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原來是一個小國,地處西面,與戎、狄為鄰。進入春秋后,秦國逐漸強盛起來,擴大了疆土和勢力,但與中原諸國相比,仍顯得比較落后。秦穆公即位后,奮發(fā)圖強,銳意進取。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依靠他們修明政治.發(fā)展軍事,獎勵生產(chǎn),使國家實力大大增強。秦穆公選拔人才能夠打破尊卑貴賤界限,選拔貴族以外的人,選用別國前來投奔的人,比如百里奚曾是個奴仆,他用五張羊皮把百里奚從楚國換了回來。秦穆公廣納賢才的做法充分表明他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國君。
人才有了,要完成霸業(yè),還一定要得到民心。秦穆公很重視民心的向背,所以實行了一些緩和階級矛盾的措施,減輕百姓的負擔(dān)。他強調(diào)取信于民。晉國鬧饑荒,向秦國求援,他不計過去的恩怨,把大批糧食運到了晉國,說不能讓百姓受罪。晉國臣民都稱頌他的大德,他的威信大大提高。這使他深受下層群眾的支持和擁戴,有了爭霸的基礎(chǔ)。在外交上,秦穆公也很有謀略。為了打開通道,爭霸中原,他利用聯(lián)姻與晉國結(jié)成同盟,以與中原諸強抗衡。他娶了晉獻公的女兒穆姬做夫人,又把自己的女兒懷嬴嫁給晉文公,并幫助晉文公在城濮之戰(zhàn)中戰(zhàn)勝了楚國。晉文公死后,秦穆公認為時機已到,想取代晉成為霸主,但在肴之戰(zhàn)中敗于晉,暫緩了東進的步伐。
秦穆公認真檢討了自己的過失,進一步整頓內(nèi)政,及時改變戰(zhàn)略方向,全力進攻西戎。西戎泛指泰國西邊散布于廣大地區(qū)的戎族國家。他通過投奔來的由余了解了西戎各國的山川形勢,兵力部署,采用離間計、美人計等策略,突出奇兵,發(fā)動全面攻擊,征服了這些國家,擴地千里。這樣,東從陜酉、山西交界的黃河起,一直到遙遠的西方,都為秦國所控制,秦穆公終于成為西方的霸主。這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加速了民族融合,發(fā)展了秦國經(jīng)濟。秦穆公開創(chuàng)的霸業(yè),為戰(zhàn)國末年秦統(tǒng)一整個中國打下了基礎(chǔ)。
有關(guān)秦穆公的成語
展開全部 拜賜之師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文公二年》:“春秋時,秦晉肴之戰(zhàn),秦將孟明視被俘.獲釋時,孟謂晉君曰:‘三年將拜君賜.’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晉復(fù)仇.又敗,晉人譏之為“拜賜之師”. 厲兵秣馬: 公元前628年,杞子秘密報告秦穆公,說他已“掌其北門之管“,即掌握了鄭國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秦國進攻鄭國,他將協(xié)作內(nèi)應(yīng)。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報后,覺得機不可失,便不聽大夫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三位將軍率兵進攻鄭國。 蹇叔的兒子也隨部隊出征,蹇叔對自己的兒子哭著說:“你們一定會在淆這個地方遭軍隊抵御,到時我來收你的尸。” 秦軍經(jīng)過長途跋涉后,終于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淆國,剛好被鄭國在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鄭穆公報告,一面到秦軍中慌稱自己是代表鄭國前來慰問秦軍的。弦高說:“我們君王知道你們要來,特派我送來一批牲畜來犒勞你們?!? 弦高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襲鄭秦軍的懷疑,使秦國懷疑鄭國已做好了準備,所以進軍猶豫不決。 鄭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報告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門查看,果然看見杞子的軍隊“束載、厲兵、秣馬矣”,即人人扎束停當(dāng),兵器磨得雪亮,馬喂得飽飽的,完全處于一種作為內(nèi)應(yīng)的作戰(zhàn)狀態(tài)。對此,鄭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說:“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們的孟明就要來了,你們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見事情已經(jīng)敗露,便分別逃往齊國和宋國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怏怏地下令撤軍。 成語“厲兵秣馬”既來自于典故中“束載、厲兵、秣馬矣”,指準備戰(zhàn)斗 。
有關(guān)秦穆公的成語
拜賜之師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文公二年》:“春秋時,秦晉肴之戰(zhàn),秦將孟明視被俘.獲釋時,孟謂晉君曰:‘三年將拜君賜.’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晉復(fù)仇.又敗,晉人譏之為“拜賜之師”. 厲兵秣馬: 公元前628年,杞子秘密報告秦穆公,說他已“掌其北門之管“,即掌握了鄭國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秦國進攻鄭國,他將協(xié)作內(nèi)應(yīng)。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報后,覺得機不可失,便不聽大夫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三位將軍率兵進攻鄭國。 蹇叔的兒子也隨部隊出征,蹇叔對自己的兒子哭著說:“你們一定會在淆這個地方遭軍隊抵御,到時我來收你的尸。” 秦軍經(jīng)過長途跋涉后,終于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淆國,剛好被鄭國在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鄭穆公報告,一面到秦軍中慌稱自己是代表鄭國前來慰問秦軍的。