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古詩蘇軾

蘇軾游覽過廬山后寫了什么詩?
1個回答2022-09-29 07:52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蘇軾寫廬山的詩句,快
4個回答2022-09-17 11:09
題西林寺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描寫廬山的5首詩?
1個回答2023-01-21 15:27
初入廬山 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游杳靄間. 如今不是夢,真?zhèn)€是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 可怪深山里,...
蘇軾寫不識廬山真面目是為什么
1個回答2022-12-23 10:54
蘇軾很后悔寫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告訴了人們:“局外者事明”.
之后,蘇軾又想到:雖然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局外者也有事不明的可能”.所以又寫了 《南康八境圖》中第六首:
卻從塵外望塵中,無限樓臺煙雨蒙.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尋孤塔認西東.
這是一首描述人世哲理的一首詩.蘇軾借“水中的倒影”詮釋了人世的一項哲理.
簡述蘇軾生平 蘇軾的故事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24 05:49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的《琴詩》中,蘇軾所思考的問題是什么?
1個回答2022-10-07 03:31
琴聲從哪里來的?
蘇軾為什么叫做蘇軾?
1個回答2023-01-01 17:15
軾是古代車前面的扶手,處于顯眼的位置,看上去可有可無,但沒有卻總覺的缺少點什么。希望他即使身居要位,也要懂得掩飾自己
蘇軾為什么叫軾
1個回答2023-05-03 03:31
蘇軾叫軾的原因如下
一個是車的前轱轆,一個是車的后轱轆都是車貼近地的部分,起這個名字的目的是希望他倆日后踏踏實實,不要忘本.蘇洵《名二子》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
蘇軾的軾是什么
2個回答2023-01-02 11:22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其名與字是他的父親蘇洵所起.蘇洵號老泉,后世稱為老蘇.為蘇軾與其弟蘇轍的名字,老蘇還有一篇《名二子說》的名文: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車之功,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不及轍,是轍者,禍福之間.轍乎,吾知免矣.”
老蘇的意思是蘇轍之名取義于處世應(yīng)處于禍福之間,免于遭禍;蘇軾之名取義于處世就處于有用無用之間,注重外在的個人形象的修飾.
蘇軾字子瞻,瞻就是“遠看”,《左傳》云:“登軾而望之”.成語高瞻遠矚、有礙觀瞻,取高處看得遠與高處讓遠處能看見二義,就是蘇軾字的含義.他的弟弟叫蘇轍,字子由.從“天下之車,莫不由轍”得來,由與轍是名字相關(guān).孔子有個著名的學生叫子路,其實名叫仲由,字子路.與蘇轍命名法接近.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