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雅舍

2023-01-05 21:00:00有書09:09 2.4萬
聲音簡介




到四川來,覺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經濟。


火燒過的磚,常常用來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磚柱,上面蓋上一個木頭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單薄得可憐;


但是頂上鋪了瓦,四面編了竹篦墻,墻上敷了泥灰,遠遠的看過去,沒有人能說不像是座房子。


我現在住的“雅舍”正是這樣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說,這房子有磚柱,有竹篦墻,一切特點都應有盡有。


講到住房,我的經驗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廈”,“一樓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間”,“茅草棚”,“瓊樓玉宇”和“摩天大廈”各式各樣,我都嘗試過。


我不論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對那房子便發(fā)生感情,非不得已我還舍不得搬。


這“雅舍”,我初來時僅求其能蔽風雨,并不敢存奢望,現在住了兩個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雖然我已漸漸感覺它是并不能蔽風雨,因為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


縱然不能蔽風雨,“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馬路約有七八十層的土階。


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遠望過去是幾抹蔥翠的遠山,旁邊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糞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


若說地點荒涼,則月明之夕,或風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遠,路遠乃見情誼。


客來則先爬幾十級的土階,進得屋來仍須上坡,因為屋內地板乃依山勢而鋪,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來無不驚嘆,我則久而安之,每日由書房走到飯廳是上坡,飯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覺有大不便處。


“雅舍”共是六間,我居其二。篦墻不固,門窗不嚴,故我與鄰人彼此均可互通聲息。


鄰人轟飲作樂,咿唔詩章,喁喁細語,以及鼾聲,噴嚏聲,吮湯聲,撕紙聲,脫皮鞋聲,均隨時由門窗戶壁的隙處蕩漾而來,破我岑寂。


入夜則鼠子瞰燈,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動,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順坡而下,或吸燈油而推翻燭臺,或攀援而上帳頂,或在門框棹腳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


但是對于鼠子,我很慚愧的承認,我“沒有法子”。


“沒有法子”一語是被外國人常常引用著的,以為這話最足代表中國人的懶惰隱忍的態(tài)度。其實我的對付鼠子并不懶惰。


窗上糊紙,紙一戳就破;門戶關緊,而相鼠有牙,一陣咬便是一個洞洞。


試問還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沒有法子”?比鼠子更騷擾的是蚊子。


“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見的。


“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當黃昏時候,滿屋里磕頭碰腦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


在別處蚊子早已肅清的時候,在“雅舍”則格外猖獗,來客偶不留心,則兩腿傷處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


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絕跡,明年夏天——誰知道我還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


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


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


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凄涼。細雨蒙蒙之際,“雅舍”亦復有趣。


推窗展望,儼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霧,一片彌漫。


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頂濕印到處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擴大如盆,繼則滴水乃不絕,終乃屋頂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綻,素然一聲而泥水下注,此刻滿室狼藉,搶救無及。


此種經驗,已數見不鮮?!把派帷敝愒O,只當得簡樸二字,但灑掃拂拭,不使有纖塵。


我非顯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醫(yī),故無博士文憑張掛壁間;我不業(yè)理發(fā),故絲織西湖十景以及電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張我四壁。


我有一幾一椅一榻,酣睡寫讀,均已有著,我亦不復他求。但是陳設雖簡,我卻喜歡翻新布置。


西人常常譏笑婦人喜歡變更桌椅位置,以為這是婦人天性喜變之一征。


誣否且不論,我是喜歡改變的。


中國舊式家庭,陳設千篇一律,正廳上是一條案,前面一張八仙桌,一旁一把靠椅,兩旁是兩把靠椅夾一只茶幾。


我以為陳設宜求疏落參差之致,最忌排偶。


“雅舍”所有,毫無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從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閑情偶寄》之所論,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人生本來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為我所有。


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給予之苦辣酸甜我實躬受親嘗。


劉克莊詞:“客里似家家似寄?!蔽掖藭r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實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長日無俚,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寫作所在,且志因緣。






