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第四品-菩薩-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
菩薩是那里來的,為什么我們不是菩薩呢,菩薩一生來就比我們大嗎?
菩薩是從我們的本性中化現(xiàn)出來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本來具有的品質(zhì),但我們的內(nèi)心被分別和執(zhí)著所障礙,所以菩薩的品質(zhì)被隱藏起來,不能發(fā)揮。 菩薩是為大家服務(wù)的心態(tài),服務(wù)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大家的欲望,而是為了使大家的內(nèi)心得到覺悟,擺脫分別和執(zhí)著的心態(tài)。 菩薩是菩提薩埵(音多)的簡稱,為梵語,意為覺有情。
為啥菩薩非菩薩是名菩薩?
菩薩由于有菩薩的相,所以名為菩薩, 但實(shí)際菩薩也是因緣和合隨緣顯現(xiàn),所以菩薩非菩薩
大施至菩薩的圖像
大勢至菩薩表定相,即大限將至,不可改變,手持凈瓶表一切平等,提示人們早些準(zhǔn)備,修善的提前修,有惡的提前斷,不然大限到了,再念觀音菩薩,她再慈悲也沒有用.現(xiàn)在人把大勢至菩薩忘了
大勢至菩薩即是什么菩薩
大勢至菩薩梵名摩訶娑太摩缽羅缽眵,意譯作大勢至或大精進(jìn)。略稱勢至菩薩、勢志菩薩。大勢至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眾生離三途,得無上力;又彼行時,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動,故稱大勢至。與觀世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為西方三圣之一。是現(xiàn)今在極樂世界,是第二順位遞補(bǔ)佛位的菩薩。大勢至菩薩能夠給您智慧之光,使您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fēng)順,事業(yè)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兇,吉祥如意,使您能夠隨佛光道路前進(jìn),發(fā)揮自我的一切智慧,達(dá)到理想的境界。
大勢至菩薩是什么菩薩
大勢至菩薩摩訶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無上尊佛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者,又尊稱大精進(jìn)菩薩,與無上尊佛阿彌陀佛,以及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圣”。大勢至菩薩,根據(jù)《觀無量壽經(jīng)》云:白敘:大勢至菩薩以獨(dú)特的智能之光遍照世間眾生,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zāi),得無上之力。大勢至菩薩能夠使信徒智慧之光,使信徒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fēng)順,事業(yè)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兇,吉祥如意,使信徒能夠隨佛光道路前進(jìn),發(fā)揮自我的一切智慧,達(dá)到理想的境界。大勢至菩薩以獨(dú)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間眾生,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zāi),得無上之力量,威勢自在,因此,大勢至菩薩被認(rèn)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處天地震動,保護(hù)眾生,免受邪魔所害。 菩薩的名,一般都與其修行或功德相關(guān),如觀音菩薩得名,源于他以耳根證圓通、尋聲救苦,這是因修行得名;地藏菩薩得名,是因?yàn)椤鞍踩滩粍营q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密藏”,這是從功德得名。大勢至菩薩,便是因功德殊勝而得名?!队^無量壽經(jīng)》說:“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涂,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庇猛ㄋ椎脑捴v,就是大勢至菩薩用智慧之光普照眾生,遠(yuǎn)離三惡道,得無上之菩提之力,故被稱為大勢至(得大勢)菩薩。 觀世音菩薩通常都是站在左邊,代表慈悲,相信很多佛教信眾都很熟悉,大勢至菩薩站在右邊,又稱為大精進(jìn)菩薩,代表“喜舍”,這兩位菩薩則代表了佛教里的“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很多人對觀世音菩薩的故事都很熟悉了,但是對大勢至菩薩的故事就少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誰呢? 