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莊子和惠子的故事

惠子和莊子有怎樣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1 04:28

惠施是莊子的老朋友,后人又稱他為惠子?;葑右彩钱敃r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莊子和惠子既是老朋友,又是老對手。有一次,莊子到梁國去,而這時惠子正在梁做相國,當時莊子的本事比惠子大,在諸侯中的名聲也比惠子高。

有的人就對惠子說:“這次莊子可是沖著你來的,他是想當你的相國。”

惠子聽到后,將信將疑,于是就在國中反復搜查,搜了三天三夜。沒有找到。

莊子自己主動去見惠子,他給惠子講了一個故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叫作鹓雛,這是一種非常神奇的鳥,它從南海一直飛到北海,它一定要落在高貴的梧桐樹上,一定要吃最好的食物,一定要喝最清潔的泉水。有一只貓頭鷹得到一只臭老鼠,看到鹓雛從遠方飛來,心里緊張極了,以為對方要吃它的東西,就對著天大叫起來。

莊子說完這個故事后說:“你以為你的職務對我來說就不是臭老鼠嗎?”

他倆常常在一起辯論。有一次,他們來到濠梁河上,莊子看到河中的魚在自由自在的游動,就說:“魚游得是這樣的從容,魚真快樂極了?!?/p>

惠子就說:“你不是魚,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

莊子反唇相譏:“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惠子實在是個聰明的人,馬上就說:“我不是你,我是不知道你的快樂;這也就是說,你不是魚,你也不知道魚的快樂?!?/p>

莊子說:“我現(xiàn)在實際上就是濠上之魚啊?!被葑釉俨荒苷f其他什么了。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喪。他來到莊液閉子家,這時被莊子奇怪的行動所吸引,他看到莊子坐在門前,兩腿盤著,一邊敲著一個盆子,一邊唱著歌。

惠子上到他的跟前,說道:“你也太過分了,你妻子死了,你不傷心也罷,怎么能在這里唱起歌來呢?”

莊子說:“你真是有所不知啊,她今天又回到自己的生命之本,難道這不是一件高興的事嗎?像一般人那樣號啕大哭,那是不知命的表現(xiàn)?!鄙綉B(tài)

有一次,惠子對莊子說:“有人送我一顆葫蘆種子,后來結了一個很大很大的葫蘆,我用它來盛水,可以盛五擔水,但是就是拿不起來。我用它來做瓢,就是因為它太大,而沒辦法用。最后我干脆把它給打壞了?!?/p>

他是要用這個比喻來挖苦莊子,言下之意是說莊子所談的理論,都是虛夸荒誕而沒有用的玩意兒。

莊子不慌不忙地說:“真可惜,你竟然不會用大的東西。葫蘆這么大,你何不用它來做一只船?”逗埋源

惠子又說:“現(xiàn)在我有一棵大樹,雖然長得很粗,但是歪歪扭扭,一點用處都沒有,這是一個大而無用的東西。”惠子還是在抨擊莊子的思想。

莊子說:“那你就讓這棵樹長大,夏天來到的時候,你在它的下面乘涼,不也是很快樂的事嗎?”

莊子的意思是說,我的思想就是供給你們這些平常人乘涼的大樹。

后來,惠子死了,莊子非常痛苦,他失去了一位能和自己辯論的好對手。幾年以后,他來到了惠子的墓前,對隨從們說:“自從他死后,我再也找不到這樣的朋友了?!?/p>

莊子與惠子的對話
1個回答2024-02-12 20:38
書載: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倏( xiao 疾速又自由自在)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矣,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這段話的第一句莊子作出判斷,魚這么自由自在急速地出游是快樂的。
第二句惠子利用莊子話中的漏洞,否定莊子的判斷,并以此作為這次辯論的前提,就是“甲不是乙就不知道乙”,莊子不是魚,就不會知道魚的快樂。
第三句莊子根據惠子的邏輯推論反駁,批評惠子自相矛盾。
第四句惠子機智地回答,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避開了自相矛盾的錯誤,反攻為守重復自己提出的大前題,強調莊子不是魚,根本不可能知道魚的快樂。
這時莊子再討論這事就繼續(xù)自相矛盾了,于是繞了個彎說:我們還是研究一下“甲不是乙就不知道乙”這個大前提吧(請循其本)。你說“汝安知魚之樂”,這本身就說明你已經知道我是不知道魚之樂的,又反過來問我(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是來到濠水才知道的嘛(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與惠子都想置對方于自相矛盾的境地,結果莊子負,惠子也不是全勝。
莊子和惠子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3-04 13:50

