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請(qǐng)法

刺史是什么
1個(gè)回答2023-02-01 05:20
古代官名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按獭保瑱z核問事之意。
刺史是什么官
1個(gè)回答2023-02-05 22:31
刺史巡行郡縣,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稱刺史。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刺客是誰?
1個(gè)回答2022-12-25 16:15
荊軻,雖敗尤榮!
中國歷史上十大刺客是?
1個(gè)回答2024-02-18 08:26
中國歷史上十大刺客
1.荊軻 雖然沒有成功……但是留下多少傳說,產(chǎn)生多大影響,大家都知曉。
2.宇文護(hù):字薩保,是宇文泰的侄兒。他從小追隨宇文泰,既為之管理家族,又隨軍轉(zhuǎn)戰(zhàn),東征西討,功績不小,很得宇文泰的信任和器重,官拜驃騎大將軍爵封中山公。在公元557年到560年的短短三年多時(shí)間里,先后殺死了西魏恭帝元廓,以及北周的閔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三個(gè)皇帝,奪得中國歷史上殺皇帝的冠軍。
3.王亞樵 斧頭幫幫主,號(hào)稱民國第一殺手
4.聶政 : 戰(zhàn)國時(shí)期四大刺客之一。一人仗劍入朝都陽翟(今禹州), 以白虹貫日之勢(shì), 刺殺俠累于階上,繼而格殺俠累侍衛(wèi)數(shù)十人.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榮, 遂持劍自破其面,挖眼、剖腹。其姊在韓市尋到弟尸,伏尸痛哭,后撞死在聶政尸前。
5.專諸: 魚藏劍刺吳王僚
6.要離: 殺妻斷臂刺慶忌
7.豫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榮。
8.曹沫:持劍劫盟齊桓公 ,取回三戰(zhàn)失地。
9.王著: 刺殺阿合馬
10.侯贏、朱亥 竊符救趙 全都是這兩人的功勞……
刺史是什么職位
1個(gè)回答2022-08-18 10:33
大于縣令,小于太守
歷史上寫刺客的書有哪些
1個(gè)回答2024-05-18 21:15
史記中有專門的刺客列傳。
后二十三史,也有寫刺客的,不過大多包含在什么忠義篇,隱逸篇中,沒有單獨(dú)成文的。
至于其他的書,就算有寫,可是閱讀量根本達(dá)不到。
不過一般的刺客,既然被稱為刺客,那么基本上就是深藏、寂寞的人。這種人想有人寫其實(shí)不容易,大部分都是只言片語,專門的書幾乎沒有,很多都是發(fā)生什么大事,有人記錄了一下,然后整理出版,但是肯定是包含在其他很多內(nèi)容中間的。如果想看,都是刺客內(nèi)容的,有一本2007年出版的書就叫做《刺客》,不過感覺寫民國的多一些(我查了一下,百科上有這本書的信息)。
《史記·刺客列傳》四大刺客是哪四位?
1個(gè)回答2024-02-08 20:48

四大刺客是專諸、聶政、豫讓、荊軻。

《史記刺客傳》記載了有四個(gè)出名的刺客,分別是吳國人,現(xiàn)在屬江蘇南京人的專諸,魏國人,現(xiàn)在河南濟(jì)源縣人聶政,晉國人豫讓,齊國人荊軻。四大刺客皆出身江湖市井,卻都有一腔忠誠義膽,士為知己者死的決心和膽魄。

史記·刺客列傳賞析

太史公在本傳的贊語中說:“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這也就是太史公對(duì)本傳傳旨的一種集中概括了。

當(dāng)然,如果我們站在今天的立腳點(diǎn)重新審視和關(guān)照這五位刺客或劫持者的行跡以及他們行刺或行劫的具體目的,我們完全可以得出一種新的認(rèn)識(shí),作出一種新的評(píng)價(jià),但這新的認(rèn)識(shí)和評(píng)價(jià)畢竟不是太史公的。

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個(gè)時(shí)代的立腳點(diǎn),帶著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愛憎,來熱烈贊歌他所一再稱賞的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剛烈精神的。

中國歷史最著名的刺客和他們的故事
1個(gè)回答2024-01-24 20:44
荊軻刺秦王 專諸假扮廚師用魚腸劍殺吳王僚 要離身高僅五尺自斷臂殺全家獲吳王僚公慶忌信任趁其備其殺死自殺
刺史偷鞋的譯文
1個(gè)回答2024-02-16 16:27
譯文:

鄭仁凱生性貪心,曾做過密州刺史。他家奴說鞋破了,就讓穿著新鞋的吏過來,讓他上樹摘果,他家奴趁著他上樹后就把小吏的新鞋偷走了。小吏去告訴鄭仁凱,而鄭仁凱卻說:“我不是幫你守著鞋的人?!?/div>
涼州的歷代刺史
1個(gè)回答2024-03-04 13:38

