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數(shù)腳

2023-12-19 05:21

1個回答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俏艺淼闹邪嗾Z言活動教案:數(shù)腳,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數(shù)腳1

   一、活動目標:

  1、愿意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幫助幼兒積累有關動物的腳的知識經驗,產生了解動物的興趣。

  3、學習詞語:又輕又巧、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等詞語。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

   三、活動過程:

 ?。ㄒ唬┯螒?-猜猜它是誰,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天氣真好,小動物們來到草地上??匆豢?、猜一猜它們是誰?

 ?。ń處熗ㄟ^"拉幕"來制造懸念,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ǘ┬蕾p理解故事。

  1、幼兒欣賞故事前半部分。

  提問:小動物們在草地上干什么?(數(shù)腳)(教師將錄制好的音頻導入,烘托故事的氣氛。)

 ?。?)提問:小雞有幾只腳?它是怎樣走路的?(學習詞語:又輕又巧) (點擊小雞,播放錄音。)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小雞的下面出示數(shù)字。(從資料庫中拖出數(shù)字2,同時也讓幼兒認識數(shù)字2)

 ?。?)分別出示小兔、螳螂、螃蟹的圖片。(效果同上)(學習詞語: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過渡語: 小動物們正說著,這時候誰來了?(小蜈蚣) (利用飛入的方式導入小蜈蚣)2、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引起幼兒數(shù)蜈蚣腳的興趣。

  (1)提問: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只腳嗎?(不知道)(點擊蜈蚣,播放錄音。)

 ?。?)小動物們都來幫小蜈蚣干什么?(幫忙數(shù)腳)數(shù)清楚了嗎?(沒有)(分別播放小動物數(shù)蜈蚣腳的聲音)

 ?。?)為什么小雞、小兔、螳螂、螃蟹都數(shù)不清蜈蚣的腳呢?(蜈蚣的腳太多了)

  3、故事結尾。

  提問:小蜈蚣到底有多少只腳?(42只腳)。(從資料庫中拖出數(shù)字4和2,同時也讓幼兒認識數(shù)字4和2連起來就是讀42)

 ?。ㄈ┰俅涡蕾p故事。

 ?。ㄍ暾シ殴适聢D片,配上輕音樂,鼓勵幼兒與教師一起邊講故事邊表演)

 ?。ㄋ模┯懻?誰的腳多?誰的腳少?誰的腳用處大?

  師:小動物們在一起數(shù)腳,比誰的腳少,比誰的腳多,那么到底誰的腳少,誰的腳多呢?誰的腳用處大?誰來說一說你的意見。(出示圖表,幫助幼兒鞏固對小動物以及它們腳的數(shù)量的認識)

  教師小結:大家說的很對,每個小動物的腳的用處都很大,每個小動物都離不開自己的腳。

 ?。ㄎ澹┞犚魳?,表演"走路",結束活動。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戴上頭飾,我們一起來學小動物走路到外面去做游戲吧。

  (播放音樂,讓幼兒在游戲中結束活動)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數(shù)腳2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愿意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2、感受故事的趣味性,豐富詞匯:又輕又巧、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活動準備: 故事ppt、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ㄒ唬┯螒颉安虏滤钦l”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導入:天氣真好!草地上來了一群小動物,我們一起來猜猜它們是誰呢?你從哪里看出來它是小雞的?(請幼兒觀察,然后說一說)

  2、小兔、螳螂、螃蟹(同上)

 ?。ǘ┬蕾p理解故事。

  1、提問: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到草地上來干什么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就知道了。(播放故事錄音第一段)

 ?。号?,原來它們是來比一比,誰的腳多,誰的腳少,誰的腳用處大。

  2、提問:那怎么樣來比誰的腳多,誰的腳少呢?:可以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

  3、那我們一一看、數(shù)一數(shù)吧。小雞有幾只腳?你們知道小雞是怎么走路的嗎?誰來學一學?(豐富詞匯:又輕又巧)

  教師:小雞有兩只腳,兩只腳走路又輕又巧。(一起學學小雞,說一說)

  4、小兔、小螳螂、螃蟹他們有幾只腳,他們分別是怎么走路的?分別請幼兒學一學。(豐富詞匯: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行霸道)

  5、小動物們正說著,這時候誰來了?小蜈蚣有幾只腳呢?我們聽聽小蜈蚣自己怎么說的?

  提問:小蜈蚣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辦呢?猜猜看,怎么辦?(小動物們可能會它)

  提問:小動物們能幫它數(shù)清楚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小雞數(shù)清楚了嗎?小雞怎么說的?小兔數(shù)清楚了嗎?小兔怎么說的?螳螂數(shù)清楚了嗎?螳螂怎么說的?螃蟹數(shù)清楚了嗎?螃蟹怎么說的?

  哎呀,小動物們都沒能數(shù)清楚,怎么辦呢?小朋友愿意幫幫忙嗎?

  老師,我把這條蜈蚣放到放大鏡下面來,我們一起幫它數(shù)一數(shù)吧!

  6、:原來,蜈蚣一共有42只腳,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來表達,就是21對腳,兩只腳稱為一對。

  7、完整欣賞故事。這個故事真有趣!讓我們一起完整的來聽一聽這個故事,一邊聽,請小朋友一起跟著講一講。

  (三)故事表演。

  1、《數(shù)腳》不僅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還可以把它變成一個好玩的游戲呢?你們想不想玩?

  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藏了好多小動物胸飾,我們請小朋友拿出來看一看,然后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這個小動物有幾只腳,它是怎么走路的?

