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商鞅變法的知識,還有徙木為信的典故。急!!!

2024-02-02 00:29

謝謝
1個回答
 商鞅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之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師公孫賈還教唆太子駟公開出來反對。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加強思想統(tǒng)治,新法得到推行??墒牵?38年,孝公死,太子駟繼位,是為秦惠王。公子虔等乘機發(fā)動反攻,誣陷商鞅以“謀反”的罪名,將他逮捕并車裂。商鞅雖死,秦惠王和他的子孫都繼續(xù)實行商鞅的新法,所以秦的國勢繼續(xù)發(fā)展,為后來秦滅六國,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礎(chǔ)。
相關(guān)問答
有關(guān)商鞅變法的知識,還有徙木為信的典故。急?。?!
1個回答2024-02-06 00:15
 商鞅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之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師公孫賈還教唆太子駟公開出來反對。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加強思想統(tǒng)治,新法得到推行??墒?,前338年,孝公死,太子駟繼位,是為秦...
全文
商鞅的徙木為信典故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7 04:26
徙木為信 令①既具②,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③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④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fù)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⑤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⑥下令,令行于民。 譯文...
全文
商鞅的徙木為信典故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7 13:18
徙木為信 商鞅變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fù)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
全文
商鞅徙木立信說明了什么道理
1個回答2024-05-22 17:07
商鞅世睜徙木立信中徙木立信的意思是指通過使人搬動木頭而樹立威信,而使公眾信服的行中嘩為,說明的道理是需要確立一種政權(quán)的公信力,因為當(dāng)時衛(wèi)鞅初入秦地并深感秦的弊政,政出多門、政令不清,百姓對官府...
全文
商鞅徙木立信的小故事50?
1個回答2024-01-06 17:53
商鞅立木建信是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在秦國國都的一個事件。當(dāng)時商鞅變法推出新法令,怕民眾不信任,放了一根木頭在城墻南門,貼出告示說:如有人將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所有民眾都不信。直到將賞金提升至五十金時...
全文
商鞅徙木和吳起僨表的故事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
1個回答2024-01-20 06:51
誠實守信,必有所得。
商鞅立木是不是信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1-26 01:03
商鞅立木不是信的成語,是關(guān)于“信”的典故。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兩次實行變法,變法內(nèi)容為"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zhàn)斗,實行連坐之法"。開始推行革新...
全文
商鞅徙木立和吳起憤表的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1個回答2024-01-21 11:12
商鞅變法是一次極其深徹的改革,它的主要改革方向是廢除奴隸制、貴族封地制,使奴隸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建立軍功制的同時貴族的私兵土地全部廢除,使人民的勞動熱情和戰(zhàn)斗欲望極度增強,同時國家的力量高度凝聚,...
全文
商鞅徙木立信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績效管理
1個回答2023-12-02 10:47
商鞅徙木立信體現(xiàn)了——有令必行,取信于人的績效管理。 在生活中,誠信是評價一個人道德好壞的重要標(biāo)準(zhǔn)。同樣,在治理國家方面,“民無信不立”乃是治國的根本原則之一。通過商鞅立木取信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全文
商鞅立木,取信于人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28 00:49
商鞅立木建信是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在秦國國都的一個事件。當(dāng)時商鞅變法推出新法令,生怕民眾不信任,放了一根木頭在城墻南門,貼出告示說:如有人將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 所有民眾都不信。直到將賞金提升至五十金...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