弦高說:“我們君王知道你們要來,特派我送來一批牲畜來犒勞你們?!? 弦高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襲鄭秦軍的懷疑,使秦國懷疑鄭國已做好了準備,所以進軍猶豫不決。 鄭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報告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門查看,果然看見杞子的軍隊“束載、厲兵、秣馬矣”,即人人扎束停當(dāng),兵器磨得雪亮,馬喂得飽飽的,完全處于一種作為內(nèi)應(yīng)的作戰(zhàn)狀態(tài)。對此,鄭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說:“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們的孟明就要來了,你們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見事情已經(jīng)敗露,便分別逃往齊國和宋國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怏怏地下令撤軍。 成語“厲兵秣馬”既來自于典故中“束載、厲兵、秣馬矣”,指準備戰(zhàn)斗 。
秦穆公的介紹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繆公,嬴姓,趙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還是繆氏先祖。被史家之絕唱—《史記》認定其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繼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國、芮國、滑國等。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nèi)獲以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等人為良將;還曾協(xié)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以實現(xiàn)秦晉之好。晉文公死后,聯(lián)盟瓦解,秦晉對抗;秦穆公本欲東進,到中原完成霸業(yè)。后分別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戰(zhàn)(今河南三門峽東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戰(zhàn)(今陜西白水東北)中兩次被晉軍擊敗,三將被俘,秦軍全軍覆沒,秦東進的路自此被晉牢牢地扼住。秦穆公于是掉頭向西發(fā)展。他用計將從晉國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來作謀士。秦國根據(jù)由余的計劃,逐漸滅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國家12個(有說20個)。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周王特加祝賀,并賜金鼓,希望他擂鼓繼續(xù)向戎人進攻;秦穆公于周襄王時出兵攻打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國家,開辟國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后秦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石。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謚號穆,葬于雍(今陜西寶雞鳳翔東南),殉葬的人數(shù)達一百七十七人。《左傳》文公六年曾這樣記載:“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三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
秦穆公簡介
秦穆公(?—前621年),嬴姓,趙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雍城(今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qū)南郊)人。春秋時期政治家,秦國第九位國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元年(前659年),秦穆公正式繼位,繼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為謀臣,勵精圖治,擊敗晉國,俘獲晉惠公,滅亡梁國、芮國、滑國等。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幫助晉懷公回國即位,秦穆公二十四年(前636年),幫助晉文公回國即位,實現(xiàn)秦晉之好。 相關(guān)說明 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秦穆公派兵攻打中原,經(jīng)歷“崤之戰(zhàn)”和“彭衙之戰(zhàn)”的慘敗,東進之路行不通。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穆公向西發(fā)展,任用由余為謀士,逐漸滅掉戎人國家,受到周天子賞賜金鼓,繼續(xù)攻打蜀國和關(guān)西(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國家,開辟國土千里,被周襄王任命為“西方諸侯之伯”,稱霸西戎,對秦國的發(fā)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安葬于雍城(今陜西省鳳翔縣東南),謚號為穆(一作繆)。
與秦穆公有關(guān)的成語
拜賜之師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文公二年》:“春秋時,秦晉肴之戰(zhàn),秦將孟明視被俘.獲釋時,孟謂晉君曰:‘三正升叢笑握年將拜君賜.’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晉復(fù)仇.又敗,晉人譏之為“拜賜之師”. 厲兵秣馬:舉櫻 公元前628年,杞子秘密報告秦穆公,說他已“掌其北門...
