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了凡四訓(xùn)》謙德之效一百三十七遍

2021-05-15 06:25:51元媽元媽08:55 13
聲音簡介

讀《了凡四訓(xùn)》悟謙德之效

講在前面 我們了解了凡先生的不凡。不凡在其守凡不妄為,又超凡脫俗大有作為。圣賢有三立的功德,立身自強(qiáng)做有用之人,立言傳世做有用文章,立命安邦做棟梁之材。張載有四句謁,為天地立心,為民生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所以,我作為后學(xué)晚輩才孜孜不倦研讀這部作品,希望分享讀了了凡四訓(xùn)后的心得體悟,把這些靈光一閃的感悟留下些許痕跡,留于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國學(xué)是民族精神寶庫,珍視寶庫,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读朔菜挠?xùn)》中的“善論”,促人警醒,催人奮進(jìn),但其不免牽強(qiáng)的命運(yùn)說與唯心的善惡因果論,則需甄別批判。辯證“舍得”,智慧“揚(yáng)棄”,何嘗不是讀國學(xué)經(jīng)典的“為善善為”。建議我們通讀了凡四訓(xùn)這本書的原文,行文非常的優(yōu)美典雅,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并不難了解,但是其中所深藏宇宙人生的道理,卻是非常的深奧,必須用心體會,才能有得于心,才能信心益增,效法了凡先生立命精神的決心,會更加的堅定;進(jìn)而身體力行,斷惡修善。于是而個人的學(xué)業(yè),事業(yè),家庭均能和諧圓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善積德,如果說人人能夠如此,國家前途一定光明,世界一片祥和。 37歲遇云谷禪師前,袁了凡完全被鎖定在家鄉(xiāng)老先生算定的“命數(shù)”中。迷信“進(jìn)退有命,遲速有時”,因而,“澹然無求”,“原來只是凡夫”。 醍醐灌頂,一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讓袁了凡人生積極反轉(zhuǎn)。簡直脫胎換骨,無疑開創(chuàng)新天地。于是,自勉自律,善行三千,又三千,又“一萬”(心愿修得“合縣減糧,萬民受福”)。求福為己,行善利人,何樂而不為? 這一篇專講謙虛的好處,謙虛的效驗;大家要仔細(xì)的研究,不可以囫圇吞棗,那就必定能夠得到大的利益。這其中有一點(diǎn)是必須牢記的,百無禁忌的,且效果顯著的是——謙虛! 我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人要學(xué)會謙虛呢?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謙遜的人更有人緣,更容易成功。有人把謙遜當(dāng)成一種品德,其實這也是人的生存之道。如果一個人不懂謙遜,熱衷與人相爭,最終爭不來利益,卻爭來了禍患。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不謙虛,他們有了點(diǎn)成績就盛氣凌人,目空一切。有些人作為領(lǐng)導(dǎo),作威作福習(xí)慣了,從來不把小人物放在眼里,這一類人多半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因為一個人心里包容不了別人,別人又如何包容他呢? 我們知道一個人站的越高,摔的越疼。如何讓自己摔不下來呢?就需要自己放低姿態(tài),保持謙遜。 老子說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做人要就像水的品性一樣,無形無色,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避高趨下的謙遜態(tài)度對待一切,才能出于不敗之地。 俗話說的好,滿招損,謙受益。我們每個人混跡在職場、商場上,都應(yīng)該保持一份謙遜,因為謙遜是一種進(jìn)可攻、退可守處世謀略,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可以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所以,謙虛既是一種高貴的品德,也是一種生存法則。層次越高的人越謙遜,越喜歡講道德。這是因為這種處事態(tài)度,可以讓他們獲取更多名利。所以一個高層次、高境界的人永遠(yuǎn)會讓自己保持謙遜。 鬼谷子說:與賤者言,依于謙。我們以前說要不恥下問,就是指的不要覺得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請教而感到羞恥,這里的賤指的是身份低微的小人物。鬼谷子的這句話其實給我們揭示了一個生存法則,我們在與每一個不如我們的人接觸時,一定要謙遜。因為這樣可以拉攏人心,讓對方為我所用。哪怕有階級,貧富,學(xué)歷高低,也請謙虛待人,戰(zhàn)國孟嘗禮賢下士有三千食客為他效力,豪杰未露出崢嶸頭角以前不要妄自菲薄,要知道那年劉備還在編草鞋,雖然有一層皇叔的身份,可桃園三結(jié)義前關(guān)羽是逃犯,張飛是屠戶,劉備也是結(jié)交這倆人于未發(fā)跡的草莽時期才拉攏了兩位萬人敵的將軍入麾下。 切記,莫欺少年窮,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小人物??催^斗破蒼穹,這部小說可以說掀起了斗氣練功流和玄幻小說的退婚潮,男主蕭炎因為在故事一開始就遭遇未婚妻盛氣凌人帶人上門退婚,納蘭嫣然因蕭炎實力下降便看不起蕭炎,并擅自登蕭門取消婚約,使得蕭家顏面大失,蕭炎對其恨之入骨,被蕭炎一怒之下休妻,并發(fā)誓三年之后上云嵐宗一洗當(dāng)日之辱,并為云嵐宗的覆滅埋下了伏筆。在拜了藥塵為師后就開始低調(diào)修煉焚決,開始了吞噬異火,飆升斗氣等級的晉升路線,當(dāng)初瞧不起他的人,早就被甩了不知多遠(yuǎn)了,蕭炎成了斗帝,也成就一代大主宰。蕭炎他說了一句話至今熱血超燃的感覺,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人生有生存之道,也有取禍之道。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在《周易》里最好的卦象不是乾卦,而是謙卦。因為只有謙謙君子才能如水一般,以卑下的姿態(tài)包容萬物。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書曰:滿招損,謙受益。予屢同諸公應(yīng)試,每見寒士將達(dá),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書經(jīng)說:滿招損呀!謙受益,自滿的就要招損害;謙虛的就會受到益呀!