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 第六十七章

2017-09-15 09:02:42吉劭居01:48 5萬
聲音簡介

本專輯為親子跟讀版。更多國學節(jié)目與資訊請搜索微信訂閱號“吉劭居”。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原文及譯文如下: 一、原文 占位天下皆謂我道大,大而不肖。占位夫唯不肖,故能大。占位若肖,久矣其細也夫!占位我恒有三寶,持而寶之。占位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占位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占位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其后且先;則死矣。占位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占位天將建之,以慈垣之。 二、譯文 天下人能說“我道”偉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么“道”也就顯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執(zhí)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儉嗇,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F在丟棄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丟棄了嗇儉而追求大方;舍棄退讓而求爭先,結果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zhàn),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衛(wèi)就能鞏固。天要援助誰,就用柔慈來保護他。

《道德經》第六十六章有感

第六十六章 ? ? ? ?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 ? ? 江海只有去高就下,守在低洼處,才能海納百川,成為百谷王。想要管理好百姓,必須設身處地地替老百姓考慮;必須虛心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必須先考慮老百姓的利益,而后再考慮個人利益;天下老百姓都尊敬愛戴擁護這樣的管理者,因為這樣治理國家,不與老百姓爭名奪利,所以老百姓也會受此感化,安守本分,不陷入名利人我私欲之爭。 ? ? ? ? 其實細想這個世界沒有任何東西是真正可以爭來的。即便一時可以爭來,由于德不配位,也遲早是失去的。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必定是踏踏實實努力得來的。

老子第六十七章原文及翻譯

老子第六十七章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搜緩;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 譯文: 天下人能說“我道”偉大,不像任何具世世模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么“道”也返廳就顯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執(zhí)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儉嗇,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F在丟棄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丟棄了嗇儉而追求大方;舍棄退讓而求爭先,結果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zhàn),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衛(wèi)就能鞏固。 老子簡介: 1、老子,本名李耳,字伯陽,謚曰聃,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2、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3、相傳春秋末年,老子騎一青牛從洛陽向函谷關而來,老子來之前,尹喜觀星象、望氣,看見一股紫氣從東方冉冉而來,于是推算出必有真人要來,當老子騎牛過關時,尹喜認定老子就是那位真人,這就是紫氣東來的故事。

老子第六十七章原文及翻譯

老子第六十七章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 譯文: 天下人能說“我道”偉大,不像任何具體事物的樣子。正因為它偉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體的事物。如果它像任何一個具體的事物,那么“道”也就顯得很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寶執(zhí)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儉嗇,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F在丟棄了柔慈而追求勇武;丟棄了嗇儉而追求大方;舍棄退讓而求爭先,結果是走向死亡。慈愛,用來征戰(zhàn),就能夠勝利,用來守衛(wèi)就能鞏固。 老子簡介: 1、老子,本名李耳,字伯陽,謚曰聃,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2、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3、相傳春秋末年,老子騎一青牛從洛陽向函谷關而來,老子來之前,尹喜觀星象、望氣,看見一股紫氣從東方冉冉而來,于是推算出必有真人要來,當老子騎牛過關時,尹喜認定老子就是那位真人,這就是紫氣東來的故事。

道德經第六十章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第六十章原文及譯文: 原文如下: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譯文如下: 治理大國的方法,好像煎烹小鮮魚。 用“道”來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是鬼神不起什么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根本傷不了人。不但鬼神的作用傷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會傷害到人。 這樣,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傷害不到人,所以,就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澤了。 《道德經》的介紹: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老子著。 《道德經》的主要思想是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除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道德經》一書中還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并能由對立而轉化,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

道德經四十六章翻譯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戰(zhàn)馬退還到田間給農夫用來耕種。治理天下不合乎“道”,連懷胎的母馬也要送上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是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該滿足了的人,永遠是滿足的。 [注釋] 1、卻:屏去,退回。 2、走馬以糞:糞,耕種,播種。此句意為用戰(zhàn)馬耕種田地。 3、戎馬:戰(zhàn)馬。 4、生于效:指牝馬生駒于戰(zhàn)地的郊外。 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滿足的這種滿足,是永遠滿足的。 這一章主要反映了老子的反戰(zhàn)思想。在春秋時代,諸侯爭霸,兼并和掠奪戰(zhàn)爭連年不斷,給社會生產和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了沉重災難。對此,老子明確表示了自己的主張,他分析了戰(zhàn)爭的起因,認為是統(tǒng)治者貪欲太強。那么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要求統(tǒng)治者知足常樂,這種觀點可以理解,但他沒有明確區(qū)分戰(zhàn)爭的性質,因為當時的戰(zhàn)爭有奴隸主貴族互相兼并政權,也有的是地主階級崛起后推翻奴隸主統(tǒng)治的戰(zhàn)爭,還有勞動民眾的反抗斗爭。因此,在本章里,老子所表述的觀點有兩個問題,一是引起戰(zhàn)爭的根源;二是對戰(zhàn)爭沒有加以區(qū)分。

