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通典-卷五十二禮十二沿革十二吉禮十一-02
崇禮鄉(xiāng)的歷史沿革
據(jù)康熙年間上蔡知縣楊廷望主持編修的《上蔡縣志》記載,今崇禮鄉(xiāng)分屬于敦崇里(敦厚、崇禮)和 潔墻里(潔己 、固強)管轄。當(dāng)時有重要集鎮(zhèn)崇禮店。 新中國成立后,1956年置崇禮中心鄉(xiāng),1962年建東岸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97年,面積56平方千米,人口5萬。初轄轄崇禮、任莊、枯河、岳徐、橋張、西黨、中黨、東黨、段莊、東毛莊、大傅、孫莊、秦莊、東大朱、楊堂、坡朱、碾王、大袁、方堂、后店、格了朱、張莊22個行政村?,F(xiàn)合并為16個行政村。
禮泉縣的歷史沿革
上古時,禮泉縣叫寒門,傳說為黃帝升仙之處。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建縣。夏屬雍州,西周時(前11世紀(jì)—前771)名焦獲,其地理位置在京畿之內(nèi),是周王朝京城北邊的邊防重地。 秦時叫谷口縣(一作瓠口),西漢置谷口邑,屬左馮翊管轄,后改為谷喙縣,東漢并入池陽,南北朝時改稱寧夷縣。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因境內(nèi)有泉,味甘如泉,且旁有醴泉宮,故更名為醴泉縣。 唐初廢,貞觀十年(636)復(fù)置醴泉縣。明代(1368—1644),醴泉縣在明初屬乾州,嘉靖三十八年(1559)十一月改屬西安府。 清代,醴泉縣歸屬彬縣分區(q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10月)后,1950年5月改屬咸陽專區(qū),1953年1月改屬寶雞專區(qū),1956年10月改由省轄。1958年12月將醴泉縣撤銷,并入乾縣。1961年9月復(fù)設(shè)醴泉縣。 歸屬雖幾經(jīng)變更,但縣名一直沿用。直到1964年9月,才改“醴”為“禮”,即為禮泉縣。 1984年3月,改咸陽地區(qū)行政專員公署為咸陽市,實行市管縣,禮泉縣仍屬咸陽市管轄。
延吉市一中的歷史沿革
1915年延吉道立第二中學(xué) 1920年延吉道立二中和道立師范合并為吉林省第四師范學(xué)校 1934年偽“間島”省立延吉師范學(xué)校 1938年 延吉師范學(xué)校分為三校:省立師道學(xué)校省立延吉國民高等學(xué)校和省立延吉女子國民高等學(xué)校 1944年延吉第二國民高等學(xué)校 1945年延吉兩級中學(xué), 延吉女子兩級中學(xué) 1946年延邊公立延吉女子中學(xué) 1946年吉林省延吉第一初級中學(xué) 1948年延吉縣延吉第一中學(xué) 1949年吉林省立延邊初級中學(xué) 1952年延邊延吉市第一初級中學(xué) 1960年延吉市北山學(xué)校 1963年延吉市第一中學(xué) 1988年延吉市第一高級中學(xué)
延吉的歷史沿革
延吉歷史悠久,據(jù)已發(fā)掘的新石器時代出土文物及兩千年前的《漢書》中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唐朝及以前,延吉曾先后屬渤海國、高句麗王朝轄地。 元、明時代,延吉地區(qū)先后屬遼陽行省開元路,努爾干都使司布爾哈圖等衛(wèi)所。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清朝廷借“長白山一帶為先祖龍興之地”之名,將興京以東,伊通州以南,圖們江以北劃為禁山圍場,封禁長達200年之久。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設(shè)琿春協(xié)領(lǐng)?,q春協(xié)領(lǐng)下設(shè)卡倫(哨所)15處,隸屬于寧古塔副都統(tǒng)。次年始建協(xié)領(lǐng)衙門于渾蠢水(即琿春河)之北,并開始建城。 雍正七年(1729年)琿春協(xié)領(lǐng)隸屬寧古塔副都統(tǒng)。 同治九年(1870年),屬吉林將軍。 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朝鮮及中國山東、河北一帶遭大災(zāi),災(zāi)民大批遷入,清朝逐廢除封禁令,在南崗設(shè)立招墾局。撤銷協(xié)領(lǐng),改設(shè)琿春副都統(tǒng),延吉全境歸琿春副都統(tǒng)管轄。 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隨著人口日增,清朝在局子街設(shè)延吉廳。 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吉林東南路兵備道臺公署移住局子街,延吉廳升為延吉府。 1912年,延吉府改稱為延吉縣。 東北淪陷時期,延吉淪落于日寇鐵蹄下,為偽滿間島省省會。解放戰(zhàn)爭時期,吉林省政府、延邊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等行政機構(gòu)曾設(shè)在延吉。 