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與擔當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
1個回答2024-02-22 17:18
有責任心是一個人長期以來形成的道德品質的體現之一,責任心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而是需要我們長期去從具體實踐中獲得感悟,獲得自己對這種事物的認可,從而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培養(yǎng)責任心又有那些具體的方法和原則呢?
1/3
學會給予和分享。一個人如果不會給予,那么他很有可能會成長為一個自私的人。如果從小培養(yǎng)孩子,讓他愿意把自己喜歡但是又不太需要的東西給別人,比如玩過的玩具等給其他小朋友。這是有責任心的第一步,要讓他明白,他這樣不僅使資源沒有浪費,而且還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

2/3
學會傾聽和換位思考。在人際關系處理中,我們有時候會以自己的立場去評價他人的做法、這樣評價的方法摻雜著自己的利益訴求,是有失偏頗的。學會認真地傾聽他人的想法,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不狹隘,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就會更容易實現與對方的共贏。這樣的做法會讓自己變得有擔當。

3/3
學會寬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孔子曾說過的。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不會將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強加給他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例如,有些人喜歡在酒桌上勸酒,對方擺手說自己酒量不行,這時喜歡喝酒的你不能把自己的喜好也強加到他人身上,學會尊重他人的選擇也是對自己的尊重,這是更高層次的有責任心的體現。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擔當
1個回答2024-02-27 05:37
1. 父母的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父母首先就要愛崗敬業(yè),做人做事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在孩子看來,父母就是身邊學習最好的榜樣。教導孩子履行責任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親身著孩子去實踐。

2. 讓孩子自己獨立做事

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父母就要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要漸漸放手讓孩子獨立做事。對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要鼓勵孩子去做好它。若是孩子有困難,父母可以一旁給與指導,但不能替孩子包辦一切。

3. 教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終

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好習慣。孩子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去隨意嘗試,這樣做事容易虎頭蛇尾。父母對于孩子應該做的事,要檢查、敦促孩子身體力行做好它。要讓孩子懂得履行自己的承諾和對自己對他人負責。

4. 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有足夠的耐心。孩子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往往有很大的積極性,但一旦孩子積極性受挫就有可能喪失耐心。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苦中作樂,懂得堅持才能收獲成功。

5. 給孩子成功的體驗

當孩子取得一定成績時,父母要給與適當的肯定和鼓勵。父母的鼓勵和支持,能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當孩子知道了自己可以做好很多事,他就會努力去做而且會做的更好
如何培養(yǎng)幼兒得責任感
1個回答2024-03-06 17:19
要想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那就適當分派任務的時候要教育幼兒一定要干好自己的工作。
幼兒的責任感怎么培養(yǎng)
1個回答2024-03-09 13:29
1、有意識地交給孩子一些任務,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爸爸媽媽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勵孩子認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家長可在語言上給予指導,但是一定不要包辦代替,讓孩子有機會把事情獨立做完。
2、鼓勵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孩子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試試,但是隨意性很強,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或有頭無尾。所以交給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媽媽也要有檢查、督促以及對結果的評價,以便培養(yǎng)孩子持之以恒,認真負責的好習慣。
3、可適當地讓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憂慮和難處.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和選擇,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滿幸福,要靠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共同參與,進而增強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
4、鼓勵孩子勇敢地承擔責任。例如,孩子跟著爸爸媽媽有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損壞了物品。這時應該讓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過錯,才造成了這種后果,應當給予賠償。之后一定要帶孩子一起買東西去朋友家道歉。
如何培養(yǎng)幼兒教師的責任心
1個回答2024-02-07 18:40
第一,加強教育,增強責任意識,不斷提升工作自覺性。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諸葛任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揮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怕犧牲、盡忠職守、責在人先,是志士仁人相傳的思想標桿,是后世子孫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也是為人師者對學生對社會對國家負責的典范。學校要充分利用這些古人憂國憂民的強烈責任心和當代優(yōu)秀教師以及身邊的骨干教師的先進事跡對教師們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重視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以及師德培訓加強對所有教師的責任意識教育,有意識的加以正面引導,促進教師不斷提升工作自覺性。

第二,加大業(yè)務培訓力度,強化責任履行能力,持續(xù)提高工作水平。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現代教育科研的飛速發(fā)展,教師過去掌握的知識技能已遠遠不能適應新的日新月異的教育發(fā)展形勢的需要,而不少教師往往自滿于自身的一點文化知識和教育技能,為曾經的教學業(yè)績沾沾自喜,而滿足于現狀;或者被現實的花花世界和層出不窮的教育科技新產品弄得暈頭轉向,無所適從,干脆倚老賣老,破罐子破摔,不求上進,漸漸喪失自信心、進取心和責任心。因而,教師的再教育再學習再培訓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不同形式的培訓學習,讓老師們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同時看到自身的不足,體會到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的重要性,進而重拾信心,再鼓干勁,不斷增強責任心,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加強管理,健全責任管理制度,全面增強制度保障性。

