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御兒歌柿子賞析

世說新語中劉伶的人物賞析?
1個回答2024-03-06 01:35

 《世說新語·任誕》中的主人公是劉伶,他是一位喜歡喝酒的文人,在他的身上,魏晉南北朝的那種文人的風格被顯露無疑,一種狂放不羈,一種不落于世俗,脫然瀟灑的性格,就是魏晉時期是文人的風格。

此公名列“竹林七賢”之一,長得“容貌甚陋”,卻以“好酒”馳名天下。他一生“唯酒為務”,只要一見到酒,便“奮髯箕踞,枕麴藉糟”,非拼個酩酊大醉不可。據(jù)說他“終其世”只做了一篇文章,也與“酒”有關——那就是傳誦至今的《酒德頌》。本篇所記敘的,便是劉伶“好酒”生涯中的一個片斷,或者說,一幕令人捧腹的家庭笑劇。

幕布拉開的時候,劉伶正患著酒“病”——大約昨夜又喝了個昏天黑地,此刻醒來,還渴得要命。旁人口渴,要的是水;唯獨此公解渴,也還得靠酒。

可是他到處找不到杯中之物。原來是他夫人動了氣,一怒之下把酒都倒了,連喝酒家什也一并砸毀。這下劉伶可慘了,只好再求夫人發(fā)慈悲。文中的“從婦求酒”四字,不可輕易放過: 那簡直把劉伶低三下四、死乞白賴地纏著夫人要酒的神態(tài),全都畫活了。

接著便見淚水涌上了劉夫人眼眶: “君飲太過,非攝生之道,必宜斷之?!笨磥磉@夫人心中之氣未平,又已生出一片愛憐之情。所以“必宜斷之”雖近乎命令,劉伶聽來卻一點也不感到嚴厲,故回答得也干脆: “很好!我這就斷酒——只是我怕管不住自己,須得到鬼神那里發(fā)誓求佑才行。——你快去準備酒肉吧!”這便引出了劉夫人同樣莊重的應諾: “敬聞命?!敝淮巳?,婦人那收淚而喜、滿心歡悅的笑影,已浮現(xiàn)其中,記敘得也真繪聲繪形!

場景轉(zhuǎn)移,已在酒肉供奉的神前——看來劉夫人雖曾“捐酒毀器”,其實還頗留有余“酒”,這便是婦人有心計處。此刻劉伶的心境不知如何,但臉色肯定是虔誠極了: 你看他真就“跪”到神前,口中念念有詞起來: “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边@開初幾句聽去倒也全是真話: 他本就是個“天生”酒鬼,以酒為命的嘛!接著該說到斷酒了。

盯視一旁的劉夫人,想必正喜孜孜等著下文呢。誰知——“婦人之言,慎不可聽!”這是什么話?劉夫人大吃一驚,這邊劉伶則已趕緊“引酒進肉”,“跪”在神前就大喝大嚼起來。待到劉夫人緩過神來,想要攔阻,劉伶早又醉成一團,癱倒在地了……

一幕“斷”酒之誓,就這樣變成了令人忍俊不禁的笑劇。其可笑處全在劉伶“渴”急使詐,連嚴厲的夫人也給騙了。這騙局早在劉伶回答“甚善”的時候,大約已在他閃爍不定的眼光中泄露,可惜劉夫人淚眼未干,未能識破。當著劉夫人急急忙忙準備酒肉之際,劉伶一定在心里竊笑不已吧?

此篇行文之妙,正在于始終不動聲色,只將人物的語言、行動,稍加敘述和勾勒,便將這幕笑劇逼真地展現(xiàn)在眼前。詼諧的情趣,借助于格外莊重的語氣描摹和“跪”神發(fā)誓的細節(jié)刻畫,由此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嗜酒如命的酒鬼形象,帶著劉伶所特有的風神,嬉笑著走到了讀者面前。明人胡應麟稱贊《世說新語》: “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恍然生動,而簡約玄遠,真致不窮?!睆摹皠⒘娌【啤?,讀者即可窺其“恍然生動”之一斑。

不過,讀了這則記載,恐怕還不能一笑了之。像劉伶這樣的名士,竟然在縱酒放誕中了其一生,究竟是什么原因?按照他《酒德頌》所說,好像是不滿意于“貴介公子”、“搢紳處士”之流的“陳說禮法,是非鋒起”,是有意以此放誕之行,來與“禮法”作對似的。但酗酒到了《名士傳》所說的“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隨之。云: ‘死便掘地以埋’”的地步,這生涯也實在可悲了。

倘若不是魏晉之際政治的黑暗,知識之士慘遭迫害而人人自危,又何至于此!劉伶便是這舊時代埋葬的一位悲劇人物。在他那可笑的荒誕言行背后,我們不是聽到了類似于阮籍那“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的苦悶嘆息和哭泣之音么?

