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臨路歌賞析

賞析李白《古意》
1個回答2023-01-08 06:43
勿要問我?。。。?!
《臨江之麋》原文和賞析
1個回答2024-01-25 16:09
臨江之麋
文學(xué)常識: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xùn)|(今山西省永濟縣)。代宗大歷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與韓愈共同倡導(dǎo)唐代古文運動,并稱韓柳。世稱柳河?xùn)|或柳柳州。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jìn)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jìn)士,十四年登博學(xué)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lán)田尉,后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憲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公元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dá)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富于戰(zhàn)斗性,游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哲學(xué)著作有《天說》、《天時》、《封建論》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劉禹錫保存下業(yè),并編成集。有《柳河?xùn)|集》。
◆原文
臨江之麋
臨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習(xí)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
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釋
畋:讀音tián, 打獵
麑:讀音ní ,一種小型鹿類
畜:喂養(yǎng)
怛:讀音dá ,嚇唬
日:每天
偃:讀音yǎn ,互相碰撞翻滾
啖:讀音dàn,吃,這里解釋為舔
習(xí):常常
抵觸:相互親近地碰撞
狎:態(tài)度親近但不莊重

◆翻譯

臨江有個人,打獵時捉到一只麋鹿的幼崽,把它帶回家飼養(yǎng)。剛一進(jìn)門,一群狗流著口水,翹著尾巴全來了,那個人非常惱火,憤怒的喝斥、嚇唬那群狗。從此,獵人每天都抱著小麋鹿接近狗,讓狗熟悉它,不欺侮它,后來又逐漸讓狗和小麋鹿在一起玩耍。時間長了,那些狗也都順從主人的意愿了。小麋鹿逐漸長大了,忘記了自己是只麋鹿,認(rèn)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時常和狗一起頂撞翻滾,越來越隨便。狗因為害怕主人,只得順從小麋鹿,一起玩得很好,但不時地舔自己的舌頭,想要吃掉小麋鹿。
三年之后,麋鹿走出家門,看見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過去想跟它們玩耍。這群野狗見了鹿又高興又憤怒,一起把它殺了吃掉,道路上變得十分狼藉,遺留著麋鹿的殘骸。麋鹿一直到死都沒有明白落得這個下場的原因。

◆寓意
本文是《三戒》中的第一篇,是柳宗元謫居永州時所寫.《三戒》借麋,驢,鼠三種動物的可悲結(jié)局,諷刺了社會上的三種人.按作者在"序"中所說,"臨江之麇"所諷刺的是"依勢以干非其類",就是倚仗他人勢力求得與對方要好的那種人."至死不悟"四個字,既表達(dá)了作者的厭惡之情,也勾畫出麋的可憐與可悲.這則寓言故事在寫法上突出的是細(xì)致逼真的細(xì)節(jié)描寫和心理描寫,如"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寫出犬吞食弱者的本性;"外犬見而喜且怒",用擬人的筆觸刻畫犬的心理活動.

說明道理:
恃寵驕橫的人決沒有好下場!
◆“麋至死不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
李煜詞賞析
1個回答2022-10-10 19:16
李煜的哪首詞呢?
急求 :李白《上云樂》的賞析
1個回答2022-12-25 13:32
又來晚了......
舞劇李白作品賞析?
1個回答2024-03-05 11:47

舞劇《李白》用當(dāng)代的視角,以虛實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手法,在有形與無形之間徐徐展開李白在“道”與“勢”之間掙扎徘徊的一生。

該劇通過李白“入世”與“出世”的抉擇,揭示李白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了李白的熱情、才華和膽識,令觀眾感受到李白所散發(fā)出的一種詩性情懷以及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的精神向往,希望當(dāng)下每一個人都能在李白身上找到一個自己的影子。

擴展資料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xiàn)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現(xiàn)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jié)制地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他的喜怒哀樂。

關(guān)于李白醉了的賞析
1個回答2022-06-26 09:18
具備望明月?。?!
上李邕翻譯及賞析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4-21 10:24

《上李邕》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

此詩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劃與頌揚,表達(dá)了李白的凌云壯志和強烈的用世之心,對李邕瞧不起年輕人的態(tài)度非常不滿,表現(xiàn)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負(fù)、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輕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戰(zhàn),充滿了初出犢兒不怕虎的銳氣。