受到益?!? 易經(jīng)謙卦上說:天的道理,不論什么,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地的道理,不論什么,凡是驕傲自滿的,也要使他改變,不能讓他永遠(yuǎn)滿足;而謙虛的要使他滋潤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經(jīng)過,必定會充滿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受害,謙虛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厭惡驕傲自滿的人,而喜歡謙虛的人。   這樣看來,天、地、鬼、神、人、都看重謙虛的一邊。易經(jīng)上六十四卦,所講的都是天地陰陽變化的道理,教人做人的方法。每一卦爻中,有兇有吉,兇卦是警戒人去惡從善,吉卦是勉勵人要日新又新,唯有這個謙卦,每一爻都吉祥。書經(jīng)上也講:自滿,就會遭到損害,自謙,就會受到益處。 現(xiàn)在的社會物欲橫流,人心難測,爾虞我詐,互不信任,彼此之間很難相處。不管在事業(yè)單位,還是在企業(yè)求職等等。你要想混得好,就要守規(guī)矩,懂得人情世故,懂得職場生存的法則,否則,你將輸?shù)暮軕K!所以我們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人來往,做人的方法必須加以講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了。稻盛和夫曾經(jīng)說過:在盡可能冷靜而謙虛的反省中度過人生。 一個人能懂得謙虛,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學(xué)問要求進(jìn)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樣樣都要求進(jìn)步。所有種種的好處,都從謙虛上得來,所以稱為謙德。 一個人能夠謙虛,在職場中一定會得到眾人的信任和支持。我們在不斷反省中,以利他之心開啟人生之路。古人講“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是對我們后人的提醒。必須意識到——有了大家才會有我自己。中國古書中有“唯謙是福”一說,意思是“幸福和福氣與傲慢的人無緣,唯有具備謙虛之心的人才能獲得”。比如你在工作中解決了一個難題,可能你會覺得這個難題是靠你一己之力解決的,但實際上這不可能是你一個人的功勞,因為很多的“果”是由很多的“因緣”促成的,中間包含萬事萬物,就連空氣也是幫助你解決難題的一份子之一。只有始終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才能形成團(tuán)隊的合力,在和諧的氛圍中有效的開展工作,這非常重要。 孔老夫子的學(xué)生曾子說:“以前,追隨老師一起學(xué)習(xí)的那些前輩學(xué)長們,不管他們多么聰明都不會翹尾巴。對于后輩,也會放下身段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話。他們那種優(yōu)雅的氣質(zhì)真是令人懷念啊?!? 從曾子的話中,我們重點(diǎn)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是“遇到的任何人都是我的老師”這一種謙虛的精神。與坦誠之心一樣,唯有謙虛才是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原動力。 而我們的了凡先生,耿以切身體驗告誡世人:“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yè)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绷⒚畬W(xué),泣血相告。 “滿招損,謙受益?!薄爸t德之效”一章,多引述前賢教導(dǎo),同時也從親聞親見親歷中提煉出親身感受:“每見寒士將達(dá),必有一段謙光可掬?!敝t為美德,因而必須懂得敬畏:“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兇,斷然由我。”謙亦為善行,因而需要砥節(jié)礪行:“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佛教語,意為給人無微不至的幫助),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懂得謙虛,保持謙虛,待人接物,心存敬意,久而久之,便顯示出謙德之效——受人尊敬,諸事順?biāo)欤? 了凡四訓(xùn)的文摘部分   辛未計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賓,年最少,極其謙虛。予告費(fèi)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費(fèi)曰:何以見之?予曰:惟謙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順承,小心謙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聞謗不辯,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猶將佑之,豈有不發(fā)者?及開榜,丁果中式。   丁丑在京,與馮開之同處,見其虛己斂容,大變其幼年之習(xí)。李霽巖直諒益友,時面攻其非,但見其平懷順受,未嘗有一言相報。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禍有禍先,此心果謙,天必相之,兄今年決第矣。已而果然。   趙裕峰、光遠(yuǎn),山東冠縣人,童年舉于鄉(xiāng),久不第。其父為嘉善三尹,隨之任。慕錢明吾,而執(zhí)文見之,明吾,悉抹其文,趙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壬辰歲,予入覲,晤夏建所,見其人氣虛意下,謙光逼人,歸而告友人曰:凡天將發(fā)斯人也,未發(fā)其福,先發(fā)其慧;此慧一發(fā),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及開榜,果中式。   江陰張畏巖,積學(xué)工文,有聲藝林。甲午,南京鄉(xiāng)試,寓一寺中,揭曉無名,大罵試官,以為瞇目。時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張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張益怒曰:汝不見我文,烏知不佳?道者曰:聞作文,貴心氣和平,今聽公罵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張不覺屈服,因就而請教焉。