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篇 蘇秦進諫魏昭王

2020-08-10 12:00:12潔森講史記13:54 2萬
聲音簡介

秦九昭主要著作

展開1全部 他是個數(shù)學(xué)家。著有《數(shù)書九章》

魏征進諫的故事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漢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臺市巨鹿縣人,又說河北晉州市或河北館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   貞觀中后期,整個社會的形勢越來越好。李世民對創(chuàng)業(yè)之初的困境漸漸淡忘,勵精圖治的銳氣也漸漸消磨了,滋長了帝王的奢侈之心。飽經(jīng)憂患的魏征,看在眼里,急在心頭。   有一次,唐太宗去洛陽,路上住在顯仁宮(今河南宜陽縣)。大隊人馬安頓下來,侍女奉茶,太宗一看茶盤、茶杯都是幾年前來這兒用過的舊銀器,心中很是不快,命人把總管叫來,狠狠地訓(xùn)斥了一通??偣苄南耄贺懹^初年,皇上您自己省儉得很,怎么如今嫌這嫌那的呢?心里不明白,嘴上卻只好認錯,趕忙命御廚將皇上的晚餐多加了幾樣海鮮。晚上,太宗來到餐桌前,瞥了一眼,又大為不悅:“怎么搞的,海味不見薪奇,山珍又少得可憐,總管哪里去了?快把他貶為百姓!”說罷拂袖而去。   第二天,魏征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便來到太宗的內(nèi)宮。這時的魏征已是唐太宗的寵信之臣,進出較為方便,與太宗講話亦自在得多了。敘過君臣之禮后,魏征轉(zhuǎn)入正題:“陛下,臣聞皇上為總管侍奉不好而發(fā)脾氣,臣以為這是個不好的苗頭。”   唐太宗不解:“我大唐國家殷實,多花幾個小錢有什么了不起?再說,我可是一國之君啊!”   魏征深感唐太宗“當(dāng)局者迷”,便決計為他指點“迷津”:“陛下,正因為您是一國之君,所以您一開頭,馬上上行下效,整個社會就要形成一種奢靡的風(fēng)氣,那就糟了?!?   “愛卿,請不要把話說得這么嚴(yán)重。國君就我一人,其他人誰敢向我看齊?”   魏征越發(fā)感到問題的嚴(yán)重性,他想:皇上經(jīng)常把隋亡的教訓(xùn)掛在嘴上,何不以此來警策皇上呢?   “陛下,當(dāng)年隋煬帝巡游,每到一地,就因地方上不獻食物或貢物不精而被責(zé)罰。如此無限制地追求享受,結(jié)果使老百姓負擔(dān)不起,導(dǎo)致人心思變,江山丟失?;噬显趺茨苄Хㄋ鍩勰?”   這一著真靈,唐太宗果然大為震驚:“難道我是在效法隋煬帝嗎?”   “是的,陛下!像顯仁宮這樣的供應(yīng),如果知足的話,會很感滿足的。但如果煬帝來,即使供應(yīng)再豐盛精美一萬倍,也難填他的欲壑?!?   唐太宗聽了既震驚又感動:“愛卿,除了你,其他人是講不出這種話的啊!”   在封建時代,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自命為“真龍?zhí)熳印保瑐髡f龍喉下有逆鱗,如有誰撫之,就要被殺,故批評皇帝就叫“犯龍鱗”,很危險。魏征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黎民百姓的安居樂業(yè),不畏“犯龍鱗”,剛直敢言,勇于諫諍,檢點太宗的過失,這該要有多大的勇氣啊!作為一個明君,有時也免不了對魏征不顧“天子”面子,當(dāng)面“揭短”而大光其火。有一次,魏征又在朝廷上把唐太宗弄得很尷尬。退朝之后,太宗發(fā)狠道:“魏征每次上朝都掃我的面子,我早晚要殺了他!”當(dāng)然,唐太宗最終沒有殺魏征,想通之后,反而更加信任魏征了。在魏征為代表的大臣帶動下,貞觀群臣爭相諫諍的空前絕后的局面,它是貞觀之治形成的重要因素。   魏征也因此得到了唐太宗的特別器重,官至二品,封為鄭國公。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征病重,唐太宗不斷派人送去藥品和食物,并遣專人到魏征家中看護,隨時稟報病情。太宗還兩次到魏征家中探望。第二次,太宗還帶上太子和衡陽公主。魏征勉強地拜見了太宗。太宗憂傷地安慰魏征,叫他好好養(yǎng)病,并流著淚問他有什么要求。魏征強支病體說:“我不愁別的小事,只擔(dān)心國家的興亡。”作為太宗的肱股大臣,魏征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啊!   第二天,魏征便溘然長逝,享年64歲。   唐太宗悲痛萬分,罷朝五天致哀,命以一品官禮葬,還把魏征像畫于凌煙閣,經(jīng)常前往吊唁賦詩,以示紀(jì)念。   太宗曾在魏征像前說:“我用銅作鏡子,可以正衣冠;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興衰;用人作鏡子,可以了解得失。今天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啊!”唐太宗把魏征看作是了解自己得失的一面鏡子,這既是對他們君臣關(guān)系的生動概括,也是對魏征的公正評價。

