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東陵與清西陵的不同命運,為何?張海峽

2017-07-23 16:21:13張海峽04:35 693
聲音簡介

清西陵被盜過嗎?現(xiàn)在清西陵是怎樣的

清西陵大部分被盜過。

清東陵和十三陵是一個地方嗎?

不是,清東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處,清東陵是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5個皇帝的皇家陵園。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qū)境內(nèi)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

清東陵介紹?

清東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 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島之間,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東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為宏大、體系最為完整、布局最為得體的清代皇家陵寢建筑群,清東陵始建于1661年,營建時間達272年。整個陵區(qū)四面環(huán)山,三面傍水,風(fēng)景秀麗、風(fēng)水獨特。以后靠山昌瑞山為界,以北稱“后龍”,是龍脈來源之地;以南稱“前圈”, 是陵寢分布地,占地約80平方公里,共建有15座陵寢,長眠著161位清朝帝、后、妃及皇子公主們。其中有:清朝入關(guān)第一帝清世祖順治;有功勛卓著、年少有為、在位最久的清圣祖康熙;有掌實權(quán)最久、壽命最長的清高宗乾??;有輔佐兩位小皇帝、被稱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莊妃);有兩度垂簾聽政、掌權(quán)長達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還有給人以撲朔迷之感的香妃等。 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chǎn)專家贊譽清東陵是“人類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天才杰作”。陵區(qū)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為中軸線,依山勢呈扇形東西排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各陵按規(guī)制營建了一系列建筑,總體布局為“前朝后寢”。“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審美思想貫穿于每一座陵寢建筑中,使各單體建筑在空間組合上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空間組合。遠望氣勢恢宏壯麗而深沉。由遠及近,步移景易,變化豐富,秩序嚴謹,相得相濟,引人入勝,是中國古代陵寢建筑的典范之作,其建筑藝術(shù)達到了中國古代建筑的頂峰。在這龐大的建筑群體運用了最先進的工程技術(shù),采用了最為珍貴的建筑材料,陵區(qū)的662座單體建筑中,有經(jīng)過兩次大地震330年巋然不動的全國現(xiàn)存最寬的石牌坊;有全長達5.5公里的孝陵主神路;有叩之聲若金鐘的“五音橋”;有被譽為“石雕藝術(shù)寶庫”和“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宮;更有采用最為珍貴的黃花梨木建成并為黃金裝飾的慈禧陵三大殿;以及“鳳在上龍在下”的丹陛石石雕;游人看后既被她那精湛的藝術(shù)所傾倒,更為她那宏偉的氣勢所折服。 清東陵是中國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它綜合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的風(fēng)水學(xué)、建筑學(xué)、美學(xué)、哲學(xué)、景觀學(xué)、喪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shù)價值和科學(xué)價值,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文化瑰寶。 清東陵以她無與倫比的魅力,相繼于2000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2001年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qū);2015年批準為國家AAAAA級景區(qū),清東陵正日益成為享譽世界的頂級旅游景區(qū)。

清西陵在哪里?

河北易縣境內(nèi)

清十三陵的簡介

1、永陵,原皇帝、直皇帝、翼皇帝、宣皇帝(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赫圖阿拉城) 2、福陵,努爾哈赤(遼寧省沈陽市天柱山) 3、昭陵,皇太極(遼寧省沈陽市北陵公園)、昭西陵,莊妃(河北遵化市) 4、孝陵,順治(河北遵化市)、孝東陵,順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河北遵化市) 5、景陵,康熙(河北遵化市) 6、泰陵,雍正(河北易縣)、泰東陵,雍正皇后鈕沽祿氏(河北易縣) 7、裕陵,乾?。ê颖弊窕校?8、昌陵,嘉慶(河北易縣)、昌西陵,嘉慶皇后喜塔臘氏(河北易縣) 9、慕陵,道光(河北易縣)、慕東陵,道光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河北易縣) 10、定陵,咸豐(河北遵化市)、定東陵,咸豐皇帝皇后慈安和慈禧(河北遵化市) 11、惠陵,同治(河北遵化市) 12、崇陵,光緒(河北易縣) 13、溥儀墓(河北易縣)

清東陵和清西陵包括了哪些陵墓

清東陵的有 惠陵 景陵 定陵 裕陵 孝陵 。 清西陵泰陵 崇陵慕陵還有昌陵3座后陵。 其他的忘記了。

清東陵有多少個陵呢?

有孝陵、景陵、裕陵、定陵、惠陵、昭西陵、孝東陵、普祥峪定東陵、菩陀峪定東陵、景陵皇貴妃園寢、景陵妃園寢、裕陵妃園寢、定陵妃園寢、惠陵妃園寢、公主園寢,共15座陵

為什么清西陵沒有清東陵的名氣大呢?

因為清東陵被盜引起了世人的注意,民國時期清東陵被盜,里面大量文物流失,引起了國際震動。

清陵為何分為東陵 西陵?

東陵附近沒有“吉地”給雍正

清永陵的相關(guān)傳說

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帝第二次東巡祭祀永陵封寶城內(nèi)一珠古榆為“神樹”。關(guān)于這棵樹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當(dāng)年努爾哈赤的祖父背著祖先的尸骨從長白山走下來,走到永陵的時候見天色已經(jīng)很晚,準備住店了,可在當(dāng)時的人都很迷信,說什么也不讓他住店,無奈他突然發(fā)現(xiàn)在喬山的腳下生長了一棵粗大的榆樹,而且在離地三尺處有一個樹叉,他非常高興,便把祖先的尸骨取下來夾到了樹叉上,夜間天氣驟然變化,狂風(fēng)暴雨,電閃雷鳴。第二天雨過天晴,早上準備趕路的時候,來到樹前卻發(fā)現(xiàn)尸骨竟然長在樹上取不下來了,他非常著急就使勁的掰,結(jié)果順著樹叉就流血了,他很害怕便從當(dāng)?shù)卣襾盹L(fēng)水先生,他來到樹前一看,就告訴他“這是一塊風(fēng)水寶地,后面的山是一條龍脈,對面一座照山叫煙囪山,還有一條蘇子河環(huán)繞,你無意間將尸骨一放即壓在了龍脈正中,你后人將有天下可做”。經(jīng)過一番勘察,發(fā)現(xiàn)這條龍是西東走向,龍頭在西,龍尾在東,蜿蜒起 伏,大小不等十二個龍脊(山頭),風(fēng)水先生預(yù)言他的后世有十二代的天下。后人又傳說從努爾哈赤登基稱漢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正好是十二皇帝,因山頭大小不等,也就注定了皇帝在位時間長短不一。 這棵神樹是在同治年間倒掉的,史料記載,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十三日,一場暴風(fēng)驟雨將神樹刮倒,西南方向,樹干將啟運殿砸塌了,樹梢搭到了啟運殿的前房檐。偽滿州國時期,末代皇帝溥儀派恭親王溥偉專程來永陵祭典,保留了照片即這株伏的“神樹”及巨大的托架。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