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西瓜

立秋吃西瓜:24節(jié)氣立秋為什么要吃西瓜
1個回答2024-07-28 17:32

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或者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

相傳,明代時有一年南京城里許多人害痢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讓“痢痢”落疤自愈,結果果真如此,以后漸漸形成習俗,每歲秋來之時,家家剖食西瓜,謂“啃秋”。

西瓜是從西域傳入中原,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剛進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嘗鮮。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立秋江浙滬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緣由做出了種種解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

立秋吃瓜為何?
1個回答2022-09-16 05:54
西瓜好吃 有便宜
立秋為什么要吃西瓜?
1個回答2024-06-05 05:13

立秋吃西瓜是為了清涼解暑。

立秋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氣之一,通常出現(xiàn)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秋是夏至后的第一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的開始,此時氣溫開始下降,白天和晚上的溫差也開始大了起來。因此,在這個時候吃西瓜有助于我們調節(jié)體溫,清熱解暑,還可以緩解當下氣溫過高造成的身體不適。

人在立秋這一天吃西瓜也有著祈求減輕夏季炎熱的寓意。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西瓜還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古代,西瓜被稱為甘蔗瓜,是一種很貴重的水果,具有降火解渴的功效,我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要注重營養(yǎng)平衡、飲食安全。

立秋預示著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后雖然暑氣一時難消,并且會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變得涼爽起來。

立秋的農事活動

秋的含義,有莊稼快成熟的意思。從立秋開始,陽氣漸收,萬物內斂,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結果,廿四節(jié)氣反映了四時氣的變化,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yōu)殛幨⒌墓?jié)點?!稜栄拧罚呵餅槭粘桑对铝钇呤蚣狻罚呵?,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說文解字》對秋解釋:秋,禾谷熟也,秋天是禾谷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

秋后還有一伏,立秋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雙晚生長在氣溫由高到低的環(huán)境里,必須抓緊當前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追肥耘田,加強管理。

立秋為什么要吃西瓜?
1個回答2022-12-06 19:52
立秋吃西瓜是“啃秋”的意思。“啃秋”出自于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意思是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氣,“啃”下“秋老虎”,迎接涼爽的秋季。
立秋為什么要吃西瓜 關于立秋吃西瓜的寓意
1個回答2024-01-03 18:33
1、立秋吃西瓜是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被稱為“啃瓜”,寓意著“啃”掉夏天的暑氣,迎來涼爽的秋季。

2、關于立秋吃西瓜的習俗,還有一段傳說,明代時期,南京城里很多人都長了癩痢瘡,大家便根據(jù)廬州府崔相公的女兒用吃西瓜讓癩痢自動結疤的故事開始吃西瓜,沒想到癩痢瘡很快就好了。

3、從那之后,便有了立秋吃西瓜的習俗,除了這段傳說外,古人還認為立秋時吃西瓜可以在冬天和春天避免腹瀉,久而久之,這個習俗便流傳了下來,時至今日,依舊有很多人會在立秋這天吃西瓜。

4、西瓜屬于夏季水果,能夠消除暑氣,避免中暑,還有清熱利尿的效果,西瓜屬于寒性水果,體內寒氣過重的人不宜多吃西瓜,會造成脾胃虛寒,嚴重的還會引起慢性腸炎、胃炎等。

5、夏季天氣炎熱,長時間將西瓜放在室外容易發(fā)生變質,沒切開的西瓜需要放到陰涼、通風處保存,可以保存十幾天,切開后的西瓜需要放到冰箱中保存,能保存3-4天左右。

6、如果不慎吃了變質的西瓜,容易引起腸胃病,造成腹痛腹瀉,除了變質的西瓜不能吃外,冰西瓜也不宜多吃,會對腸胃產生強烈刺激。
立秋,為什么要吃西瓜?
1個回答2022-09-17 08:06
西瓜原本在宋代從西域傳入中原,立秋前后正是西域進入西瓜的采摘期,所以立秋吃瓜本身就是一種嘗鮮。
為什么立秋這天要吃西瓜?
1個回答2022-09-23 20:05
我們蘇北人有只有一種說法,去肚子里的豬毛。
立秋后不能吃西瓜了是真的嗎
1個回答2022-12-31 16:35
冬天都有西瓜吃,但是西瓜有二次摘取,一般在立秋時段,這種瓜味道變了
農村老人在立秋以后都不買西瓜,這是為什么呢?
2個回答2022-12-31 15:21
我認為是因為立秋之后的西瓜已經是最后一次所結的果實了,那么口感可能沒有那么好,而老人們都是有著一肚子經驗的,所以他們也就不買了。
立秋簡介 立秋的介紹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5 21:20

1、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第一個節(jié)氣。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jié)的節(jié)氣。中國古人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2、立秋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

3、“立秋”是中國重要的歲時節(jié)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儀式,且習俗眾多。時至今日,中國民間仍有在立秋這天“貼秋膘”“咬秋”等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