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3時半,河南鄭州國際會展中心5樓,文心出版社新書《紅旗渠是怎樣修成的》亮相2023中國圖書館年會。
20世紀60年代,為解決林縣缺水的歷史,林縣人民靠著一把錘、一把釬,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鑿壁穿石,經(jīng)過近十年艱苦卓絕的努力之后修成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舉世聞名的紅旗渠。
本次活動不僅請到了本書主要作者余文國,還邀請到了年齡最小的修渠英雄、特級勞動模范張買江。
寫作的動力:弘揚傳承紅旗渠精神
據(jù)介紹,《紅旗渠是怎樣修成的》是專門寫給青少年的紅旗渠故事,由文心出版社策劃出版,主體部分由紅旗渠修建過程中的56個故事組成,層層拆解中國第一渠的修建過程、背后的故事以及建設者們的心路歷程。再現(xiàn)了老一輩修渠人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戰(zhàn)天斗地的英雄氣概,進而深刻揭示出紅旗渠精神的內(nèi)涵。該書自2023年上半年出版以來,已發(fā)行超過8萬冊。
“我本身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天天打交道的都是中小學生,怎樣能夠讓孩子們摒棄驕嬌二氣呢?”本書作者、從事高中歷史26年教學的余文國談到自己寫作的動力,用紅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一代最合適不過。
余文國認為,作為一個教師,讓更多廣大的青少年能夠真正的接觸到紅旗渠,了解到紅旗渠的故事,從而能夠繼承和弘揚紅旗渠精神,這是教育所應該追求的。
寫作的另外一個動力在于身份,“我是安陽人,從小我爸爸告訴我我的根在林縣,而且恰恰和任羊成一個村莊。我覺得沖著這一點,我也有必要把它寫下來。”余文國說。
時代的英雄:用榜樣影響人們
余文國表示,弘揚和傳承紅旗渠精神,通過奮斗贏得屬于自己的幸福與高光時刻?!拔乙蚕Mㄟ^寫這本書,能夠把我學習紅旗渠精神的理解和領會傳遞給更多的人,這就是最樸素的一個想法?!?/p>
60多年前,林縣 開始修建紅旗渠,年幼的張買江接替父親,走上工地。
這一段歷史被收錄在文心出版社出版的《紅旗渠是怎樣修成的》一書中。
活動當天,回憶起修渠往事,張買江感慨萬千,“修渠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整整修了10年。”張買江說。
余文國分享說,每次外出活動,張買江總是被很多學生圍著簽字,“我覺得張買江老師是行走的紅旗渠?!?/p>
“當孩子們把張買江老師圍在一起的時候,我覺得那個時候張買江老師是孩子們心目中最亮的那顆星,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庇辔膰f,正因為有千百個張買江,所以才能修建成舉世矚目的人工天河,也正是他們,才會影響人們更加奮斗、堅強。
另悉,為配合《紅旗渠是怎樣修成的》一書的宣傳發(fā)行工作,文心出版社同時舉行了征文活動,現(xiàn)在已進入最后的評選階段,將于10月28日在林州舉辦征文活動的頒獎儀式。
《紅旗渠》
?『推薦指數(shù):??????????』 ?主要劇情:【大陸橋出品】《紅旗渠》共有五集,通過當事人講述與情景再現(xiàn),逐步展現(xiàn)當年紅旗渠建設過程中背后的故事,還原...
紅旗渠修渠故事
修建紅旗渠的過程,是林縣人民改變命運的過程,也是鍛造英雄的過程。為了修建紅旗渠,共有189名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256人重傷致殘。他們用血肉之軀乃至生命的代價,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英雄主義的壯歌。 神炮手常銀虎,腰系繩索,凌空作業(yè),在崖壁上放炮爆破,他置生死于度外。一馬當先,排除瞎炮,清掃安全隱患。舍己救人的女英雄李改云,當崖石就要坍塌的緊要關頭,她奮不顧身地推開自己的戰(zhàn)友,自己卻永遠失去了一條腿。鑿洞英雄王師存,為了鑿開曙光洞,不畏難險,七次塌方陷于洞中,九死一生,仍然不下火線。 風華正茂的工程技術骨干吳祖太,一心撲在建設工地,精心勘測設計出一張又一張施工圖紙。當王家莊隧洞施工出現(xiàn)塌方時,他冒著生命危險入洞查險,不幸被坍塌奪去了年輕的生命。任羊成是林縣任村鎮(zhèn)古城村人,他是在貧困中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出生后家為斷炊母親沒有奶水喂他,不久母親又因貧病離他而去,他靠著吃羊奶長大,故取名“羊成”。 艱險過程 紅旗渠開工時,任羊成已在南谷洞水庫建設工地摸爬滾打了兩三年多。由于苦干實干,他連年被評選為勞模。紅旗渠動工后,他被借調(diào)到紅旗渠工地當炮手。為了爭時間、搶進度,紅旗渠工地開山的炮聲不斷。山石被炸得酥松,大小石塊經(jīng)常從天而降,給修渠人帶來很大的危險。 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施工安全,建設指揮部決定成立凌空除險“排險隊”,任羊成第一個報了名,并被推舉為“排險隊”隊長。凌空除險,就是用繩索捆住腰,手持長桿抓鉤,身上背著鐵錘、鋼釬等工具,飛崖下嶄,凌空作業(yè),排除險石,直到完成任務。
