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華歆

2022-03-09 00:59:27有聲的雨寒03:42 118
聲音簡介

管寧和華歆的故事明顯說明華歆的愛財好功名,為什么三國時華歆卻是個“廉潔自奉”

“華歆清純德素,誠一時之俊偉也”、“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dān)石之儲”、“淵清玉絜,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 華歆在當(dāng)時的評價確實很高,他也是一個熱衷于功名的人,這并不矛盾。 華歆好功名,把自己的名聲看的比財產(chǎn)更重要,他熱衷于這種“廉潔自奉”的 評價,所以矯情自飾,博得人們的贊許。 華歆鋤地見金,拾起來,又放下,這個故事最能體現(xiàn)華歆的特點,他對世俗充滿了興趣,所以拾起來看,但是和財富比,他更看重名聲,所以又放下了。 對華歆的評價,“愛財好功名”是不準(zhǔn)確的,他只是“好功名”而已

華歆是一個好官嗎?

不是東漢的好官,是曹魏的好官

管寧與華歆

? ? ? 關(guān)于管寧和華歆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管寧割席的故事了。 ? ? ? ? 原文: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 ? ? 譯文: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依舊揮動著鋤頭,像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qū)別,華歆卻拾起金片后又扔了它。曾經(jīng),兩人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穿著禮服的人坐著有圍棚的車剛好從門前經(jīng)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 ? ? ? 管寧是一個隱士,在這個故事中他體現(xiàn)出了他作為隱士的不愛慕虛榮,對榮華富貴這樣世俗的東西不感興趣的心理。 ? ? ? ? ? 而華歆在這個故事中卻似乎表現(xiàn)出了一種愛慕虛榮的狀態(tài)。 ? ? ? ? 但我認(rèn)為這個認(rèn)知其實是有一些錯誤的 ? ? ? ? ? 第一,華歆其實是一直以一種清正廉潔的形象存在的,而且被推薦為孝廉。 ? ? ? ? ? 第二,有這樣一件事:在聽說華歆要進(jìn)京赴任時,他昔日的好友同事千余人都趕來相送,并贈送了“數(shù)百金”的巨額錢物,華歆是來者不拒,暗中卻在贈金上作了標(biāo)記。臨行之日,他把那些全擺出來,委婉拒絕了這些送行者的好意,并且把這些錢財都一一還給了贈送者。 ? ? ? ? 僅從這兩點看我就可以認(rèn)為華歆不可能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 ? ? ? ? 而事件中的兩位主角,華歆是一個清正廉潔的人,管寧又是一個品德高尚,對世俗不感興趣的隱士。(這點從管寧看見金子和路過的華麗馬車卻不為所動的舉動就可以看出) ? ? ? ? 所以我認(rèn)為管寧其實可能并不是因為覺得華歆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才和他絕交的,而是因為認(rèn)為華歆在關(guān)于世俗方面和他的某些觀念不同,并不是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才和他割席絕交的。 ? ? ? ? 而管寧割席的故事可能只是因為兩人的觀念不同,而并不是因為在這件事中某個人做錯了某些事。 ? ? ? ? ? ? ? ? ?

華歆在與管寧讀書時是個怎樣的人?

華歆是個正常人,正常人都喜歡熱鬧和黃金。 而管寧為了這么點小事就跟多年的朋友劃清界限,還故意割席來羞辱他,足見其心狠。不僅如此,我們多想一想便能發(fā)現(xiàn):割席這件事只有他倆知道,但最終卻傳遍天下,為什么呢?我想華歆不至于拼命去詆毀自己,肯定是管寧為了標(biāo)榜自己將故事四處說了出去。由此可見,管寧是一個虛偽的、猥瑣的、假仁假義的道義君子。

