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章句下59-62遍
孟子 梁惠王
自己看書咯~~~
孟子梁惠王上講什么?
孟子抓住了梁惠王渴望稱王天下,建立霸業(yè)的心里,集中闡述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 孟子以設(shè)問的手法引人就范,以日常習(xí)見的小事喻說道理,環(huán)環(huán)相扣,生動有趣,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充分反映了孟子的語言風(fēng)格,表現(xiàn)了孟子的機敏和雄辯。
孟子梁惠王下主要講了什么五十字
孟子告訴梁惠王,一個君主應(yīng)該善于把自己的快樂和自己的臣民分享,這也是仁德的一個表現(xiàn)。
誰有孟子見梁惠王讀后感
今天看到《梁惠王章句上》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备杏|很深。 上學(xué)時期已經(jīng)學(xué)過,現(xiàn)在再讀更為朗朗上口,但讀的過程中,我有一種心里受到壓迫的感受,這種感覺從何而來?為何會有?又如何解決呢? 從何而來?“狗吃人吃的糧食卻不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也不知道發(fā)放糧食;人死了,就說:‘這不能怪我,只能怪歲月不好(收成不好)?!@和將人刺死卻說:‘不是我干的,是兵器干的’有什么不同呢。大王不怪罪歲成的時候,天下百姓就會都歸心于你?!笨吹竭@個對話,我就想起那么多留守兒童的種種問題,父母總是說,不是我不想把孩子帶在身邊,只是因為沒錢。不是我不想孩子好,只是我沒時間學(xué)習(xí)。不是我不想學(xué)習(xí),只是我沒有精力。而等到孩子種種跡象出現(xiàn)的時候,又把當(dāng)初為自己找的借口再次搬來當(dāng)擋箭牌。 為何會有?想到這些,我心里很堵,為自己,也為周圍的人。因為自己曾經(jīng)就找過這樣的借口,止步于更系統(tǒng)的學(xué)習(xí)。而周圍確實有不少朋友根本沒有意識到學(xué)習(xí)的重要性,以為還有時間等得起,拖得起。殊不知,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快馬加鞭了。等我們醒悟的時候,已經(jīng)難以追上了。 如何解決?“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睂ξ覀兌裕褪遣辉俟肿飼r間、精力、金錢的時候。對于大部分的家庭來說,經(jīng)濟不是壓力的時候,要克服的主要是拖延和惰性。對于一部分有經(jīng)濟壓力的家庭來說,根據(jù)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地先跟上最基礎(chǔ)的,保證思想是正確的。路還漫長,誰說以后的路不會越走越寬呢? 今日一讀,和當(dāng)初上學(xué)那會,感觸太不一樣了。
孟子見的是魏惠王,還是梁惠王?
梁惠王=魏惠王 戰(zhàn)國時,魏國首都是大梁,所以魏通常也被稱為梁.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顧鴻鴈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曰:“賢者而后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云:‘經(jīng)始靈臺,經(jīng)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jīng)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于牣魚躍?!耐跻悦窳榕_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裼c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河?xùn)|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痹唬骸巴跞缰耍瑒t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養(yǎng),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呛萎愑诖倘硕鴼⒅?,曰:‘非我也,兵也?!鯚o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泵献訉υ唬骸皻⑷艘澡枧c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薄耙匀信c政,有以異 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肽芤恢俊瘜υ唬骸皇葰⑷苏吣芤恢??!肽芘c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痹唬骸叭艄讶苏?,可以保民乎哉?”曰:“可?!痹唬骸昂斡芍峥梢??”曰:“臣聞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踉唬骸嶂∥岵蝗唐潇馋?,若無罪而就死地?!瘜υ唬骸粍t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痹唬骸笆切淖阋酝跻?。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蓖踉唬骸叭弧U\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曰:“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蓖跽f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蜃又^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復(fù)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耘e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何與?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痹唬骸巴踔笥傻寐勁c?”王笑而不言。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曰:“否。吾不為是也?!痹唬骸叭粍t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曰:“可得聞與?”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曰:“楚人勝?!痹唬骸叭粍t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海內(nèi)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 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不能進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痹唬骸盁o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 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孟子梁惠王下第四章?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1)。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2)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3)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第五段故事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梁惠王說:“我們魏國,以前天下沒有哪個國家比它更強大的了,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傳到我手中,東邊敗給了齊國,我的長子也犧牲了;西邊又丟失給秦國七百里地方;南邊被楚國欺侮,吃了敗仗。對此我深感恥辱,想要為死難者洗恨雪恥,怎么辦才好呢?”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孟子回答道:“百里見方的小國也能夠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對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罰,減輕賦稅,(提倡)深耕細作、勤除雜草,讓年輕人在耕種之余學(xué)習(xí)孝親、敬兄、忠誠、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長,(這樣,)可以讓他們拿起木棍打贏盔甲堅硬、刀槍銳利的秦楚兩國的軍隊了。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他們(秦、楚)常年奪占百姓的農(nóng)時,使百姓不能耕作來奉養(yǎng)父母。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兒各自逃散。他們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討伐他們,誰能跟大王對抗呢?所以(古語)說:‘有仁德的人天下無敵?!笸跽埐灰獞岩蛇@個道理了?!?/p>
梁惠王章句上的原文
梁惠王曰:“晉國①,天下莫強②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③;西喪地于秦七百里④;南辱于楚⑤。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⑥,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⑧;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墒怪畦枰赃_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跽埼鹨桑 ?
