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的寓言故事簡短

掩耳盜鈴的寓意是什么?
1個回答2022-11-27 00:32
比喻自己欺騙自己,瞞不住的事情還要想辦法掩蓋
掩耳盜鈴的寓意是什么
1個回答2023-12-02 04:10

掩耳盜鈴:原為掩耳盜鐘。掩:遮蓋;盜:偷。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會聽不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故事寓意

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有的人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rèn)的態(tài)度,以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鐘”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xiàn)。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不正視、不研究,采取閉目塞聽的態(tài)度的話,最終便會自食苦果。

成語典故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墒晴娪执笥种兀趺匆才膊粍?。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yuǎn)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斑?,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jìn)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yuǎn)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盜鈴的寓意
1個回答2023-12-02 06:14

客觀存在的東西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鐘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是否捂住耳朵,都是會響的。有的人對于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rèn)的態(tài)度,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xiàn)。若不正視、不研究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采取閉目塞聽的態(tài)度,會自食苦果。

掩耳盜鈴的寓意


掩耳盜鈴出自于《呂氏春秋·自知》,意思是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了的事情還要想辦法掩蓋。

《呂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以錘毀之,鐘況然有音??秩寺勚鴬Z己也,遽掩其耳?!?/p>

掩耳盜鈴的寓意是什么?
1個回答2023-12-12 19:24
論掩耳盜鈴
現(xiàn)實生活中,掩耳盜鈴顯然是愚蠢的,但在真實的生活中,并不真正存在一個捂著耳朵盜鈴的正常人。寓言當(dāng)然只能當(dāng)作寓言來看待。所以,我們所想到的當(dāng)然與耳朵、門鈴、偷盜并不相關(guān)的一些事情。正是這些并不相關(guān)的事情給了我們相當(dāng)有價值的思想信息。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許多成語所給我們的思考其實都可以從多方面來加以考慮,而并不是從某些寓言的初衷去感悟。掩耳盜鈴就是十分典型的一個例子。
首先,所謂做賊心虛,一個盜鈴的人自然心中有幾分膽怯,所以掩著耳朵也是其膽量的來源之一。而人們這所以覺得這個人愚蠢,是因為在他壯膽的同時,也造成自己對外界的感知能力的迷失。但有得必有失,只是在行失之間如何權(quán)衡利弊是一門學(xué)問?!皟杀紫嗪馊∑漭p,兩利相權(quán)取其重”。如果說,對盜鈴人而言,盜鈴是他的目的所在,而勇氣對他來說,是最大的困難,那么他對“掩耳”的選擇,應(yīng)該可以理解,甚至不失為一個智者。何況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所以盜鈴人的這點“失誤”,其實并不值得人們的恥笑。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而言,掩耳盜鈴者也是個善于調(diào)節(jié)自己心理的人。
推而廣之,有時候,我們的周圍,常常有一些人掩著耳朵偷著鈴鐺,卻不明白“若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的道理。有時候,我們也確實需要捂著耳朵過日子。外界對你來說,其實就是一個極大的干擾系統(tǒng)。所以,有一句名言,其實是掩耳盜鈴的另一個最好的詮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

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

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

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

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

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

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yuǎn)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

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見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

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yuǎn)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

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掩耳盜鈴的故事及寓意
1個回答2024-01-26 04:38

故事: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墒晴娪执笥种兀趺匆才膊粍?。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鐘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yuǎn)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jìn)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yuǎn)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寓意: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

有的人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rèn)的態(tài)度,以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鐘”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xiàn)。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不正視、不研究,采取閉目塞聽的態(tài)度的話,最終便會自食苦果。

求類似掩耳盜鈴的寓言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16:03

1、畫蛇添足

古代楚國有個貴族,祭過祖宗以后,把一壺祭酒賞給前來幫忙的門客。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夠,一個人喝則有余。讓咱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誰先畫好,誰就喝這壺酒?!?有一個人最先把蛇畫好了。

他端起酒壺正要喝,卻得意洋洋地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xù)畫蛇,說:“我能夠再給它添上幾只腳呢!”可是沒等他把腳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

那人把壺?fù)屵^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么能給它添腳呢!”說罷,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添腳的人終于失掉了到嘴的那壺酒。

2、自相矛盾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夸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fā)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3、揠苗助長

有個宋國人,他十分期盼禾苗長高,于是就去田里把禾苗一個個的拔高,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4、坐井觀天

青蛙坐在井里。小鳥飛來了,落在井沿上。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來呀?”小鳥回答說:“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兒水喝。”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yuǎn)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能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毙▲B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來看一看吧?!?/p>

5、葉公好龍

葉公喜歡龍,衣帶鉤、酒器上都刻著龍,居室里雕鏤裝飾的也是龍。他這樣愛龍,被天上的真龍知道后,便從天上下降到葉公家里,龍頭搭在窗臺上探望,龍尾伸到了廳堂里。

葉公一看是真龍,轉(zhuǎn)身就跑,嚇得他像失了魂似的,驚恐萬狀,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來,葉公并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只不過是那些像龍而不是龍的東西罷了。

掩耳盜鈴是出自寓言故事的嗎
1個回答2024-01-25 05:09
掩耳盜鈴出處:《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秩寺勚鴬Z己也。遽揜(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聞之;悖也?!?/div>
掩耳盜鈴的寓言大意
1個回答2024-01-23 07:10
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

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

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墒晴娪执笥种?,

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

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

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

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yuǎn)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斑?,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

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見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

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yuǎn)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

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掩耳盜鈴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5 17:44
春秋時候,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墒晴娪执笥种兀趺匆才膊粍印K雭硐肴ィ挥幸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鐘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yuǎn)方。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斑?,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jìn)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yuǎn)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掩耳盜鈴的寓意是什么?
1個回答2023-12-05 13:52
解答:
  掩耳盜鈴:原為掩耳盜鐘。掩:遮蓋;盜:偷。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就會聽不見,比喻自欺欺人。

  故事寓意:
  鐘的響聲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響的。凡是要客觀存在的東西,它不會依人的主觀意志為改變。有的人對自己不利,或不喜歡的客觀存在,采取不承認(rèn)的態(tài)度,以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這和“掩耳盜鐘”一樣,都是極端的主觀唯心主義——唯我論的表現(xiàn)。如果對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不正視、不研究,采取閉目塞聽的態(tài)度的話,最終便會自食苦果。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