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該中,文雖工,無益也。須自己做個轉(zhuǎn)變。張曰:既是命,如何轉(zhuǎn)變。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張曰:我貧士,何能為?道者曰: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且如謙虛一節(jié),并不費(fèi)錢,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   張由此折節(jié)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夢至一高房,得試錄一冊,中多缺行。問旁人,曰:此今科試錄。問:何多缺名?曰: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須積德無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舊該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后指一行云:汝三年來,持身頗慎,或當(dāng)補(bǔ)此,幸自愛。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由此觀之,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兇,斷然由我。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yuǎn)器,縱發(fā)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yè)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務(wù)要積德,務(wù)要包荒(包容),務(wù)要和愛,務(wù)要惜精神?!薄皬那胺N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作者由是“知非”,人生從此“痛刷”一新。這段經(jīng)歷,對作者是一次涅槃,對讀者是思想洗禮。晚清曾國藩受此影響而更名號為“滌生”。 銘心感悟,記錄于茲:“余初號學(xué)海,是日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從此而后,終日兢兢,便覺與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戰(zhàn)兢惕厲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毀我,自能恬然容受?!? “遠(yuǎn)思揚(yáng)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上思報國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濟(jì)人之急,內(nèi)思閑(防御)己之邪?!薄皠?wù)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jìn)。” 了凡四訓(xùn)的譯文部分 我好幾次和許多人去參加考試,每次都看到貧寒的讀書人,快要發(fā)達(dá)考中的時候,臉上一定有一片謙和,而且安詳?shù)墓獠砂l(fā)出來,仿佛可以用手捧住的樣子。 辛未年,我到京城去會試,我的同鄉(xiāng)嘉善人一起去參加會試的,大約有十個人,只有丁敬宇,這個人最年輕,而且非常謙虛,我告訴同去會試的費(fèi)錦坡講:這位老兄,今年一定考中。費(fèi)錦坡問我說:怎樣能看出來呢? 我說:只有謙虛的人,可以承受福報。老兄你看我們十人當(dāng)中,有誠實厚道,一切事情,不敢搶在人前,像敬宇的嗎?有恭恭敬敬,一切多肯順受,小心謙遜,像敬宇的嗎?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聽到人家毀謗他而不去爭辯,像敬宇的嗎?一個人能夠做到這樣,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豈有不發(fā)達(dá)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丁丑年在京城里,和馮開之住在一起,看見他總是虛心自謙,面容和順,一點(diǎn)也不驕傲,大大的改變了他小時候的那種習(xí)氣。他有一位正直又誠實的朋友季霽巖,時常當(dāng)面指責(zé)他的錯處,但卻只看到他,平心靜氣地接受朋友的責(zé)備,從來不反駁一句話。我告訴他說:一個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禍,也一定有禍的預(yù)兆。只要這個心能夠謙虛,上天一定會幫助他,你老兄今年必定能夠登第了!后來馮開之果然真的考中了。   我好幾次和許多人去參加考試,每次都看到貧寒的讀書人,快要發(fā)達(dá)考中的時候,臉上一定有一片謙和,而且安詳?shù)墓獠砂l(fā)出來,仿佛可以用手捧住的樣子。   辛未年,我到京城去會試,我的同鄉(xiāng)嘉善人一起去參加會試的,大約有十個人,只有丁敬宇,這個人最年輕,而且非常謙虛,我告訴同去會試的費(fèi)錦坡講:這位老兄,今年一定考中。費(fèi)錦坡問我說:怎樣能看出來呢?   我說:只有謙虛的人,可以承受福報。老兄你看我們十人當(dāng)中,有誠實厚道,一切事情,不敢搶在人前,像敬宇的嗎?有恭恭敬敬,一切多肯順受,小心謙遜,像敬宇的嗎?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聽到人家毀謗他而不去爭辯,像敬宇的嗎?一個人能夠做到這樣,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豈有不發(fā)達(dá)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丁丑年在京城里,和馮開之住在一起,看見他總是虛心自謙,面容和順,一點(diǎn)也不驕傲,大大的改變了他小時候的那種習(xí)氣。他有一位正直又誠實的朋友季霽巖,時常當(dāng)面指責(zé)他的錯處,但卻只看到他,平心靜氣地接受朋友的責(zé)備,從來不反駁一句話。我告訴他說:一個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禍,也一定有禍的預(yù)兆。只要這個心能夠謙虛,上天一定會幫助他,你老兄今年必定能夠登第了!后來馮開之果然真的考中了。   趙裕峰,名光遠(yuǎn),是山東省冠縣人;不滿二十歲的時候,就中了舉人,后來又考會試,卻多次不中。他的父親做嘉善縣的主任秘書,裕峰隨同他父親上任。裕峰非常羨慕嘉善縣名士錢明吾的學(xué)問,就拿自己的文章去見他,那曉得這位錢先生,竟然拿起筆來,把他的文章都涂掉了。