程萬里,扶搖直上,望洋興嘆,朝三暮四,薪火相傳,東施效顰,無中生有,呆若木雞 ,每況愈下,邯鄲學步,成者英雄敗者賊,櫛風沐雨,庖丁解牛,中規(guī)中矩,大相徑庭, 朝生暮死,沉魚落雁,秋毫之末,栩栩如生,迎刃而解,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躊躇滿志,不翼而飛,支離破碎,真知灼見,探囊取物,強聒不舍,吐故納新,昭然若揭,似是而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失之交臂捉襟見肘,學富五車

莊子與惠之間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04:34
一、作品原文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br/>
二、注釋
1. 濠梁:濠水的橋上。濠,水名,在安徽鳳陽。
2. 鯈[tiao]魚:古同“鰷”。白鰷魚。
3. 從容:悠閑自得。
4. 是:這。
5. 固不知子矣:固,固然。
6. 子固非魚也:固,本來。
7. 全:完全,確定是。
8. 循其本:從最初的話題說起。循:猶尋。其,話題。本:最初。
9. 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你說“汝安知魚樂”等等。汝安知魚樂:你怎么(哪里)知道魚是快樂的呢。云者:如此如此。
10. 安:疑問代詞。怎么,哪里。
11.之:助詞無實意
12.梁:橋
13.既:既然
14.已:已經
15.安:怎么(前一個) 哪里(后一個)

三、譯文
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鯈魚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閑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么知道魚是快樂的呢?”莊子說:“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魚是快樂的呢?”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這是可以完全確定的!”莊子說:“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哪里知道魚快樂’的話,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div>
莊子與惠子到底是怎樣的關系?
1個回答2023-02-03 23:25
莊子和惠子是好朋友
有關莊子與惠子的故事文言文
1個回答2024-02-21 14:49
1. 莊子和惠子的故事純文言文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保ā肚f子·秋水》)

惠子相梁

惠子相(xiàng)梁,莊子往見之?;蛑^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于是鴟(chī)得腐鼠,鹓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yé)?”

2. 關于莊子的文言文故事,謝謝

【原文】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1)。

惠子曰:“與人居(2),長子老身(3),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4)!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5)。

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6),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7),自以為不通乎命(8),故止也?!?/p>

【譯文】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莊子卻正在分開雙腿像簸箕一樣坐著,一邊敲打著瓦缶一邊唱歌?;葑诱f:“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輩子,生兒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傷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著瓦缶唱起歌來,不也太過分了吧!” 莊子說:“不對哩。

這個人她初死之時,我怎么能不感慨傷心呢!然而仔細考察她開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來就不曾具有形體,不只是不曾具有形體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氣。夾雜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變化而有了元氣,元氣變化而有了形體,形體變化而有了生命,如今變化又回到死亡,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

死去的那個人將安安穩(wěn)穩(wěn)地寢臥在天地之間,而我卻嗚嗚地圍著她啼哭,自認為這是不能通曉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原文】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1),若蠅翼,使匠石斲之(2)。

匠石運斤成風(3),聽而斲之(4),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5)。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

’匠石曰:'臣則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6)。

'自夫子之死也(7),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譯文】 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墓地,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郢地有個人讓白堊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蠅的翅膀那樣大小,讓匠石用斧子砍削掉這一小白點。

匠石揮動斧子呼呼作響,漫不經心地砍削白點,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卻一點也沒有受傷,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無其事不失常態(tài)。宋元君知道了這件事,召見匠石說:‘你為我也這么試試’。

匠石說:“我確實曾經能夠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點。雖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經死去很久了?!?/p>

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了!我沒有可以與之論辯的人了!” 【原文】 莊周游于雕陵之樊(1),?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2),感周之顙而集于栗林(3)。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4),目大不??”蹇裳躩步(5),執(zhí)彈而留之(6)。

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zhí)翳而搏之(7),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8),見利而忘其真(9)。莊周怵然曰(10):“噫!物固相累(11),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12)。

