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春秋 828.盟于澶淵
澶淵之盟是什么?澶淵之盟的內(nèi)容主要有哪些呢?
檀淵之盟是遼國和北宋簽訂的用金錢換和平的協(xié)定,因為在譚淵城簽訂,所以被稱為檀淵之盟。檀淵之盟中規(guī)定,北宋每年向遼國進貢歲幣絲帛若干,在政治地位上,遼國為兄,宋朝為弟。
什么是”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國經(jīng)過長年累次的戰(zhàn)爭,最后在澶洲城下兩國簽訂的一份休戰(zhàn)協(xié)議。因澶洲其西有湖泊曰澶淵,澶州亦名澶淵郡),因地而名,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
指北宋與遼朝(契丹)之間訂立的和約。在澶淵之盟之后,遼還進一步提高了對宋朝上繳歲幣的要求史稱“重熙增幣”。
什么是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是指歷史上宋國與遼國合議兩方和解,從而達到了長久的和平局面。
澶淵之盟是怎么回事?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jīng)過多次戰(zhàn)爭后在北宋真宗景德元年 遼圣宗統(tǒng)和二十二年(1004年)所締結(jié)的一次盟約。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圣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勸阻,才勉強至澶州督戰(zhàn)。宋軍堅守遼軍背后的城鎮(zhèn),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jié),后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于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guī)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
公元1004年閏九月,蕭太后和遼圣宗親率二十萬大軍南征,深入宋境,同年的十二月議和。訂立盟約的地點在澶州,史稱“澶淵之盟”。盟約規(guī)定,宋朝每年向遼納銀10萬兩,絹20萬匹,在南京交割,宋遼以白溝為界。表明南北軍事力量達到一定均勢,宋遼都不可能彼此吞并。遼朝在南京的統(tǒng)治地位得以鞏固,南京從軍事前哨一變而成為宋朝交往的友好城市。南京政治、經(jīng)濟、文化地位繼續(xù)上升,這些為其在金代上升為正式都城奠定了基礎。
澶淵之盟的內(nèi)容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圣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后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chuàng)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于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mào)易。 盟約締結(jié)后,宋、遼之間百余年間不再有大規(guī)模的戰(zhàn)事。因澶州又名澶淵,遂史稱“澶淵之盟”。
如何看待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對于當時的宋朝是有利的,原因如下: 1、澶淵之盟結(jié)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zhàn)爭,此后宋遼邊境長期處于相對和平的狀態(tài)。 2、宋朝節(jié)省了巨額戰(zhàn)爭開支,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zhàn)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 3、澶淵之盟以后,宋遼雙方大致保持了百年之和平,這對兩國之間的貿(mào)易關系、民間交往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為中原與北部邊疆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 4、澶淵之盟以后北宋在邊境上的雄州、霸州等地設置榷場,而北宋在經(jīng)濟總量上比遼、西夏等國不知要大多少倍,貿(mào)易的結(jié)果可想而知,一點點歲幣何足掛齒。 5、澶淵之盟后的遼宋貿(mào)易促進了契丹族與漢族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和發(fā)展,增進了兩族人民的友誼。有利于中華民族的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
澶淵之盟的意義是?