帶你去看紅旗渠
? ? ? ? ? ? ? ? ? ? ? ? ? ? 前言 周末我的作業(yè)做完了,我們幾個小小志愿者集合了,大家又要去講解紅旗渠故事?,F(xiàn)在來紅旗渠研學的小朋友可多了,他們從小都想接受紅色教育,長大了要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 說起紅旗渠,那可是一個了不起的工程。當年林縣人民為什么要修紅旗渠呢?那是因為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人們夢水、盼水、想水,老奶奶都說過去舊林縣,人一輩子只洗三次臉,出生的時候洗一次,結(jié)婚的時候洗一次,死了再洗一次。那為什么林縣會缺水?其他地區(qū)不缺水?這是林縣這個地方地貌特點決定的,這個地方屬于喀斯特地貌,地下呈漏斗裝,蓄不住水。 特別是在明朝時期,林縣南北有兩個伐木站,無休止的砍伐大量樹木,使林縣所有山頭都成了光禿禿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了,也就沒有水了。 面對缺水狀況,是苦熬,還是苦干?林縣人民選擇了苦干!1954年,楊貴來了林縣擔任縣委書記,他帶領林縣人民,下決心要改變林縣缺水狀況,提出要”重新安排林縣河山”! 他們在太行山上擺開了戰(zhàn)場,拉開了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幾十萬人們團結(jié)起來,歷經(jīng)十年時間,開鑿了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被周恩來總理稱贊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的紅旗渠,從此紅旗渠蜚聲國內(nèi)外。 2020.3.12
紅旗渠怎么讀
紅旗渠拼音:hóng qí qú。 在河南省北部林州市境內(nèi)。1969年建成。引漳河水入林縣,總長近2000千米。灌溉面積4萬公頃。全長1500公里、參與修建人數(shù)近10萬、耗時近10年的偉大工程,是“新中國奇跡”,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紅旗渠源河壩 紅旗渠源及渠首攔河壩位于山西省平順縣侯壁水電站下約600米處,由攔河溢流壩、引水隧洞、引水渠、進水閘、泄洪沖沙閘聯(lián)合組成渠道引水樞紐。 為無調(diào)節(jié)河道自流引水。1960年2月10日動工,同年5月1日竣工。溢流壩橫跨河床長95米,最大壩高3.5米,底寬13.46米,頂寬2米,為安全嵌入基巖下0.3-0.4米,水泥漿砌石英巖石重力壩結(jié)構(gòu)。砌石1804立方米,用工1.28萬個,投資2.5萬元。任村公社修建。 渠源引水隧洞上口位于溢流壩以上18米處的濁漳河右岸,長105米,洞后經(jīng)55米的明渠至進水閘。進水閘共3孔,單孔寬2米,設計流量25立方米/秒。 沖沙閘在進水閘上游左側(cè)共2孔,單孔寬2米,該閘底低于進水閘底1米,閘上游作成約1/20的陡坡導沙廊道,同時在進水閘前設立與渠道水流方向呈30度夾角的直墻導沙檻,防沙入渠,退水沖沙流入濁漳河。 當河水小于25立方米/秒時,可將河水全部引入總干渠。發(fā)洪水時除渠引水外,其余分別由溢流壩和沖沙閘泄入壩下游。
紅旗渠的故事
《紅旗渠的故事》講述了林縣縣委書記閻運德帶領全縣人民艱苦奮斗,做出巨大犧牲,開鑿、修通紅旗渠的故事,塑造了不怕困難、無私奉獻的共產(chǎn)黨人形象,頌揚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謳歌了中國人民前赴后繼、頑強斗爭的民族品格。該劇細節(jié)豐富生動,環(huán)境氛圍逼真,風格質(zhì)樸凝重,人物語言鮮活。 六十年代的林縣吃水難,難于上青天,那時的林縣人風行一句話:一輩子咱只洗三次臉,生下來洗次臉,娶親時洗次臉,死時最后洗次臉。世代的窮苦,工程的艱巨,使林縣人根本沒有奢望每天都吃上水、用上水…… 一個水利學院的技術員劉廣泰被林縣的閆書記請進了山,來給林縣人修渠引水。于是這群一無所有的農(nóng)民,用不屈的堅韌劈開了1200多個山頭,挖通了600多個隧洞,開出了74公里的蜿蜒渠道,修筑了這條蔭及后代的紅旗渠……
紅旗渠的故事及由來
紅旗渠的故事是林縣全縣人民解決用水問題的故事。紅旗渠所在的林縣在五百年間發(fā)生過三十多次大旱絕收,是一處嚴重缺水的地方,在面臨重重困難的情況下,林縣人民全民參與,歷時十年最終建成,徹底改善了林縣的惡劣環(huán)境。
誰修建了紅旗渠?