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延吉劃歸吉合區(qū)行政委員會延邊地區(qū)管轄。為延邊地區(qū)行政公署駐地。當(dāng)時稱延吉街。11月9日,成立民主政府。11月20日,在延吉召開延邊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成立延邊地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從延吉街遷往龍井。12月,延吉街隸屬于吉林省延邊地區(qū)延吉縣,為公署駐地,延吉縣政府駐地。 1946年1月,延吉街歸吉遼省吉東分省延吉縣管轄。8月,吉林省政府遷至延吉街。7月13日,吉東分省更名吉東專區(qū)。 1947年2月15日,劃出延吉等4個縣,恢復(fù)延邊專區(qū),延吉街為延邊專區(qū)行署駐地,仍隸屬于延吉縣。 1947年9月25日,重新組成吉東專區(qū),轄延吉縣等8個縣,延吉仍隸屬于延吉縣。 1948年3月10日,吉林省政府從延吉街遷往吉林市。3月27日,吉東專區(qū)更名為延邊專區(qū),延吉街劃歸延邊專區(qū)延吉縣管轄。吉林省政府從延吉街遷往吉林。 1948年7月,經(jīng)東北行政委員會批準(zhǔn),吉林省政府決定,設(shè)延吉市(區(qū)級市),隸屬于延吉縣。 1949年,成立延吉市人民政府。1950年8月,延吉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延吉市遷至龍井市(區(qū)級)。 1952年9月3日,成立延邊朝鮮族自治區(qū)(1955年改稱自治州),延吉是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后為自治州人民委員會)所在地。 1953年5月,將延吉市從延吉縣劃出,設(shè)立縣級延吉市。 1955年年撤銷延吉縣。 1956年4月,延吉市人民政府更名為延吉市人民委員會。 1967年2月,延吉市人民委員會更名為延吉市人民武裝部生產(chǎn)指揮部。 1968年8月,撤銷延吉市人民武裝部生產(chǎn)指揮部,成立延吉市革命委員會。 1980年,撤銷延吉市革命委員會,成立延吉市人民政府。 1985年1月,國務(wù)院批準(zhǔn)延吉市為全國甲級開放城市。
吉安縣的歷史沿革
吉安縣古稱廬陵縣?!端?jīng)注》說它是因瀘水而得名。 夏、商時代(約前21世紀(jì)~前1046),地域處揚州西境。周朝(前1046~前221)地屬吳、越、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統(tǒng)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始設(shè)廬陵縣,隸屬九江郡,縣治在今泰和縣西3里。高祖元年(前206),秦亡,楚漢爭霸,英布為九江王,廬陵縣屬九江王國。 漢高祖五年(前202),潁陰侯灌嬰渡江平定楚地,分九江郡立豫章郡,領(lǐng)18縣,廬陵縣屬豫章郡。新始建國元年(9),改豫章為九江郡,改廬陵為桓亭縣。建武元年(25),桓亭縣復(fù)名廬陵。初平二年(191),分豫章立廬陵郡,縣名高昌,屬廬陵郡。 三國屬吳國領(lǐng)地。 晉太康元年(280),司馬炎平吳,廬陵郡治遷石陽,縣屬沿舊。咸康八年(342),廬陵太守孔倫移廬陵治于今吉安市區(qū),石陽縣隨徙。 南朝梁天監(jiān)元年(502),武帝滅齊,高昌縣并入石陽縣,隸屬廬陵郡,郡縣同治所。 隋開皇十年(590),改廬陵郡為吉州,改石陽縣為廬陵縣。次年,撤銷吉陽(今吉水)、興平(今永豐)、陽豐(今永豐)三縣,并入廬陵縣,隸屬吉州。大業(yè)三年(607),改吉州為廬陵郡,廬陵縣隸屬不變。 唐武德五年(622),復(fù)置吉州,廬陵仍為附郭縣。開元二十一年(733),江南道分東、西二道,廬陵縣屬江南西道吉州。天寶元年(742),改吉州為廬陵郡。乾元元年(758),復(fù)改廬陵郡為吉州,縣屬不變。 十國吳天祐六年(909),廬陵縣屬楊吳領(lǐng)地。南唐保大八年(950),析廬陵水東11鄉(xiāng)置吉水縣,廬陵縣仍為吉州附郭縣。 北宋元祐七年(1092),廬陵的同水鄉(xiāng)與吉水的順化鄉(xiāng)互易(順化鄉(xiāng)即純化鄉(xiāng))。 南宋景炎二年(1277),忽必烈設(shè)立江西宣慰司,改吉州為吉州路,廬陵縣隸屬如故。 元元貞元年(1295),改吉州路為吉安路,吉安之名始于此,相傳意取“吉泰平安”之義,廬陵縣仍屬之。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兵取江西,改吉安路為吉安府,廬陵縣屬吉安府。 明洪武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廬陵縣屬江西布政使司湖西道吉安府。崇禎十六年(1643)十一月,張獻忠克吉安,改吉安府為親安府,改廬陵縣為順民縣。次月,復(fù)稱吉安府廬陵縣。 清初沿明制,康熙二十一年(1682),湖西道廢,吉安府直屬省。雍正九年(1731),廬陵縣隸屬吉南贛道吉安府。