教師,既是傳到授業(yè)解惑者,肩負著培養(yǎng)祖國下一代的重任,要忠實地履行職責才不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光榮稱號,同時教師也是一個個生命個體,也有物質的和精神的最基本的需要,也有被重視被關愛的需求。對教師的管理就和好的教官訓練士兵一樣,恩威并重,賞罰分明,關愛有加。管理者要用一雙慧眼既能及時看到教師取得的成績或者點滴的進步,及時予以表揚或獎勵,又要善于發(fā)現教師的缺點和錯誤,及時糾正或嚴厲批評甚至處罰。老師有困難,領導予以誠懇的關心和幫助,讓老師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感激之下,工作自然加倍努力。做到有功必獎,有錯必糾,有難必幫,公平公正。俗話說,“人無龍頭紙筆拴”。這就需要健全責任管理制度,用科學的系統(tǒng)的管理制度作保障,全面提升教師的工作責任心。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舉報|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擔當
1個回答2023-11-29 08:41

一是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責任擔當。學習是中小學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學會學習則是完成這一任務的首要目標。為此,首先就是要讓他懂得學習是自己的事,學習好壞都得自己負責。只有當他樹立了這樣一種對學習的擔當意識,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奠定樂學、好學、會學的基礎。

二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負責的責任擔當。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倍】祫t是人的生命的重要保證。尊重生命,愛惜健康,既是一種美德,更是一份責任。不傷害自己和他人,養(yǎng)成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生命情懷,是上對國家民族,下對自己和家庭應有的擔當。從小對孩子進行生命關愛教育,是對他人生的奠基。



三是對身邊環(huán)境負責的責任擔當。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是我們生存的基礎,破壞環(huán)境就等于自殺。以一顆敬重之心去珍愛、保護自然環(huán)境,不僅是國家、社會的責任,更是每一個人應有的擔當。讓孩子從身邊小事做起,是對中小學生進行環(huán)境教育,樹立擔當意識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

四是對家庭文明、和諧負責的責任擔當。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家庭是孩子社會化的開始。孩子從小樹立對家庭的責任擔當也是長大以后更好地為國盡責。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紐帶和橋梁,是家庭和諧的潤滑劑。讓孩子從日常的灑掃應對、待人接物做起,樹立擔當意識,不僅能夠增進家庭和諧,還有利于家長反省自躬,提高家庭文明素質。



五是對集體負責的責任擔當。團隊精神、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而這種素質的培養(yǎng)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實現,有什么樣的集體就會造就什么樣的人。反之亦然,為集體貢獻一份力量,承擔一份責任,不僅是每個人的份內之事,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需要,更是一種擔當。

六是對自己的過錯行為負責的責任擔當。“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孩子。但能否養(yǎng)成知錯必改、過則不膩的思想意識則又是另一回事。為此,對學生的過錯,教師和家長不應大包大攬,撇下孩子主動攬責,模糊孩子的是非觀念。而應教育孩子明辨是非,主動擔責,“知恥近乎勇”,養(yǎng)成正確的擔當意識。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責任感
1個回答2024-02-09 09:29

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讓他成為一個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孩子尤為重要。
1. 讓孩子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從小要培養(yǎng)孩子說話算話,自己做事自己承擔尤為重要。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辦孩子的事。父母要盡早地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千萬不能包辦代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承擔適當的家務勞動,這是責任心形成的最有效的方法。

3. 父母樹立榜樣形象,不要輕視言傳身教的力量,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要有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對集體負責的自覺態(tài)度,讓孩子在有責任感的氛圍里成長,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出自己的責任心。
4. 讓孩子做家庭的事,簡單的說,就是讓孩子參與家庭勞動,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的成員之一,應該為家庭的事情出力,并及時表揚孩子的努力,讓孩子有自豪感。此外,還應該注意在家庭里培養(yǎng)民主的氛圍,讓孩子也參與家庭重要決策,并為此承擔相應的責任。

5. 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安排孩子參加一些簡單的社會公益服務工作,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有責任心的有效途徑。比如,簡單打掃小區(qū)衛(wèi)生,送一送報紙,教會孩子主動關心、幫助他人。
6. 父母要鼓勵孩子自覺關心所在的學校、班級的發(fā)展,關心同學和小朋友,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和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進取精神,認識到自己作為集體的一員,應該自覺履行一個成員在團隊中的責任。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