管寧和華歆的故事

管寧和華歆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倆成天形影不離,同桌吃飯、同榻讀書、同床睡覺,相處得很和諧。 有一次,他倆一塊兒去勞動,在菜地里鋤草。兩個人努力干著活,顧不得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就鋤好了一大片。 只見管寧抬起鋤頭,一鋤下去,“當(dāng)”一下,碰到了一個硬東西。管寧好生奇怪,將鋤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過來。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個黃澄澄的東西閃閃發(fā)光。管寧定睛一看,是塊黃金,他就自言自語地說了句:“我當(dāng)是什么硬東西呢,原來是錠金子?!苯又?,他不再理會了,繼續(xù)鋤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遠(yuǎn)處的華歆聽到這話,不由得心里一動,趕緊丟下鋤頭奔了過來,拾起金塊捧在手里仔細(xì)端詳。 管寧見狀,一邊揮舞著手里的鋤頭干活,一邊責(zé)備華歆說:“錢財應(yīng)該是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貪圖不勞而獲的財物的?!?華歆聽了,口里說:“這個道理我也懂?!笔掷飬s還捧著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來,他實在被管寧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丟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還在惦記金子,干活也沒有先前努力,還不住地唉聲嘆氣。管寧見他這個樣子,不再說什么,只是暗暗地?fù)u頭。 又有一次,他們兩人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騰起來,一片鼓樂之聲,中間夾雜著鳴鑼開道的吆喝聲和人們看熱鬧吵吵嚷嚷的聲音。于是管寧和華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原來是一位達(dá)官顯貴乘車從這里經(jīng)過。一大隊隨從佩帶著武器、穿著統(tǒng)一的服裝前呼后擁地保衛(wèi)著車子,威風(fēng)凜凜。再看那車飾更是豪華:車身雕刻著精巧美麗的圖案,車上蒙著的車簾是用五彩綢緞制成,四周裝飾著金線,車頂還鑲了一大塊翡翠,顯得富貴逼人。 管寧對于這些很不以為然,又回到原處捧起書專心致志地讀起來,對外面的喧鬧完全充耳不聞,就好像什么都沒有發(fā)生一樣。 華歆卻不是這樣,他完全被這種張揚的聲勢和豪華的排場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連書也不讀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著人群尾隨車隊細(xì)看。 管寧目睹了華歆的所作所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嘆惋和失望。等到華歆回來以后,管寧就拿出刀子當(dāng)著華歆的面把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痛心而決絕地宣布:“我們兩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樣了。從今以后,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席一樣,再也不是朋友了?!?真正的朋友,應(yīng)該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礎(chǔ)和奮斗目標(biāo)上,一起追求、一起進(jìn)步。如果沒有內(nèi)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親熱,這樣的朋友是無法真正溝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義了。

在三國演義中華歆王朗的故事情節(jié)有哪些?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為難.王朗卻說:“幸好船還寬敞,有什么可為難的.”眼看后面的賊寇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jīng)接納了他來船上安身,哪里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于是就繼續(xù)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yōu)劣. 1歆輒難之(之)代詞:這件事 2.遂攜拯如初(初)原來的樣子 贊同華歆.王朗表面上大方,實際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況下送人情.一旦與自己的利益發(fā)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極端自私、背信棄義的真面孔.而華歆則一諾千金,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一定要遵守.我們應(yīng)該向華歆學(xué)習(xí),守信用、講道義,像王朗那樣的德行,是應(yīng)該被人們所鄙棄的.

關(guān)于華歆與管寧的文言故事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管寧與華歆本是從小到大的好朋友,恰同學(xué)少年結(jié)伴讀書。一次,兩人一同在園中鋤菜,發(fā)現(xiàn)地上有塊金子。管寧視而不見,繼續(xù)揮鋤,視非己之財與瓦礫無異。華歆卻將金子拾起察看,仔細(xì)想過之后才將金子丟棄了。華歆此舉被管寧視之為見利而動心,非君子所為。還有一次,兩人同席讀書,附近有官員華麗的轎輿車馬經(jīng)過,前呼后擁十分熱鬧,管寧依舊同往常一樣安心讀書,而華歆卻忍不住將書本丟到一邊,跑出去看了一下熱鬧。此舉被管寧視之為心慕官紳,亦非君子。于是,管寧毅然將二人同坐的席子割開,與之分坐,斷了交情,說:“你不是我的朋友?!?/p>

管寧與華歆

漢末三國時期,兩人是好朋友,一天他們一起讀書,坐在同一張席子上,外面有人坐著華貴的車子經(jīng)過。管寧照樣讀書,華歆則停下來出去看。管寧把席子割開與華歆分坐,說:“子非吾友也?!? 從此世界上多了個詞語叫做“割席”,比喻朋友間斷絕往來。

管寧和華歆的故事?

原文管寧、華歆共②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③而擲④去之。又嘗⑤同席讀書,有乘軒冕⑥(miǎn)過門者,寧讀書如故⑦,歆廢書⑧出觀⑨。寧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世說新語·德行第一》譯文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和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qū)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曾經(jīng),他們同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坐著有圍棚的車穿著禮服的人剛好從門前經(jīng)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寧和華歆的故事在三國第幾回啊

出自《世說新語 德行第一》 原文;   管寧、華歆②(xīn)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寧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③而擲④去之。又嘗⑤同席讀書,有乘軒冕⑥(miǎn)過門者,寧讀如故⑦,歆廢書⑧出看。寧割席⑨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⑩。"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