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話題:“為什么越來越多人不發(fā)朋友圈了?”
有個高贊回答是:“想發(fā)的‘朋友圈’,已經(jīng)以私信的形式發(fā)給在乎的人了?!?/span>
說到底,朋友圈只是我們抒發(fā)情感的一個窗口,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不發(fā)朋友圈的人也各有各的原因,并非沒有生活。
那些退出朋友圈的人,只是找到了生活里,屬于自己的一方舒適。
真正成熟的人,往往不動聲色
有個前同事,結(jié)婚好幾年了。
以前她總喜歡在朋友圈里,變著花樣秀恩愛,或者是一份小禮物,或者是夫妻倆的合照,或者是又一起看了一部電影……
但不知什么時候起,她好像越來越不愛發(fā)朋友圈了,偶爾發(fā)一次,也只是曬娃。
后來才聽說,她丈夫在外賭博欠下了一屁股債,家里的房子被抵押了,銀行卡也被凍結(jié)了,生活跌入了谷底。
但她從不在朋友圈里抱怨、發(fā)泄,只是愈發(fā)沉默,把所有不如意,都藏進了不為人知的角落。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哪怕生活千艱萬難,也要保留一絲體面。
就像電影《唐人街探案》里,秦風問唐仁:“你為什么來泰國?離家這么遠。”
唐仁說:
“有哪個人在國內(nèi)混的舒坦,愿意出來呢?留下有留下的原因,出來有出來的理由。
這世上,比所有人瞧不起你還難受的滋味,就是讓所有人同情你?!?/span>
掩藏好自己的脆弱和不堪,是成年人最后的體面。
翻開朋友圈,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依然堅持在朋友圈里抒發(fā)情感的人,年紀基本都不大。
并不是說這樣不對,畢竟誰還沒有年輕過呢?
以前,但凡遇到點挫折或委屈,總喜歡在朋友圈里吐槽、抱怨,不然心里總不痛快。
后來才發(fā)現(xiàn),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茍且,還有遠方的哀嚎。
成年人的世界,哪里有容易可言。
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沒有誰的人生永遠風平浪靜。
誰不是一邊咬牙苦撐,一邊奮勇向前。
小孩子才會把情緒都擺在臉上,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收斂情緒。
村上春樹曾說: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span>
生活從來不是情緒化的游戲,成年人的世界,理性比感性更重要。
無論你經(jīng)歷過怎樣泣不成聲的夜,第二天的太陽也照常升起,大街上照樣人來人往。
睜開眼睛,生活仍將繼續(xù),歲月依然靜好。
不發(fā)朋友圈的人,早已學會了隱藏情緒。
把那些不為人知的脆弱和不堪,藏在了不動聲色的面具之下。
畢竟,誰也沒有義務(wù),包容你的委屈和不幸。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向來我屬性”。
意思是,人永遠是自己一個人活著的,跟其他人無關(guān)。
這世界上,真的沒有感同身受。
就像魯迅的一段話: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 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span>
快樂分享錯了人,就成了顯擺;難過分享錯了人,就成了矯情。
正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言與人無二三?!?/span>
微信列表的好友越加越多,真正能交心的人卻少之又少。
你發(fā)的朋友圈,別人未必在意;你的快樂或難過,別人也未必關(guān)心。
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什么心思再去發(fā)朋友圈。
想起小說《擺渡人》里的一個問題:“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人生的此岸、彼岸,中間橫亙著茫茫的人海。
誰能成為我們?nèi)松臄[渡人呢?
答案是,只有你自己。
看過一個故事:
蘇東坡問禪師:“世人都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希望能得到她的護佑,而她手上也掛著一串念珠,她又念誰的名號呢?”
禪師說:
“也是念觀世音菩薩。
”
蘇東坡不解:“為什么觀世音菩薩要念自己呢?”
禪師解釋道:“因為她比世人清楚,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己?!?/span>
正如《霸王別姬》中的一句臺詞:“人吶,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成年人的世界,人人都是“泥菩薩”,永遠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我們的很多感受,別人無法理解,只能自己消化;人生的很多事情,別人也無法幫忙,只能自己解決。
那些不發(fā)朋友圈的人,早已懂得屏蔽外界無用的聲音,活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努力經(jīng)營好自己的人生。
你的生活,不在朋友圈里
前段時間火遍全網(wǎng)的“上海名媛”,無疑是活成了很多人“羨慕”的模樣。
她們一身名牌,出入各種高端場所,住的是五星級酒店,吃的是天價下午茶……
而這光鮮亮麗的背后,卻是日復一日的“拼單”:
高端下午茶,6人拼雙人套餐,人均85。
高級酒店麗思·卡爾頓泡浴,15人團購,人均200。
寶格麗,40人分批次入駐拍照,人均125。
甚至600 元一雙的二手 Gucci 絲襪,也能拿來“拼團”……
她們把自己包裝成“名媛”,在朋友圈里活得無比高端大氣上檔次。
但現(xiàn)實的生活也因此而變得美好了嗎?
