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fēng)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火燒杏林紅霞落,李花怒放一樹白。這首詩叫什么?

2023-08-08 00:25

4個回答
你想知道答案么?給我雙擊+關(guān)注我告訴你. 簡稱:李白名字的由來.
有的,未刪減,戳我的頭像
太白7歲時的谷雨這一天,一家人出去賞花。期間李父詩興大發(fā),即:春風(fēng)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但也只想出了前2句。于是找老婆大人求救,問:夫人,后兩句想不出來了,請夫人指點。太白的母親也是個飽讀詩書女子,回到家傍晚時分看到院子后的杏林時,想出了第三句:火燒杏林紅霞落。那第四句本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交給了他們的兒子,可太白看了看院中的李花。不假思索的說出了第四句:李花怒放一樹白。李父李母想到太白出生之前的夢,在結(jié)合此首詩。故取第四句詩的首尾兩字,作為孩子的名字!自此7歲的太白,有了名字-李白。
這首詩沒有名字,據(jù)說那是李白七歲時,父親要給兒子起個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親酷愛讀書,他們要培養(yǎng)兒子做個高雅脫俗的人。父親平時喜歡教孩子看書作詩,在醞釀起名之時,同母親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時考考兒子作詩的能力。
父親看著春日院落中蔥翠樹木,似錦繁花,開口吟詩道:“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母親接著道:“火燒葉林紅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詩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續(xù)下去。他走到正在盛開的李樹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說:“李花怒放一樹白”。
“白”——不正說出了李花的圣潔高雅嗎?父親靈機一動,決定把妙句的頭尾“李”“白”二字選作孩子的名字,便為七歲的兒子取名為“李白”。
相關(guān)問答
春國送暖百花開 迎春綻金它先來 火燒葉林紅霞落 李花怒放一樹白
1個回答2022-12-04 11:40
桃花爭紅色空深,李花淺白開自好?!顝?fù) 李花宜遠更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獥钊f里 李花半落雪成堆,未後桃花錄續(xù)開?!獥钊f里 李花不減梅花白,閑與梅花爭幾回?!w必象 百曲迷樓春不住,楊花飄蕩李...
全文
李子杏成熟的時候不要從樹下經(jīng)過
1個回答2024-02-19 08:43
瓜田李下 分開就是 瓜田不拾履,李下不整冠, 意思是 避嫌疑
三年級寫童話作文,用上棗樹,柳樹,杏樹,梨樹這幾個詞,三百字
1個回答2024-01-27 23:24
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樹和一棵小棗樹.   小柳樹的腰細細的,樹枝綠綠的,真好看.小柳樹看看小棗樹,樹枝彎彎曲曲的,一點兒也不好看.小柳樹說:“喂,小棗樹,你的樹枝多難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春天...
全文
蘋果樹桃樹梨樹杏樹李子樹哪個先開花的樹閱讀
2個回答2023-02-05 00:05
蘋果樹、桃樹、梨樹、杏樹、李子樹開花的順序是:杏樹-桃樹-梨樹-李子樹-蘋果樹。其中:桃樹、梨樹、李子樹的開花期很接近(相差2-3天),有時在同一地點能夠看到這三種果樹同時開花的現(xiàn)象。
東郭先生和兒狼的故事中 杏樹在本文中的形象是?
1個回答2024-02-09 12:32
故事說,有一位書生東郭先生,讀死書、死讀書,十分迂腐。一天,東郭先生趕著一頭毛驢,背著一口袋書,到到一個叫"中山國"的地方去謀求官職。?突然,一只...
百花綻開是成語嗎?
1個回答2024-01-25 10:33
百花綻開不是成語,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
李白霞,有多少李白霞,李白霞同名同姓
1個回答2024-01-31 02:55
通過全國14億公民身份信息系統(tǒng)查詢,全國叫 李白霞 的有: 2068人。
故事:杏林暖春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2 00:52
三國時候,吳國侯官(今福建長樂市)有一位叫董奉的人,是一位很高明的醫(yī)生,傳說有“仙術(shù)”。他“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 杏林春暖圖 。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shù)年,得十萬余株,蔚然成林...
全文
作文作文杏林春暖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26 07:13
教學(xué)媒體 錄音機 教學(xué)過程:一、導(dǎo)入課文:我國古代以“杏林”來稱頌良醫(yī),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學(xué)習(xí)的課文就告訴了它的由來二、揭題 三、自學(xué)課文要求:(1)自學(xué)課文生字,理解詞語:義不容辭 酬謝...
全文
春暖杏林典故?
1個回答2024-01-29 18:54
三國時候,吳國侯官(今福建長樂市)有一位叫董奉的人,是一位很高明的醫(yī)生,傳說有"仙術(shù)"。他"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shù)年,得十萬余株,蔚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