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金價又上漲!投資黃金的底層邏輯是什么?《黃金:權力與財富的世界簡史》
近兩日,隨著黃金價格走勢迅猛,日本黃金零售價也創(chuàng)下新高,更有甚者,國內一杭州姑娘將壓箱底金飾全部賣掉,總計60多克!但也有人說,“盛世買古董,亂世買黃金,黃金漲這么快說明世界又開始亂了,拒絕跟風”。
那么黃金是商品么?有沒有智商稅?大家又該如何投資黃金市場?對于金價飛漲現象,背后必然存在更深層的問題。今天,我們通過德國作家伯德·史蒂芬·格雷所著的《黃金:權力與財富的世界簡史》一書,在歷史的長河中感受黃金對人類社會與經濟發(fā)展的多重影響,理性對待當下的黃金熱度。
先來一起看一下黃金的價位炒得有多離譜?
根據新華財經芝加哥3月5日的報道,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4月黃金期價,5日上漲了15.6美元,收盤價為每盎司2141.9美元,漲幅為0.73%。這一上漲得益于美元指數和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跌。
面對這一變動,市場預計,全球主要央行將陸續(xù)放松貨幣政策,這也對金價形成了支撐。此外,從技術角度來看,未來黃金期價,也就是規(guī)定時間合約到期的時候,交易雙方定好的黃金價格,最近呈現出快速上漲的趨勢。因此,激發(fā)了市場對于黃金的購買興趣,這也正是國內外許多人如此著急賣掉黃金、首飾的原因。
黃金,我們對它的認知就是稀缺、寶貴,擁有它就等于擁有了財富和面子,《經濟學人雜志》中就提到,“當其他的東西都有風險的時候,黃金看起來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大多數人都期待著黃金長時期擔起保值品的職責,即使它價值下降了,黃金也還能被打造成各種漂亮的形狀,戴在脖子上,來吸引鄰居們的注意力。這些都是人們從幾乎沒有價值的股票中得不到的?!?/p>
看到這個價值后,網上鋪天蓋地的短視頻開始發(fā)力,比如有的標題寫到,“全世界都在搶黃金,快跟我來學”,帶動大家的情緒。
這時,我們要冷靜地思考,自己是否對黃金投資的本質有充分的了解。
那么,投資黃金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作為大眾的我們,之所以選擇投資,原因就在于想要收獲一定的價值回報,黃金也不例外。那么,現在的大家為何如此癡迷投資黃金?它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這里,我們可以借助黃金發(fā)展的歷史來分析。
作為一種古老的貴金屬,黃金的價值歷來被人們重視,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期便是用“兩”作為單位,使黃金成為交易的貨幣。《黃金:權力與財富的世界史》的作者格雷認為,在金本位確定以前,中世紀的歐洲極度崇拜黃金。因為從象征意義的層面來說,黃金的含義就是王權。為此,東西方的商業(yè)貿易也不斷繁榮起來。到了19世紀,尤其是中葉前后,第一次經濟危機爆發(fā)。美洲興起的淘金者,是當時追逐黃金的主要群體之一。他們用生命換取黃金,但卻并未如愿。因為,真正有權力掌握黃金匯率變化,并因此發(fā)財致富的,只有那些黃金礦井的老板和各種投機商人。本質上,那些無法及時獲取信息、獨立在圈子以外的淘金者,還是打工的奴隸。
二戰(zhàn)結束,1944年,美國建立了著名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于1959年正式實施。此后,美元直接和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和美元掛鉤,各國可按照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這就意味著,“黃金保障了貨幣的穩(wěn)定,也是紙幣的價值支撐?!边@一時期,美國金本位的政治行為屬性明顯,價格也較為穩(wěn)定。但好景不長,20世紀70年代前后,在全世界大量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其他硬通貨的影響下,原本信用很高的美元,受到沖擊。1973年,尼克松宣布該體系崩潰。自此,美元危機爆發(fā),全球黃金市場因為經濟下行環(huán)境,開始波動。
