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的處世難題與孔子的解答丨人間世譯文

2024-03-24 17:00:02略懂聽書館07:45 3563
聲音簡介

《莊子·人間世》其三譯文


在上一講中,孔子明確反對顏回去衛(wèi)國糾正國君的暴行,并結(jié)合顏回的個人特質(zhì)和衛(wèi)國的政治形勢給出了反對的理由。一番勸說之后,他也想聽聽學生的意見。顏回沒有因為老師的反對直接打了退堂鼓,而是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他說:“既然老師覺得正言直諫容易觸怒龍顏、惹來殺身之禍,那么我就不卑不亢,帶著一種既恭敬端正、又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勤勤懇懇而又始終如一地對待衛(wèi)王,您看這樣行嗎?”孔子聽了學生的話,還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他說:“那怎么行呢?你想得太簡單了!衛(wèi)王是個喜怒無常的人,一向以鉗制別人的思想來求得心中的快樂,他胸中的陽剛之氣隨時可能化作一股暴戾的情緒張揚出來,誰敢觸犯他?他可不是你擺出一副苦口婆心的姿態(tài)就能被感化的,更別提跟他講什么民貴君輕的大道理了,那簡直是癡人說夢!到時候他只會嫌你嘮叨,也許表面上隨口應(yīng)付,可內(nèi)心還是固守著成見,根本就不會把你的諫言當回事。你還怎么糾正他?”


聽了孔子的話,顏回也不氣餒,他又提出了第二套應(yīng)對方案。他說:“既然感化的方法行不通,那么我就變通一下,內(nèi)心還保持我的正直,但表面上粉飾得圓滑一些、恭敬一些,不直接講出我的想法,而是引用古圣先賢的教誨,借古諫今。”


也許是擔心老師會誤解他的這套方案有“當面一套、內(nèi)心一套”之嫌,顏回緊接著又詳細解釋了一下。他說:“保持內(nèi)心的正直,就是‘與天為徒’。我是天地所生,衛(wèi)王也是天地所生,既然我們都是天地所生的,那么我所說的話,又何必強求別人的認同呢?如果我能這樣去做,世人就會知道我秉性純良,沒有失去天然的本性,這就叫‘與天為徒’。我所呈現(xiàn)出來的為人處世的姿態(tài),則要‘與人為徒’。見了君王,行三跪九拜、彎腰叩首之禮,這都是為人臣子該盡的禮儀,我怎敢不做?只要跟著別人把該依從的禮儀做足,任誰也挑不出理來,誰還敢指責我呢,這就叫‘與人為徒’。而我之所以要援引名言古訓(xùn),則是為了‘與古為徒’。我給衛(wèi)王講些上古賢人的教誨,聽起來像在說教,其實也是為了讓君王能夠以古鑒今,端正自己的品格。到時候若君王發(fā)起火來,這話也是古人說的,不是我說的,哪怕話說得直白些、難聽些,想必衛(wèi)王也不能把我怎么樣。這就叫‘與古為徒’。您覺得我這套‘與天為徒’‘與人為徒’和‘與古為徒’的組合拳怎么樣,可以去出仕衛(wèi)國了嗎?”


誰知孔子聽了還是搖頭,他語重心長地說:“唉,還是不行?。∧氵@些糾正衛(wèi)王的方法,一套又一套,可沒有一套行得通??!你這樣做,固然不至于惹怒衛(wèi)王,可也只能自救、免去殺身之禍而已。別忘了你去衛(wèi)國的初心,可是要說服衛(wèi)王、救民于水火的。你這些方法之所以行不通,還是因為你太過自以為是了!”


緊接著,莊子便借孔子之口,提出了著名的“心齋”理論。


孔子一番話說得顏回頓時啞口無言,他只能誠懇地說:“學生實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辦法了,還請先生指教!”面對學生懇切的求教,孔子卻賣起了關(guān)子,他說:“你可千萬別以為糾正衛(wèi)王是件容易的事,舉重若輕的幻想,于理不合。至于究竟該如何應(yīng)付衛(wèi)王,我現(xiàn)在還不能告訴你。從今天起,你先做到一個字——‘齋’,等你做到了,我再告訴你?!?/p>

