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疫情英語作文高中生

孩子抱怨老師不好怎么辦 孩子抱怨老師不好該如何處理
1個回答2024-01-30 17:16
1、先聆聽,不批判:請先不急著和孩子一起出氣,罵老師、怪老師、批判老師。這么做,只會強化孩子對于老師的所作所為,更加認為是不公平的。先仔細聆聽孩子在訴說過程中,反映出來的情緒。先感受、接受孩子的情緒,無論他的想法合不合理,至少他當下的情緒是很真切的。面對孩子抱怨不公平,請至少把它當作一回事。如果我們選擇忽略或不理,這時很容易讓孩子在日后,懶得再和我們說。因為,說了也沒用。和孩子討論這件事情,在時間點的選擇上,不要在孩子的氣頭上,不滿的節(jié)骨眼里,馬上和孩子討論。請留待孩子情緒穩(wěn)定之后,再選擇以往彼此比較好溝通的時間。

2、澄清不公平想要傳達的事:試著從孩子的反映里,澄清孩子真正想要說的事。當孩子抱怨老師不公平,有時反映的是,師生之間的關系可能存在著疏離、矛盾、沖突、或不是那么協(xié)調?;蛎鎸Σ煌瑢W的喜愛與在乎程度?;蛘J為老師的管教方式不近人情,不夠精致、不夠周延,而感到不滿或怨懟?;蜃杂X老師的考試、評量、課業(yè)要求太過于嚴苛。仔細觀察孩子認為的不公平,主要是聚焦在哪些事情上?仔細留意孩子的說法,過程中,是否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或認為自己不應該承擔這么重的后果?從孩子的表達中,也讓我們來思考老師的做法是否周延。以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和老師進行親師溝通。孩子是否有其他的替代問題解決方案?聽聽看,孩子心目中,期待老師該如何公平對待。

3、和孩子討論眼里的公平:每個孩子對于公平的認定,不盡相同。但通常大都自認有理,對方無理。或許,聽聽看孩子的公平怎么說,是否大家都得一樣才算公平?我們可以拋出例子來和孩子討論。以教室座位安排為例。如果公平是都只要一樣,那就不應該有不同的位置,象是前中后、左右中間。如果位置要公平,那么大家應該都得要坐在同個位置上。當然,這種情形夸張地說,就只能疊上去。但是,問題又來了。如果大家疊上去,那為什么有人在下方,有人在中間,有人在最上面?因為這樣子也不公平,每一個人的受力、承載的重量又不一樣。放手,讓孩子來扮演安排事情、分配任務的角色。例如讓孩子思考,面對教室里,不同的事情分派,象是打掃工作、園游會、運動會、校慶的分工等,該如何安排?引導孩子在考量每一件事情或工作時,得需要斟酌每一個人的能力、身心特質的差別。腦力激蕩一下吧!看看孩子對于公平是否有另一番解釋。
關于一個抱怨與不抱怨的問題。
1個回答2024-05-23 04:10
前面的那些回答都很好。

我只想說點簡單的。首先人是希望自己快樂的,你在糾結要不要抱怨的時候,已經不快樂了。



我學心理學這么多年,按說很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了,可是免不了有時候還是會抱怨??磥砬榫w不是簡單的一個理智與否就能概括的。



那么當消極的情緒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怎么辦呢,如果你覺得抱怨歇斯底里不夠優(yōu)雅,于職業(yè)形象有損,那么你就可以不要把它表現(xiàn)在看得見的地方,比如面部表情這個最明顯,你可以心底暗暗的說“shit,ca,kao”,然后該干嘛還是正常干嘛。



回到自己的小空間里,如果還是覺得憋屈,那就好好的釋放吧,找信得過又愿意聽你嘮叨的老友噴噴,或者一個人打打沙包,聽聽音樂平靜一下,最主要的目的是放松,不要讓自己總是緊繃繃的,那樣老得快啊。



總之一句話,有了情緒就要宣泄,那些把自己搞抑郁的,精神分裂的就是憋久了,沒找到外在的出口,所以就回轉來傷害自己,把自己弄出來毛病。那么合理的適當?shù)男故怯蟹椒ǖ?,自己慢慢尋找就是了,只要不著急就行了,話說,急也沒用。重要的是,宣泄之后,還是要步入日常生活的正軌,不能讓壞情緒影響太久。祝愉快!
孩子是怎樣抱怨學校疫情
2個回答2023-12-02 03:47
孩子抱怨學校疫情,心情不好,以下幾方面要做好
一、家長方面:

1. 學會傾聽與共情。無論孩子有怎樣的抱怨、怎樣的脾氣,家長不要急于指責和評判,更不能挖苦和諷刺孩子,應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孩子的心理需要或他們恐懼、焦慮的真正含義。如孩子說“我不想去上學了”,家長可以這樣問“孩子,爸爸媽媽理解你現(xiàn)在可能很難受,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訴我們嗎?我們一起解決”,而不是直接責問“你不去學校能干什么”,或直接認為“你就是不想讀書”之類的。

2. “音體繪讀”療法。音樂可減壓、運動可改善負性情緒、繪畫可引導 走出心理恐慌區(qū)、閱讀可提升思想境界和人文素養(yǎng)。青少年富有活力,樂善好學,對音樂、運動、繪畫、閱讀有很高的興趣與潛質。家長在家可與孩子一起聽一聽輕松的音樂、畫一畫理想中的家、做一做親子運動、讀一讀彼此喜歡的書。這樣既改善了親子關系又提高了綜合素養(yǎng)。