關于老子道德經第六章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注釋: 谷: 兩山間的夾道或流水道。神,神靈、靈驗。 玄字本意:搓線、編草繩,最后筆畫,那一點就是新續(xù)的草。 牝,畜母也《說文》。門,出入口。存,綿綿,接連不斷。 存,存在。勤字本意,短期內格外用力。不勤,不短期不用力、恒久穩(wěn)定。 譯文: 山谷神靈永生,這叫做不斷繁育的母體。 不斷繁育的母體的出入口,就是天地的根源。 延綿不斷般的存在,用起來恒久穩(wěn)定。 理解: 山谷總是處在山脈低處,從山上往下看,草木總是在山谷處最茂盛,然后海拔越高草木越少。同時草木年復一年的榮枯循環(huán),就好像永生的山谷再不斷繁育萬物,所以可把山谷稱為不斷繁育的母體(玄牝)。 玄牝之門,就是山谷的最低洼處。這些大小山谷的最低洼處所形成的連續(xù)的巨大脈絡,從天上向下看就像大樹的根部脈絡一樣,所以比作天地根。 同時因為山谷處于天地根部,山谷才能不斷吸收天地精華。萬物繁育在延綿不斷般的山谷脈絡中,好像怎么用山谷的精華也用不完。 吸收能量,哪怕最小的能量也都能聚集,向山谷那般,虛心守下吸收世間一切,才能成其繁育萬物之大任。正所謂厚積薄發(fā)。 注意: 谷,就是山谷,整個道德經八十一章,都是一個意思。玄牝之門,就是是母性動物生殖器。“玄牝之門”“天地根”和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中的“一”是同一個東西。本章呼應第二十八章、第六十六章。

道德經第七章原文及譯文

道德經第七章原文及譯文如下: 道德經·第七章 【作者】老子?【朝代】春秋時期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 故能成其私。 天陵衡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一些詞語注釋 天長地久;長、久: 均指時間長久。 以其不自生也: 因為它不為自己生存。以,因為。 身:自身,自己。以下三個“身”字同。先: 居先,占據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 外其身: 外,是方位名詞作動詞用,使動用法,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邪(ye): 同“耶”,助詞,表示疑問的語氣。 [延伸閱讀 1]王粥《道德經注》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自生則與物爭,不自生則物歸也。 故能長生。是以輪雹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尺桐做成其私 無私者,無為於身也。身先身存,故日能成其私也

水滸傳第七章第六節(jié)講的什么啊

第六回 比武之后楊志得到梁中書的重用 晁蓋與阮氏三雄等在東溪村聚義,準備劫取生辰綱

急需堂吉訶德下卷第六十章到七十四章的梗概

第六十章 唐吉訶德赴巴塞羅那路上的遭遇 第六十一章 唐吉訶德到了巴塞羅那的見聞,以及其他不新奇但卻真實的事情 第六十二章 通靈頭像以及其他不可忽略的瑣事 第六十三章 桑喬·潘薩船上遭殃,摩爾美女意外相逢 第六十四章 唐吉訶德平生最倒霉的遭遇 第六十五章 白月騎士的來歷,格雷戈里奧獲釋及其他事 第六十六章 讀者看后便知,聞者聽后便知 第六十七章 唐吉訶德決定履行隱退一年的諾言,當牧人,過田園生活,以及其他有趣的真事 第六十八章 唐吉訶德遇豬群 第六十九章 本書中唐吉訶德經歷的最罕見最新奇的事 第七十章 承接上一章,故事補白 第七十一章 唐吉訶德與桑喬在回鄉(xiāng)路上遇到的事 第七十二章 唐吉訶德和桑喬如何返鄉(xiāng) 第七十三章 唐吉訶德進村遇先兆,及其他為本書增輝的事 第七十四章 唐吉訶德生病、立遺囑和逝世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