當然沒有。
說到底,真實的生活,從來不在朋友圈里。
朋友圈里的“偽精致”,不過是一個自欺欺人的騙局。
社會學家戈夫曼曾說:
“社會和人生是個大舞臺,每個成員作為表演者,都十分關(guān)心自己在觀眾面前塑造的形象?!?/span>
如今的朋友圈,就是一個濃縮的舞臺,很多人習慣了在上面表演、裝扮,卻忘了生活本身的樣子。
有的人喜歡在朋友圈里“打卡”,健身、看書、旅游、做飯……看起來歲月一片靜好。
但事實如何呢?
那個每天堅持“打卡”的人,往往只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發(fā)朋友圈的理由。
用看似豐盈的朋友圈,掩蓋自己實則簡陋的生活。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在她的朋友圈里,滿是高顏值的自拍、各地旅游的風景照、各式各樣的書籍……
前段時間她在朋友圈里發(fā)了余華的《活著》,就想問問她,書和電影哪個更有感覺。
結(jié)果她說:“那本書我才翻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
朋友圈里的她,活得精致而優(yōu)雅;但我知道,現(xiàn)實的她,連房間都懶得收拾。
人,不能活在朋友圈里。
真正重要的,不是如何營造朋友圈里的人設(shè),而是把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就像蔡康永所說:
“要恭喜那些不發(fā)朋友圈的人,他們把大部分的心力拿去應(yīng)對真實的生活,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span>
那些不發(fā)朋友圈的人,早就找到了生活的重心,活出了最真實的自己。
生命里最重要的,是自己
唯有回歸真實生活,我們才能找回最真實的自己。
看過一個節(jié)目,錢楓說自己被汪涵刪除了微信好友。
汪涵回復他說:“范冰冰和陳坤我都把他們給刪除了?!?/span>
他還說:“我微信里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就已經(jīng)感覺很可怕了。”
刪除一些人之后,他的內(nèi)心反而輕松了點,不會感到負累,不會感到焦慮。
說到底,生命里的人來來往往,大多都只是過客。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你的朋友圈,他們很難和你成為朋友,卻能輕易擾亂你的生活。
網(wǎng)上有一句話:
“朋友圈已經(jīng)變成了‘什么人都有’圈,早就不是之前單純的那些朋友了。
想要發(fā)點什么,卻又害怕別人在背后指指點點,又或者在你的評論上留下難聽的語言……”
生活本身就已經(jīng)夠累了,千萬別在無謂的人和事上,消耗精力和時間。
要知道,生活終究是自己的,不用去在意別人的看法。
對于那些不懂自己的人,沒有必要解釋太多。
無理的話不用當真,幾句差評也決定不了你的生活。
好好做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就像白巖松所說:“我連自己怎么活著都沒弄明白,我關(guān)心你怎么活著干嘛?”
不是所有人,都稱得上朋友;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理解你。
人這一輩子,得二三知己,便足以慰平生。
而朋友圈,本身就是經(jīng)歷打磨與修飾的產(chǎn)物,何必太當真。
那些不發(fā)朋友圈的人,都已看清人情世故,活得云淡風輕。
朋友圈于他們,不是一扇供人觀賞的櫥窗,而是一面自我審視的鏡子。
在不發(fā)朋友圈的日子里,他們都在認真、努力地生活著。
你一定不會知道。
那個從不在朋友圈里抱怨的小伙,吃著泡面、敲著鍵盤,又一次加班到了凌晨;
那個被無理取鬧的客戶投訴的女孩,面不改色地繼續(xù)工作,回到家才敢大哭一場;
那個每天兢兢業(yè)業(yè)、開朗大方的中年人,喝醉了酒之后,也會抱著欄桿默默流淚……
人生真正的不易,都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發(fā)不發(fā)朋友圈,并沒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無論怎么樣,我們都有在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