聽到這個“齋”字,顏回便以為老師是在講祭祀前的“齋戒”,于是趕忙說:“學生家貧,已經(jīng)好幾個月都沒有吃肉、也沒有飲酒了,這樣算做到您說的‘齋’了嗎?”孔子回答說:“你說的是祭祀時的齋戒,那只是身體上的潔凈,不是我說的‘心齋’”。顏回疑惑地問:“請問老師,什么是‘心齋’呢?”孔子說:“‘心齋’就是要打掃你的內(nèi)心,想讓內(nèi)心清凈,首先要做到心神專注、意念合一,排除掉所有的私心雜念,不要用耳朵去聽,要用你的心去細細體會,然后再進一步,不要用你的心去體會,而是用氣去感受。用耳朵聽,只會讓你聽到各種雜音,用心去思慮,又難免流于成見。氣,虛空而可容納萬物,只有用氣,才能讓你進入一種虛凈澄明的境界,領(lǐng)略心齋的妙義。”莊子的心齋之道,聽起來玄之又玄,其實說白了就是給心靈減負,忘掉功利、虛名和自我,甚至忘掉世界,讓心靈不再受名韁利鎖的羈絆,得以自由放飛。


聽了孔子的話,顏回便恭恭敬敬地告退,心悅誠服地回去修習“心齋”之道了。

孔子與顏回之間的故事,孔子為什么最喜歡顏回

“苗而不秀,秀而不實”這八個字,據(jù)說是孔老夫子嘆惜他的學生顏回的。顏回英年早逝,幾乎使孔子痛不欲生,連呼“天喪予,天喪予!”有跟隨他的弟子問,老師你真的那么悲痛嗎?孔夫子回答說,不為像顏回這樣的人悲痛,還為誰悲痛?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好學,他有怨氣不發(fā)到別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英年早逝,現(xiàn)在再也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孔夫子自己最喜歡的,毫無疑問的就是顏回。 孔夫子為什么喜歡顏回?只要看看他是如何稱贊顏回的,也就可知一個大概。 在孔夫子的弟子中,顏回大概是家庭比較貧困的一個。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巷子里,別人不能忍受這種貧苦,顏回卻是自得其樂,對此,孔夫子就贊不絕口,連聲說“賢哉回也”。就是這樣一個出身貧困的孩子,學習卻是相當刻苦??鬃诱f:聽我講述而始終聚精會神不開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顏回一個(“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直到顏回去世之后,孔子還說:“死得可惜?。∥抑豢吹剿斑M,從未看到止步?!鳖伝卣婵芍^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典范了,這樣的學生,大概沒有一個老師不喜歡的,孔夫子當然不會例外。 孔子從教,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反對死記硬背,此所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論語·述而篇第七》)。在這一方面,顏回大概也做得不錯。用子貢的話說,叫做“回也聞一以知十”。對于孔夫子的學問,他能夠掌握其精神實質(zhì),做到融會貫通,一以貫之,不僅僅是舉一反三了??鬃铀^的學習,其實也不僅是讀書?!皩W而時習之”的“習”,以我之膚淺理解,有實習或踐行的意思。一個“仁”字,在孔子的學說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顏回問仁,孔子說:“克己復(fù)禮為仁”。顏回請孔子說得具體些,孔子就說了四個“非禮勿”,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回說:我雖然愚鈍,也要踐行這些教誨。應(yīng)該說,顏回確實做得比較到位。在他的同門中,幾乎沒有一個被孔子譽之為“仁”的,有人問了,孔子也答之以“不知其仁”。顏回卻是一個例外,而且評價相當之高??鬃诱f其他人只是偶爾想到仁德而已,顏回則是長久不違仁德的,算得上是將一個“仁”字“落實到行動中,溶化在血液里”了。 對于孔夫子的學說,顏回佩服得五體投地,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做“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孔子說:顏回對他沒有什么幫助,對他說的話,沒有不感到心悅誠服的。這句話是批評還是褒揚顏回,大概誰都能夠體會得出來。由此透露一個信息,對于孔子說的,顏回只會洗耳恭聽,點頭稱是。孔夫子大概也感覺到這未必就是好事,所以曾經(jīng)偷偷觀察,發(fā)現(xiàn)他私下與別人討論時,對孔子的話也很能發(fā)揮,于是說“回也不愚”。但也僅此而已,對孔子說的話,顏回絕對不會窮根究底,提出質(zhì)疑,更不會像子路那樣敢于表示不悅,甚至與之辯說,即使孔子說的話自相矛盾,也不會表示疑惑。 綜上所述,都是孔夫子喜歡顏回的緣由,有的順理成章,有的不很健康?!墩撜Z·子罕篇第九》云:“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便是不隨意猜測;毋必便是不主觀武斷;毋固便是不拘泥固執(zhí);毋我便是不自以為是。這“四絕”是有道理的,顏回也做得不錯。在孔夫子的弟子中,以德行著稱的只有三人,顏回則排第一(其余兩位是閔子騫和冉伯牛),甚至被稱之為“復(fù)圣”。在孔夫子的眼中,顏回或許是完美無缺的。但以我之見,顏回最大的缺點,就是孔夫子說的“四絕”(尤其是“毋我”這一條)做得太好,“克己復(fù)禮”也“克”得太過,因此失去了自我,只能成為一個復(fù)制品。顏回去世時的年齡,有說三十一歲的,也有說四十一歲的,他之所以“苗而不秀,秀而不實”,沒有留下足以為人稱道的業(yè)績,除了英年早逝,這個因素也不可忽略。