貢禹,漢宣帝時(shí)。(《漢書·貢禹傳》)
谷永,漢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任,永始三年(前14年)遷北地太守。(《漢書·谷永傳》)
杜鄴,漢哀帝時(shí)。(《漢書·杜鄴傳》、《后漢書·杜林傳》)
趙宏,漢元帝、成帝之時(shí)。(《華陽國志·士女目錄》) 鄭興,漢更始帝時(shí)。(《后漢書·鄭興傳》)
郭伋,漢光武帝初。(《后漢書·郭伋傳》)
竇融,建武五年(29年)任。(《后漢書·竇融傳》)
尹業(yè),永平十八年(75年)時(shí)免。(《后漢書·馬援傳》)
皮揚(yáng),元初元年時(shí)。(《后漢書·安帝紀(jì)》、《西羌傳》)
宗漢,延光元年春見在任。(《后漢書·西羌傳》)
劉秉,永和四年(139年)任,明年免。(《后漢書·西羌傳》)
種暠,漢質(zhì)帝、漢桓帝初。(《后漢書·種嵩傳》)
橋玄,漢桓帝初。(《蔡邕太尉橋玄碑》)
祝良,漢桓帝初。(《后漢書·陳龜傳》)
成就,漢桓帝時(shí)。(《魏志·董卓傳》注引《吳書》)
郭閎,延熹二年(159年)至四年(161年)見在任。(《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段颎傳》)
趙仲臺(tái),延熹年間。(《魏志·閻溫傳》注引《魏略》)
劉恭,延熹年間。(《后漢書·羊陟傳》)
孟佗,建寧三年(170年)見在任。(《后漢書·西域傳》、《三輔決錄》)
劉虔,熹平六年(177年)見在任。(《后漢書·蔡邕傳》)
周洪,光和二年(179年)見在任。(《魏志·虔淯傳》注引《烈女傳》)
魏元丕,光和四年(181年)卒。(《隸釋》卷10《元丕本碑》)
梁鵠,中平元年(184年)見在任。(《后漢書·蓋勛傳》注引《續(xù)漢書》)
左昌,中平元年(184年)任。(《后漢書·蓋勛傳》)
宋梟,中平元年(184年)繼左昌后任。(《后漢書·蓋勛傳》)
楊雍,中平年間,繼宋梟后任。(《后漢書·蓋勛傳》)
耿鄙,中平四年為韓遂所殺。(《后漢書·靈帝紀(jì)》、《傅燮傳》、《董卓傳》)
張則,漢靈帝時(shí)。(《華陽國志·漢中女士志》)
種劭,興平元年(194年)前。(《后漢書·獻(xiàn)帝紀(jì)》注、《董卓傳》)
韋端,建安十年左右遷太仆。(《魏志·楊阜傳》、《三輔決錄》)
韋康,建安中,繼韋端后任。建安十七年為馬超所殺。(《魏志·夏侯淵傳》、《荀彧傳》、《楊阜傳》、《蜀志·馬超傳》) 鄒岐,黃初元年(220年)以安定太守遷涼州刺史。(《魏志·張既傳》)
張既,黃初元年(220年)七月繼鄒岐后任,四年(223年)卒。(《魏志·張既傳》)
溫恢,黃初四年(223年)繼張既后任,死于道中。(《魏志·溫恢傳》)
孟建,黃初四年(223年)繼溫恢后任。(《魏志·溫恢傳》)
徐邈,約太和元年(227年)至二年(228年)間繼孟建后任,在任10余年。正始元年(240年)遷大司農(nóng)。(《魏志·徐邈傳》)
王渾,約正始年間。(《魏志·崔林傳》、《晉書·王戎傳》) 牽弘,泰始六年(270年)任,七年(271年)死于邊事。(《魏志·牽招傳》、《晉書·陳騫傳》,《資治通鑒》卷78、卷79)
蘇愉,泰始年間,曾與河西的鮮卑人大戰(zhàn),而退守內(nèi)地。泰始七年(271),與禿發(fā)樹機(jī)能戰(zhàn)于金山(今甘肅省山丹縣南),兵敗身死。
楊欣,咸寧四年(278)與若羅拔能等戰(zhàn)于武威,兵敗而死。
彭祈,太康元年(280),朝廷起用守喪滿三年的彭祈出都督?jīng)鲋葜T軍事兼涼州刺史,入主姑臧城。
胡喜。(《魏志·鐘會(huì)傳》注引《晉諸公贊》)
張軌,永寧元年(301年)任,死于任內(nèi)。(《晉書·張軌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