裕峰不但不發(fā)火,并且心服口服,趕緊把自己文章的缺失改了。如此虛心用功的年輕人,實在是少有,到了明年,裕峰就考中了。   壬辰年我入京城去覲見皇帝,見到一位叫夏建所的讀書人,看到他的氣質(zhì),虛懷若谷,毫無一點(diǎn)驕傲的神氣,而且他那謙虛的光采,就像會逼近人的樣子。我回來告訴朋友說:凡是上天要使這個人發(fā)達(dá),在沒有發(fā)他的福時,一定先發(fā)他的智慧,這種智慧一發(fā),那就使浮滑的人自然會變得誠實,放肆的人也就自動收斂了,建所他溫和善良到這種地步,是已發(fā)了智慧了,上天一定要發(fā)他的福了。等到放榜的時候,建所果然考中了。   江陰有一位讀書人。名叫張畏巖,他的學(xué)問積得很深,文章做得很好,在許多讀書人當(dāng)中,很有名聲。甲午年南京鄉(xiāng)試,他借住在一處去寺院里,等到放榜,榜上沒有他的名字,他不服氣,大罵考官,眼睛不清楚,看不出他的文章好。那時候有一個道士在旁微笑,張畏巖馬上就把怒火發(fā)在道士的身上。道士說:你的文章一定不好。張畏巖更加的發(fā)怒說:你沒有看到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寫得不好呢?道士說:我常聽人說,做文章最要緊的,是心平氣和,現(xiàn)在聽到你大罵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氣也太暴了,你的文章怎么會好呢?   張畏巖聽了道士的話,倒不覺的屈服了,因此,就轉(zhuǎn)過來向道士請教。道士說:要考中功名,全要靠命,命里不該中,文章雖好,也沒益處,仍不會考中,一定要你自己改變改變。   張畏巖問道:既然是命,怎樣去改變呢?道士說:造命的權(quán),雖然在天,立命的權(quán),還是在我;只要你肯盡力去做善事,多積陰德,什么福不可求得呢?   張畏巖說:我是一個窮讀書人,能做什么善事呢?   道士說:行善事,積陰功,都是從這個心做出來的。只要常常存做善事,積陰功的心,功德就無量無邊了。就像謙虛這件事,又不要花錢,你為什么不自我反省,自己工夫太淺,不能謙虛,反而罵考官不公平呢?   張畏巖聽了道士的話,從此以后就壓低一向驕傲的志向,自己很留意把持住自己,勿走錯了路,天天加功夫去修善,天天加功夫去積德。到了丁酉年,有一天,他做夢到一處很高的房屋里去,看到一本考試錄取的名冊,中間有許多的缺行。他看不懂,就問旁邊的人說:這是什么?那個人說:這是今年考試錄取的名冊。而張畏巖問:為什么名冊內(nèi)有這么多的缺行?那個人又回答說:陰間對那些考試的人,每三年考查一次,一定要積德,沒有過失,這冊里才會有名字。像名冊前面的缺額,都是從前本該考中,但是因為他們最近犯了有罪過的事情,才把名字去掉的。   后來那個人又指了一行說:你三年來,很留心的把持住自己,沒犯罪過,或者是應(yīng)該補(bǔ)上這個空缺了,希望你珍重自愛,勿犯過失!果然張畏巖就在這次的會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造命的權(quán)在天,立命的權(quán)在我,只要肯努力,多做善事積陰德呀!積陰德,什么福報求不得呀?求不得?】   從上面所講的看來,舉頭三尺高,一定有神明在監(jiān)察著人的行為。因此,利人,吉祥的事情,都應(yīng)該趕快的去做;兇險,損人的事,應(yīng)該避免,不要去做,這是可以由我自己決定的,只要我存好心,約束一切不善的行為,絲毫不得罪天地鬼神,而且還要虛心,自己肯遷就不驕傲,使得天地鬼神,時時哀憐我,才可以有福的根基,那些滿懷傲氣的人,一定不是遠(yuǎn)大的器量,就算能發(fā)達(dá),也不會長久地享受福報。稍有見識的人,一定不肯把自己肚量,弄得很狹窄,而自己拒絕可以得到的福,況且謙虛的人,他還有地方可以受到教導(dǎo),若人不謙虛,誰肯去教他?   并且謙虛的人,肯學(xué)別人的好處,別人有善的行動,就去學(xué)他,那么得到的善行,就沒有窮盡了。尤其是進(jìn)德修業(yè)的人,一定所不可缺少的??!   【舉頭三尺高呀!決定有神明,不但要存好心,而且要虛心,不可以做壞事,還要肯遷就,天地鬼神呀,千萬莫得罪??!莫得罪!】   古人有幾句老話說:有心要求功名的,一定可以得到功名;有心要求富貴的,一定可以得到富貴。一個人有遠(yuǎn)大的志向,就像樹有根一樣;樹有根,就會生出丫枝花葉來。   人要立定了這種偉大的志向,必須在每一個念頭上,都要謙虛,即使碰到像灰塵一樣極小的事情,也要使別人方便,能夠做到這樣,自然會感動天地了。   而造福全在我自己,自己真心要造,就能夠造成。像現(xiàn)在那些求取功名的人,當(dāng)初那有什么真心,不過是一時的興致罷了;興致來了,就去求,興致退了,就停止,孟子對齊宣王說:大王喜好音樂,若是到了極點(diǎn),那么齊國的國運(yùn)大概可以興旺了。但是大王喜好音樂,只是個人在追求快樂罷了,若是能把個人追求快樂的心,推廣到與民同樂,使百姓都快樂,那么齊國還有不興旺的么?   我看求科名,也是這樣,要把求科名的心,落實推廣到積德行善上;并且要盡心盡力地去做,那么命運(yùn)與福報,就都能夠由我自己決定了! 謙虛需自省 魯迅先生說過,他解剖自己往往比解剖別人更不留情面。偉大人物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不犯錯誤,而是因為他懂得及時、主動并深入地反省自己,從而減少錯誤,或較快地糾正錯誤。 我們?nèi)绻胧芤嬗谥t德之效,要懂得躬身反省。 人生需要反省,反省必須通過有意識的努力。反省是一種內(nèi)心活動,反省通向悟境?!拔蛘撸嵝囊病?,心無靈犀點(diǎn)不通,反省需自覺,他人無從替代。我們要反省,就是說我們每天所做的各種判斷,是否符合做人的正確準(zhǔn)則,要不斷認(rèn)真反省,借以誡勉自己,在盡可能冷靜而謙虛的反省中度過人生。不肯反省的人,或難于成功,或成功即為沒落的契機(jī),很容易轉(zhuǎn)勝為敗。人得意就忘形,得志就專橫,這種現(xiàn)象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司空見慣。不會反省,不從他人和自己的失敗中吸取教訓(xùn),歷史反復(fù)重演,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我們其實并不高明。當(dāng)意識到自私、任性或懦怯時,就應(yīng)自我告誡:“不可只顧自己”,“鼓起勇氣,堅持正義。”不斷重復(fù)這樣的反省,就會在犯錯誤之前自我驚醒,從而避免失策、失態(tài)。 比如,常有這樣的人,他們年輕時磨礪心志,艱苦奮斗,事業(yè)有成。但不知何時起,陶醉于成功,變得驕橫起來,令人嘆息。人往往一不小心,就會溺于名聲,不知不覺中就會變質(zhì)。不管你自以為達(dá)到了多高的境界,如果你不能始終謙虛,不能時時反省,不能堅持學(xué)習(xí),你就必然退步,降回故我。這雖然遺憾,很不幸卻是我們?nèi)说谋举|(zhì)。 天天忙忙碌碌,終日沉溺于事務(wù),我們常常因此忘記了反省,這樣的生活無從提高我們的人格。必須有嚴(yán)格的自我反省,才會促使我們變得高尚。

