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國末日
秦二世胡亥掌權時,秦帝國已經內憂外患。內,李斯和趙高進行權力的角逐。外,反秦的力量空前集合。胡亥的昏庸殘暴,濫殺功臣,誅殺兄弟姐妹。他與趙高共同策劃,羅織罪名,誅殺了其中的18個,另有3個,被迫拔劍自殺;埋葬秦始皇時,胡亥下令,始皇宮后宮里凡是沒有子嗣的,一律為秦始皇殉葬。造就了秦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人殉。并且,他唯恐營建始皇陵的工匠泄露內部機密,將所有工匠埋于墓內,制造了歷史上罕見的悲劇。這件事更為嚴重的是消耗國家財力、人力。這種大量的消耗,國家一旦面臨戰(zhàn)爭,國力將無法支撐。然而,秦二世還繼續(xù)興建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未竣工的阿房宮,使原本就掙扎在死亡線上的千百萬人,徹底斷絕了生路。于是,有更多人鋌而走險,為爭生存而起來斗爭。
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鎮(zhèn)壓陳勝、吳廣起義,擊殺楚地反秦武裝首領項粱后,率兵20萬渡過黃河,配合由上郡(今陜西榆林東南)急調至河北的秦將王離攻擊趙地,攻破邯鄲,將趙地的反秦武裝逼進巨鹿城內。章邯軍駐扎其南部,修筑甬道,為城南的王離軍運送糧草,并且守護王離軍側翼,形成夾擊之勢。巨鹿的形勢非常危急。
對于義軍來說,此時形勢是:如果秦軍滅趙地,那么秦軍力量將猛增,對南方的義軍也會造成壓力;如果義軍北上救趙地,可將秦軍主力吸引在河內,同時可趁關中地區(qū)空虛,直搗秦王朝統(tǒng)治的心腹地區(qū)。義軍高層很快做出決定: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主力軍北上,同時又派劉邦率領另一支軍隊西進,直搗關中。這一決定,使義軍和秦王朝統(tǒng)治者開始了決定性的戰(zhàn)役。
巨鹿的兩支秦軍,一支是王離軍,由秦帝國名將蒙恬打造的邊防軍,作戰(zhàn)經驗豐富,曾擊敗北方匈奴,立下赫赫戰(zhàn)功。統(tǒng)帥王離就是當年蒙恬的副手。王離大軍負責圍巨鹿,兵力為20余萬。另一支秦軍則是章邯軍,多次執(zhí)行圍剿諸侯義軍的任務。其戰(zhàn)斗素質雖低于王離軍,但也是百戰(zhàn)之師。兵力也為20余萬。
再看項羽軍,這支軍隊的組成相當復雜。項粱時代,項粱和項羽在江東培養(yǎng)了一支精銳項家軍,約8000人。項羽率領這支部隊渡淮攻秦。后來項粱收義軍陳嬰幾萬起義軍,又合并秦嘉軍,收編各路雜牌義軍,組成楚軍。這當中各個勢力都有自己的軍隊。而項羽則帶少量子弟兵和劉邦軍一起合為一偏師,在別處進攻秦軍。項羽軍最多3到4萬。項羽軍的實力不如對方,且沒有退路。如果戰(zhàn)敗,他就得提頭去見楚懷王。秦軍卻不同,戰(zhàn)敗后可以轉移。
再說援兵,各路諸侯兵少將寡,各打各的算盤,誰也不想把自己賠進去。因此,增援是指望不上了。如此險惡的形式,項羽區(qū)區(qū)幾萬雜牌軍要戰(zhàn)勝40萬實力強勁的秦軍,簡直是一個神話,除非奇跡出現(xiàn)。
宋義率軍行至安陽,屯兵46天后不進,項羽建議迅速引兵渡河,趙、楚二軍里應外合,出其不意擊敗秦軍,以解巨鹿之圍。但宋義貪生怕死,不同意項羽的戰(zhàn)術,下令全軍不準前行。項羽大怒,斬殺宋義,率大軍北上。