孔子和顏回的故事

顏回字子淵,比孔子小30歲,魯國人,就住在曲阜。曲阜今日尚有顏回井,可以作為顏回當年住所的座標。顏回向孔子請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币庵^如果人人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恢復(fù)到禮治的要求,恪守各種典章制度,那么,天下的百姓便都會歸向仁愛了。 顏回沉默寡言,乍看好像有些愚笨,孔子就說:“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顏回最能理解孔子的心思,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便可以看出前文所提孔子三大弟子子路、子貢和顏回的性格,也可看出孔子為什么特別喜歡顏回的緣故。故事很生動,為保持原貌,錄出這段文字的原文: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shè)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瑒t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顏回死,門人提出要厚葬,孔子不同意。結(jié)果門人還是厚葬了??鬃诱f:“顏回把我當父親對待,可我卻沒有把他當兒子對待??!可這不是我啊,是學生們??!”孔子可能是內(nèi)心有些矛盾。因為父親在,兒子則不當厚葬,孔子兒子孔鯉死就是薄葬。此事可看出孔子重視人之本生,主張薄葬的觀點

孔子的學生顏回是怎樣的品行

顏回素以德行著稱。嚴格按照孔子關(guān)于“仁”“禮”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故孔子常稱贊顏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他終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現(xiàn)一個“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寧”的無戰(zhàn)爭、無饑餓的理想社會。

孔子和顏回的故事

顏回字子淵,比孔子小30歲,魯國人,就住在曲阜。曲阜今日尚有顏回井,可以作為顏回當年住所的座標。顏回向孔子請教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意謂如果人人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恢復(fù)到禮治的要求,恪守各種典章制度,那么,天下的百姓便都會歸向仁愛了。 顏回沉默寡言,乍看好像有些愚笨,孔子就說:“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 顏回最能理解孔子的心思,有一件很有趣的事,便可以看出前文所提孔子三大弟子子路、子貢和顏回的性格,也可看出孔子為什么特別喜歡顏回的緣故。故事很生動,為保持原貌,錄出這段文字的原文: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shè)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 ?顏回死,門人提出要厚葬,孔子不同意。結(jié)果門人還是厚葬了??鬃诱f:“顏回把我當父親對待,可我卻沒有把他當兒子對待啊!可這不是我啊,是學生們?。 笨鬃涌赡苁莾?nèi)心有些矛盾。因為父親在,兒子則不當厚葬,孔子兒子孔鯉死就是薄葬。此事可看出孔子重視人之本生,主張薄葬的觀點

顏回是孔子的什么?

孔子的弟子 孔門七十二賢之首 顏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 曹姓,顏氏,名回,字子淵,魯國人 居陋巷(今山東省曲阜市舊城內(nèi)的陋巷街,顏廟所在之地) 尊稱復(fù)圣顏子 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儒客大家,孔門七十二賢之首。 十三歲拜孔子為師,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孔子對顏回稱贊最多,贊其好學仁人。 魯哀公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去世。 歷代儒客文人學士對顏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贈兗國公,封為復(fù)圣,陪祭于孔廟。

