化紙圍封砂鍋邊縫,置旺火上,燒開后加蓋密封,用微火燜酥后,將近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特制的小陶罐中,加蓋置于蒸籠內(nèi),用旺火蒸30分鐘至肉酥透即成。



  注意:

  1、豬肉選以金華"兩頭烏"烏豬為佳。

  2、100克蔥其中50克打蔥結。



  東坡肉的傳說

  蘇東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時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西湖治理后,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澇也不愁旱了,這一年又風調(diào)雨順,杭州四鄉(xiāng)的莊稼得了個大豐收。老百姓感謝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好處,到過年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

  蘇東坡收下很多豬肉,叫人把它切成方塊,燒得紅紅的,然后再按治理西湖的民工花名冊,每家一塊,將肉分送給他們過年。

  太平的年頭,家家戶戶過得好快活,這辰光又見蘇東坡差人送肉來,大家更高興:老的笑,小的跳,人人都有夸蘇東坡是個賢明的父母官,把他送來的豬肉叫做“東坡肉”。

  那時,杭州有家大菜館,菜館老板見人們都夸說“東坡肉”,就和廚師商量,把豬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掛出牌子,也取名為“東坡肉”。

  這只新菜一出,那家菜館的生意就興隆極了,從早到晚顧客不斷,每天殺十頭大豬還不夠賣呢,別的菜館老板看得眼紅,也學著做起來,一時間,不論大小菜館,家家都有“東坡肉”了。后來,經(jīng)過同得公認,就把“東坡肉“定為杭州的第一道名菜。

  蘇東坡為人正直,不畏權勢,朝廷中的那班奸臣本來就很恨他。這時見他得到老百姓的愛戴,心里更不舒服。他們當中有一個御史,就喬裝打扮,到杭州來找岔子,存心要陷害蘇東坡。

  那御史到杭州的頭一天,在一家館里吃午飯。堂倌遞上菜單,請他點菜。他接到菜單一看,頭一樣就是“東坡肉”!他皺起眉頭,想了一想,不覺高興得拍著桌子大叫:“我就要這頭一道菜!”

  他吃過“東坡肉”,覺得味道倒真是不錯,向堂倌一打聽,知道“東坡肉”是同行公認的第一道名菜,于是,他就把杭州所有的菜館的菜單都收集起來,興沖沖地回京去了。

  御史回到京城,馬上就去見皇帝。他說:“皇上呀,蘇東坡在杭州做刺史,貪贓枉法,把惡事都做絕啦!老百姓恨不得要吃他的肉?!?br>
  皇帝說:“你是怎么知道的?可有什么證據(jù)嗎?”

  御史就把那一大迭油膩的菜單呈了上去。皇帝本來就是個糊涂蛋,他一看菜單,就不分青紅皂白,立刻傳下圣旨,將蘇東坡掉職,遠遠地發(fā)配到海南去充軍。

  蘇東坡被調(diào)職充軍后,杭州的老百姓忘不了他的好處,仍然象過去一樣贊揚他。就這樣,“東坡肉”也一代一代地傳下來,直到今天,還是杭州的一道名菜。
相關問答
東坡肉的成語東坡肉的成語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0 21:59
東坡肉的成語有:漿酒霍肉,肉腰刀,苦肉計。 東坡肉的成語有:借坡下驢,海外東坡,肉中刺。2:結構是、東(獨體結構)坡(左右結構)肉(獨體字)。3:拼音是、dōngpōròu。4:注音是、ㄉㄨㄥㄆㄛㄖㄡ...
全文
東坡肉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16:01
  東坡肉的來歷   宋朝蘇東坡(1036-1101年),作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作詞與辛棄疾并為雙絕;書法與繪畫也都獨步一時。就是在烹調(diào)藝術上,他也有一手。當他觸犯皇帝被貶到黃州時,常常親自燒菜與友人...
全文
東坡肉講的是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1-30 22:00
東坡肉講的是蘇東坡愛喝酒,他在林樹像家里寫詩的時候,他老婆做肉一下給做糊了,后來他老婆又給把各種調(diào)料添上,他回來吃的時候比以往好吃了,后來他就把這個肉命名為東坡肉了。
東坡肉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1-27 10:52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兩度杭州為官,第一次是當通判(公元1069年),寫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西湖詩。公元1088年時,西湖久無整治日見頹敗,官府花了大錢整治西湖卻未見成效。時任太守竟欲廢湖造田。危急時刻蘇東...
全文
東坡肉的來歷和典故
1個回答2024-01-23 06:11
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軾(四川省眉山市人)所創(chuàng)制(一說為蘇軾小妾王朝云在蘇軾被貶黃州之際為改善飲食所創(chuàng)),最早發(fā)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 元豐三年(公元108...
全文
東坡肉講的是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1-26 06:53
蘇東坡在杭州做刺史的時候,治理了西湖,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西湖治理后,四周的田地就不怕澇也不愁旱了,這一年又風調(diào)雨順,杭州四鄉(xiāng)的莊稼得了個大豐收。老百姓感謝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好處,到過年時候,大...
全文
東坡肉簡介
1個回答2024-03-15 08:52
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 東坡肉是江南地區(qū)漢族傳統(tǒng)名菜,屬于浙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 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加入配料燜制而成,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紅...
全文
東坡肉的來歷是怎么樣的?
1個回答2024-03-17 23:05
東坡肉的由來: 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所創(chuàng)制。 蘇東坡因觸犯了皇帝,被貶到黃州,常常親自燒菜與友人“品味”。他自己開荒種地,便因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也是“東坡逗旅哪肉”名字的由來。宋神宗...
全文
東坡肉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2-07 09:57
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是江南地區(qū)漢族傳統(tǒng)名菜,屬浙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色、香、味俱全,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制...
全文
東坡肉的演講故事
1個回答2024-02-08 19:23
,“東坡肉”最早在徐州創(chuàng)制,《徐州古今名饌》記載,蘇軾任徐州知州時,黃河決口,蘇軾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徐州人民殺豬宰羊,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便指點家人燒成紅燒肉回贈給老百姓,百姓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