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項羽對秦作戰(zhàn)的謀略成形——從秦軍的布局看,章邯軍駐扎其南邊,為圍困巨鹿的秦軍輸送糧食。表面上看,兩支秦軍一個主攻一個副攻,無懈可擊。巨鹿就像一只羊,身處兩頭惡狼的控制中。然而,項羽的作戰(zhàn)思維與眾不同,他看出秦軍這種布局的弱點,這弱點就在兩頭惡狼的心臟。只有集中力量攻擊兩支秦軍心臟,切斷兩軍聯(lián)系,才有可能取勝。
計劃擬定,項羽派遣英布與蒲將軍率兩萬人先渡黃河,破壞章邯軍修筑的甬道,以阻礙他向王離軍提供補給。英布、蒲將軍沒辜負項羽的期望,擊敗看守甬道的秦軍。這雖是一場小勝利,對項羽來說,卻是個大契機,秦軍的問題暴露無遺,那就是甬道的章邯軍已很虛弱。
渡過漳水后,項羽號令全軍沉沒渡船,打破做飯的釜、甑,燒掉軍營,每人只帶三天的口糧,以表示于秦軍決一死戰(zhàn)。這就是說,要在三日之內擊敗秦軍。三天之后如果不滅秦軍奪其糧草,也是個死。這是項羽極為高明的戰(zhàn)略決策。章邯軍和王離軍呈犄角之勢,同時攻擊這兩支秦軍無疑是癡人說夢。只有利用他們之間的空隙進攻,否則將會遭受兩軍的夾擊。打空隙關鍵就是一個字:快!
項羽集中所有主力,直接攻擊甬道,切斷了王離軍的糧草。章邯的第一反應就是救援。但是,先前英布、蒲將軍帶兵只是騷擾,投石問路。章邯怎么也沒想到項羽會孤注一擲,開戰(zhàn)就壓上全部籌碼。兩軍的情形是決戰(zhàn)對救援。章邯軍作為救援方,沒有充分的準備,甚至連陣形都來不及布置,結果可想而知。
項羽針對秦軍陣形的松散,進行穿插、分割、包圍,自己親自帶兵直攻秦軍指揮中樞。殺蘇角,擒王離,九戰(zhàn)九勝。諸侯看到形式有利,立刻加入痛打落水狗的行列,包圍秦軍。項羽指揮的這場巨鹿之戰(zhàn),令諸侯軍震恐,一致擁戴項羽為諸侯上將軍,統(tǒng)一指揮所有的軍隊
。
幾十萬秦軍在巨鹿決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倒下,剩下的全部投降。至此,秦軍團徹底覆滅。
一支偉大軍隊的結局竟然如此令人沮喪,歷經500年沒有衰竭過的戰(zhàn)斗意志轉瞬間土崩瓦解,這樣的事實仍舊令人難以置信。秦始皇將這支帝國軍團帶到了輝煌的頂峰。但是,這個帝王超越了時代的野心耗盡了帝國的國力。無論如何,一支軍隊的命運是緊緊依附在它的國家之上的。在秦軍最后的日子里,帝國的秩序已經崩潰。當士兵們在前方拼殺時,他們的家已經無人來養(yǎng)活,覆滅的命運不可逆轉。
檔案No.16
秦始皇陵兵馬俑三大謎團:
1974年,陜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發(fā)掘了由一、二、三、四號坑組成的大型地下兵馬俑陣。這是“世界第八大奇跡”。而經過考證,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令人費解的謎團。
武士之謎
四個俑坑中的大部分士兵均身穿戰(zhàn)袍,腿扎行膝,足蹬淺履,梳著各種頭髻,沒有一個戴頭盔,身穿護身鎧甲,秦始皇怎么會用這樣無戰(zhàn)斗力的軍隊南征北戰(zhàn)呢?
武器之謎
秦統(tǒng)一六國后,為防止貴族反叛,下令收繳全國的兵器,鑄成鐘座和共重24萬斤的12個大銅人,違者誅殺。然而,在兵馬俑坑中,竟然出土了大批的步兵使用的矛、戟、鈹等長柄武器及弩弓。這都是違禁品,當時是不可能如此做的。
服飾顏色之謎
秦統(tǒng)一六國后,規(guī)定“衣服、旌旗、節(jié)旗皆為尚黑”,可是俑坑中武士俑們,身上穿的卻是五顏六色的衣服,這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