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是成語故事嗎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意思 怎么理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意思
1個回答2023-06-16 20:05
1、不鳴則歷數(shù)已,一鳴驚人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2、成語出處: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肢和首》:“此鳥不飛則已,一棚尺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div>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4-02 17:10
要么不惹人注意,要么眾人皆知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5-23 20:46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意思是: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成語,為褒義詞,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意思
4個回答2023-06-01 17:55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意思是: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br/>

這只鳥不飛則已,一飛就直沖云霄;不叫則已,一叫就使人驚異。

【例子】運動會上,平常少言寡語的李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舉奪得三項冠軍。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褒義詞

【近義詞】飛必沖天、一飛沖天、一步登天、不同凡響、蛟龍得水、一舉成名

【反義詞】默默無聞、寂寂無聞

擴展資料

1、“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近義詞

一舉成名

【解釋】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出自】金·劉祁《歸潛志》卷七:“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寒窗苦讀了十年,沒有人知道你的辛苦,等到你考中狀元,全天下的人都開始崇拜你。

【示例】他突發(fā)奇想,想通過攀登珠穆朗瑪峰而一舉成名。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2、“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反義詞

默默無聞

【解釋】無聲無息,沒人知道。指沒有什么名聲。

【出自】唐·房玄齡《晉書·祖納傳》:“仆雖無無,非志不立,故疾沒世而無聞焉?!?/p>

我雖然沒有才能,不是正確的志向不確立,所以我擔心自己在這個時代湮沒而沒有人知道,這是我自強不息的原因。

【示例】我贊美那默默無聞的蠟燭,更贊美那和蠟燭一樣任勞任怨的人。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請問"不鳴則已,一鳴驚天地..."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3-08-21 13:49
《韓非子·喻老》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句子?
1個回答2024-02-09 06:06

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2.韜光養(yǎng)晦十年磨劍,厚積薄發(fā)一朝揚名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2-04 15:24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意思是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本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對戰(zhàn)國齊國的記載,但最早的藍本為戰(zhàn)國韓非記載的春秋楚莊王的典故。這或許并不矛盾,可能齊威王也被問過這個隱語,然后想起楚莊王說過的話也頓然醒悟,脫口而答。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是什么意思?
3個回答2022-06-13 08:40
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說,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種鳥,三年不鳴不飛,但一飛便可沖天,一鳴便能驚人。
用來比喻有才華的人,平時默默無聞,一旦施展才華,就能做出驚人的業(yè)績?!?/div>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06-17 09:33
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6-16 21:50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 遷《史記? 滑稽 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歷塵人。”

成語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于人滑御的表現(xiàn)

英語翻譯: Should one desire to sing,one would amaze the world with his first song.

成語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于人滑御的表現(xiàn)

英語翻譯: Should one desire to sing,one would amaze the world with his first song.

英語翻譯: Should one desire to sing,one would amaze the world with his first song.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