莊周反入,三月不庭(13),藺且從而問之(14):“夫子何為頃間甚不庭乎(15)?”莊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觀于濁水而迷于清淵。且吾聞諸夫子曰:'入其俗,從其令(16)'。

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異鵲感吾顙,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為戮(17),吾所以不庭也?!?【譯文】 莊子在雕陵栗樹林里游玩,看見一只奇異的怪鵲從南方飛來,翅膀寬達七尺,眼睛大若一寸,碰著莊子的額頭而停歇在果樹林里。

莊子說:“這是什么鳥呀,翅膀大卻不能遠飛,眼睛大視力卻不敏銳?”于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著彈弓靜靜地等待著時機。這時突然看見一只蟬,正在濃密的樹蔭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記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樹葉作隱蔽打算見機撲上去捕捉蟬,螳螂眼看即將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體的存在;那只怪鵲緊隨其后認為那是極好的時機,眼看即將捕到螳螂而又喪失了自身的真性。

莊子驚恐而警惕地說:“啊,世上的物類原本就是這樣相互牽累、相互爭奪的,兩種物類之間也總是以利相召引!”莊子于是扔掉彈弓轉身快步而去,看守栗園的人大惑不解地在后面追著責問。 莊子返回家中,整整三天心情很不好。

弟子藺且跟隨一旁問道:“先生為什么這幾天來一直很不高興呢?”莊子說:“我留意外物的形體卻忘記了自身的安危,觀賞于混濁的流水卻迷惑于清澈的水潭。而且我從老聃老師那里聽說:‘每到一個地方,就要遵從那里的習慣與禁忌。

’如今我來到雕陵栗園便忘卻了自身的安危,奇異的怪鵲碰上了我的額頭,游玩于果林時又喪失了自身的真性,管園的人不理解我又進而侮辱我,因此我感到很不愉快。”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鵷鵮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譯文] 惠施做了梁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你做宰相?!庇谑腔菔┓浅:ε拢趪妓巡度烊?。

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嗎?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

3. 莊子故事兩章

1,濠梁之辯文言文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白話文 莊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橋梁上散步. 莊子看著水里的儵魚說:“儵魚在水里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魚,你不知道魚兒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斷定的.” 莊子說:“請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說:‘你怎么知道魚快樂’這句話,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的快樂而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惠子相梁原文 惠子相(xiàng)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鹓鶵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lǐ)泉不飲.于是鴟(chī)得腐鼠,鹓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yé)?”譯文 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國當宰相,莊子前往拜見他.有人告訴惠子說:“莊子到大梁來,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只?,在國都搜捕幾天幾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嗎?鹓鶵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就在這時,一只(貓頭鷹)鴟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它,發(fā)出‘嚇’的怒斥聲.現(xiàn)在你想用你的魏國(相位)來恐嚇我嗎?”。

