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有什么樣的品質(zhì)

魯濱遜的人物品質(zhì)
1個回答2024-05-27 08:29
魯濱遜的人物品質(zhì)
我來答
天道予我
LV.4 2017-09-28聊聊
2010-2-23 11:50 滿意回答 作者笛福曾這樣點評魯濱遜:形象為不安于現(xiàn)狀,勇于行動,勇于追求,不畏艱險,按照現(xiàn)代文明的模式,開辟新天地的創(chuàng)造者。很多人都只想滿足于現(xiàn)狀,最好是不經(jīng)過任何風(fēng)波就過著幸福的生活,而他們卻不知道沒有經(jīng)過大風(fēng)大浪的人是經(jīng)不過任何打擊和挑戰(zhàn)的。有些人雖經(jīng)過了一番考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一旦東西失去了,他們就再也振作不起來了。因為他們怕再一次為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大費周折。魯濱遜(也是一樣的,)如果他沒有離開家,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沒有那么精彩,在他的眼中就只有金錢,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他也就不會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去制造東西,去捍衛(wèi)自己的家園,他勇于向世俗挑戰(zhàn):離家出走;他勇于和大自然斗爭:在經(jīng)過大浪后也沒被淹沒;他勇于行動:在荒島上看見俘虜快被野人殺后吃掉,舍身去救他——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他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挑戰(zhàn)和磨練。 我們作為學(xué)生的也應(yīng)該這樣,要敢勇于向世界挑戰(zhàn),不被打垮,壓力越大則能夠越堅強,這才是我們的目標(biāo),要勇于斗爭、勇于行動、勇于挑戰(zhàn)、勇于追求,這樣才能創(chuàng)出一個堅強的自我。
魯濱遜的品質(zhì)
4個回答2023-01-09 04:20
魯濱遜的品質(zhì):
1,矢志不移,將冒險進行到底。在西方,“魯濱遜”已經(jīng)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
2,百折不撓,身陷絕境而不絕望,堅韌不拔。
3,感恩圖報,得意時不忘報答恩人。
4,非常勤快。在荒蕪人煙、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沒有食物,他嘗試著打獵、種谷子、馴養(yǎng)山羊、曬野葡萄干;他還自己摸索著自己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篩面做面包……
魯濱遜漂流記,中的魯濱遜的精神品質(zhì)
4個回答2023-03-29 14:24
不屈不撓的冒險精神,肯于勞動并且善于勞動,熱愛生活生命。
魯濱遜漂流記表現(xiàn)了魯濱遜什么什么什么的品質(zhì)?
1個回答2022-12-20 06:42

有智慧(制造東西),
有勇氣(有野人對抗,向死神挑戰(zhàn)),
樂于助人(幫助船長),
有時間觀念(記時間),
有耐心(教星期五說話),
堅強(遭受打擊不害怕)。

作者笛福曾這樣點評魯濱遜:形象為不安于現(xiàn)狀,勇于行動,勇于追求,不畏艱險,按照現(xiàn)代文明的模式,開辟新天地的創(chuàng)造者。

是魯濱遜還是魯賓遜還是魯濱孫???
3個回答2022-11-23 09:51
兩個都行。
“魯濱孫”在有的譯本中翻譯成“魯濱遜”。
魯濱遜漂流記十四章中魯濱遜給了星期五什么?
1個回答2024-03-01 09:26