顏回顏回和孔子其他弟子間的故事

論語》里的故事:孔子與顏淵 顏回字子淵,魯國人。在眾多弟子中,顏淵是孔子最為欣賞的一個,認為他好學而不違仁,最有可能繼承自己的理想。 孔子說:“顏淵這個人,他能夠保持三個月不違背仁之道,其余的弟子能保持幾天乃至一月,也就到頭了?!薄邦仠Y真是個賢人??!哪怕只有一小盆飯吃,一瓢水喝,居住在簡陋的巷子里,若是別人發(fā)愁還顧不過來,顏淵卻依然能保持快樂的心態(tài)。顏淵真是個賢人??!” 孔子覺的,自己與顏淵之間最能夠產(chǎn)生共鳴。他說:“告訴他,他就毫不懈怠的去踐行,也只有顏淵能做到吧!”“顏淵,他對我的話,可以說無不會然于心,因心領(lǐng)神會而欣喜呀!” 孔子對顏淵說:“受人重用就出來做官,沒人重用就隱居藏善,只有我們兩個能夠這樣吧!” 顏淵做人,大智若愚??鬃诱f:“我跟顏淵說一天的話,他也沒有問難的話,好象很傻的樣子。等我回頭暗暗觀察他的行為舉止,發(fā)現(xiàn)足以發(fā)揮我所教誨的道理,才發(fā)現(xiàn)他一點兒也不傻?!? 孔子問子貢:“你覺的你和顏淵誰更有才能?”子貢回答:“我哪敢跟顏淵相比。顏淵那個人,聽到一個道理,他就能發(fā)揚出十個來;我聽到一個道理,能發(fā)揚出兩個罷了。”孔子說:“是不如顏淵啊。我也認為你不如顏淵?!? 顏淵體弱多病,二十九歲頭發(fā)就白了,三十二歲就死了??鬃颖床灰?,大聲嘆道:“?。±咸煲屛业睦硐氩荒軅飨氯?!老天要我的理想不能傳下去啊!”孔子因為顏淵之死,哭的非常傷心。 弟子們說:“老師太悲傷了?!笨鬃诱f:“太悲傷了嗎?不為這樣的人悲傷,還為誰悲傷呢?” 魯哀公問孔子:“您的弟子誰最好學?”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淵的弟子,最為好學,不遷怒于他人他事,不犯與過去同樣的錯誤。不幸的是,他短命死了。如今就沒有了,沒有聽說有這樣好學的人?!? 顏淵早死,孔子一直為他惋惜,說:“真可惜啊!我看到顏淵進步,而沒有看到他止步。”孔子認為顏淵若不早死,一定會成為更了不起的人。

我好想對你說丨丨丨這個是啥意思?

這個好像就是他想說的一些話,可能就隱藏在這里面,可能他不好意思去說,所以才這個樣子的。

丿一一丨一 丨一丨一一 丨丿丶一丨一丿丶 丿丨一丨丶丿丶 什么意思

1、丿一一丨一:生 2、丨一丨一一:日 3、丨丿丶一丨一丿丶:快 4、丿丨一丨丶丿丶:樂 擴展資料 生相關(guān)組詞: 1、興生[xīng shēng]? 經(jīng)商求利。 2、傍生[bàng shēng]? 交錯叢生。 3、生風[shēng fēng]? 挑起事端。 4、孤生[gū shēng]? 孤陋的人,常用為自謙之詞。 5、生歲[shēng suì]? 出生之年支。

孔子誤會顏回的故事出自那里,原文是什么呀?

相關(guān)資料: 1、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鬃油婎伝鼐鹑∑潢抵卸持_x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鬃友馂椴灰娭?。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后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保ā秴问洗呵铩彿钟[·任數(shù)》) 2、孔子厄于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齋貨,竊犯圍而出,告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顏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觀之,不悅,以為竊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jié)乎?”孔子曰:“改節(jié)即何稱于仁廉哉?”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jié)乎?”孔子曰:“然?!弊迂曇运埜婵鬃?。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闭兕伝卦唬骸爱犖粲鑹粢娤热?,豈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睂υ唬骸跋蛴邪D珘欙堉校弥?,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丶词持?,不可祭也?!笨鬃釉唬骸叭缓?!吾亦食之?!鳖伝爻觥?鬃宇欀^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孔子家語》卷五“困厄”第二十)

孔子和顏回的最著名對話

孔子和顏回的最著名對話如下: 1.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顏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芍^虛乎?”夫子曰:“盡矣?!? 2.顏回曰: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 孔子曰:“惡!惡可!夫以陽為充孔揚,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違,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名之曰日漸之德不成,而況大德乎!將執(zhí)而不化,外合而內(nèi)不訾,其庸詎可乎! 顏回曰:內(nèi)直者,與天為徒。與天為徒者,知天子之與己,皆天之所子,而獨以己言蘄乎而人善之,蘄乎而人不善之邪?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