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殺少正卯的真正原因

孔子殺少正卯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2-16 23:10

在世人的眼中,孔子是一代賢師,被奉為數(shù)千年的尊者。然讓凱慶而,孔子的一生中也有敗筆,那就是鏟除了少正卯。那么,孔子為啥鏟除了少正卯?

少正卯是中國春秋時期魯國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辯,是魯國的著名人物。“少正”是官職,而“卯”則是名字,那時候通常會將官職和名字連在一起,也算是尊稱,所以少正卯就被同僚們這樣稱呼。

少正卯和孔子發(fā)生關聯(lián)發(fā)生在前496,孔子剛剛當上魯國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后7日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誅”死在兩觀的東觀之下。

孔丘的弟子都不明白為何要誅殺他,子貢忍不住向孔丘提出自己的疑問,孔坦握丘回答說:少正卯有“心達而險、行辟而堅、言偽而辯、記丑而博、順非而澤”五種惡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這“五惡”中的一種,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誅”,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惡”的“小人之桀雄”,有著惑眾造反的能力,他和歷孫悶史上被殺的華士等人是“異世同心”,不可不殺。

孔子認為最為重要的一條理由,什么“心達而險”,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這個人有點居心叵測,想入非非了。這就是最大的罪狀了。

孔子誅殺少正卯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8 16:36
《荀子·宥坐》曰:“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先)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居!吾語女(汝)其故。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日言偽而辯,四日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免于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誅也。”

孔子在魯國由司寇代行宰相職務才七天,就殺死當時魯國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種惡行,并且在家里聚眾成群,鼓吹邪說,嘩眾取寵,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殺不可。

然而,南宋朱熹認為,孔子并沒有殺少正卯。此說一出,許多學者表示贊同。其主要理由是:一,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為信。成書早于《荀子》的《左傳》、《國語》、《論語》、《孟子》等,都沒有提到這件事,而且《左傳》、《國語》往往對孔子有所誣罔,也不提此事,可見歷史上沒有孔子誅殺少正卯之事。二,孔子代行宰相職務才七天,以一個大夫的身份去殺掉另一個大夫,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三,孔子提倡仁,堅決反對輕易殺人,當魯大夫提出“殺無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時,孔子表示反對。殺少正卯一事,與孔子的一貫思想不相吻合。

上述兩說各自成理,流傳至今。那么,孔子究竟有沒有誅殺少正卯呢?

(按:由于年代久遠,無法考證,大概這個千古歷史之謎也就無人知曉了.
孔子誅殺少正卯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1個回答2022-10-10 00:15
殺得莫名其妙
孔子殺少正卯的典故
1個回答2023-12-16 07:05

在世人的眼中,孔子是一代賢師,被奉為數(shù)千年的尊者。然而,孔子的一生中也有敗筆,那就是鏟除了少正卯。那么,孔子為啥鏟除了少正卯?

少正卯是中國春秋時期魯國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辯,是魯國的著名人物?!吧僬笔枪俾?,而“卯”則是名字,那時候通常會將官職和名字連在一起,也算是尊稱,所以少正卯就被同僚們這樣稱呼。

少正卯和孔子發(fā)生關聯(lián)發(fā)生在前496,孔子剛剛當上魯國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后7日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誅”死在兩觀的東觀之下。

孔丘的弟子都不明白為何要誅殺他,子貢忍不住向孔丘提出自己的疑問,孔丘回答說:少正卯有“心達而險、行辟而堅、言偽而辯、記丑而博、順非而澤”五種惡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這“五惡”中的一種,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誅”,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惡”的“小人之桀雄”,有著惑眾造反的能力,他和歷史上被殺的華士等人是“異世同心”,不可不殺。

孔子認為最為重要的一條理由,什么“心達而險”,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這個人有點居心叵測,想入非非了。這就是最大的罪狀了。

孔子殺少正卯給他定了什么罪?
1個回答2022-11-10 17:51
三大罪:1,聚眾結社;2,鼓吹邪說;3,混淆是非。
最早由荀子宣布出來!
歷史上孔子為什么要殺少正卯?
2個回答2022-12-30 13:36
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利益不同,還有就是他們的政見不同所導致的結果。
孔子誅殺少正卯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1 09:14
《荀子·宥坐》曰:“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先)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居!吾語女(汝)其故.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日言偽而辯,四日記丑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于人,則不免于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誅也.”
孔子在魯國由司寇代行宰相職務才七天,就殺死當時魯國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種惡行,并且在家里聚眾成群,鼓吹邪說,嘩眾取寵,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殺不可.
然而,南宋朱熹認為,孔子并沒有殺少正卯.此說一出,許多學者表示贊同.其主要理由是:一,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為信.成書早于《荀子》的《左傳》、《國語》、《論語》、《孟子》等,都沒有提到這件事,而且《左傳》、《國語》往往對孔子有所誣罔,也不提此事,可見歷史上沒有孔子誅殺少正卯之事.二,孔子代行宰相職務才七天,以一個大夫的身份去殺掉另一個大夫,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三,孔子提倡仁,堅決反對輕易殺人,當魯大夫提出“殺無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時,孔子表示反對.殺少正卯一事,與孔子的一貫思想不相吻合.
上述兩說各自成理,流傳至今.那么,孔子究竟有沒有誅殺少正卯呢?
(按:由于年代久遠,無法考證,大概這個千古歷史之謎也就無人知曉了.
孔子是最講究仁義之人,那他為何要殺少正卯?
3個回答2023-01-09 18:30
孔子是最講究仁義之人,那他殺少正卯是因為此人十惡不赦。
孔子誅殺少正卯,史上是虛構還是確有其事?
2個回答2022-09-21 08:29
我覺得孔子殺少正卯的事情有很大的可信度。 1.荀子自認為孔子的儒學繼承者,詆毀自己學派的開山鼻祖似乎不太可能。 2.荀子有能力記述這件事情。荀子比孔子晚生一百多年,而且早年游學于齊,有可能親自接觸到這些正史不傳的秘聞。 3.《荀子·宥坐》篇的重要內容就是記述孔子的一些經歷。既然殺少正卯是杜撰,宥坐中的其他內容難道也是杜撰?
孔子為什么當上大司寇僅僅七天就誅殺少正卯?
2個回答2022-12-15 18:49
第一,心達而險。說少正卯心里很清楚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卻偏偏要做壞事。
第二,行辟而堅。說少正卯這個人不僅行為怪癖,而且還頑固不化。
第三,言偽而辯。說少正卯胡說八道,但因能言善辯,把胡說八道說的跟真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