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歸的用處

2022-09-15 21:11

2022-09-15 21:46
補血和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燥滑腸。
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腹痛,癥瘕結(jié)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①《本經(jīng)》: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
②《別錄》:溫中止痛,除客血內(nèi)塞,中風(fēng)痙、汗不出,濕痹,中惡客氣、虛冷,補五藏,生肌肉。
③《藥性論》:止嘔逆、虛勞寒熱,破宿血,主女子崩中,下腸胃冷,補諸不足,止痢腹痛。
單煮飲汁,治溫瘧,主女人瀝血腰痛,療齒疼痛不可忍。
患人虛冷加而用之。
④《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fēng),一切血,補一切勞,破惡血,養(yǎng)新血及主癥癖。
⑤《珍珠囊》:頭破血。
身行血,尾止血。
(《湯液本草》引作'頭止血,身和血,梢破血') ⑥李杲:當(dāng)歸梢,主癥癖,破惡血,并產(chǎn)后惡血上沖,去諸瘡瘍腫結(jié),治金瘡惡血,溫中潤燥止痛。
⑦王好古:主痿躄嗜臥,足下熱而痛。
沖脈為病,氣逆里急;帶脈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
⑧《本草蒙筌》:逐跌打血凝,并熱痢括疼滯住腸胃內(nèi)。
⑨《綱目》:治頭痛,心腹諸痛,潤腸胃筋骨皮膚。
治癰疽,排膿止痛,和血補血。
⑩《本草再新》:治渾身腫脹,血脈不和,陰分不足,安生胎,墮死胎。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