謙德之效(二)謙光可掬

謙德之效(二)謙光可掬 海上龍騰 ? ? ? ? 經(jīng)過多次考試,了凡看到一些即將發(fā)達(dá)的考生,他們身上煥發(fā)著謙虛的光芒。福有福始,吉有吉兆。謙光正是福始和吉兆,預(yù)示著上天的保佑。 ? ? ? ? 辛未年,了凡赴省城參加舉人考試,縣里參加考試的10人之中,有一名考生叫丁敬宇,年紀(jì)最小,態(tài)度也非常謙虛。通過一路的觀察了解,了凡認(rèn)為丁敬宇必登科第,同行的好友聽了了凡的判斷,就問道:你怎么知道呢? ? ? ? ? 了凡回答說:惟謙受福。你看同行的十人之中,只有丁敬宇的表現(xiàn)是樸實穩(wěn)重、不敢為先,只有丁敬宇的態(tài)度是恭敬待人、小心謹(jǐn)慎,只有丁敬宇的容量是受侮不答、聞謗不辨。一個人能做到這些,天地鬼神也會保佑他的,怎么會不發(fā)達(dá)的呢? ? ? ? ? 到了開榜,丁敬宇果然考中。 ? ? ? ? 丁丑年,了凡赴京考試,與馮開之住在一起,他虛心自謙,容貌和順,與幼時的習(xí)性完全不同。馮的好友李霽巖是正直誠實的人,李時常當(dāng)面指出馮的錯處,遇此,馮開之總是平心靜氣地接受指責(zé),從來不反駁。了凡告訴馮開之:一個人若有福,一定會有福的苗頭(福有福始);若有禍,也一定會有禍的兆頭(禍有禍先)。只要此心保持謙虛,上天一定會幫助他。你今年必定能登第。后來,馮開之果然考中了。 ? ? ? ? 山東冠縣人趙裕峰,不滿20歲時就中了舉人,后來多次考會試不中。他的父親是嘉善縣的主任秘書,趙隨其父上任。到嘉善后,趙裕峰仰慕名士錢明吾的學(xué)問,便帶自己的文章拜訪,不想,錢先生看了后,拿筆直接把文章涂掉了。此時,趙并沒有發(fā)怒,反而心服口服,趕緊修改文章。這樣虛己用功的青年,實是少有。到了明年,趙裕峰就考中了。 ? ? ? ? 壬辰年,了凡在京城見到了夏建所,他態(tài)度謙和,虛懷若谷,身上散發(fā)著謙光。了凡對友人說:上天將使一個人發(fā)達(dá),先開發(fā)他的智慧,然后開發(fā)他的福德。智慧開發(fā)后,浮華的人自然誠實,放肆的人自然收斂。夏建所的溫和善良,正是他智慧的體現(xiàn),福德將隨之而來了。開榜之時,夏建所果然考中。 ? ? ? ? 以上是了凡親自經(jīng)歷的四個故事。了凡已掌握了相人之術(shù),具備了孔先生的本領(lǐng),能預(yù)測他人的吉兇禍福。 ? ? ? ? 故事看似遙遠(yuǎn),就在我們的身邊。謙虛的人散發(fā)著無形的光芒,與其相處的人能體會到這種光芒的巨大。生活中一定不能小瞧那些謙虛謹(jǐn)慎、虛懷若谷的人,不要看輕那些心平氣和、從不發(fā)火的人。這些人有著福相,有著上天的保佑,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福星。