一、《魯濱遜漂流記》第14章中魯濱遜給了星期五衣服穿。二、因為當(dāng)時星期五還是一個”野人“,一直光著身子。相關(guān)內(nèi)容如下:晚上,我和他一起在地洞里睡了一夜。天一亮,我就叫他跟我一起出去,并告訴他,我要給他一些衣服穿。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后,顯得很高興,因為他一直光著身子,一絲不掛。……首先,我給了他一條麻紗短褲。這條短褲是我從那條失事船上死去的炮手箱子里找出來的。這件事我前面已提到過了。短褲略改一下,剛剛合他的身。然后,我又用羊皮給他做了件背心。我盡我所能縫制這件背心。應(yīng)該說,我現(xiàn)在的裁縫手藝已相當(dāng)不錯了。另外,我又給了他一頂兔皮帽子,戴起來挺方便,樣子也很時髦。現(xiàn)在,他的這身穿戴也還過得去了。他看到自己和主人幾乎穿得一樣好,心里十分高興。說句實話,開始他剛穿上這些衣服時,深感行動不便;不但褲子穿起來感到很別扭,而且,背心的袖筒磨痛了他的肩膀和胳肢窩。后來我把那使他難受的地方略微放寬了一些,再加上對穿衣服也感到慢慢習(xí)慣了,他就喜歡上他的衣著了。三、《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歷險小說作品,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RobinsonCrusoe/魯濱孫·克魯索)因出海遭遇災(zāi)難,先被海盜攻擊,再到種植園,最后漂流到無人小島,并堅持在島上生活了28年后,最后回到原來所生活的社會的故事。該書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該小說發(fā)表多年后,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四、星期五是魯濱遜在孤島獨自生活27年之后救下的一個野人,是魯濱遜后來逃離孤島希望的一個縮影。魯濱遜教會他英語,與他聊天,星期五成了魯濱遜的仆人和好友,最后同魯濱遜一起回到了英國。笛福通過塑造星期五這個人物,重在《魯濱遜漂流記》的宗教色彩。魯濱遜的生存環(huán)境,與自然為伴,與山水林木相守,孤獨的生活形成某種宗教隱修的環(huán)境,迫使他和自我.和自然及神對話。星期五的加入就像“救世主”為他走出荒島融入社會有很好的基礎(chǔ)。

什么樣的魯濱遜 魯濱遜是什么樣的人
1個回答2022-10-23 05:01
魯濱遜是個堅強、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他流落荒島,卻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是一味地等著別的船來救他,而是自己計算日期、造房屋、打獵,、養(yǎng)羊、種小麥……用自己的雙手把荒島創(chuàng)建成了自己的家園。最后整整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2個月零29天,才被人救出荒島。
魯濱遜還是魯濱孫
1個回答2022-12-17 02:16
魯濱遜
習(xí)慣上翻譯成:魯濱遜
“魯濱孫”還是“魯濱遜”?
4個回答2022-09-06 03:03
都對的 以前翻譯做魯濱遜 現(xiàn)在魯濱孫

巴西的亞馬遜(孫)河 也是這樣的
以前叫亞馬遜河
現(xiàn)在叫亞馬孫河
魯濱遜與魯濱孫一樣嗎?
1個回答2024-03-01 20:29

魯濱孫和魯濱遜沒有區(qū)別,是在翻譯的時候根據(jù)音譯來的,不同的人翻譯有所差別,其實是指的一個人。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又譯作魯濱孫·克魯索),是歐洲的“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1718年)中的敘述者和主人公。今天本書成為一本適合兒童閱讀的經(jīng)典探險小說。最初該小說是為成年人而寫,雖然脫離了作者的初衷,但卻為小說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擴展資料:魯濱遜·克魯索的人物生平:魯賓遜·克魯索乘船離家出走后,先是被海盜襲擊,又在巴西開了一個種植園。后來,他在委內(nèi)瑞拉的奧利諾科河口遭遇船難,成為唯一的幸存者。他游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島嶼上,靠從附近的一些沉船上的殘骸中撿工具和生活用品建造了一個舒適的家。后來食人者襲擊了這個小島,在他們準(zhǔn)備吃掉一個年輕野人的時候,克魯索救下了他并給他起名叫星期五,這個野人成了他忠實的仆人。后來他們被救,克魯索把星期五帶回了英格蘭。這個故事取材于亞歷山大·賽爾科克的遇險經(jīng)歷以及威廉·丹皮爾所寫的書。威廉·丹皮爾曾在營救賽爾科克的探險隊中擔(dān)任向?qū)А5迅_€寫了本書的續(xù)集,《魯濱遜漂流續(xù)記》(1719年),書中講述了主人公又返回那個島嶼,而星期五被那些野人殺死。1720年,他又出版了《魯濱遜的沉思集》,一部道德教化式作品。但它們都不是很受歡迎。一片荒蕪人煙,沒有生活用品,沒有住所,只有一片大海和一片樹林的孤島,只有一艘廢船上的一丁點食物、槍支、彈藥和其他并無多大用處的東西,你能單獨在上面生活長達二十八年之久嗎?你能只憑自己一人在上面建造自己的城堡、種植莊稼地嗎?你能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克服重重的困難嗎?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這不可能的一切,都發(fā)生在了《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魯濱遜的身上。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