劉墉寫的故事和故事的賞析
1個回答2024-02-27 08:13
搜一個 螢窗小語 還有 《肯定自己》《超越自己》這些書都是他寫的 可以看到 有他的博客 搜搜看看
劉白羽 《日出》賞析
1個回答2024-03-27 10:14
《日出》與《長江三日》一樣充分地體現(xiàn)了劉白羽散文境界雄沉宏闊的特點,是作者以新的審美觀“對新的美的探索的結(jié)果”,與某些描寫日出、歌頌自然、禮贊生命的禮品不同,它選取了一個十分獨特的角度——描繪作者從國外出訪歸來,在萬仞高空的飛機上目睹的一次“最雄偉、最瑰麗的日出景象”,并出神入化地將“光彩奪目的黎明”與“新中國瑰麗的景象”相比擬,以一幅氣勢磅礴、雄奇壯闊的日出圖,謳歌新生的、光明的社會主義祖國,表達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的豪情壯懷,反映了劉白羽散文對意境創(chuàng)造的追求及其鮮明的個性色彩。 使?jié)庥舻脑娗榕c深刻的哲理相交融,以造成一種深邃高遠的藝術境界,這也是劉白羽散文追求的目標。《日出》在細致描寫高空日出奇景的基礎上,闡述“革命的哲學”,高唱“戰(zhàn)斗的詩歌”,詮釋“我們是早上六點鐘的太陽”這一句詩那最優(yōu)美、最深刻的含意,盛贊新生事物強大的生命力與無限光明的前景,從而大大加強了散文的思想內(nèi)蘊和藝術感染力。 《日出》運用層層烘托、步步蓄勢的手法來突出高空日出奇景。文中有關日出的五幅圖畫,前四幅全是輔墊,全是曲寫,是“楊”前的“抑”,是欲揚幫抑。在作了一次又一次的渲染之后,作者終于推出了雄偉無比的高空日出奇景,并對此進行充分的、細致的、油畫般的描繪——它的色彩,它的形態(tài),它的氣勢,它給人的思索與遐想,筆墨不多卻令讀者無法忘懷。 絢麗、雄放,善于用準確、新鮮而又富于變化的文詞細致而完滿地表現(xiàn)形象、描寫細節(jié)和表達情感,是這篇散文在語言表達上的重要特色。
白居易《問劉十九》鑒賞 《問劉十九》譯文及賞析
1個回答2024-03-15 04:08

  《問劉十九》是由白居易所創(chuàng)作的,全詩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托,沒有華麗辭藻,字里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diào)和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xiàn)了溫暖如春的詩情。下面就是我給大家?guī)淼模M軒椭酱蠹?

  《問劉十九》

  唐代: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問劉十九》韻譯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天快黑了 大雪 將至,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

  《問劉十九》意譯

  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一層綠泡,香氣撲鼻。用紅泥燒制成的燙酒用的小火爐也已準備好了。

  天色陰沉,看樣子晚上即將要下雪,能否留下與我共飲一杯?

  《問劉十九》注釋

  劉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詩作中,提到劉十九的不多,僅兩首。但提到劉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劉二十八就是劉禹錫。劉十九乃其堂兄劉禹銅,系洛陽一富商,與白居易常有應酬。

  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醅(pēi):釀造。

  綠蟻新醅酒:酒是新釀的酒。新釀酒未濾清時,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綠,細如蟻,稱為“綠蟻”。

  雪:下雪,這里作動詞用。

  無: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于“么”或“嗎”。

  《問劉十九》賞析

  劉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時的朋友,作者另有《劉十九同宿》詩,說他是嵩陽處士。全詩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托,沒有華麗辭藻,字里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diào)和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xiàn)了溫暖如春的詩情。

  詩句的巧妙,首先是意象的精心選擇和巧妙安排。全詩表情達意主要靠三個意象(新酒、火爐、暮雪)的組合來完成。

  “綠蟻新醅酒”,開門見山點出新酒,由于酒是新近釀好的,未經(jīng)過濾,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顏色微綠,細小如蟻,故稱“綠蟻”。詩歌首句描繪家酒的新熟淡綠和渾濁粗糙,極易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讓讀者猶如已經(jīng)看到了那芳香撲鼻,甘甜可口的米酒。