  2、一會一起來說故事,輪到哪個小動物,那個小動物就站起來說一說,表演一下。

  3、你們還想扮演其他小動物嗎?我們回到教室再一起玩一玩吧!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數(shù)腳3

   活動目標:

  1、愿意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知道不同的動物腳的數(shù)量也不一樣,產生了解動物的興趣。

  3、學習詞語:又輕又巧、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沖直撞。

   活動過程:

   一、觀看多媒體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的天氣真好,草地上來了很多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呢?

  1.師: (出示小雞圖):它是誰呀?

  師:小雞有幾只腳呢? 那你知道它是怎么走路的嗎?誰來學一學?(學習詞語:又輕又巧)

  2.師:(出示小兔圖)誰又來了?

  師:小兔子有幾只腳?它是怎樣走路的'?(學習詞語:蹦蹦跳跳)

  3.師: 咦!這是誰,你們知道嗎?(出示螳螂圖片)它有幾只腳啊?

  師:六只腳的螳螂是怎樣走路的呀?(學習詞語:大搖大擺)

  4.師:(出示螃蟹圖片): 螳螂有六只腳,有一個動物它的腳比螳螂還要多呢,我們來看看會是誰呢?(螃蟹 )

  師:螃蟹是怎樣走路的?(學習詞語:“橫沖直撞”)

   二、欣賞、理解故事。

  1、 幼兒聽故事的前半部分。

  師:小動物來到草地上干什么呢?

  師:小雞怎么說的?小兔、螳螂、螃蟹是怎么說的呢?

  師:小動物們正說著,這時候誰來了?

  2、 幼兒聽故事的后半部分。

  師:小蜈蚣到底有多少只腳?

   三、 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師:數(shù)腳這個故事有趣嗎?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

   四、 擴散思維,進行遷移。

  師:聽了這個故事我們小朋友知道了小雞有兩只腳,小兔有四只腳,螳螂有六只腳,螃蟹有八只腳,蜈蚣有四十二只腳,那除了故事中出現(xiàn)的這些動物你還知道什么動物?它有幾只腳?

  活動反思:

  游戲是幼兒熟悉而且很感興趣的事,為了讓幼兒在一節(jié)課中不覺得枯燥無味,所以我從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出發(fā)組織本次活動內容,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讓孩子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獲得知識,即在玩中學,學中玩。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猜猜它是誰”中,每種動物都以不同的方式出現(xiàn),我以有關腳的不同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想象,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動作表現(xiàn)自己對動物走路方式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提煉,使幼兒對“又輕又巧”、“蹦蹦跳跳”、“大搖大擺”、“橫沖直撞”等詞語的學習顯得非常自然,體現(xiàn)了《綱要》所提出的“既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的要求。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欣賞理解故事”中,首先引導幼兒在欣賞故事前半部分的基礎上,學說小動物的話,給幼兒了一個語言交流、學習的機會;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顧及了整體幼兒,沒有考慮到個別幼兒的發(fā)展,應讓個別幼兒完整地說。接著設置了“蜈蚣有幾只腳?”的懸念,并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的后半部分“小動物幫助蜈蚣數(shù)腳”;隨后,幼兒幫助蜈蚣數(shù)腳,解開懸念——原來這只蜈蚣有42只腳,這樣的安排,不僅鍛煉了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的能力,豐富了幼兒有關蜈蚣的知識,讓他們產生了了解蜈蚣有多少只腳的興趣,而且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幼兒都熱情高漲。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對本次活動內容進行了拓展,請幼兒討論并說說其它的動物有幾只腳,并學一學動物走路的樣子,幼兒情緒高漲,但對于幼兒說的“章魚有10只腳,在水里游”,我在課上沒有及時做出糾正,課后我糾正“章魚有8只腳,又叫八爪魚。

相關問答
小班幫我早讀腳教案
1個回答2024-01-19 02:43
  1.鉆研大綱、教材,確定教學目的   在鉆研大綱、教材的基礎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廣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教學目的一般應包括知識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
全文
小班語言教案~我有一雙腳?
1個回答2024-02-26 05:57
  幼兒園教案:我有兩只腳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初步認識自己的小腳,知道自己有兩只腳,小腳會做事,是自己的好朋友 通過看、摸、玩等多種方式進一步認識自己的腳 體驗和小腳玩游戲的快樂...
全文
小班科學教案誰的腳印
1個回答2024-01-21 15:04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生、備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
全文
小班教案《有趣的腳印》
1個回答2024-02-17 04:21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有趣的腳印》,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
全文
小班繪本教案 誰的腳印
1個回答2024-02-07 22:58
  目標   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情節(jié)的有趣和神秘。   體會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一失望一驚喜”的情感變化。   仔細觀察畫面內容,感知各種腳印的特點,積極運用語言進行表達。   過程...
全文
小班繪本教案 誰的腳印
1個回答2024-02-04 22:24
教學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謂背景,即是向讀者交待清楚:"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紹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fā)生是否有什么特別的原因和條件。背景是案例...
全文
小袋鼠從頭動到腳教案小班
1個回答2024-03-08 07:38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
全文
小班繪本教案 誰的腳印
1個回答2024-01-25 22:29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扮或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敏缺寬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
全文
小班從頭動到腳的復習教案
1個回答2024-03-13 18:20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活潑好動,但基本動作發(fā)展較弱,堅持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如何發(fā)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呢?《綱要》中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據此,我設計了本次...
全文
小班繪本教案 誰的腳印
1個回答2022-11-08 19:40
  目標   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情節(jié)的有趣和神秘。   體會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一失望一驚喜”的情感變化。   仔細觀察畫面內容,感知各種腳印的特點,積極運用語言進行表達。   過程  ...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