求梁實秋的《雅舍》

你是什么意思呀,要電子版的還是傳統(tǒng)的 前段時間我剛在書市上淘到了一本

雅舍梁實秋

雅舍梁實秋,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文學作品,以及他的思想理念,對于中國現代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雅舍梁實秋的生平 雅舍梁實秋,原名梁鐵冠,生于1903年,卒于1968年。他出生在江蘇省南京市,家境富裕,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曾就讀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后考入北平大學。在北平大學期間,他開始接觸現代文學,對于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第一篇小說《荷塘月色》發(fā)表于1923年,標志著他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 1925年,雅舍梁實秋赴英國留學,期間接觸到了歐洲現代派文學,對于現代派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文學作品開始向現代派文學靠攏,風格趨于前衛(wèi)。1927年,他回國后,開始在文學界嶄露頭角。他的作品《駱駝祥子》成為了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第一部力作”。 雅舍梁實秋的文學思想 雅舍梁實秋的文學思想,主張文學應該回歸到生活本身,反對文藝革命和形式主義。他認為,文學應該是真實的,應該反映生活的本來面貌。他主張文學應該關注人的內心世界,關注人的情感和思想。他的文學作品,往往以人的內心世界為切入點,深刻地描繪了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他的文學思想,對于中國現代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雅舍梁實秋的文學作品 雅舍梁實秋的文學作品,風格多樣,涵蓋了小說、散文、詩歌等多種文學形式。他的小說作品,以《駱駝祥子》、《茶館》、《圍城》等為代表,深刻地揭示了中國社會的種種弊病,反映了人性的種種悲歡離合。他的散文作品,以《散文選》、《文藝評論》等為代表,深入地探討了文學與生活的關系,對于中國現代散文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詩歌作品,以《雕欄玉·賞心悅目》、《蟬鳴》等為代表,表現了他對于生活的熱愛和對于自然的崇敬。 雅舍梁實秋的影響 雅舍梁實秋的文學思想和文學作品,對于中國現代文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主張,引導了中國文學走向真實、生活、人性的方向。他的作品,成為了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和作家。他的思想和作品,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一定的影響。

梁實秋的雅舍 雅在哪里陋在哪里

“雅舍”的’陋‘在于他的建造簡陋,地點荒涼,陳設簡樸;“雅舍”的雅出于它獨有的個,月夜的幽美,和樂觀豁達的作者,梁實秋

梁實秋《雅舍》 雅舍的特點?

具有以下特點: 建造:簡陋 環(huán)境:荒涼 生活:不便 陳設:簡樸

《雅舍》作者梁實秋為什么稱其居所為雅舍?

給人們提供心靈上的寄托

梁實秋雅舍小品怎么樣

有意思的一本書。下冊還沒開始看,但這種書耐讀。值得品味。幽默感處處可見,淡淡的閑情溢于紙上。人生,不就應類似的如此度過么?作者的文筆高超自然不必多說,更令我驚嘆的是,他細膩的感受生活,將小事品得如此有味。

梁實秋雅舍小品怎么樣

有意思的一本書。下冊還沒開始看,但這種書耐讀。值得品味。幽默感處處可見,淡淡的閑情溢于紙上。人生,不就應類似的如此度過么?作者的文筆高超自然不必多說,更令我驚嘆的是,他細膩的感受生活,將小事品得如此有味。

梁實秋雅舍表達了作者何種人生態(tài)度

身處困境的釋然

雅舍梁實秋閱讀答案

文章末尾“其實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一句應該如何理解? 雅舍即是我家,但又似乎是客居,似乎是寄居,所以“似家似寄”,我也分不清楚。 【原文】 劉克莊詞:“客里似家家似寄。”我此時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實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山東夠級規(guī)則是什么?

山東夠級規(guī)則: 夠級分(抓)牌時人均36張,按照夠級規(guī)則發(fā) ( 順 ) 牌,以先發(fā) ( 順 ) 完牌者為勝,謂“爭科”。第一名為“頭科”,第二名為“二科”,依次類推,最后手中余牌未發(fā)者為敗,稱“落 ( 音拉,lá) 科”,亦稱“大落”,倒數第二名稱“二落”。 在夠級游戲中,撲克牌的大小順序是(由小到大)3、4、5、6、7、8、9、10、J、Q、K、A、2(通常稱作“錢”)、小王、大王。除小王和大 王外都有花色之分。牌型為單張,或著多張同字的牌。2、小王、大王三種牌可以代表其它各種牌。 出牌順序一般為順時針或逆時針依次出牌。 玩家出牌后,下一個出牌的玩家必須與上一個玩家出相同牌型的牌。當一組牌中帶有2時而不帶大王或小王時,牌的大小取決于除2外其它牌的大小。 當一組牌帶有大王或小王時,牌的大小取決于最大的王。當牌型為五個10、四個J、3個Q、兩個K或兩個A(其中可以帶2,但不可以帶王)時,這樣的牌叫做夠級牌。 對于夠級愛好者來說,夠級的魅力不僅在于“起花”時的愉悅,“爭科”時的愜意,滅殺對頭夠級牌時的興奮,“燒牌”時的痛快淋漓,更在于夠級嚴格縝密而有趣的規(guī)則, 在于一波三折的較量中的斗勇、斗智、斗法。這往往使參與者興味盎然,樂此不疲。 真正的夠級愛好者,并不在乎積分的高低,也不在乎“吃貢”的多寡,甚至不在乎結局的勝負輸贏,而在乎參與的全過程,在乎夠級過程中每一手牌的稱心如意,在乎送“科”抓“落”時的得心應手。 真正的夠級高手在“回首往事”的時候,從不因發(fā)過“臭牌”而慚愧,從不因疏忽過牌而內疚。他們?yōu)閯倮鴳?zhàn),并不看重勝利;為輸贏而爭,并不在乎個人的輸贏。在諸多的文體娛樂活動中,沒有哪種活動能比夠級更能體現“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