乾隆十九年(1754),廬陵縣隸屬吉南贛寧道吉安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府,撤道。民國三年(1914),改廬陵縣為吉安縣,設(shè)廬陵道于宜春(兩年后遷吉安),吉安縣屬江西省廬陵道。民國十五年,廢廬陵道,吉安縣直屬江西省。 民國二十一年,江西省劃分13個行政區(qū),吉安縣隸屬第九行政區(qū)。民國二十四年,江西省縮編為8個行政區(qū),吉安縣隸屬第三行政區(qū)。民國三十一年,全省劃為9個行政區(qū),吉安縣仍屬第三行政區(qū)。 1949年7月16日吉安縣解放。7月28日,奉令析吉安縣石陽鎮(zhèn)置吉安市,同屬吉安分區(qū)。1949年9月,吉安分區(qū)改為吉安專區(qū)。1958年11月,吉 安縣并入吉安市,次年6月,縣、市仍分治。1968年,吉安縣專區(qū)改名井岡山地區(qū),吉安縣屬井岡山地區(qū)。1979年改井岡山地區(qū)為吉安地區(qū),吉安縣仍屬吉安地區(qū),同年11月,縣治從吉安市五岳觀遷至新縣城敦厚鎮(zhèn)。1987年將興橋鄉(xiāng)、長塘鄉(xiāng)、樟山鄉(xiāng)劃歸吉安市;1988年將盤田鄉(xiāng)火氣下村劃歸吉水縣阜田鎮(zhèn)。2000年 吉安地區(qū)改為吉安市,將值夏鎮(zhèn)、東固鎮(zhèn)、新圩鎮(zhèn)、富田鄉(xiāng)、文陂鄉(xiāng)、云樓鄉(xiāng)劃歸吉安市青原區(qū),曲瀨鄉(xiāng)劃歸吉安市吉州區(qū)。
布吉的歷史沿革
布吉得名與俗稱“布隔”有關(guān)。300多年以前,在現(xiàn)鐵路西側(cè)有莆隔村,因客家話中“莆”與“布”音相近.至清朝中期.逐漸被稱為“布隔”村。清咸豐二年(1852年).在襯南面建豐和坪。1911年廣九鐵路通車,設(shè)“布吉站”,“布隔”遂稱之為“布吉”。 據(jù)《寶安縣志通訊》已載,今布吉鎮(zhèn)所轄地域歷史上先后隸屬于南交(唐虞三代)、南海那番禺縣(秦)、博羅縣(漢、三國)、寶安縣(晉咸和六年至唐至德二年)、東蕪縣(唐至德二年至明萬歷元年)、新安縣(明萬歷元年至清康熙五年)、東蕪縣(清康熙五年至八年)、新安縣(清康熙八年至民國三年)、寶安縣(民國三年至1979年3月)、深圳市(1979年3月至1981年10月),寶安縣(1981年10月至1992年12月),深圳市龍崗區(qū)(1993年1月1日至今)。 歷史上,布吉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域名稱多次更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其名稱變更情況亦頗頻繁:1950年2月,布吉屆南頭聯(lián)鄉(xiāng)辦事處所轄9個鄉(xiāng)之一;1950年12月至1952年屬寶安縣第二區(qū);1953年至1954年屬寶安縣第八區(qū);1955至1957年為布吉區(qū);1958年撤區(qū)并鄉(xiāng)時,布吉與沙灣合并為布吉鄉(xiāng)。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時,稱紅旗人民公社1963年1月與平湖人民公社合并稱布吉公社以后又分開成立布吉、平湖2個人民公社;1983年7月改為布吉區(qū)公所,轄7個鄉(xiāng)政府、55個自然村、47個村委會和2個抒鎮(zhèn)。1986年8月撤區(qū)設(shè)布吉鎮(zhèn)。1993年1月1日,寶安縣撤縣設(shè)寶安、龍崗兩區(qū),布吉轄屬龍崗區(qū)。
延吉站的歷史沿革
延吉站建于1924年,原名間島站,抗戰(zhàn)勝利后改為現(xiàn)名。 20世紀(jì)60年代,延吉站擴大改造,由一層樓變成兩層樓,候車室面積增加;1986年再次重建。 2004年11月,新的延吉火車站正式投入使用,包括面積8000余平方米的現(xiàn)代化舒適候車樓,分為兩個候車室,共有1000個嶄新座椅,10個售票窗口、檢票口。 2015年9月20日,延吉西站正式通車使用,延邊從此駛?cè)肓烁哞F時代。
通什鎮(zhèn)的歷史沿革
據(jù)《通什市志》記載:沖山古時稱通什峒,“通什”是地名,黎語意為“一片田地”?!巴ㄊ病笔抢枵Z的漢字譯寫,讀“tong,zha”。 民國二十四年三月(1935年3月)設(shè)立保亭縣、白沙縣、樂東縣,同年成立通什鄉(xiāng),隸屬白沙縣第二區(qū),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成立通什鄉(xiāng)人民政府,1948年劃歸保亭縣管轄。 新中國成立以后,1950年成立保亭縣通什鄉(xiāng)人民政府,1953年7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qū)從樂東縣抱由鎮(zhèn)遷駐通什,通什成為自治區(qū)首府駐地,1955年10月,自治區(qū)改為自治州,通什為自治州首府駐地,是自治州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 1956年12月24日,經(jīng)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同意,通什鄉(xiāng)、福建鄉(xiāng)、福安鄉(xiāng)3個小鄉(xiāng)合并為通什鎮(zhèn)。