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五臟生成篇
心之和、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榮、發(fā)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月芻)(zhu四聲)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fā)落。此五味之所傷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藏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臺者死,赤如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生于心,如以稿裹朱;生于肺,如以縞裹紅;生于肝,如以縞裹甘;生于脾,如以縞裹栝樓實;生于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榮也。
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咸。故白當皮,赤當脈,青當筋,黃當肉,黑當骨。
諸脈者,皆屬于目;諸髓者,皆屬于腦,諸筋者,皆屬于節(jié);諸血者,皆屬于心;諸氣者,皆屬于肺。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故人臥血歸于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臥出而風吹之,血凝于膚者為痹,凝于脈者為泣,凝于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衛(wèi)氣之所留止,邪氣之所客也,針石緣而去之。
診病之始,五決為紀,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謂五決者,五脈也。
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陽,甚則入肝,腹?jié)M月真 脹,支鬲月去 脅,下厥上冒,過在足太陰、陽明。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心煩頭痛,病在鬲中,過在手巨陽、少陰。
夫脈之小、大、滑、澀、浮、沉,可以指別;五藏之象,可以類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脈色,可以萬全。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nèi)也。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月去,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當風。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黃帝內(nèi)經(jīng)》五臟別論篇
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愿聞其說。
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于陰而象于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yǎng)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于胃,變見于氣口。故五氣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于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我國自古相傳有三墳,最最深奧難懂。歷代以來所有名家都認為能解此三墳者就是最懂中華文化的人,這三墳就是《易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倪海廈老師被譽為當代少見的“命、相、卜、醫(yī)”五術(shù)兼?zhèn)渲畷缡榔嫒?。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從純中醫(yī)的角度為我們詮釋了《皇帝內(nèi)經(jīng)》。
為了方便收聽和背誦原文,特意配了原文,喜歡的請關(guān)注訂閱! 沒事就可以分節(jié)打開聽聽!轉(zhuǎn)發(fā)給你的親友,讓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學習中 醫(yī)知識,保護家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