了凡四訓(xùn)謙德之效,滿招損,謙受益怎么解釋

  意思是:自滿招致?lián)p失,謙虛得到益處。   語出《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注:滿招損,謙受益。謂自滿招致?lián)p失,謙虛得到益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麗辭》:“ 益 陳謨云:‘滿招損,謙受益?!M營麗辭,率然對爾?!?  宋陳師道《擬御試武舉策》:“君子勝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誠服之也。故曰:滿招損,謙受益。

了凡四訓(xùn)中謙德的故事

原文:《了凡四訓(xùn)》第04章 謙德之效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故枪手t之一卦,六爻皆吉。 書曰:「滿招損,謙受益?!褂鑼彝T公應(yīng)試,每見寒士將達(dá),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辛未(公元1571年)計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賓,年最少,極其謙虛。 予告費(fèi)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 費(fèi)曰:「何以見之?」 予曰:「惟謙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順承,小心謙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聞謗不辯,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猶將佑之,豈有不發(fā)者?」 及開榜,丁果中式。 丁丑(公元1577年)在京,與馮開之同處,見其虛己斂容,大變其幼年之習(xí)。李霽巖直諒益友,時面攻其非,但見其平懷順受,未嘗有一言相報。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禍有禍先,此心果謙,天必相之,兄今年決第矣。」已而果然。 趙裕峰,光遠(yuǎn),山東冠縣人,童年舉于鄉(xiāng),久不第。其父為嘉善三尹,隨之任。慕錢明吾,而執(zhí)文見之,明吾悉抹其文,趙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壬辰歲(公元1592年),予入覲,晤夏建所,見其人氣虛意下,謙光逼人,歸而告友人曰:「凡天將發(fā)斯人也,未發(fā)其福,先發(fā)其慧;此慧一發(fā),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及開榜,果中式。 江陰張畏巖,積學(xué)工文,有聲藝林。甲午(公元1594年),南京鄉(xiāng)試,寓一寺中,揭曉無名,大罵試官,以為瞇目。時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張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張怒曰:「汝不見我文,烏知不佳?」 道者曰:「聞作文,貴心氣和平,今聽公罵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張不覺屈服,因就而請教焉。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該中,文雖工,無益也。須自己做個轉(zhuǎn)變?!? 張曰:「既是命,如何轉(zhuǎn)變?」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 張曰:「我貧士,何能為?」 道者曰:「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且如謙虛一節(jié),并不費(fèi)錢,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 張由此折節(jié)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公元1597年),夢至一高房,得試錄一冊,中多缺行。問旁人, 曰:「此今科試錄?!? 問:「何多缺名?」 曰:「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須積德無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舊該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后指一行云:「汝三年來,持身頗慎,或當(dāng)補(bǔ)此,幸自愛?!故强乒幸话傥迕?。 由此觀之,舉頭三尺,決有神明;趨吉避兇,斷然由我。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yuǎn)器,縱發(fā)亦無受用。