據(jù)《觀無量壽經(jīng)》記載:“以智慧力,拔三途苦,得無上力,故名大勢至”。大勢至菩薩法相和裝飾都和觀世音菩薩相同,主要的區(qū)別就是,大勢至菩薩頭上的寶冠是一個定瓶的標(biāo)志,寓意著內(nèi)裝智慧光明,救度一切眾生。而觀世音菩薩的寶冠是一個小化佛的標(biāo)志,觀音菩薩是手拿金蓮臺,大勢至菩薩則是合掌。觀世音菩薩以慈悲之光遍照一切眾生,大勢至菩薩則是以智慧之光照耀眾生。 據(jù)《觀無量壽經(jīng)》記載:大勢至菩薩以獨(dú)特的智能之光遍照世間眾生,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zāi),得無上之力。因此,大勢至菩薩被認(rèn)為是光明智慧第一,保護(hù)眾生,免受邪魔所害?!洞髣葜疗兴_念佛圓通章》記載:“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就是說,大勢至菩薩用念佛這個法門,從初發(fā)心,到一直成佛,這里的“無生忍”是成佛果位,大勢至菩薩就是專修專弘這一念佛法門的第一人。
菩薩怎么做 我就怎么做 幾位常見菩薩的精神內(nèi)涵
大行普賢菩薩 大智文殊菩薩 大愿地藏菩薩 大悲觀世音菩薩 這是這四位菩薩代表的精神內(nèi)涵,這不是說這位菩薩只有大行或者大智,只是這些方面更具代表性。
菩薩和菩薩心腸有什么區(qū)別/菩薩和菩薩心腸有什么區(qū)別
菩薩建立在菩薩心腸之上,菩薩乃功德圓滿、菩薩心腸乃正修之行
須菩提。菩薩應(yīng)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真正修行的人(菩薩)是這樣做(放下,即極高深難為的“內(nèi)布施”)的,心中一切現(xiàn)象不留,有如“風(fēng)來竹面,雁過長空”。為什么呢,修行要有胸襟,要有這個境界了,福報就太大了,大到想像不到的程度。
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一個菩薩嗎
兩個稱謂都是同一個菩薩,都沒有錯。錢文忠不懂契經(jīng)深義,觀自在是菩薩在入定時的稱呼,觀世音是菩薩救拔眾生時的法號。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也只是記載在某處見到觀自在菩薩的梵文稱呼,并不能以此認(rèn)為觀世音是訛。
夢見兩個觀音菩薩在天上飛,我對她說觀音菩薩好,觀音菩薩也對我說好。
你和菩薩有緣分
- 522 第四品-菩薩-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亭姍566000:20
- 1633 第四品-菩薩-佛告持世菩薩亭姍65600:14
- 2218 第四品-菩薩-佛告持世菩薩亭姍54900:14
- 3032 第四品-菩薩-佛告持世菩薩亭姍153700:14
- 2218 第四品-菩薩-佛告持世菩薩亭姍166700:14
- 3032 第四品-菩薩-佛告持世菩薩亭姍45100:14
- 3032 第四品-菩薩-佛告持世菩薩亭姍177600:14
- 436 第四品-菩薩-佛告持世菩薩亭姍614900:14
- 132菩薩行品第四007山野伍樵夫1702:51
- 132菩薩行品第四006山野伍樵夫2102:55
- 132菩薩行品第四008山野伍樵夫1801:59
- 132菩薩行品第四001山野伍樵夫2102:55
- 132菩薩行品第四003山野伍樵夫4502:57
- 132菩薩行品第四002山野伍樵夫3502:56
- 132菩薩行品第四005山野伍樵夫4902:56
- 132菩薩行品第四004山野伍樵夫2902:53
- 009不眴菩薩品第四009山野伍樵夫13702:53
- 3117 第四品-菩薩-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亭姍49600:17
- 3117 第四品-菩薩-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亭姍194800:17
- 2303 第四品-菩薩-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亭姍175800:17
- 1718 第四品-菩薩-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亭姍71300:16
- 2303 第四品-菩薩-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亭姍59300:16
- 3117 第四品-菩薩-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亭姍163200:17
- 009不眴菩薩品第四002山野伍樵夫3102:49
- 009不眴菩薩品第四015山野伍樵夫9702:55
- 009不眴菩薩品第四003山野伍樵夫12502:48
- 009不眴菩薩品第四013山野伍樵夫7402:47
- 009不眴菩薩品第四004山野伍樵夫17002:48
- 009不眴菩薩品第四011山野伍樵夫1902:50
- 009不眴菩薩品第四014山野伍樵夫7802:50
- 009不眴菩薩品第四012山野伍樵夫2402:51
- 009不眴菩薩品第四001山野伍樵夫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