澶淵之盟北宋建立后,為了奪回幽云十六州,兩次發(fā)動對遼的戰(zhàn)爭,但都失敗了。從此,北宋對遼處于守勢。 979年,宋軍發(fā)動第一次對遼戰(zhàn)爭。宋軍開始進展順利,包圍了幽州。遼軍出動主力援救幽州,大敗宋軍。宋軍倉皇撤退,很多將士戰(zhàn)死。宋太宗身中數(shù)箭,乘驢車逃脫。 986年,宋軍再次伐遼。但在東、西、中三中大軍中,東路軍貪功冒進,結(jié)果大敗。遼軍乘勢猛攻,宋軍全線崩潰。西路軍老將楊業(yè)率軍掩護邊民撤退,在陳家谷被遼軍。包圍他在激戰(zhàn)中受傷幾十處,被俘手絕食三日而死。民間流傳的楊家將的故事,就取材于楊業(yè)及其部眾英勇抗遼的事跡。 1004,遼軍大舉南下,打到江河北岸的澶州附近,直逼宋都東京。消息傳來,朝廷一片驚慌。許多大臣主張遷都避敵。宰相寇準力主抵抗,并勸宋真宗御駕親征。真宗抵達澶州,宋軍士氣大振,擊退遼軍。1005年,遼宋達成各協(xié),遼兵北撤,北宋送遼歲幣。這就是歷史上的“澶淵之盟”。 真宗的親征,鼓舞了士氣。集中在澶州附近的軍民,多達幾十萬人。遼軍孤軍深入,處境不利,謀求議和。宋真宗貪圖茍安,對宋使許諾,只要不割地,能講和,契丹就是索取百萬錢財,也可以答應??軠事犝f后,私下警告前去各談的曹利用說,如果超過30萬,就殺你的頭。和議達成后,真宗令太監(jiān)去詢問結(jié)果,曹利用只伸出三個指頭。真宗誤以為給遼300萬,大吃一驚。但又認為談判既已成功,也就算了。后來,他弄清了只給遼絹20萬匹、銀10萬兩,合計數(shù)才30萬,大喜過望,寫詩與群臣唱和。 澶淵之盟以后,遼、宋長期保持友好往來,邊境地區(qū)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得到加強。 澶淵之盟是個有爭議的命題。如何正確、客觀地評價它,就必須對澶淵之盟宋遼雙方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事實上,澶淵之盟是宋遼雙方均勢的體現(xiàn),它對宋遼兩國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無論從大歷史的角度,還是大民族的角度來看待它,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澶淵之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迭經(jīng)爭論的命題。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對的觀點??隙ㄕ哒J為它雖是一個屈辱性的條約,但簽訂后,北方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個比較安定的和平環(huán)境,它溝通了宋遼雙方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交往,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否定者則認為澶淵之盟的簽訂,既承認遼政權的存在,又開“歲幣”之濫觴,以后兩宋之積弱,使宋代局面江河日下。如何客觀、正確地評價澶淵之盟,就必須考察澶淵之盟簽訂前宋遼雙方的歷史狀況、發(fā)展態(tài)勢,以及簽訂后對宋遼兩國產(chǎn)生什么影響。
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在經(jīng)過二十五年的戰(zhàn)爭后締結(jié)的盟約。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圣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zhàn)。宋軍堅守遼軍背后的城鎮(zhèn),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jié)。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于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 一說春秋 829.不欲茍安一說春秋2.3萬06:09
- 一說春秋 01.一說春秋一說春秋301.4萬12:48
- 一說春秋 301.溯源一說春秋 特輯一說春秋8.5萬32:30
- 一說春秋 89.春秋小霸一說春秋14.5萬06:09
- 一說春秋 650.盟晉盟衛(wèi)一說春秋3.4萬06:54
- 一說春秋 69 春秋為什么要一說? 回聲一說春秋20.6萬22:12
- 一說春秋 56 春秋法度一說春秋21.2萬06:01
- 一說春秋 708.關于一說春秋出版說明 回聲一說春秋3萬10:03
- 一說春秋 787.司慎司盟一說春秋2.6萬06:35
- 一說春秋 280.寧母之盟一說春秋7萬07:13
- 一說春秋 288.盟于葵丘一說春秋7.7萬06:01
- 一說春秋 414.踐土之盟一說春秋5.5萬06:41
- 一說春秋 583.盟于辰陵一說春秋4萬07:09
- 一說春秋 388.偽與楚盟一說春秋5.8萬06:54
- 一說春秋 664.馬陵之盟一說春秋3.3萬06:55
- 一說春秋 452.及處父盟一說春秋5.2萬06:02
- 一說春秋 689.齊盟質(zhì)信一說春秋3.1萬05:35
- 一說春秋 1230.盟于句繹一說春秋1萬05:49
- 一說春秋 457.及晉侯盟一說春秋5.2萬07:22
- 一說春秋 1187.割心以盟一說春秋1.1萬05:29
- 一說春秋 657.蟲牢之盟一說春秋3.3萬07:04
- 一說春秋 343.鹿上之盟一說春秋6.2萬09:24
- 一說春秋 922.盟與幾何一說春秋2.7萬06:52
- 一說春秋 92.君子屢盟一說春秋14.9萬10:05
- 一說春秋 76.盟向之爭一說春秋16.4萬06:49
- 一說春秋 676.尋盟何為一說春秋3.2萬05:52
- 一說春秋 34 孔版春秋 番外一說春秋40.7萬18:38
- 一說春秋 158.宋國背盟一說春秋9.6萬05:49
- 一說春秋 51 春秋始末 番外一說春秋28.7萬26:43
- 一說春秋 04 結(jié)盟筑城一說春秋165.2萬08:52
- 一說春秋 1298.春秋后記 特輯一說春秋3.2萬17:17
- 一說春秋 1155.一饋三嘆一說春秋1.1萬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