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楊超越
資深新聞主播
用心吐字,用愛歸音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有書(ID:youshucc)
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無效的努力,就是對別人掏心掏肺講道理。
偶爾說說道理,或許別人還能聽進(jìn)去;常常道理連篇,不僅達(dá)不到預(yù)期的效果,還很容易讓人反感。
“不?!钡刂v道理和不講道理一樣可怕。
其實(shí),與其“不?!钡刂v道理,不如把道理放在自己的行動里。
1
不和家人“講道理”。
朋友大維是位律師,每次講話邏輯清晰,都會讓人覺得很有道理,漸漸地愛講道理好像也成為了他的習(xí)慣。
有一回,這兩口子挽著胳膊逛商場,他老婆看中了一款包很想買,但大維看到包的標(biāo)價后,試圖說服老婆不要買。
他講了一大堆大道理,從這個包的性價比、收現(xiàn)比,分析到收益比、風(fēng)險比、收支情況對比,最后還講到了民族情懷。
她老婆閉著眼聽完,問了一句:“是你那些道理重要,還是我重要?”
大維馬上閉嘴。
有句話說得很好,“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高情商的人會懂得換位思考,設(shè)身處地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有時候,道理講得多了,感情反而淡了。
總有人問起:好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樣的?
有人可能會回答是三觀相合。
好的婚姻三觀固然重要,但比三觀相合更重要的,是會“不爭對錯”。
一對老夫妻吵架,丈夫總讓著妻子。妻子問:“明明知道我錯了,為什么還讓著我?!?nbsp;
丈夫說:“因?yàn)槲遗鲁弛A了,輸了感情,丟了你,我就輸了人生。”
當(dāng)父母之間有代溝、夫妻之間有矛盾、情侶之間有爭執(zhí)時,不如多講一點(diǎn)愛,用一顆包容、忍讓的心去更好地維護(hù)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
2
不和孩子“講道理”。
給孩子講道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常用到的一種辦法。
但孩子的年齡、閱歷、認(rèn)知有限,道理講再多,不僅很難有成效,有時甚至適得其反。
同事有段時間和我抱怨,孩子最近總是不聽話,愛玩手機(jī),每次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玩手機(jī)會壞眼睛,會耽誤學(xué)習(xí),但孩子從不在乎。要是把手機(jī)強(qiáng)行沒收,孩子還會哭鬧,甚至賭氣不吃飯,弄得同事實(shí)在沒辦法。
我問道,你們在家也會玩手機(jī)嗎?同事說下班回去沒什么事,她和老公會看看電視或者手機(jī)。
我建議她不妨試著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機(jī),陪孩子一起看看書、講講故事、做做家務(wù)。
教育家盧梭認(rèn)為,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
再好的道理不要講過三遍,拒絕做“唐僧”式父母,拒絕做低情商的父母。
改變自己的做法,用行動去引領(lǐng)孩子,向善、向好、向上。同事試過“引領(lǐng)”的方式后大喜,這方法果然有效。
高情商的父母,要學(xué)會敏銳感知孩子的情緒和感受,能與孩子共情,并正確地引導(dǎo),才能讓孩子更舒服、更好地接受。
3
不和無賴“講道理”。
莊子一生經(jīng)常與人辯論,但是他卻說:大辯不辯。
對待有些人,唯有沉默,才是最好的方法。和層次不同的人爭辯,是一種無謂的消耗。
莊子在《秋水》篇里講過這樣一句話:夏蟲不可以語冰。
不要和夏天的蟲子談?wù)摫?,因?yàn)檫@純屬浪費(fèi)時間。
孔子也曾勸戒弟子,不要和春生秋死的螞蚱談?wù)撍募尽?/p>
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是一種無謂的消耗,他未去過我們到過的地方,不知道我們讀過的書,不認(rèn)識我們遇見的人。隔著太多的障礙,溝通就是一場漫長的無用功。
人格不分三六九等,但認(rèn)知和層次上,確實(shí)有高下之別。
身邊總有一些人,喜歡對自己看不慣的事物品頭論足。而大辯不言,不如無聲地做好自己,讓時間開花結(jié)果,給出最強(qiáng)有力的回應(yīng)。
層次相同的人,無需爭辯;層次不同的人,何需爭辯?
真正厲害的人,沒有工夫辯來辯去,他們都在篤實(shí)地行動。高情商的人明白,道理要同懂得的人講。
對于沒有必要的紛爭,對于不明事理的人,對于無賴和沒皮沒臉的人,不停講道理,最不值得。
我們常說,聽了太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同樣,講再多道理,依然改變不了任何人。
“不停”地講道理,不如去避免,對不值得的人不浪費(fèi)時間和精力;不如去理解,對值得的人多一些愛和包容;不如去解決,達(dá)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如去引領(lǐng),這才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