梁惠王上的第五章
梁惠王曰:“魏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yǎng)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跽埼鹨?!” 梁惠王說:“我們魏國,以前天下沒有哪個國家比它更強大的了,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傳到我手中,東邊敗給了齊國,我的長子也犧牲了;西邊又丟失給秦國七百里地方;南邊被楚國欺侮,吃了敗仗。對此我深感恥辱,想要為死難者洗恨雪恥,怎么辦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百里見方的小國也能夠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對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罰,減輕賦稅,(提倡)深耕細作、勤除雜草,讓年輕人在耕種之余學(xué)習(xí)孝親、敬兄、忠誠、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長,(這樣,)可以讓他們拿起木棍打贏盔甲堅硬、刀槍銳利的秦楚兩國的軍隊了。 他們(秦、楚)常年奪占百姓的農(nóng)時,使百姓不能耕作來奉養(yǎng)父母。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兒各自逃散。他們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討伐他們,誰能跟大王對抗呢?所以(古語)說:‘有仁德的人天下無敵。’大王請不要懷疑這個道理了?!? ①東敗于齊,長子死焉:指前343年馬陵之戰(zhàn),齊威王派田忌、孫臏率軍隊救韓伐魏,大敗魏軍于馬陵。魏將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 ②比:全,都。灑:同“洗”。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51-58遍溫暖分享4885:16
- e02《孟子》-梁惠王章句(下)02止則不明4.9萬09:47
- e02《孟子》-梁惠王章句(下)03止則不明4.6萬12:05
- e01《孟子》-梁惠王章句(上)01止則不明15.7萬10:20
- e02《孟子》-梁惠王章句(下)01止則不明6.1萬11:43
- e02《孟子》-梁惠王章句(下)04止則不明4萬09:58
- e01《孟子》-梁惠王章句(上)03止則不明6.6萬08:46
- 04 04《孟子》-梁惠王章句(上)04悠然DE小屋596707:37
- e01《孟子》-梁惠王章句(上)02止則不明9萬09:31
- e01《孟子》-梁惠王章句(上)04止則不明5.5萬07:34
- 03 03《孟子》-梁惠王章句(上)03悠然DE小屋607708:47
- 華杉講透孟子19第二篇 梁惠王章句 下潔懿讀書匯23004:56
- 卷二·梁惠王章句下眉塢老農(nóng)2300:03
- 華杉講透孟子02第一篇 梁惠王章句 上潔懿讀書匯98805:20
- 卷一·梁惠王章句上眉塢老農(nóng)2800:03
- 009 梁惠王章句下 第二章陶了個然2.4萬03:30
- 016 梁惠王章句下 第九章陶了個然1.9萬02:52
- 010 梁惠王章句下 第三章陶了個然2.5萬06:42
- 018 梁惠王章句下 第十一章陶了個然1.9萬05:40
- 014 梁惠王章句下 第七章陶了個然1.9萬04:32
- 020 梁惠王章句下 第十三章陶了個然1.6萬01:33
- 012 梁惠王章句下 第五章陶了個然2.2萬07:51
- 002 梁惠王章句上 第二章陶了個然6.3萬04:28
- 005 梁惠王章句上 第五章陶了個然4萬04:28
- 011 梁惠王章句下 第四章陶了個然2.5萬08:36
- 008 梁惠王章句下 第一章陶了個然3萬08:39
- 017 梁惠王章句下 第十章陶了個然1.8萬03:26
- 022 梁惠王章句下 第十五章陶了個然1.7萬04:03
- 003 梁惠王章句上 第三章陶了個然5.1萬08:37
- 004 梁惠王章句上 第四章陶了個然4.3萬03:30
- 001 梁惠王章句上 第一章陶了個然10.9萬03:51
- 023 梁惠王章句下 第十六章(本節(jié)終章)陶了個然1.8萬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