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兒歌等孝順長輩是美德

小學(xué)生如何孝順長輩
1個回答2024-02-22 14:56
小學(xué)生要想孝順父母,第一就是聽父母的話。就是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洗襪子,洗內(nèi)褲,洗毛巾。判首自己洗畢仔漱洗腳。手沖汪給媽媽倒杯水,拿拖鞋,給媽媽泡泡腳。幫父母撿碗筷。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現(xiàn)。
怎么對待長輩才是孝順?
2個回答2022-11-09 18:50
人這一輩子,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沒有幾個,除了父母,也許你都找不到貼心人了。不管你走多遠(yuǎn),父母在地方,才是最溫暖的家,當(dāng)你很累的時候,和父母聊天,心情總是會慢慢好起來。
其實作為兒女,也要學(xué)會牽掛父母,在外混得如何,都沒有關(guān)系,常常告訴父母自己的行蹤,讓父母放心;經(jīng)常問候父母,了解父母的想法,讓父母寬心;自己努力工作,走正道,還有錢寄回家,父母感覺舒心。做到了這幾點,就是養(yǎng)好了父母的心,大家都開心。
有錢過好日子,沒錢過好心情。父母老了,還是為你擔(dān)憂,那也是不孝順??纯茨切〖易?,不學(xué)好,父母心好痛,怎么可以安度晚年。其實,不學(xué)好的人,越不孝順,越?jīng)]有福氣,等父母不管你了,就只能流落街頭,還可能要晚景凄涼。
孝順長輩故事錄音
1個回答2024-01-26 16:44
你去下個李子恒的跪羊圖吧,這歌里面也講了孝道的重要,其中有父身病,是為兒勞成疾;母心憂,是憂兒未成器。很感人的,你可以放上去。
關(guān)于近代孝順長輩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2 05:08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后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于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guān)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后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nèi)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nèi)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yǎng)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fēng)吹來.子騫冷得得戰(zhàn)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wěn)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nèi)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zé)罵后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后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后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關(guān)于近代孝順長輩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6-21 12:00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后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于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guān)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后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nèi)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nèi)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yǎng)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fēng)吹來.子騫冷得得戰(zhàn)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wěn)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nèi)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zé)罵后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后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后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孝順父母長輩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9 11:38
形容對父母長輩十分孝順的成語:
【心虔志誠】 虔:恭敬。心意恭敬、誠懇。
【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嬰兒。比喻人心地純潔善良

形容待人熱情,做事積極主動的成語:
【熱心快腸】 形容熱情直爽。

關(guān)愛他人,富于同情的成語:
【惻隱之心】 形容對人寄予同情。
【兒女心腸】 年輕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豐富、助人為樂的心性。
在家孝順父母,孝順長輩,這是無可厚非的。
1個回答2024-01-08 05:34

我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一位老獵人在回憶年輕時候捕捉狼的歲月里,他發(fā)現(xiàn)一個偉大的舉動,那一天,老獵人正追捕一只帶著兩只小崽的母狼,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狼媽媽利用爬坡延遲老獵人的速度,并借此時間吧兒女隱藏好,自己以一死換回孩子的生命。這一舉動如此偉大,可見母愛是為我們付出一生,永不求回報。古人云‘孝敬父母,尊重師長’是我們做人的本分,成為社會的基本道德要求。俗話說‘我們的生日是父母受苦之日’因此我們要一輩子感恩的----就是我們父母親。古語云‘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當(dāng)父母對我們?nèi)娜獾母冻?,我們?yīng)當(dāng)要孝順,當(dāng)父母對我們嚴(yán)教時,應(yīng)當(dāng)改正自己的缺點,一樣的孝順?biāo)麄?。天底下,沒有哪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子女,他們默默的付出,從不求回報。同學(xué)們,在家中,我們應(yīng)當(dāng)做到’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zé),須順承’這是我們對父母的基本孝順。在我們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老師對我們的關(guān)心,如同母愛般親切,教育我們,傳授我們知識,在學(xué)校里,我們應(yīng)當(dāng)做到‘稱尊師,勿呼名,對尊長,勿現(xiàn)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jìn)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這是我們對老師的基本尊重,考取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老師、感謝他們的精心培養(yǎng)。同學(xué)們,在學(xué)校,我們要做一個尊是愛友的學(xué)生,在家里,我們要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吧,做人要懂得‘孝敬父母,尊重師長’。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孝順,一定要以順為孝嗎
4個回答2022-08-23 04:34
孝又不等于順!真心為父母著想,心疼父母就叫孝!
順與不順,我們是現(xiàn)代人,應(yīng)該要學(xué)會變通的,一切以實際情況來定奪。
還有就是,現(xiàn)在提倡一個叫主見的名詞。
如果意見和父母親人出現(xiàn)分歧還是自己想清楚的好,不能盲從啊!特別像終身大事一類的。。。
古人孝敬長輩的故事有哪些 古人孝敬長輩的故事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01 22:24

一、涌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風(fēng)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yuǎn)走江邊了。

二、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xué)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yè),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

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當(dāng)風(fēng)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dāng)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三、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人稱"山南"。當(dāng)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婆婆,如此數(shù)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

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愿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后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四、臥冰求鯉

王祥,瑯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

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隱居二十余年,后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nóng)、司空、太尉。

五、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qū)趕,擔(dān)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這就是孝--發(fā)現(xiàn)身邊的孝德故事
1個回答2024-02-13 22:18
  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沉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云英。自小聰明好學(xué),跟父親學(xué)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zhàn)場上,當(dāng)時沈云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zhàn)。希望全體軍民保衛(wèi)家鄉(xiāng)?!贝蠹疑钍芨袆樱l(fā)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云英找到父親的尸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緒為副總兵,并任命沈云英為游擊將軍,繼續(xù)守衛(wèi)道州府。后來人們?yōu)樗艘蛔倚㈦p全的紀(jì)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親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xué),后來做了丞相。他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個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視,途中經(jīng)太行山。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云,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有詩頌曰: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