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yè)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古語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谷酥兄?,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嘗有真志,不過一時意興耳;興到則求,興闌則止。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齊其庶幾乎?」予于科名亦然。 譯文: 易經(jīng)謙卦上說:天的道理,不論什么,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虧損,而謙虛的就讓他得到益處。地的道理,不論什么,凡是驕傲自滿的,也要使他改變,不能讓他永遠(yuǎn)滿足;而謙虛的要使他滋潤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經(jīng)過,必定會充滿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驕傲自滿的,就要使他受害,謙虛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厭惡驕傲自滿的人,而喜歡謙虛的人。 這樣看來,天、地、鬼、神、人、都看重謙虛的一邊。易經(jīng)上六十四卦,所講的都是天地陰陽變化的道理,教人做人的方法。每一卦爻中,有兇有吉,兇卦是警戒人去惡從善,吉卦是勉勵人要日新又新,唯有這個謙卦,每一爻都吉祥。書經(jīng)上也講:自滿,就會遭到損害,自謙,就會受到益處。 我好幾次和許多人去參加考試,每次都看到貧寒的讀書人,快要發(fā)達(dá)考中的時候,臉上一定有一片謙和,而且安詳?shù)墓獠砂l(fā)出來,仿佛可以用手捧住的樣子。 辛未年,我到京城去會試,我的同鄉(xiāng)嘉善人一起去參加會試的,大約有十個人,只有丁敬宇,這個人最年輕,而且非常謙虛,我告訴同去會試的費(fèi)錦坡講:這位老兄,今年一定考中。費(fèi)錦坡問我說:怎樣能看出來呢? 我說:只有謙虛的人,可以承受福報。老兄你看我們十人當(dāng)中,有誠實厚道,一切事情,不敢搶在人前,像敬宇的嗎?有恭恭敬敬,一切多肯順受,小心謙遜,像敬宇的嗎?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聽到人家毀謗他而不去爭辯,像敬宇的嗎?一個人能夠做到這樣,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豈有不發(fā)達(dá)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丁丑年在京城里,和馮開之住在一起,看見他總是虛心自謙,面容和順,一點(diǎn)也不驕傲,大大的改變了他小時候的那種習(xí)氣。他有一位正直又誠實的朋友季霽巖,時常當(dāng)面指責(zé)他的錯處,但卻只看到他,平心靜氣地接受朋友的責(zé)備,從來不反駁一句話。 我告訴他說:一個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禍,也一定有禍的預(yù)兆。只要這個心能夠謙虛,上天一定會幫助他,你老兄今年必定能夠登第了!后來馮開之果然真的考中了。 趙裕峰,名光遠(yuǎn),是山東省冠縣人;不滿二十歲的時候,就中了舉人,后來又考會試,卻多次不中。他的父親做嘉善縣的主任秘書,裕峰隨同他父親上任。裕峰非常羨慕嘉善縣名士錢明吾的學(xué)問,就拿自己的文章去見他,那曉得這位錢先生,竟然拿起筆來,把他的文章都涂掉了。 裕峰不但不發(fā)火,并且心服口服,趕緊把自己文章的缺失改了。如此虛心用功的年輕人,實在是少有,到了明年,裕峰就考中了。 壬辰年我入京城去覲見皇帝,見到一位叫夏建所的讀書人,看到他的氣質(zhì),虛懷若谷,毫無一點(diǎn)驕傲的神氣,而且他那謙虛的光采,就像會逼近人的樣子。 我回來告訴朋友說:凡是上天要使這個人發(fā)達(dá),在沒有發(fā)他的福時,一定先發(fā)他的智慧,這種智慧一發(fā),那就使浮滑的人自然會變得誠實,放肆的人也就自動收斂了,建所他溫和善良到這種地步,是已發(fā)了智慧了,上天一定要發(fā)他的福了。等到放榜的時候,建所果然考中了。 江陰有一位讀書人。名叫張畏巖,他的學(xué)問積得很深,文章做得很好,在許多讀書人當(dāng)中,很有名聲。甲午年南京鄉(xiāng)試,他借住在一處去寺院里,等到放榜,榜上沒有他的名字,他不服氣,大罵考官,眼睛不清楚,看不出他的文章好。 那時候有一個道士在旁微笑,張畏巖馬上就把怒火發(fā)在道士的身上。道士說:你的文章一定不好。張畏巖更加的發(fā)怒說:你沒有看到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寫得不好呢?道士說:我常聽人說,做文章最要緊的,是心平氣和,現(xiàn)在聽到你大罵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氣也太暴了,你的文章怎么會好呢? 張畏巖聽了道士的話,倒不覺的屈服了,因此,就轉(zhuǎn)過來向道士請教。道士說:要考中功名,全要靠命,命里不該中,文章雖好,也沒益處,仍不會考中,一定要你自己改變改變。 張畏巖問道:既然是命,怎樣去改變呢?道士說:造命的權(quán),雖然在天,立命的權(quán),還是在我;只要你肯盡力去做善事,多積陰德,什么福不可求得呢? 張畏巖說:我是一個窮讀書人,能做什么善事呢? 