1958年3月3 日,通什鎮(zhèn),福建鄉(xiāng)、福安鄉(xiāng)、福利鄉(xiāng)、番賽鄉(xiāng)5個合并為通什鎮(zhèn)。 1963年11月,保亭縣通什鎮(zhèn)紅旗公社劃歸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直接領(lǐng)導(dǎo)。 1966年10月28日,通什鎮(zhèn)更名為紅旗鎮(zhèn)。 1980年5月8日,恢復(fù)通什鎮(zhèn)人民政府建置。同年10月,撤銷紅旗公社,保留紅旗(通什)鎮(zhèn)建置。 1982年2月15日,紅旗鎮(zhèn)改為通什鎮(zhèn),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直轄。 1986年6月12日,國務(wù)院批準(zhǔn)設(shè)立通什市(縣級),以原保亭縣的暢好、紅山、南圣、毛道區(qū),瓊中縣的五指山、毛陽區(qū),樂東縣的番陽區(qū)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直轄的通什鎮(zhèn)為通什市的行政區(qū)域。 1987年1月,通什鎮(zhèn)改為沖山街道辦事處,1993年3月沖山街道辦事處改為沖山鎮(zhèn)。 經(jīng)海南省政府批準(zhǔn),2012年6月15日上午,沖山鎮(zhèn)正式更名為通什鎮(zhèn)。
通州區(qū)的歷史沿革
通州境域,初為長江口海域中幾塊相鄰的沙洲,南北朝中期出水。南北朝后有人定居,煮鹽為業(yè)。唐為鹽亭場,設(shè)防務(wù)機構(gòu)。唐末沙洲漲接大陸后,即鑿河運鹽,開通至楊州的航道,并筑壩圩、培土壤、植麥?zhǔn)颍鸩礁淖儐我粡氖蔓}業(yè)生產(chǎn)的局面。五代初稱靜海鎮(zhèn)。后周顯德五年(958年)建通州,因東北有大海通遼海諸夷、西南有長江連吳越楚蜀、內(nèi)運渠道達齊魯燕冀,故而得名。靜海鎮(zhèn)改稱縣,隸屬通州。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改通州為崇州,又名崇川并隱,屬淮南東路;明道二年(1033年)仍稱通州;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改為靜???,不久復(fù)名通州,屬揚州。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為通州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復(fù)為通州,屬揚州路,隸江北淮東道廉訪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靜??h,通州直管靜海本土,領(lǐng)海門、崇明兩縣,屬揚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劃崇明縣歸蘇州府,通州僅領(lǐng)海門一縣。嘉靖年間(1522~1566年),通州除州城外,分6鄉(xiāng)6場。清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省揚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起屬江蘇省揚州府;康熙十一年,因江岸坍沒,海門廢縣為鄉(xiāng),并入通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直隸州;宣統(tǒng)元年(1909年),設(shè)定3市區(qū)、10鎮(zhèn)區(qū)、8鄉(xiāng)區(qū);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市區(qū)、鎮(zhèn)區(qū)改為市,鄉(xiāng)區(qū)改為鄉(xiāng)。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5月,廢州,改稱南通縣,屬江蘇省;全縣仍設(shè)13市、8鄉(xiāng),民國9年(1920年)增設(shè)三余鄉(xiāng)。民國18年(1929年),市鄉(xiāng)合并為18個區(qū),區(qū)下設(shè)鎮(zhèn)、鄉(xiāng)、閭、鄰;民國23年(1934年)又并為13個區(qū),區(qū)下設(shè)鎮(zhèn)、鄉(xiāng)、保、甲。 1949年2月2日,南通縣全境解放,原縣城及港閘等地劃絕瞎廳出另置南通市,實行城鄉(xiāng)分治。南通縣政府移駐金沙鎮(zhèn),隸屬南通行政公署管轄。同年10月,全縣設(shè)12個區(qū)159個鄉(xiāng)。1956年2月和1957年10月兩次并區(qū)并鄉(xiāng)后,全縣為8個區(qū)47個鄉(xiāng)和3個縣屬鎮(zhèn)、2個區(qū)屬鎮(zhèn)。1958年3月,撤銷區(qū)建制,設(shè)通海、通中、通東、通北、通西5個片。