修紅旗渠的第一任書記是楊貴。楊貴,漢族,曾用名楊紹青、楊蘇甡,紅旗渠總設計師,2006年3月,中央批準職級為副部長級,楊貴在任林縣縣委書記期間,主持修建了舉世矚目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紅旗渠以濁漳河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zhèn)侯壁斷下,渠底寬8米,渠墻高4.3米,設計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 修紅旗渠的第一任書記楊貴主要事跡 楊貴和縣委拍板,讓大多數(shù)民工回家休整,留下300尖兵攻克青年洞咽喉工程難關。楊貴此舉頗有點冒天下之大不韙,這讓反對紅旗渠的個別人抓住了把柄,他們將楊貴推到罷職免官的風口浪尖。重壓之下,楊貴趕到地委,他猶如一頭犟牛,面對各級領導嚴厲的目光,痛陳林縣缺水的歷史和建渠的進展,眾人被他的慷慨陳詞打動,贊成紅旗渠工程繼續(xù)推進。
畫紅旗渠路線圖怎么畫
1、先畫出主河道并標記河道名稱。 2、沿河道畫出村莊及道路并標注名稱。 3、用雙線畫出紅旗渠并標注名稱。 4、畫出指北針。
紅旗渠修了多少年?
紅旗渠修了九年。 紅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 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干渠全長70.6公里,干渠支渠分布全市鄉(xiāng)鎮(zhèn)。據(jù)計算,如把這些土石壘筑成高2米,寬3米的墻,可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 修建紅旗渠時的故事: 修建紅旗渠石灰用量非常大,石灰供應不上成了修渠的主要障礙。指揮部發(fā)動群眾,在全縣招收燒制石灰的能手。東姚公社的“燒灰王”原樹泉,自告奮勇獻計燒石灰。 河順公社在學習原樹泉燒灰法的基礎上又創(chuàng)造了明窯堆石燒灰法,一窯可以燒400公斤石灰,徹底解決了工地用石灰難的問題。? 石灰難問題解決了又出現(xiàn)了炸藥難的問題。于是縣委、縣政府從全縣58萬人口中招聘制造炸藥的人才。經(jīng)過考核選拔,確定了人員,辦起了工廠,解決了炸藥難的問題。
遠征紅旗渠的作文
早就聽說過紅旗渠,不斷期看著往不雅賞,今年五一,我的這個愿看終于完成了,爹爹娘親帶我往安陽林州市不雅賞了紅旗渠。 到了紅旗渠,我抬頭向上看,啊,峰頂那么高,就像在云彩里,我爬得上往嗎?在看看一層層臺階真是太累了,可是我們還得往上爬,不然就看不到美麗的景致了。我決議要下刻意往上爬,要做一個可以吃苦的孩子,想到這里,我立即站了起來,說“爹爹娘親我想好了,要做一個可以吃苦的孩子?!蹦镉H說“好,我的好女兒你可真大膽。”我說:“沒什么的,走吧,我們一同往上爬?!?爬到了半山腰,我瞥見導游拿著發(fā)話器在講修紅旗渠的故事。正本林縣自古以來飽受缺水之苦,因為干旱缺水,外埠老百項常常為了水而花生爭論打斗,乃至鬧出人名來,老國夷易近平常不洗臉,天永日久不洗衣服。為了竄改這種缺水狀況,大膽的林縣人夷易近決議修筑紅旗渠,把山西境內(nèi)的漳河水引進林縣。 修紅旗渠的工人真艱苦呀!他們天天只能吃1.5公斤蔬菜和0.5年公斤口糧,另有他們妥協(xié)了十年才把這個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修好。 聽到這里,我心想修紅旗渠的工人真累呀!突然我看到了閣下巖***里有一條被子,正本他們終年累月都不回家,多艱苦呀!我說“爹爹您給我和娘親照張相吧!留作留念吧”于是,在這里,爹爹給我和娘親照了張相。 經(jīng)過歷程不雅賞紅旗渠,我想到了大膽的林縣人夷易近是靠自己的雙手來發(fā)明美好的生活,給先人留下了珍貴的紅旗渠精神,這便是“自力重生、艱苦妥協(xié)、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貢獻?!蔽覀兌家獙W習工人和農(nóng)夷易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好勤學學,天天向上,做一個對社會有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