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9《孟子》萬章章句上

2022-03-09 19:10:18清心菡萏16:21 13
聲音簡介

孟子萬章上 的翻譯

新華書店有。

《孟子》里的小可愛——萬章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特別欣賞的學生,如孔子之于顏回,孟子之于萬章。萬章在史書中的記載不多,我們只知道孟子晚年退而修書是和萬章一起的?!睹献印防锏摹叭f章”篇就是孟子和萬章的對話。 我讀書,喜歡劍走偏鋒,往往從文字的縫隙有一些意外的體悟,這樣的發(fā)現(xiàn)總能讓我沾沾自喜。讀《孟子》,隱隱約約讀到了一個可愛調(diào)皮的弟子萬章。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萬章于是開始皮了,他拿話堵老師:“ 然則舜有天下,孰與之? ” 老師您不是說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給誰的嗎?可是舜擁有了天下,是怎么來的呢?難道不是堯給他的嗎? 老師冷靜回答:“是天給他的。” 這個小淘氣一定是一臉猾狹,擠眉弄眼地說:“天給舜的?天怎么給?捧在手里給?或者天會說話?莫非老天爺現(xiàn)了真身,對舜語重心長地說,耳提面命地教導?” 我們當老師的,對這種時時挑老師毛病、給老師下套子的學生再熟悉不過了。這樣的學生,也往往涉獵廣泛思維靈活,他們才有底氣隨時伺機“堵”老師。 老師就是老姜,對萬章的小把戲一清二楚,他老人家繼續(xù)不動聲色地引導了: “ 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 “天不會說,不會動,他怎么示之呢?”繼續(xù)堵,總想把老師追問到絕境。 老師就說了,堯把舜推薦給天,天接受了;再把舜推薦給老百姓,老百姓接受了。這就天用行動在表示呀。 老師的回答已經(jīng)至情至理了,可是萬章這樣的淘氣學生才不會這么輕易放棄看老師出糗的機會呢。他又問了:怎么給天推薦?天又如何接受?天能看?能聽?能說?(這里的表情一定是為自己的機智而洋洋自得了。) 當然,孟老師最后又是舉例又是比喻又是對比的,總算把這個調(diào)皮學生的問題給解釋清楚了。 不僅如此,萬章還曾拿儒家祖師爺孔子來刁難孟子: “ 孔子,君命召,不俟駕而行;然則孔子非與? ”意思是說,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最講禮了,可是國君召喚時,祖師爺?shù)炔坏密囻R備好,就自己先行了,這也太不淡定了吧?老師則告訴他,國君召喚,使命在身,當然拖延不得! 調(diào)皮的萬章愛抬杠。他和孟子探討接受禮物的問題,孟子認為,別人若有禮有節(jié)地同我們交往,我們是可以接受對方的禮物的。 萬章馬上就“杠精”附體了。他問老師:那如果一個強盜有禮有節(jié)同我交往,并要把他的贓物送給我,按老師的意思就可以接受咯? 老師說:“不可以,這種人我們都用不著教育他就可以直接殺掉的?!泵献拥囊馑际?,道義先于禮。 孟子繼續(xù)“杠”:當今諸侯如同強盜,可是他們有禮有節(jié)地結交君子,君子怎么就接受了呢?老師告訴他,諸侯要是全殺了,天下不就完了嗎?當然得先教育。 老師還搬出祖師爺孔子之例來講孔子在魯國做官都跟別人爭奪過獵物,萬章迅速抓住把柄: 祖師爺推行大道,怎么能爭搶獵物?太不地道了! 孟子說:哎呀,祭祀的獵物嘛,大家都認為吉祥,就搶咯。祖師爺擔任祭祀官,當然也就一起搶咯! 萬章步步緊逼:那祖師爺怎么不辭官呢! 老師又是好一番解釋,才讓萬章無話可說。 這樣的場景有沒有很熟悉,這樣的孩子有沒有很熟悉?其實這種孩子看似處處“懟”老師,實則時時在動腦,時時和老師相互應和。這種頭腦風暴般快速運轉的思維,值得我們珍惜。

公孫丑和萬章的故事有?+孔子孟子的成語各5個

孔孟之道 孔席墨突 周情孔思 孔席不暖 孟母三遷

《孟子》三章翻譯

富強大街與眾不同意不

孟子文章

今有人日攘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痹唬骸罢垞p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而后已。”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出自《孟子》 [譯文] 現(xiàn)在有這么一個人,每天都要偷鄰居家的一只雞。有人勸告他說:“這不中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說:“那我就逐漸改吧,以后每個月偷一只雞,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 既然知道這樣做不對,就應該馬上改正,為什么還要等到明年呢?

孟子第一章的主要內(nèi)容?

反映了孟子主張“重義而輕利”,反對”后義而先利”的思想。孟子強調(diào)仁義,并不是不講利,他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他反對的是唯利是圖,爭奪一己之私利;而維護的是國家、社會的公利。孔孟都不反對個人追求合理的“利”。

孟子二章讀后感

第段先寫文章理解孟其認識;第二段寫文句或哪段印象深刻想;第三段聯(lián)系自實際談

《孟子兩章》讀后感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的心理都是喜歡安樂,厭惡憂患的,孟子的這個觀點,乍聽之下,似乎很違反常理。然而,仔細想想,卻很有道理。因為只有在憂患的時刻,人們才會提高警惕,勵精圖治,最后獲得了生存與發(fā)展的機會。反之,在安樂的環(huán)境中,人們很容易放松自己,麻痹大意,結果卻招致了失敗與死亡的厄運。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對于孟子的觀點,急功近利的人也許不容易體會,而加以反對。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孟子說的的確包含真理。個人或團體乃至于國家,能夠遵循道義來行事,也許短期里會遇到一定困難,但是長期堅持下去,一定可以獲得他人的理解與贊賞,獲得多方面的幫助,最后道路越走越寬。反之,違反道義而行事,也許短期內(nèi)可以獲得一些利益,但是長期下來,他人看清了你的面目之后,必將疏遠乃至于杯葛你,最后落得個眾叛親離,道路越走越窄。

有關孟子的文章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孟子第一章的主要內(nèi)容

反映了孟子主張“重義而輕利”,反對”后義而先利”的思想。孟子強調(diào)仁義,并不是不講利,他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他反對的是唯利是圖,爭奪一己之私利;而維護的是國家、社會的公利??酌隙疾环磳€人追求合理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