4. 【有關《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比較詩意的賞析嗯,莊子和惠子到底誰

惠 子 相 梁 《莊子》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鵷鵮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莊子》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賞析:惠子相梁 這則故事辛辣地譏諷了醉心于功名富貴者的嘴臉,表現(xiàn)了莊子對功名利祿的態(tài)度.這則故事很富有趣味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其一,故事發(fā)展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做了大官,好朋友來看望自己,這是令人高興的事情,惠子對莊子來梁國起初的反應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別人的挑撥下,他馬上對莊子起了疑心,進而大動干戈,在城里進行大搜捕,非要把莊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氣氛驟然緊張.莊子對此的反應呢?他沒有躲,沒有逃,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動來到惠子面前.面對利欲熏心、薄情寡義的惠子,莊子是不是要破口大罵呢?不是.他遠遠地從奇鳥“”講起,直到最后勾連一句,才讓惠子意識到原來“”的故事是在罵他.其二,人物形象形成鮮明對照.惠子以自己的心思猜度莊子的心思,以為莊子像他—樣,貪圖高官厚位,卻不知莊子清高自守,視爵祿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關于莊子對爵祿的態(tài)度,《莊子·秋水》中還有這樣的故事:楚王打算讓莊子做國相,派人去請他.莊子卻借烏龜的故事表示,他寧愿在荒澤草野間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這個故事可從正面給本文的故事以補充.其三,比喻巧妙貼切,收到言簡義豐的效果.以比喻志向高潔之士,以鴟比喻醉心利祿、猜忌君子的小人,尖銳深刻.尤其是寫鴟衛(wèi)護“腐鼠”的丑態(tài),更是傳神.劉鳳苞說:“一赫(即“嚇”)字,且護且拒.如見其狀,如聞其聲,真?zhèn)魃裰畼O筆.結句徑以赫字坐梁相,看得自己身份絕高.孰為腐鼠?孰為?可想見其胸中寄托.惠子非真有此事,特莊子寓言以醒世耳.”(《南華雪心編》)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這個故事在《莊子》一書里顯得別具一格,它雖然由莊子和惠子的辯論組成,但輕松、閑適,讓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詩意并為之深受感染.在莊子和惠子的辯論中,誰是勝者?關于這一點,歷來爭論不休.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看法:(一)從故事本身來看,莊子占了上風.結尾處,在惠子巧妙地援引莊子的反駁建立起符合邏輯的推理后,莊子似乎應該無言以對而就此認輸了,可是他卻又返回爭論的起始,借偷換概念而避重就輕地將惠子的發(fā)難化解了.所謂偷換概念,指他把惠子說的“安知”,解釋成“哪里知道”或“怎樣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卻是“怎么(能)知道”.(二)從邏輯上看,惠子是勝者.前面說過,莊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爭論中得以維持自己最初的判斷,而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悖于邏輯判斷規(guī)則的,所以說,惠子才是勝者.。

5. 《莊子.秋水》秋水的文言文翻譯.急用.開始: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惠子在梁國做宰相,莊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梁國,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來,在都城內搜尋莊子,整整三天三夜.莊子前往看望惠子,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你知道嗎?鹓*從南海出發(fā)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它不會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實它不會進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會飲用.正在這時一只鷂鷹尋覓到一只腐爛了的老鼠,鹓*剛巧從空中飛過,鷂鷹抬頭看著鹓,發(fā)出一聲怒氣:‘嚇’!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怒叱我嗎?” 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儵魚游得多么悠閑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說:“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么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

6. 莊子的文言小故事

【原文】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1)。

惠子曰:“與人居(2),長子老身(3),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4)!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5)。

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6),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7),自以為不通乎命(8),故止也?!?/p>

【譯文】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莊子卻正在分開雙腿像簸箕一樣坐著,一邊敲打著瓦缶一邊唱歌。惠子說:“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輩子,生兒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傷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著瓦缶唱起歌來,不也太過分了吧!”莊子說:“不對哩。

這個人她初死之時,我怎么能不感慨傷心呢!然而仔細考察她開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來就不曾具有形體,不只是不曾具有形體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氣。夾雜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變化而有了元氣,元氣變化而有了形體,形體變化而有了生命,如今變化又回到死亡,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

死去的那個人將安安穩(wěn)穩(wěn)地寢臥在天地之間,而我卻嗚嗚地圍著她啼哭,自認為這是不能通曉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薄驹摹壳f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1),若蠅翼,使匠石斲之(2)。

匠石運斤成風(3),聽而斲之(4),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5)。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

’匠石曰:'臣則嘗能斲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6)。

'自夫子之死也(7),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薄咀g文】莊子送葬,經過惠子的墓地,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郢地有個人讓白堊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蠅的翅膀那樣大小,讓匠石用斧子砍削掉這一小白點。

匠石揮動斧子呼呼作響,漫不經心地砍削白點,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卻一點也沒有受傷,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無其事不失常態(tài)。宋元君知道了這件事,召見匠石說:‘你為我也這么試試’。

匠石說:“我確實曾經能夠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點。雖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經死去很久了?!?/p>

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我沒有可以匹敵的對手了!我沒有可以與之論辯的人了!”【原文】莊周游于雕陵之樊(1),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2),感周之顙而集于栗林(3)。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4),目大不?”蹇裳躩步(5),執(zhí)彈而留之(6)。

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zhí)翳而搏之(7),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8),見利而忘其真(9)。莊周怵然曰(10):“噫!物固相累(11),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12)。

莊周反入,三月不庭(13),藺且從而問之(14):“夫子何為頃間甚不庭乎(15)?”莊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觀于濁水而迷于清淵。且吾聞諸夫子曰:'入其俗,從其令(16)'。

