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課試聽】鄧小南:科舉制度與新型士人的出現(xiàn)

2018-03-23 22:09:00新亞人文書院21:23 60.7萬
聲音簡介


鄧小南老師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宋代貧寒的讀書人們,如何通過科舉,完成“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逆襲之路。


科舉制度與新型士人的出現(xiàn)

科舉制度,并不是宋代才有的。它是從隋煬帝大業(yè)元年開始,在1905年清政府推行新政的過程中廢除的??婆e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整整持續(xù)了1300年的時間。

什么是科舉

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把科舉和高考相提并論。實際上,科舉的考試和高考完全是性質(zhì)不同的兩類考試?,F(xiàn)代的高考其實決定的是你進哪一所大學,是在教育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科舉不是這樣,它認定了你教育的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完成了,現(xiàn)在參加科舉的人是要進入官僚隊伍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科舉考試可以說更為接近于現(xiàn)在的公務員考試。


我們知道唐代的科舉制度其實已經(jīng)相當成熟了,到了宋代的時候又有方方面面的演進。我們會看到宋代的科舉考試基本是一個三級考試的制度。三級考試制度中第一級或者說最為基礎(chǔ)的一級,就是鄉(xiāng)試。鄉(xiāng)試就是在家鄉(xiāng)參加考試,福州人就在福州考,蘇州人就在蘇州考。鄉(xiāng)試是由地方政府主持的,目標是要取“解”,實際上就是得到文狀,文狀就證明你通過了考試。你拿到 “解”以后,就可以到首都去參加中央部門主持的考試。從唐代開始,中央部門主持的考試就是由尚書省主持的,所以叫做省試。省試通過了以后,可以去參加殿試,殿試原則上就是由皇帝主持。在鄉(xiāng)試里面能夠得到第一名,即在“取解”這個考試里面得到第一名的人,就叫“解元”,省試里面得到第一名就叫“省元”,殿試里面得到第一名的就叫“狀元”。

科舉對寒門的影響


宋代的宰相中,許多人都是科舉出身。而也有大量的宋代下層官員由“蔭補”選拔而來。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的父親做了高官,兒子就有一個進入官僚隊伍實習的機會,實習年滿之后他就有可能轉(zhuǎn)為正式的官員,這種就叫蔭補。他的父親,或者他的祖父就好像一棵大樹一樣,大樹底下有一個陰涼,他就在這個陰涼底下能夠補進到官僚隊伍里邊去。


宰相很多都是通過科舉考試,從不同的背景下晉升到當時的官僚高層。《宋史》里面會說到,宋代有很多宰相都是所謂起自孤身的,由于某種機遇參加科舉考試,考得不錯,這樣進入到官僚隊伍里頭,最終能夠升晉到宰相的位置上來。


宋代跟唐代比較起來,科舉制度是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的。這個過程我們把它概括一下,可以說它是走向嚴密與開放。通常我們會說,一個制度很嚴密就不開放,如果我們強調(diào)開放,它就不會很嚴密,但是,宋代的科舉制度讓我們看到一種制度通過它自身的嚴密化,反而能夠更加的開放。


宋代有一些與科舉有關(guān)的詩作,詩作里面會說,如果沒有什么人支持你,同時你也不是生長自富貴之家,那么你只有一條路能走,就是去參加科舉考試。詩里面說“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這是什么意思呢?唐代的科舉考試在卷子上會有人名、籍貫,宋代也是一樣。但是,唐代卷子的人名、籍貫,是主考官、判分官員能夠看得到的。而宋代,從宋真宗開始,科舉考試的卷子是要糊名的,也就是說,這個名字的部分你交上去之后,監(jiān)考的官員就會把它糊上了??淳碜拥目脊賹嶋H上他看不到這個是誰的卷子。后來宋代還采取了謄錄的方式,把卷子重新抄錄一遍,免得有的人會認識其中的筆跡。所以,宋代科舉制度相對來說就走向嚴密化。糊名就使得對所有考生相對來說考試是比較公平的。這個詩里面有另外一句叫做“孤寒宜向此中求”,“孤”就是指你在朝廷里沒有人支持你,“寒”其實就是說你家境是比較清寒的,假如你又孤又寒,還希望出人頭地,那么糊名,也就是說參加科舉考試是你的一個晉升之途。


正是因為這樣,宋代有一些寒俊崛起,“寒”就是家庭背景比較清寒,“俊”就是當時社會上的才俊之士。宋人的觀念也跟此前確實有了很大的不同,過去的人他們不喜歡提及自己在科舉考試之前,做大官之前那種貧賤的背景。但是在宋代會刻意地表現(xiàn)這樣一種背景,表達他自己是通過努力而晉升到今天的這樣一種地位的。例如我們熟悉的范仲淹“斷齏畫粥”,也是這類故事的體現(xiàn)。