  次句“紅泥小火爐”,粗拙小巧的火爐樸素溫馨,爐火正燒得通紅,詩人圍爐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臨的屋子,照亮了浮動著綠色泡沫的家酒?!凹t泥小火爐”對飲酒環(huán)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氣氛的作用。酒已經(jīng)很誘人了,而爐火又增添了溫暖的情調(diào)。詩歌一、二兩句選用“家酒”和“小火爐”兩個極具生發(fā)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喚起讀者對質(zhì)樸地道的農(nóng)村生活的情境聯(lián)想。

  后面兩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在這樣一個風寒雪飛的冬天里,在這樣一個暮色蒼茫的空閑時刻,邀請老朋友來飲酒敘舊,更體現(xiàn)出詩人那種濃濃的情誼?!把边@一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暢飲的闊大背景,寒風瑟瑟,大雪飄飄,讓人感到冷徹肌膚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襯出火爐的熾熱和友情的珍貴?!凹揖啤?、“小火爐”和“暮雪”三個意象分割開來,孤立地看,索然寡味,神韻了無,但是當這三個意象被白居易納入這首充滿詩意情境的整體組織結(jié)構中時,讀者就會感受到一種不屬于單個意象而決定于整體組織的氣韻、境界和情味。寒冬臘月,暮色蒼茫,風雪大作,家酒新熟、爐火已生,只待朋友早點到來,三個意象連綴起來構成一幅有聲有色、有形有態(tài)、有情有意的圖畫,其間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陣陣芳香。

  其次是色彩的合理搭配。詩畫相通貴在情意相契,詩人雖然不能像雕塑家、畫家那樣直觀地再現(xiàn)色彩,但是可以通過富有創(chuàng)意的語言運用,喚起讀者相應的聯(lián)想和情緒體驗。這首小詩在色彩的配置上是很有特色的,清新樸實,溫熱明麗,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悅目怡神之感。詩歌首句“綠蟻”二字繪酒色摹酒狀,酒色流香,令人嘖嘖稱美,酒態(tài)活現(xiàn)讓讀者心向“目”往。次句中的“紅”字猶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溫暖了人的身子,也溫熱了人的心窩?!盎稹弊直憩F(xiàn)出炭火熊熊、光影躍動的情境,更是能夠給寒冬里的人增加無限的熱量?!凹t”“綠”相映,色味兼香,氣氛熱烈,情調(diào)歡快。第三句中不用摹色詞語,但“晚”“雪”兩字告訴讀者黑色的夜幕已經(jīng)降落,而紛紛揚揚的白雪即將到來。在風雪黑夜的無邊背景下,小屋內(nèi)的“綠”酒“紅”爐和諧配置,異常醒目,也格外溫暖。

  最后是結(jié)尾問句的運用。“能飲一杯無”,輕言細語,問寒問暖,貼近心窩,溢滿真情。用這樣的口語入詩收尾,既增加了全詩的韻味,使其具有空靈搖曳之美,余音裊裊之妙;又創(chuàng)設情境,給讀者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詩人既可能是特意準備新熟家釀來招待朋友的,也可能是偶爾借此驅(qū)趕孤居的冷寂凄涼;既可能是在風雪之夜想起了朋友的溫暖,也可能是平日里朋友之間的常來常往。而這些,都留給讀者去盡情想象了。

  通覽全詩,語淺情深,言短味長。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詩情,用心去提煉生活中的詩意,用詩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暉,這正是此詩令讀者動情之處。

  這首五絕小詩寫得非常有情趣,通過對飲酒環(huán)境和外面天氣的描寫,反復渲染飲酒氣氛,自然引出最后一句,寫得韻味無窮,同時,其中也蘊含了詩人和劉十九的深厚情誼。我們可以想象,劉十九在看了白居易的詩后,定然是立刻欣然而來,兩人痛快暢飲,也許此時屋外正下著鵝毛大雪,但屋內(nèi)卻是溫暖、明亮,是多么溫馨愜意,令人身心俱醉。整首詩語言簡練含蓄,又余味無窮。

  作品充滿了生活的情調(diào),淺進的語言寫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摯的友誼。

  《問劉十九》創(chuàng)作背景

  《問劉十九》是白居易晚年隱居洛陽思念友人時所作。劉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時的朋友,作者另有《劉十九同宿》詩,說他是嵩陽處士。也有人認為此詩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但詩人時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不可能邀約洛陽故舊對飲。