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異鵲感吾顙,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為戮(17),吾所以不庭也。”【譯文】莊子在雕陵栗樹林里游玩,看見一只奇異的怪鵲從南方飛來,翅膀寬達七尺,眼睛大若一寸,碰著莊子的額頭而停歇在果樹林里。

莊子說:“這是什么鳥呀,翅膀大卻不能遠飛,眼睛大視力卻不敏銳?”于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著彈弓靜靜地等待著時機。這時突然看見一只蟬,正在濃密的樹蔭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記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樹葉作隱蔽打算見機撲上去捕捉蟬,螳螂眼看即將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體的存在;那只怪鵲緊隨其后認為那是極好的時機,眼看即將捕到螳螂而又喪失了自身的真性。

莊子驚恐而警惕地說:“啊,世上的物類原本就是這樣相互牽累、相互爭奪的,兩種物類之間也總是以利相召引!”莊子于是扔掉彈弓轉身快步而去,看守栗園的人大惑不解地在后面追著責問。莊子返回家中,整整三天心情很不好。

弟子藺且跟隨一旁問道:“先生為什么這幾天來一直很不高興呢?”莊子說:“我留意外物的形體卻忘記了自身的安危,觀賞于混濁的流水卻迷惑于清澈的水潭。而且我從老聃老師那里聽說:‘每到一個地方,就要遵從那里的習慣與禁忌。

’如今我來到雕陵栗園便忘卻了自身的安危,奇異的怪鵲碰上了我的額頭,游玩于果林時又喪失了自身的真性,管園的人不理解我又進而侮辱我,因此我感到很不愉快?!?。

7. 莊子的故事有哪些(具體,要是文言文)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庇谑腔葑涌郑延趪腥杖?。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鵷鵮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與惠子的對話
1個回答2024-03-02 22:23
書載: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倏( xiao 疾速又自由自在)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矣,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這段話的第一句莊子作出判斷,魚這么自由自在急速地出游是快樂的。
第二句惠子利用莊子話中的漏洞,否定莊子的判斷,并以此作為這次辯論的前提,就是“甲不是乙就不知道乙”,莊子不是魚,就不會知道魚的快樂。
第三句莊子根據惠子的邏輯推論反駁,批評惠子自相矛盾。
第四句惠子機智地回答,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避開了自相矛盾的錯誤,反攻為守重復自己提出的大前題,強調莊子不是魚,根本不可能知道魚的快樂。
這時莊子再討論這事就繼續(xù)自相矛盾了,于是繞了個彎說:我們還是研究一下“甲不是乙就不知道乙”這個大前提吧(請循其本)。你說“汝安知魚之樂”,這本身就說明你已經知道我是不知道魚之樂的,又反過來問我(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是來到濠水才知道的嘛(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與惠子都想置對方于自相矛盾的境地,結果莊子負,惠子也不是全勝。
莊子和惠子的關系
1個回答2022-10-11 15:22
他們是摯友。
急!??!誰知道 莊子 梁惠王 和惠施之間的一個故事?
1個回答2024-02-13 15:27
一日莊子聞說惠施升官,當了梁國相爺,侍候梁惠王頗得意,他便念起舊情,西去梁國看望惠施。剛入梁國東境,惠施就獲情報,說莊周有野心,這次是來取代惠施當相爺的,要見梁惠王,揭惠施的短?;菔┛只?密令首都保安警察搜捕莊周。全城暗查三晝夜后,仍未抓到,莊周卻直接去拜訪惠施?;菔擂?裝作并無密令搜捕一事。莊周又講笑話,說:“南方有烏,名叫鹓鶵,聽說過嗎?鹓鶵南海飛北海,非梧桐不棲止,非竹米不食用,非甜泉不飲用。一只鷂鷹蹲在野地,正在撕啄腐臭的死老鼠,瞥見鹓左芻右鳥飛來,立刻提高警惕,昂頭瞪眼,發(fā)出一串威嚇的喉音:唬!唬唬!?;;?老兄放心撕啄你的梁國好了,何必唬我呀!”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中莊子講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18 23:55
他的用意是為了告訴惠子:他認為在魏國當國相是一件很好的差事但莊子并不這么認為是一件美差就象: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嗎?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時貓頭鷹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鳥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fā)出‘嚇’的怒斥聲.現(xiàn)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