科舉在宋代的影響

所以我們會看到,一批家境比較清寒的人,通過科舉考試能夠嶄露頭角。在當時能夠通過競爭脫穎而出的人,其中有不少是來自于平民階層的,而不是官僚仕宦的家族。這些人能夠進入到官員的序列里邊,一定程度上也會改善文官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和它整體的結(jié)構(gòu)。而官僚家族的子弟,如果他不努力,他也沒有世代做官的保障。因為當時不重視家世的背景,而是比較重視個人的才干和個人的能力。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被選拔出來的青年士子,特別是來自平民階層的人,他們對天下、對國家就有一份認同,有一份責任感。所以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常會說范仲淹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實際上,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操,應該說是當時的一些優(yōu)秀士人共同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個別人的理念。那個時候,包括張載也說,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先生的四句教,也體現(xiàn)出來他對天下的一份責任感。


下面我們對這個部分做一個小結(jié),我們會看到,科舉制度的權(quán)威是靠它的公正性來保證的。在科舉制度確立了以后,當然一直也貫穿著公平和擇優(yōu)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些矛盾,它促使科舉制度不斷地改變??婆e制度走向開放,走向嚴密化,打破了過去門第背景的限制,重視世人的知識才能,鼓勵競爭,這樣的一種方式相對來說是比較符合公平的原則。

當然我們也會看到,科舉取士,它的標準比較單一,完全靠考試的成績來選拔人才,不利于全面的考察素質(zhì)能力。所以,對于科舉制度,我們是要把它放到一個歷史的脈絡里面去觀察,觀察這樣的一個制度在歷史上演進的過程,觀察它在中國歷史上帶來的積極作用,以及它后期對于一些青年士子思想的束縛。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度的唐朝科舉制度

隋朝滅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并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坪椭瓶苾深?。每年分期舉行的稱???,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频目颇坑行悴?、明經(jīng)、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康瓤撇唤?jīng)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來漸廢。所以,明經(jīng)、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频闹饕颇俊L聘咦谝院筮M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xiāng)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jīng)州縣考試,及第后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xiāng)貢。由鄉(xiāng)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jīng)、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nèi)容為經(jīng)義或時務。后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jīng)重帖經(jīng)、墨義。所謂帖經(jīng),就是將經(jīng)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zhí)w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jīng)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jīng)與墨義,只要熟讀經(jīng)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瓶荚囎畛跤衫舨靠脊T外郎主持,后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quán)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彼?,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频堑诤螅€要經(jīng)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后,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jié)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后,三次選試都未通過,不得不去擔任節(jié)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于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贊。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于洛成殿”,這是中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并沒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還產(chǎn)生了武舉。武舉開始于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于鄉(xiāng)貢,由兵部主考??荚嚳颇坑旭R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類升”。

明清時的科舉考試制度中的三級考試分別是什么?

院試、鄉(xiāng)試、會試。

科舉制度殿試多少年有一次?

一般是三年一次

舉例說明在科舉制度下出現(xiàn)的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和科舉不第的才華之士

蒲松齡、袁世凱都科舉落榜

唐代的科舉制度,科舉考試都考什么科目?

一般分為兩種,分別是制科和???,里面包含的內(nèi)容特別多,有50多種內(nèi)容,在考試過程中要求也比較嚴格。

什么是“科舉制度”?

樓上你這樣回答有什么意思呢

科舉制度的由來

科舉的由來是來自漢代的漢武帝,是由他提出的,為了可以招賢納仕而舉辦的。

如何看待古代科舉制度

相對來說比較公平

什么是科舉制度?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婆e制從隋朝開始實行,直至1905年舉行最后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后經(jīng)歷1300年。 西面我們來看一看科舉的等級劃分: 一、童生 明清的科舉制度,凡是習舉業(yè)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之前,都稱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學子。根據(jù)明朝史書記載,只有通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的學子才能被稱作童生,成為童生方有資格參加院試,成績佼佼者才能成為秀才。 二、秀才 隋朝開始開科取士,最初亦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瓶荚嚨囊环N。但后來「秀才科」被廢,秀才一詞一度變成了讀書人的泛稱。到了宋朝時,凡經(jīng)過各地府試者,無論及第與否,都可以稱為秀才。故此當時有「不第秀才」之稱。 三、舉人 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jīng)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xiāng)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fā)解”、“發(fā)達”。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雅稱則為孝廉。 四、監(jiān)生 監(jiān)生是國子監(jiān)學生的簡稱。國子監(jiān)是明清兩代的最高學府,照規(guī)定必須貢生或蔭生才有資格入監(jiān)讀書,所謂蔭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監(jiān)的官僚子弟,此種蔭生亦稱蔭監(jiān)。監(jiān)生也可以用錢捐到的,這種監(jiān)生,通稱例監(jiān),亦稱捐監(jiān)。 五、進士 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隋煬帝大業(yè)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元、明、清時,進士經(jīng)殿試后,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六、狀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xiāng)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中國科舉史上,曾經(jīng)涌現(xiàn)了數(shù)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士,而作為這個龐大知識分子群體之巔峰的“狀元”郎,則是屈指可數(shù)??婆e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

古代的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是我國古代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項制度,產(chǎn)生于隋朝的隋煬帝時期,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朝政的局面,直到明清依然在延續(xù)。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