3. 規(guī)律作息,警惕網癮。疫情期間,活動空間受限制,家長要同孩子一起積極地適應當前的生活節(jié)奏和模式。 生活有規(guī)律,早睡早起,不無限制地熬夜,合理規(guī)劃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

二、兒童青少年方面:可使用傅素芬教授總結的“情緒穩(wěn)定箱”和“情緒穩(wěn)定三步法”控制情緒。

1.情緒穩(wěn)定箱:即保持情緒穩(wěn)定的工具。如保證每日基本生活保障(即做到作息規(guī)律、睡眠良好、飲食均衡等)、嚴格要求自己(如完成學校的每日學習任務等)、合理安排放松時間(每天適當安排一點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聽音樂)等。

2.練習情緒穩(wěn)定“三調法”:

一“調身”:即調整身體姿勢。以最放松、最舒服的姿勢坐好或躺好,讓全身的每一個部位每一塊肌肉放松。如果覺得放松不了,可先試著先讓全身每一個部位都盡量收緊,再放松。就像先緊緊握住拳頭,然后突然把手攤開,讓自己感受到放松的感覺.

二“調息”:即調整呼吸。坐著或者躺著,用鼻子做深而慢的呼吸,一吸一呼,注意力關注呼吸以及身體的感受.讓自己吸氣時吸滿整個胸腔,同時讓肚子鼓起來,呼氣時盡量把整個胸腔和肚子里的氣往外吐,感覺每一個肺泡的氣都呼出去了,然后再猛吸,再呼出氣.吸滿氣后可稍停頓3-4秒,反復做3-5次,慢慢地情緒就穩(wěn)定下來了,每天可連續(xù)做3分鐘。建議“調身”和“調息”一起做,就是放松身體的同時做呼吸調整,這樣效果會更好。

三“調心”:即調整想法。人們往往困擾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當出現(xiàn)“不合理”或“消極”的想法時可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與自己對話。如自己扮演A和B兩個角色,A角想“香港疫情這么嚴重,國內多地相繼出現(xiàn)確診病例,出去必定被感染”。B角可以這樣對話”香港疫情固然嚴重,國內也有從香港輸入的病例,說明疫情防控還不能放松,外出時做好防護工作還是安全的,況且政府和衛(wèi)生部門做了很多聯(lián)合防控的工作”。這不但是對事情想法的轉換,而且可以讓思維指向多一些積極正面的信息,從而穩(wěn)定情緒。

具有一定自控能力的個體,如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家長要告訴孩子:“你自己才是情緒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要有意識地去學習如何穩(wěn)定情緒,提高適應能力。如遇到自己難以排解的焦慮、抑郁等情緒時可及時向同伴或父母傾訴,學會表達,獲得心理支持。

面對自主控制性不夠完善的個體,如三年級以下的孩子,家長可以用比喻、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孩子,促進孩子的心理成長。

葉海森主任溫馨提示:如果經過調整后仍然不能自拔,或者根本就不能自我放松,或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更加嚴重,給自己的生活和社會功能帶來嚴重影響, 請您拋棄對心理問題或疾病的“病恥感”,及時尋求專業(yè)人員或專業(yè)醫(yī)療機構的幫助。
孩子愛抱怨,是什么原因造成她愛抱怨的?
1個回答2024-02-20 05:08
對現(xiàn)實的不滿!或許是她不滿意你們的所作所為!
抱怨是沒有用的,因為抱怨并改變不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6-18 02:56

抱怨的意義和幫助: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這意味著情緒,不僅是主觀上感受,更是客觀生理反應,是一種具有目的性的行為。

既是一種社會表達,也是多元的、復雜的綜合事件。更重要的是,無論是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都和我們當時的心情、性格、脾氣及行為的目的相關問題的等因素有關。抱怨對這也就意味著:所有情緒,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表達,都在向我們提供有用的信息。

臨床心理學家阿諾德曾提出:“情緒是對趨向知覺為有益的、離開知覺為有害的東西的一種體驗傾向。這種體驗傾向為一種相應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變化模式所伴隨。”所以,可以說 “抱怨” 對于我們來說其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有幫助的。

總愛抱怨,怎么不抱怨了?
4個回答2022-12-14 02:05
總愛抱怨,怎么不抱怨了?這點我想是心理作用,就是怨氣太多,心里有怒氣卻無法解決就容易抱怨,主要是心結打不開,只有打開心結看開了看透了就不會抱怨了,成熟的人是不會抱怨的,希望你能打開心結走出去。
如何能讓自己不再抱怨?停止抱怨?
1個回答2022-05-15 11:17
多想想好的方面哩!
我從來沒有為我的夢想努力過只是不停地抱怨抱怨
1個回答2024-03-06 05:41
其實有夢想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如果你都不去向著自己的夢想努力的奔跑,那么你是一個空想主義者,所以你必須要學會好好的行動起來,這樣對你來說或許才是最有意義的夢想吧
抱怨:埋怨
1個回答2024-01-26 02:14
【答案】A

【答案解析】

題干中抱怨和埋怨是一對近義詞。A選項膽怯和怯弱是一對近義詞;B、C、D選項都是反義詞。因此選擇A。

抱怨:埋怨
1個回答2024-02-29 01:24

C

解析:

抱怨和埋怨是一組近義詞,C項的邏輯關系與之相似。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