上李邕翻譯

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fēng)飛起,憑借風(fēng)力直上九霄云外。
即使待到風(fēng)停下來,其力量之大仿似能將滄海之水簸干。
世人見我好發(fā)奇談怪論,聽了我的豪言壯語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還說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輕視少年人?。?/p>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代的作品,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李邕在開元七年(公元719年)至九年(公元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慶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謁見李邕時,因為不拘俗禮,且談?wù)撻g放言高論,使李邕不悅。李白在臨別時寫了這首態(tài)度頗不客氣的《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

上李邕賞析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崩畎滓源簌i自比,描寫了傳說中的神鳥大鵬起飛、下落時浩蕩之景象,更是表現(xiàn)出了詩人李白此時豪情滿懷、直沖青云之志向。李白在詩中第三、四句寫到:“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即使大風(fēng)停下來,大鵬落了下來,也會在江湖激起波瀾。如果李白自比大鵬,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鵬乘借的大風(fēng),李白在這里言明即使將來沒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壇造成非凡的影響。這種非凡的膽氣不得不用一個“狂”字來總結(jié)。

  詩的后四句,是對李邕怠慢態(tài)度的回答:“世人”指當(dāng)時的凡夫俗子,顯然也包括李邕在內(nèi),因為此詩是直接給李邕的,所以措詞較為婉轉(zhuǎn),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笆庹{(diào)”指不同凡響的言論。李白的宏大抱負(fù),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當(dāng)做“大言”來恥笑。李白顯然沒有料到,李邕這樣的名人竟與凡夫俗子一般見識,于是,就抬出圣人識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譏。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边@兩句意為孔老夫子尚且覺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難道比圣人還要高明?男子漢大丈夫千萬不可輕視年輕人呀!后兩句對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諷刺,也是對李邕輕慢態(tài)度的回敬,態(tài)度相當(dāng)桀驁,顯示出少年銳氣。

  其實歷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個俠義豪邁、天縱英才的人物,而且對后輩多為照顧。對于這樣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與之抗禮,足見青年李白的氣識和膽量?!安磺?、不干人”笑傲權(quán)貴,平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

作品原文

上李邕

李白?〔唐代〕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聞 一作:見)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注釋
上:呈上。李邕(yōng)(678—747):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江都縣)人,唐代書法家、文學(xué)家。
搖:由下而上的大旋風(fēng)。
假令:假使,即使。
簸卻:激起。
滄溟:大海。恒:常常。殊調(diào):不同流俗的言行。
余:我。大言:言談自命不凡。
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詔尊孔子為宣父。見《新唐書·禮樂志》。宋本“宣父”作“宣公”。
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稱,此指李邕。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上李邕翻譯及賞析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4-27 16:46

《上李邕》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

此詩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劃與頌揚,表達(dá)了李白的凌云壯志和強烈的用世之心,對李邕瞧不起年輕人的態(tài)度非常不滿,表現(xiàn)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負(fù)、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輕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戰(zhàn),充滿了初出犢兒不怕虎的銳氣。

上李邕翻譯

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fēng)飛起,憑借風(fēng)力直上九霄云外。
即使待到風(fēng)停下來,其力量之大仿似能將滄海之水簸干。
世人見我好發(fā)奇談怪論,聽了我的豪言壯語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還說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輕視少年人?。?/p>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代的作品,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李邕在開元七年(公元719年)至九年(公元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慶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謁見李邕時,因為不拘俗禮,且談?wù)撻g放言高論,使李邕不悅。李白在臨別時寫了這首態(tài)度頗不客氣的《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

上李邕賞析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崩畎滓源簌i自比,描寫了傳說中的神鳥大鵬起飛、下落時浩蕩之景象,更是表現(xiàn)出了詩人李白此時豪情滿懷、直沖青云之志向。李白在詩中第三、四句寫到:“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即使大風(fēng)停下來,大鵬落了下來,也會在江湖激起波瀾。如果李白自比大鵬,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鵬乘借的大風(fēng),李白在這里言明即使將來沒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壇造成非凡的影響。這種非凡的膽氣不得不用一個“狂”字來總結(jié)。