到了80年代,中國已經步入改革開放時期。經過十年左右的探索,1993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了《關于調整黃金經濟政策問題的復函》,過去國家定價的模式不復存在,進一步與國際黃金價格接軌。加上成為全球貿易組織的原因,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已經逐漸成為全球經濟格局的一部分。到了2008年前后,全球經濟危機爆發(fā),國內金價出現與今天非常相似的大幅度漲跌的現象。就當時來看,很多金融機構原本希望買入黃金避險,但在危險過于嚴重時,股市波動劇烈,又不得不大量拋售黃金來獲得流動資金,這也是2008年8、9月份,黃金從高漲到暴跌的原因之一。
再來看看今天,全球經濟環(huán)境在疫情,以及俄烏局勢等重大國際事件的影響下,人們逐漸擔憂自己的就業(yè)與生活保障問題。結合上述講到的黃金歷史,我們也能明白,無論是美國主導黃金本位,還是國際市場自由定價,黃金價格變動的底層邏輯在于,它永遠離不開經濟環(huán)境中的重要現象——市場供求關系與政治大環(huán)境。就像2008年的金融危機一樣,一些機構雖然在短時間內買賣黃金,但還是因此破產,原因就在于,從美國開始蔓延的次貸危機,導致資金流動出現很大的口子,其他國家通貨膨脹加劇,只好買單,就會出現很多犧牲品。
而當錢變得不值錢時,人們都開始偏向存錢,而不是消費,自然就會凸顯出黃金的保值屬性。《黃金:權力與財富的世界史》書作者在談到包括中國黃金市場的發(fā)展時,也表達了一定的擔憂。他認為:“如果失業(yè)率上升,人民幣購買力下降的話,本地的黃金價格一定會馬上上漲,隨著購買力繼續(xù)下降,首飾銷售又會重新回落?!边@就表明,目前國內金價的上漲只是暫時的,即使是擁有使用價值的珠寶首飾,也不會獨立在經濟規(guī)律之外。
最后,在日本黃金零售價創(chuàng)新高的背后,我們來思考一下:黃金是不是商品?如何避免交智商稅?
根據央視財經報道,3月4日,也就是前天,日本國內黃金零售價格再創(chuàng)新高,首次突破了1.1萬日元關口。記者在東京銀座的一家金店了解得知,最近的客人非常多,金項鏈已經基本賣空,店員需要隨時補貨。隨之對應的情況是,近幾年,日元對美元持續(xù)貶值,擔憂的民眾消費能力下降,希望借助黃金投資,對沖通貨膨脹。因此,有人認為,黃金不是商品是貨幣,可以被用作一般貨幣固定價值的標準。所以,拿它來避險是可行的。那么,黃金到底是不是商品?
經濟學一般認為,黃金同時擁有商品屬性與貨幣屬性。作為貨幣,黃金可以發(fā)揮避險和抵抗通貨膨脹的功能。上面的例子也說明,當物價上漲的時候,日本本國的貨幣貶值,美元倒是漲了。而國際黃金價格是以美元標價的,兩者關系是負相關,黃金必然會跌,大家自然就去買了。作為商品屬性,黃金既有本身數量稀少的價值,也有其他滿足人們需要的使用價值。除了工業(yè)用途外,它可以作為央行儲備與珠寶首飾而發(fā)揮作用。
至于被廣泛提到的買黃金智商稅,大家也要有一個理性的態(tài)度。尤其要區(qū)分什么是投資投資,什么是黃金商品。大部分人都偏向去銀行購買黃金投資,尤其是大批年輕人,從銀行買到黃金,然后去首飾店打造。這里要強調的是,避免智商稅的本質不是不讓消費,而是要武裝自己的知識,不陷入消費陷阱。就拿目前業(yè)內議論頗大的“一口價”黃金為例子,今年3月份,有消費者向新黃河記者反映,在濟南貴和領秀城一家珠寶店花費13800元購買“一口價”足金手鐲,佩戴幾天后發(fā)現手鐲居然變形了。后來一看,銷售憑證居然找不到重量數據。一算下來,自己買賠了。所以說,大家更應該理性買入和賣出黃金,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最后我們想說,有數據統(tǒng)計,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球官方黃金儲備總量達到了驚人的三萬五千多噸,僅西方國家就占據了一半多的比例,西方國家也擁有較大籌碼。尤其在大國博弈期間,黃金市場的操控顯得極其重要。因此,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理性對待黃金市場,不要被短期市場波動所迷惑,而要關注長期趨勢發(fā)展和各類因素變化,理性投資,不盲目跟風。
好了,今天的熱點講書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今天為你推薦的書是《黃金:權力與財富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