1958年成立38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公社下設(shè)大隊,大隊下設(shè)生產(chǎn)隊;后公社范圍逐步調(diào)小,至1982年全縣有61個公社、5個縣屬鎮(zhèn)。1992年末,全縣為17個鎮(zhèn)、32個鄉(xiāng)、1個海洋漁港管理委員會、36個居民委員會、884個村。 1993年2月,南通縣撤銷改設(shè)通州市。 2009年7月2日,撤銷通州市,設(shè)立南通市通州區(qū)。 2015年3月24日,省政府(蘇政復(fù)[2015]22號)批復(fù)同意調(diào)整南通市通州區(qū)部分行政區(qū)劃:撤銷金沙鎮(zhèn)、先鋒鎮(zhèn)、興東鎮(zhèn),設(shè)立金沙街道、先鋒街道、金新街道、興東街道;撤銷平潮鎮(zhèn)、平東鎮(zhèn),設(shè)立新的平潮鎮(zhèn);撤銷十總鎮(zhèn)、騎岸鎮(zhèn),設(shè)立新的十總鎮(zhèn);撤銷東社鎮(zhèn)、五甲鎮(zhèn),設(shè)立新的東社鎮(zhèn);撤銷興仁鎮(zhèn)、四安鎮(zhèn),設(shè)立新的興仁鎮(zhèn)(并將原四安鎮(zhèn)九總渡、龍壩2個村委會劃歸西亭鎮(zhèn)神乎管轄)。
婚禮一世吉祥是多少錢
貌似上千元的
- 1053通典-卷五十二禮十二沿革十二吉禮十一-03山野伍樵夫002:48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11山野伍樵夫004:16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10山野伍樵夫002:57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03山野伍樵夫000:28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07山野伍樵夫001:58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06山野伍樵夫002:30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09山野伍樵夫001:47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01山野伍樵夫001:16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05山野伍樵夫001:31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04山野伍樵夫000:41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08山野伍樵夫002:47
- 1091通典-卷九十禮五十沿革五十兇禮十二-02山野伍樵夫001:01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11山野伍樵夫003:49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10山野伍樵夫002:50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08山野伍樵夫002:54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02山野伍樵夫002:54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03山野伍樵夫102:57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07山野伍樵夫003:05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06山野伍樵夫002:55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04山野伍樵夫002:56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09山野伍樵夫002:59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05山野伍樵夫002:34
- 1051通典-卷五十禮十沿革十吉禮九-01山野伍樵夫000:44
- 1002通典-卷一-10山野伍樵夫202:50
- 1002通典-卷一-12山野伍樵夫203:12
- 1002通典-卷一-11山野伍樵夫102:52
- 1002通典-卷一-05山野伍樵夫302:37
- 1002通典-卷一-06山野伍樵夫201:43
- 1002通典-卷一-07山野伍樵夫302:45
- 1002通典-卷一-04山野伍樵夫202:17
- 1002通典-卷一-09山野伍樵夫301:57
- 1002通典-卷一-02山野伍樵夫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