  詩的后四句,是對李邕怠慢態(tài)度的回答:“世人”指當(dāng)時的凡夫俗子,顯然也包括李邕在內(nèi),因為此詩是直接給李邕的,所以措詞較為婉轉(zhuǎn),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笆庹{(diào)”指不同凡響的言論。李白的宏大抱負(fù),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當(dāng)做“大言”來恥笑。李白顯然沒有料到,李邕這樣的名人竟與凡夫俗子一般見識,于是,就抬出圣人識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譏。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边@兩句意為孔老夫子尚且覺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難道比圣人還要高明?男子漢大丈夫千萬不可輕磨滾視年輕人呀!后兩句對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諷刺,也是對李邕輕慢態(tài)度的回敬,態(tài)度相當(dāng)桀驁,顯示出少年銳氣。

  其實歷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個俠義豪邁、天縱英才的人物,而且對后輩多為照顧。對于這樣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與之抗禮,足見青年李白的氣識和膽量?!安磺骸⒉桓扇恕毙Π翙?quán)貴,平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

作品原文

上李邕

李白?〔唐代〕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聞 一作:見)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注釋
上:呈上。李邕(yōng)(678—747):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江都縣)人,唐代書法家、文學(xué)家。
搖:由姿游沒下而上的大旋風(fēng)。
假令:假使,即使。
簸卻:激起。
滄溟:大海。恒:常常。殊調(diào):不同流俗的言行。
余:我。大言:言談自命不凡。
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詔尊孔跡納子為宣父。見《新唐書·禮樂志》。宋本“宣父”作“宣公”。
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稱,此指李邕。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上李邕翻譯及賞析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4 03:23

《上李邕》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

此詩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劃與頌揚,表達(dá)了李白的凌云壯志和強烈的用世之心,對李邕瞧不起年輕人的態(tài)度非常不滿,表現(xiàn)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負(fù)、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輕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戰(zhàn),充滿了初出犢兒不怕虎的銳氣。

上李邕翻譯

大鵬總有一天會和風(fēng)飛起,憑借風(fēng)力直上九霄云外。
即使待到風(fēng)停下來,其力量之大仿似能將滄海之水簸干。
世人見我好發(fā)奇談怪論,聽了我的豪言壯語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還說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輕視少年人??!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代的作品,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李邕在開元七年(公元719年)至九年(公元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慶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謁見李邕時,因為不拘俗禮,且談?wù)撻g放言高論,使李邕不悅。李白在臨別時寫了這首態(tài)度頗不客氣的《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

上李邕賞析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李白以大鵬自比,描寫了傳說中的神鳥大鵬起飛、下落時浩蕩之景象,更是表現(xiàn)出了詩人李白此時豪情滿懷、直沖青云之志向。李白在詩中第三、四句寫到:“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即使大風(fēng)停下來,大鵬落了下來,也會在江湖激起波瀾。如果李白自比大鵬,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鵬乘借的大風(fēng),李白在這里言明即使將來沒有了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壇造成非凡的影響。這種非凡的膽氣不得不用一個“狂”字來總結(jié)。

  詩的后四句,是對李邕怠慢態(tài)度的回答:“世人”指當(dāng)時的凡夫俗子,顯然也包括李邕在內(nèi),因為此詩是直接給李邕的,所以措詞較為婉轉(zhuǎn),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笆庹{(diào)”指不同凡響的言論。李白的宏大抱負(fù),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當(dāng)做“大言”來恥笑。李白顯然沒有料到,李邕這樣的名人竟與凡夫俗子一般見識,于是,就抬出圣人識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譏。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边@兩句意為孔老夫子尚且覺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難道比圣人還要高明?男子漢大丈夫千萬不可輕視年輕人呀!后兩句對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諷刺,也是對李邕輕慢態(tài)度的回敬,態(tài)度相當(dāng)桀驁,顯示出少年銳氣。

  其實歷史上李邕本人亦是一個俠義豪邁、天縱英才的人物,而且對后輩多為照顧。對于這樣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與之抗禮,足見青年李白的氣識和膽量?!安磺?、不干人”笑傲權(quán)貴,平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

作品原文

上李邕

李白?〔唐代〕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diào),聞余大言皆冷笑。(聞 一作:見)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注釋
上:呈上。李邕(yōng)(678—747):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江都縣)人,唐代書法家、文學(xué)家。
搖:由下而上的大旋風(fēng)。
假令:假使,即使。
簸卻:激起。
滄溟:大海。恒:常常。殊調(diào):不同流俗的言行。
余:我。大言:言談自命不凡。
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詔尊孔子為宣父。見《新唐書·禮樂志》。宋本“宣父”作“宣公”。
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稱,此指李邕。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小龍 詩詞自信 賞析
1個回答2023-03-11 02:51
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