有關(guān)秦穆公的成語
拜賜之師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文公二年》:“春秋時,秦晉肴之戰(zhàn),秦將孟明視被俘.獲釋時,孟謂晉君曰:‘三年將拜君賜.’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晉復(fù)仇.又敗,晉人譏之為“拜賜之師”. 厲兵秣馬: 公元前628年,杞子秘密報告秦穆公,說他已“掌其北門之管“,即掌握了鄭國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秦國進攻鄭國,他將協(xié)作內(nèi)應(yīng)。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報后,覺得機不可失,便不聽大夫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三位將軍率兵進攻鄭國。 蹇叔的兒子也隨部隊出征,蹇叔對自己的兒子哭著說:“你們一定會在淆這個地方遭軍隊抵御,到時我來收你的尸。” 秦軍經(jīng)過長途跋涉后,終于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淆國,剛好被鄭國在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鄭穆公報告,一面到秦軍中慌稱自己是代表鄭國前來慰問秦軍的。弦高說:“我們君王知道你們要來,特派我送來一批牲畜來犒勞你們?!? 弦高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襲鄭秦軍的懷疑,使秦國懷疑鄭國已做好了準備,所以進軍猶豫不決。 鄭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報告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門查看,果然看見杞子的軍隊“束載、厲兵、秣馬矣”,即人人扎束停當(dāng),兵器磨得雪亮,馬喂得飽飽的,完全處于一種作為內(nèi)應(yīng)的作戰(zhàn)狀態(tài)。對此,鄭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說:“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們的孟明就要來了,你們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見事情已經(jīng)敗露,便分別逃往齊國和宋國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怏怏地下令撤軍。 成語“厲兵秣馬”既來自于典故中“束載、厲兵、秣馬矣”,指準備戰(zhàn)斗 。
看到秦穆公,你能聯(lián)想到哪些成語典故
拜賜之師 :出 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文公二年》:“春秋時,秦晉肴之戰(zhàn),秦將孟明視被俘.獲釋時,孟謂晉君曰:‘三年將拜君賜.’后三年,秦果然出兵伐晉復(fù)仇.又敗,晉人譏之為“拜賜之師”. 厲兵秣馬: 公元前628年,杞子秘密報告秦穆公,說他已“掌其北門之管“,即掌握了鄭國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秦國進攻鄭國,他將協(xié)作內(nèi)應(yīng)。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報后,覺得機不可失,便不聽大夫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三位將軍率兵進攻鄭國。 蹇叔的兒子也隨部隊出征,蹇叔對自己的兒子哭著說:“你們一定會在淆這個地方遭軍隊抵御,到時我來收你的尸?!? 秦軍經(jīng)過長途跋涉后,終于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淆國,剛好被鄭國在這里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鄭穆公報告,一面到秦軍中慌稱自己是代表纖信鄭國前來慰問秦軍的。弦高說:“我們君王知道你們要來,特派我送來一批牲畜來犒勞你們?!? 弦高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襲鄭秦軍的懷疑,使秦毀搭輪國懷疑鄭國已做好了準備,所以進軍猶豫不決。 鄭穆公接到了弦高的報告枝臘后,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門查看,果然看見杞子的軍隊“束載、厲兵、秣馬矣”,即人人扎束停當(dāng),兵器磨得雪亮,馬喂得飽飽的,完全處于一種作為內(nèi)應(yīng)的作戰(zhàn)狀態(tài)。對此,鄭穆公派皇子向杞子說:“很抱歉,恕未能好好款待各位。你們的孟明就要來了,你們跟他走吧!” 杞子等人見事情已經(jīng)敗露,便分別逃往齊國和宋國去了。孟明得知此消息后,也怏怏地下令撤軍。 成語“厲兵秣馬”既來自于典故中“束載、厲兵、秣馬矣”,指準備戰(zhàn)斗 。 問賢伯樂 羊皮換賢
秦穆公簡介?
秦穆公(?-前621年),部份記載中被稱為秦繆公,春秋時代秦國國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謚號穆,在《史記》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nèi)獲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及公孫枝等賢臣的輔佐,曾協(xié)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王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于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四百年后秦統(tǒng)一中國奠定了基石。對秦的發(fā)展和古代西部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是有所作為的政治家。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安葬于雍(今寶雞鳳翔東南),殉葬的人數(shù)達一百七十七人,《左傳》文公六年曾這樣記載“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三奄息、仲行、針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薄緜€人信息】中文名:任好別名:秦伯(自稱秦公)國籍:秦朝民族:漢族(當(dāng)時稱華夏)逝世日期:公元前621年成就:稱霸西戎主要事件:羊皮換賢主要成就:稱霸西戎,春秋五霸之一重要事件:羊皮換賢謚號:穆【人物簡介】秦穆公(?—前621)姓嬴,名任好,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
秦穆公的“穆公”是怎么來的
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秦穆公封得伯爵
秦穆公亡馬中秦穆公是個?
胸懷寬廣,能體恤百姓的國君。 為人寬厚,不計得失,豪放闊達,能以德報怨,不為所失去的馬遷怒于那些野人。 原文 秦穆公嘗出而亡其駿馬,自往求之,見人已殺其馬,方共食其肉。穆公謂曰:"是吾駿馬也."諸人皆懼而起。穆公曰:"吾聞食駿馬肉,不飲酒者殺人。"即飲之酒。殺馬者皆慚而去。居三年,晉攻秦穆公,圍之。往時食馬肉者相謂曰:"可以出死,報食馬得酒之恩矣。"遂潰圍,穆公卒得以解難,勝晉,獲惠公以歸.此德出而福反也。 譯文 秦穆公曾外出王宮,丟失了自己的駿馬,親自出去找,看見有人已經(jīng)把自己的馬殺掉了,正在一起吃肉。秦穆公對他們說:“這是我的馬呀?!边@些人都害怕驚恐地站起來。秦穆公說:“我聽說吃駿馬的肉不喝酒是要死人的。”于是按次序給他們酒喝。殺馬的人都慚愧地走了。過了三年,晉國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圍困住了。以前那些殺馬吃肉的人互相說:“咱們可以用出力(為君王)拼死作戰(zhàn),來報答穆公給我們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庇谑菦_散了包圍,穆公終于解決困難,并打敗晉國,抓了晉惠公回來。這樣的道德行為做出來,必然會有好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