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史記》 第44卷.魏世家3

2018-03-05 10:46:00彭城觀月07:39 3050
聲音簡介

【二十四史】之【史記】全集白話版精讀。由悅爸傾情錄制,希望本專輯的錄制,能為國人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盡微薄之力。

《史記》是中國的第一部紀(jì)傳體通史。由漢代的司馬遷花了13年的時間所寫成的,是所有史書中用時最長的?!妒酚洝吩短饭珪?,全書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八書、十二本紀(jì)、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記載了上起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它包羅萬象,而又融匯貫通,脈絡(luò)清晰,“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詳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舉凡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fā)展?fàn)顩r。

《史記》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余字。
《史記》內(nèi)容:
十表(大事年表);
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對后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鑒》并稱為“史學(xué)雙璧”。因此司馬遷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史圣”。與司馬光并稱“史界兩司馬”, 與司馬相如合稱“文章西漢兩司馬”。
十二本紀(jì)(記歷代帝王生平、政績);
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
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jì)》、《武帝本紀(jì)》、《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后人大多數(shù)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是確鑿無疑的。今本《史記》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數(shù)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妒酚洝啡〔南喈?dāng)廣泛,取自《諜記》、《五帝系諜》、《尚書 》、《秦記》、《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馬兵法》、《春秋歷譜諜》、《春秋 (史書)》、《國語》、《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等;當(dāng)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國策》、《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diào)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搜集的材料做了認(rèn)真地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采用闕疑的態(tài)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于取材廣泛,修史態(tài)度嚴(yán)肅認(rèn)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nèi)容豐富。與《資治通鑒》(司馬光)并稱“史學(xué)雙璧”。
由于司馬遷受時代的限制,《史記》也存在某些缺點與不足之處。例如,存在“天命”、災(zāi)異和歷史循環(huán)論的神秘思想的影響。在《六國年表序》論述秦并天下的原因時,指出這是“天所助”的結(jié)果。在《天官書》中,記述各種特殊的自然天象時,常常與人事聯(lián)系在一起,更多地表現(xiàn)了災(zāi)異的神秘思想。這些說明《史記》在“究天人之際”時,仍然沒有完全擺脫“天人感應(yīng)”神學(xué)思想的影響。


正史《三國志》中分為《魏傳》、《蜀傳》、《吳傳》,請問全部加起來總共有幾卷?

一共65卷...

魏都區(qū)的歷史文化

名人 魏都區(qū)灌夫:(?-前131)西漢潁陰(今許昌)人,字仲孺。 灌孟:西漢潁陰(今許昌)人。原名張孟。 姜子牙:周朝宰相,助周武王滅商,河南許昌人。 徐庶: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荀彧: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荀攸: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姓氏 古老的許昌文化燦爛,名人輩出。許昌也是姓氏宗親祖根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許、陳、鐘、方等姓氏之根深植于許昌大地,維系著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的感情紐帶。 文化類別 史前文化系列、漢文化系列、三國文化系列、寺廟建筑文化系列、鈞瓷文化系列。

魏主指哪一帶古代歷史人物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獻文帝拓跋弘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名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時僅5歲,公元490年親政。親政后,進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從平城遷都洛陽;后又改鮮卑姓氏為漢姓,藉以改變鮮卑風(fēng)俗、語言、服飾。此外,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lián)合統(tǒng)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孝文帝的改革,對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謚孝文皇帝,廟號高祖。

求《史記》卷十三的譯文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事跡的記錄,是很久 遠的了。殷代以前諸侯國的史事不可能編排列舉出來,周代以來的歷史才略微可以著錄??鬃討{藉歷史文獻編次《春秋》,以魯國紀(jì)元年數(shù)為綱紀(jì),訂正時間日月,是很詳盡的了。至于依次序編成的《尚書》則很簡略,沒有年月;有的稍微有一些,但大多都有缺漏,不能著錄。因此,有疑問則還保留疑問的作法,是很慎重的啊。 我閱讀記載遠古帝王世系的牒記,白黃帝以來都有年數(shù)記錄??蓟切┠隁v譜牒和五德終始相承的流傳,古代文獻的記載都不相同,甚至乖謬差異??追蜃記]有論定編次那些年月,難道是沒有原因的嗎!于是,我根據(jù)《五帝系諜》、《尚書》匯集黃帝以來到共和時代關(guān)于世系的記錄,寫成《世表》。

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魏延死于急和直!

歷史上真實的魏延

屬于虛構(gòu)人物

姓魏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姓魏的歷史名人有: 1、魏武子:又名魏犨,魏姓最早在歷史上出人頭地的人物,春秋時晉國大夫,其二子魏顆和魏絳,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2、魏相:濟陽定陶(今山東省定陶東北)人,西漢丞相,宣帝時被封為高平侯,歷任大司農(nóng)、御史大夫等職,其主張整頓吏治,考核實效。 3、魏延:義陽(今河南省桐柏西)人,三國時蜀漢名將。曾隨劉備于蜀,以勇猛聞名,累遷為征西大將軍,后被封為南鄭侯。 4、魏舒:西晉任城樊(今山東省濟寧)人,晉武帝時為司徒,其人能斷大事,為時人所推崇。 5、魏收:下曲陽(今河北省晉州西)人,北齊史學(xué)家。北魏時曾任編修國家歷史,北齊時任中書令兼著作郎,以才學(xué)聞名于世。曾編撰二十四史之一的《魏書》。 6、魏徵:館陶(今屬河北?。┤?,唐代名臣,政治家,相太宗,曾任諫議大夫,敢于犯顏直諫,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钡戎问烂裕G二百余事,為太宗所器重,其博學(xué)多才,文采飛揚,著有《群書治要》等書。 7、魏勝:字彥威,淮陽軍宿遷(今屬江蘇?。┤?,南宋抗金名將。出身于農(nóng)家,早年曾為弓箭手。膽略過人,驍勇善戰(zhàn)。 8、魏源:原名遠達(1794-1857),改源,字默深,湖南邵陽金潭(今湖南省隆回縣)人。道光進士,官內(nèi)閣中書,晚年任高郵知州。近代著名思想家,與龔自珍齊名,時稱龔魏。他主張學(xué)習(xí)西方,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倡導(dǎo)變革。魏源不以詩名,但他的詩具有豐富的思想內(nèi)容,戰(zhàn)爭時期的許多名篇,感情熾烈,洋溢著濃郁的愛國主義激情。他還有許多山水詩寫得氣象雄偉,瑰麗悅目,有的還具哲理意味。魏源的詩風(fēng)格遒勁,激越奔放,但律詩用典較多,顯得費解,韻味不足。著有《古微堂詩集》和《清夜齋詩稿》。

歷史上的魏姓名人

蜀國大將魏延,唐朝諫議大夫魏征,明朝一時權(quán)傾朝野的魏忠賢,這幾個都是比較有名的歷史人物。

求關(guān)于魏晉時期歷史文化人物的書

《常德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1995年02期 (雖然很久遠……) 《中華文化5000年》全三冊 《探索與爭鳴》(里面有一點點)

魏公子列傳的史記簡介

《史記》是中國的一部紀(jì)傳體通史。由西漢武帝時期的司馬遷花了18年的時間所寫成的。全書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萬字,有十二本紀(jì)、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記載了上起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約公元前3000年)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它包羅萬象,而又融會貫通,脈絡(luò)清晰,“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詳實地記錄了上古時期舉凡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fā)展?fàn)顩r。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