魏征進諫的故事有哪些?

有一次,魏征進諫,言辭激烈,傷了唐太宗的面子。唐太宗回到后宮,大為惱火,說:“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這個鄉(xiāng)巴佬!”長孫皇后為此卻向唐太宗祝賀道:“今天魏征能直言不諱,正說明遇上了明主,我自當(dāng)祝賀。”唐太宗不覺轉(zhuǎn)怒為喜,厚待魏征如初。后來魏征去世,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

魏文侯從諫的原文及譯文

魏文侯派樂羊攻打中山國,予以攻克,封給自己的兒子魏擊。魏文侯問群臣:“我是什么樣的君主?”大家都說:“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說:“國君您得了中山國,不用來封您的弟弟,卻封給自己的兒子,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離開。魏文侯又問翟璜,翟璜回答說:“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問:“你何以知道?”回答說:“臣下我聽說國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剛才任座的話很耿直,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蔽何暮畲笙玻傻澡プ啡巫貋恚€親自下殿堂去迎接,奉為上客。

魏征死諫的故事?

魏征(公元580~643年)是唐朝初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大名縣東)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yè),曾出家當(dāng)過道士。隋朝末年參加瓦崗軍。后來隨同李密投奔唐朝,做輔佐太子的官。那時候,他幾次勸李建成除掉李世民,因此,李世民恨透了他。玄武門事變以后,李世民派人找來魏征,沉著臉質(zhì)問他:“你為什么要在我們兄弟之間挑拔是非?”在場大臣都為魏征捏了一把汗。只見魏征神色自如,不慌不忙地說:“可惜先太子沒有聽我的話,否則他不會落得今天這樣的結(jié)果?!贝蟪紓兟犃烁泳o張。沒想到李世民倒轉(zhuǎn)怒為喜。他器重魏征的正直,不但不處分他,還任命他做了諫議大夫(負責(zé)向朝廷提意見的官員)。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不久,他們手下的人惟恐受到株連,人人自危。為安定人心,李世民宣布大赦:凡六月四日玄武門之變前與故太子和齊王有關(guān)系的人一律無罪,如有人再告發(fā),就要反坐,受到懲罰。但人們還是不放心。李世民派魏征到河北一帶進行安撫,途中碰到州縣官員押送兩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舊部,魏征不避嫌疑,同副使商量后命令將他們釋放了,李世民夸獎他做事能以國家為重。

魏征進諫的故事有哪些?

有一次,魏征進諫,言辭激烈,傷了唐太宗的面子。唐太宗回到后宮,大為惱火,說:“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這個鄉(xiāng)巴佬!”長孫皇后為此卻向唐太宗祝賀道:“今天魏征能直言不諱,正說明遇上了明主,我自當(dāng)祝賀?!碧铺诓挥X轉(zhuǎn)怒為喜,厚待魏征如初。后來魏征去世,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鏡子!”

魏征進諫的故事有哪些?