  《問劉十九》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劉湛秋《帆》賞析
1個回答2022-12-16 00:28
賞析:《帆》是一首抒情的現(xiàn)代詩,融入了很深的感情色彩,表達一種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借用帆的方向性和不定性來訴說對不同生活的感慨,以及對困難的不畏懼,也是一種尋求歸屬的渴望。
晨霧(劉墉) 賞析
1個回答2024-02-25 10:06
文中用詩一樣的語言和比喻句寫出了晨霧的美,讓人身臨其境,陶醉于其中!感受到美麗的大自然的魅力!
劉心武 錯過 賞析
2個回答2023-02-19 21:10
  1、再次相遇的錯過,能使人“有高度的應變力與把握力”,“冷靜而成熟地駕馭”機遇,最終獲得碩果;對于永遠的錯過,能使人“從惆悵中升華出憬悟”,只要我們能意識到錯過,能正確對待它,那么“錯過”也會使一種收獲。
  2、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人生有一些小的錯過不要緊,但不能錯過人生根本的追求的道理。句中把“人生”比作“列車”,“小的追求或收獲”比作“窗外的美景奇景”,“人生的根本追求或長遠目標”比作“預定的車站”,以形象的比喻說明了這一道理。
  3、
  (1)運用比喻闡明:人生中一些小的錯過不要緊,但不能錯過“預定的到站”,在關鍵時要把握好。
 ?。?)預定的到站:人生中每個階段的目標。
  (3)人生的終點:人生的目標。
問劉十九賞析
1個回答2022-05-07 04:08
這首詩可以用兩個詞來點這首詩,一是溫暖,一是雅致。天色將晚且欲下雪,暮雪時分,人的內(nèi)心最容易孤寂,但這首詩卻寫得情意融融,只因這里面有溫暖雅致的友情。
有誰能賞析一下劉若英的《后來》
4個回答2022-06-03 18:52
懷念一段過去的感情,本來很美好,但因為雙方的倔強,最終感情還是到了盡頭,再怎樣后悔也無能為力,能做的只有靜靜回憶,這首歌的所包含的感情,我想應該是懷念和悔恨的結(jié)合吧~~
賞析白居易《問劉十九》
1個回答2024-04-21 15:07
不能,我覺得原句表達更加恬然溫暖,是對朋友的邀請吧,所以劉十九也會因為友人溫酒相候內(nèi)心安定

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劉十九是嵩陽處士。全詩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個字,卻營造出一種非常令人向往的舒適環(huán)境和溫馨氣氛,這種環(huán)境和
氣氛也許比美酒更加能吸引朋友的到來。

  綠蟻,酒面上浮起的綠色泡沫。醅,未經(jīng)過濾的酒?!熬G蟻新醅酒”,是新釀成后剛剛濾去酒渣的酒,酒面上泛起一層細小的綠色泡沫,顯得格外清冽?!凹t泥小火爐”,一只小小的土爐子,在一旁映出通紅的火光。晶瑩清澈的美酒,在火紅的爐光的映照下,浮動著細微的酒泡,暖烘烘的空氣中散發(fā)出陣陣令人垂涎欲滴的酒香,氣氛是那樣的溫馨,環(huán)境是如此的宜人,真是酒未醉人人已醉了。

  備下美酒,點起火爐,當然是為了開懷暢飲,不過,這番精心的布置又與當時的天氣和時間密切相關,這就是第三句詩中告訴我們的“晚來天欲雪”,忙完了一天該忙的事,傍晚時分,眼見得一場暮雪就要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在這將下未下之際,能夠和朋友小聚一番,背靠溫暖的火爐,暢飲醇香的美酒,共度這良辰美景,豈不是難得的賞心樂事?所以,在詩的最后,白居易向朋友發(fā)出了直接的邀請,“能飲一杯無?”不多喝,就幾杯,怎么樣,來吧,不要辜負這天造地設的節(jié)候,不要冷落這誠心相邀的至情。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不過,就在讀者也在為劉十九高興,由衷地羨慕他能有白居易這樣一位細致周到的朋友熱情相邀的時候,詩歌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所以我們無從知道他們是如何度過這一個令人向往的夜晚,但是我們也完全可以為自己、為朋友營造出一種相同的氣氛,來它一個"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相聚呀。也許我們手頭端不出親自釀造的綠酒,家中也沒有現(xiàn)成的生火的泥爐,一時半會兒,或許也碰不上“晚來天欲雪”的傍晚,但是我們不同樣都具有這首小詩中,那最吸引劉十九的,也最令我們向往的白居易那份對朋友的質(zhì)樸而真誠的感情嗎?只要有了這份真感情,那么總會找出機會來和朋友同嘗美酒,共度良宵的,而這種小酌,比起《輕肥》詩中的“軍中宴”來真不知要高雅出多少倍呀。

  也許那天晚上,白居易與劉十九不是只喝了一、兩杯,而是不醉不散,盡歡方休??墒撬麤]有想到的是,“綠蟻新醅酒”雖然早就被他倆喝得一滴都不剩了,可是這首小詩卻不知醉了古今多少性情中人,千載之下,每一讀過,仍然可以品味出其中那歷久彌新,經(jīng)久不衰的醇香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