道士說:行善事,積陰功,都是從這個心做出來的。只要常常存做善事,積陰功的心,功德就無量無邊了。就像謙虛這件事,又不要花錢,你為什么不自我反省,自己工夫太淺,不能謙虛,反而罵考官不公平呢? 張畏巖聽了道士的話,從此以后就壓低一向驕傲的志向,自己很留意把持住自己,勿走錯了路,天天加功夫去修善,天天加功夫去積德。到了丁酉年,有一天,他做夢到一處很高的房屋里去,看到一本考試錄取的名冊,中間有許多的缺行。 他看不懂,就問旁邊的人說:這是什么?那個人說:這是今年考試錄取的名冊。而張畏巖問:為什么名冊內(nèi)有這么多的缺行?那個人又回答說:陰間對那些考試的人,每三年考查一次,一定要積德,沒有過失,這冊里才會有名字。像名冊前面的缺額,都是從前本該考中,但是因為他們最近犯了有罪過的事情,才把名字去掉的。 后來那個人又指了一行說:你三年來,很留心的把持住自己,沒犯罪過,或者是應(yīng)該補(bǔ)上這個空缺了,希望你珍重自愛,勿犯過失!果然張畏巖就在這次的會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造命的權(quán)在天,立命的權(quán)在我,只要肯努力,多做善事積陰德呀!積陰德,什么福報求不得呀?求不得?】 從上面所講的看來,舉頭三尺高,一定有神明在監(jiān)察著人的行為。因此,利人,吉祥的事情,都應(yīng)該趕快的去做;兇險,損人的事,應(yīng)該避免,不要去做,這是可以由我自己決定的,只要我存好心,約束一切不善的行為,絲毫不得罪天地鬼神,而且還要虛心,自己肯遷就不驕傲,使得天地鬼神,時時哀憐我,才可以有福的根基,那些滿懷傲氣的人,一定不是遠(yuǎn)大的器量,就算能發(fā)達(dá),也不會長久地享受福報。 稍有見識的人,一定不肯把自己肚量,弄得很狹窄,而自己拒絕可以得到的福,況且謙虛的人,他還有地方可以受到教導(dǎo),若人不謙虛,誰肯去教他? 并且謙虛的人,肯學(xué)別人的好處,別人有善的行動,就去學(xué)他,那么得到的善行,就沒有窮盡了。尤其是進(jìn)德修業(yè)的人,一定所不可缺少的??! 【舉頭三尺高呀!決定有神明,不但要存好心,而且要虛心,不可以做壞事,還要肯遷就,天地鬼神呀,千萬莫得罪啊!莫得罪!】 古人有幾句老話說:有心要求功名的,一定可以得到功名;有心要求富貴的,一定可以得到富貴。一個人有遠(yuǎn)大的志向,就像樹有根一樣;樹有根,就會生出丫枝花葉來。 人要立定了這種偉大的志向,必須在每一個念頭上,都要謙虛,即使碰到像灰塵一樣極小的事情,也要使別人方便,能夠做到這樣,自然會感動天地了。 而造福全在我自己,自己真心要造,就能夠造成。像現(xiàn)在那些求取功名的人,當(dāng)初那有什么真心,不過是一時的興致罷了;興致來了,就去求,興致退了,就停止,孟子對齊宣王說:大王喜好音樂,若是到了極點(diǎn),那么齊國的國運(yùn)大概可以興旺了。但是大王喜好音樂,只是個人在追求快樂罷了,若是能把個人追求快樂的心,推廣到與民同樂,使百姓都快樂,那么齊國還有不興旺的么? 我看求科名,也是這樣,要把求科名的心,落實推廣到積德行善上;并且要盡心盡力地去做,那么命運(yùn)與福報,就都能夠由我自己決定了! 各位聽眾朋友,在聽完了《了凡四訓(xùn)有聲書》之后,您的內(nèi)心一定是感觸很多,覺得獲益匪淺,這的的確確是一部扣人心弦,凈化人心的有聲書;而了凡四訓(xùn)這本書的原文,文字非常的優(yōu)美典雅,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并不難了解,但是其中所深藏宇宙人生的道理,卻是非常的深奧,必須用心體會,才能有得于心。 所以盼望各位聽眾朋友,在聽過錄音帶以后,最好能夠熟讀了凡四訓(xùn)的原文三百遍;必定能夠信心益增,效法了凡先生立命精神的決心,會更加的堅定;進(jìn)而身體力行,斷惡修善。于是而個人的學(xué)業(yè),事業(yè),家庭均能圓滿,成圣成賢,也是指日可待的。 為了利益大眾,廣為流傳,在此我們聲明,了凡四訓(xùn)有聲書并沒有所謂‘智慧財產(chǎn)權(quán)’的問題,非常歡迎善心人士大力提倡翻錄,提供各級學(xué)校教學(xué)參考,來協(xié)助我們大、中、小學(xué)生的心理建設(shè);并且能凈化社會人心,提升道德觀念;大家都學(xué)了凡精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善積德,服務(wù)人群,如果說人人能夠如此,國家前途一定光明,世界一片祥和。

嗷嗚、一百遍 一百遍 中的一百遍是什么意思

參照 唐伯虎點(diǎn)秋香里,星爺說的那個QJ了一百遍啊一百遍。

一百遍啊一百遍,是什么意思

我最早是在一部玄幻網(wǎng)絡(luò)小說里看到的,男主角身邊跟著條龍,那龍嘴巴不好。男主和一女的有仇,還有感情糾葛,那龍就說要把她那個一百遍,而且經(jīng)常說一百遍啊一百遍氣她,那女的聽得懂。女的姓澹臺,別的名字記不住了。

“一百遍啊一百遍”什么意思

出自唐伯虎點(diǎn)秋香里的經(jīng)典臺詞,原文,qj一百遍啊一百遍

"一百遍啊一百遍"是什么意思?

是在笑話你,你要寫100遍,你要抄100遍,你要做100遍事情,在嘲諷你,跟你玩。

一百遍啊一百遍來歷

地基你說你是教教我

薩滿教認(rèn)為念誦百萬遍的六字真言有哪些功效

不是薩滿教,是喇叭教,念100萬能夠信心堅定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