犯顏直諫第一諫官魏征的故事 「唐太宗造就了諫官魏征,魏征造就了明君唐太宗?!? 一朝天子一朝臣,諫官遇上明君方能「諫」??v說中國有四千年歷史,除唐太宗時代出了一個魏征,大諫官實為罕見異常。魏征本為太子李建成的僚屬,而唐太宗卻不計前嫌,任他為諫官,允許直接詢問政事得失。 直諫軍事 有一次,唐太宗鑒于兵源短缺而應(yīng)宰相封德彝之請求下詣?wù)饔貌坏絽④娔挲g的中男入伍。當(dāng)詔令轉(zhuǎn)到門下省時,魏征竟拒詣意而不簽字。太宗大怒,直斥道:「朕意已決,事與汝何干?」 魏征回道:「竭澤而漁,明年無魚;焚林而獵,明年無獸。中男充軍,租賦雜徭下降,更何況兵不貴多而貴精,毋須湊數(shù)?!? 唐太宗沉吟半晌,下令停止征兵之事,還賞魏征一口金甕。 直諫家事 貞觀八年,長孫皇后替唐太宗找來了一位才貌出眾的女子鄭氏為嬪妃,正要納入宮中,魏征猛然勸阻,道:「此女子已與陸氏訂有婚約,皇帝不搶民女,勿壞人家好事,愿皇上體恤百姓之苦。」 但是,其余大臣則稱陸鄭之間本無什么婚約,而陸氏亦上表否定婚約一事。魏征清楚簡單地說:「陸氏否定此事,是避殺身之禍,不得已才這么做。」 太宗不愿再拖延,乾脆取消納鄭氏為妃之事,以免有誤。 直諫政事 貞觀八年,皇甫德參上書道:「修東宮洛陽,勞民傷財。地租收取過多。婦女喜梳高髻,宮中所化。」太宗怒道:「德參要大唐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宮人無發(fā),就心滿意足?!? 魏征諫道:「上書不偏激不能動主人心,狂夫之言,擇善而從。陛下因不再愛聽直言而發(fā)怒,沒了以往胸襟?!? 太宗轉(zhuǎn)怒為喜,心情平伏,還升了皇甫德參為監(jiān)察御史。

魏昭王的介紹

魏昭王(?─前277年),漢族,姬姓,魏氏,名遫。魏襄王之子,魏惠王之孫。東周魏國第5代國君。前295年—前277年在位。孟嘗君奔魏,魏昭王以為相,與諸侯共伐破齊。魏昭王十二年,燕昭王悉起燕國之兵,以樂毅為上將軍,直取齊國七十余城。魏昭王的小兒子,公子魏無忌,是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弟,也就是所謂戰(zhàn)國四公子中的信陵君,以養(yǎng)士出名。

蘇秦合縱六國的故事是怎樣的

戰(zhàn)國七雄中,秦國仗著強盛不斷發(fā)兵進攻鄰國,占領(lǐng)不少地方。其它六國都很害怕,想方設(shè)法去對付它。當(dāng)時有一個人,叫蘇秦,他提出“合縱”抗秦,意思是六國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抗秦。因為六國位置是縱貫?zāi)媳保媳睘榭v,所以稱為“合縱”。 蘇秦是洛陽人。洛陽是當(dāng)時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為,曾求見周天子,卻沒有引見之路,一氣之下,變賣了家產(chǎn)到別的國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東奔西跑了好幾年,也沒做成官。后來錢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著草鞋,挑副破擔(dān)子,一副狼狽樣。他父母狠狠地罵了他一頓;他妻子坐在織機上織帛,連看也沒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給他做飯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開了。蘇秦受了很大刺激,決心爭一口氣。從此以后,他發(fā)憤讀書,鉆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時候讀書讀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雖然很疼,但精神卻來了,他就接著讀下去。就這樣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識比以前豐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開始,他到六國去游說,宣傳“合縱”的主張,結(jié)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六國諸侯訂立了合縱的聯(lián)盟。蘇秦掛了六國的相印,成了顯赫的人物。 這消息傳到了蘇秦的家鄉(xiāng),他的父母兄嫂都后悔以前對蘇秦的態(tài)度不好。聽說蘇秦要去趙國經(jīng)過洛陽,全家人特地趕到洛陽城外30里的地方,把路掃得干干凈凈,準(zhǔn)備了豐盛的酒宴,跪著迎接他。蘇秦看到這情景,前后對比,百感交集。 后來蘇秦因為被人怨恨,被刺客刺死,至此“合縱”宣告徹底破產(chǎn)了。

季梁諫魏王

1、有的人自以為很聰明,其實卻很愚蠢,他們的做法正好與他的目的背道而馳。 2、事要三思,免勞后悔。盲目的決斷只會招致禍患,看問題一定要全面。 3、智者在事態(tài)尚未顯現(xiàn)時就要有預(yù)見,就是“凡事預(yù)則立?!? 4、善勸人者一定會講究方法,用諷喻的方法提意見,比直言其過更容易被人接受。 5、我們平時說話或提意見,也要注意方法,俗話說:”打個比方勸個人”,正是這個意思。

接下來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