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宋蘇軾的古詩

《中秋月》【宋】蘇軾
2個回答2022-07-14 22:11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注釋

[注釋](1)銀漢:即銀河。玉盤:指月亮。
宋代詩人蘇軾寫過哪些詩?
1個回答2023-02-02 07:30
贈劉景文,題西林壁
蘇軾詞境有哪些開拓蘇軾對宋詞的
1個回答2023-01-02 18:00
蘇軾開豪放派詞的先河
宋蘇軾的詩有哪些?
2個回答2023-03-06 05:00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
原文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蒙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淡妝濃抹一作:濃妝淡抹)
宋代的蘇軾為什么喜愛竹,有什么故事嗎
1個回答2024-01-25 05:47
洋縣北宋文學(xué)家、畫家文同喜歡詠竹、畫竹,以言志表其氣節(jié)。他所墨竹意趣天成,獨(dú)樹一幟,被畫壇稱作"湖州畫派"。文同主張,畫竹時必先有成竹在胸。"成竹在胸"這句成語典故出自漢中洋縣。
北宋熙寧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在任三年期間為官勤政,體察民情,他看到茶農(nóng)負(fù)擔(dān)過重,上書朝廷革除"榷茶法"中弊端,給茶農(nóng)帶來實(shí)惠。同時,加筑州治城坦,重視教育事業(yè),受到百姓擁戴。文同善詩文書畫,尤擅長畫墨竹。畫竹的高超技藝來源于他長期對竹子的仔細(xì)觀察和寫生。當(dāng)時,洋州筼筜谷(今洋縣紙坊鄉(xiāng))生長著大片竹林,文同有《筼筜谷》詩贊曰:"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合兩岸煙蒙蒙。尋幽直去行漸野,宛爾不似在塵中。"他還在此谷建一"披錦亭",閑暇常去谷中探幽觀竹,吟詩作畫,有時還攜愛妻前往賞竹、植竹。長年累月,心胸中已烙下各種竹子的形態(tài),積累無數(shù)畫稿。畫竹實(shí)踐中,他首創(chuàng)畫竹葉深墨為面,淡墨為背筆法,畫技日臻精益,所畫墨竹栩栩如生,瀟灑清秀,他主張畫竹要"成竹在胸"。后來畫竹者學(xué)他筆法的很多,被稱著"湖州竹派"。
文同在漢中洋州曾給他表弟蘇軾贈《偃竹圖》一幅,喜歡畫竹的蘇軾十分珍愛。蘇在《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中寫道:"與可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振筆直遂,以追其所思……"同時代的文學(xué)家、畫家晁補(bǔ)之在《贈文潛甥楊克一學(xué)文與可畫竹求詩》中,也有"與可畫竹時,成竹已在胸"的詩句,這樣文同畫竹時"成竹在胸"就成為典故。"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本意是說畫家在畫竹子時,頭腦中要有一個具體生動的竹子形象,那么就會得心應(yīng)手,畫出的竹子就真切自然。后來這句成語已不拘泥于畫竹,泛指人們在遇到問題和處理問題時,頭腦中已有成熟的主張和辦法。
宋朝詩人蘇軾的詩都有哪些?
1個回答2023-03-02 09:36
你和少初晴雨后。
《宋史》蘇軾傳部分譯文
1個回答2022-05-07 04:10
。。
蘇軾 中秋月
3個回答2022-12-07 00:21
1、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從月光下筆,而從“暮云”說起,用筆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盡 ”,轉(zhuǎn)覺清光更多。句中并無“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積水空明的感覺。
2、并非多次一筆,月明星稀,銀河也顯得非常淡遠(yuǎn) ?!般y漢無聲”并不只是簡單的寫實(shí),它似乎說銀河本來應(yīng)該有聲的,但由于遙遠(yuǎn),也就“無聲”了,天宇空闊的感覺便由此傳出。
3、易讓人聯(lián)想到李白《古郎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贝擞谩坝癖P”的比喻寫出月兒冰清玉潔的美感
4、“轉(zhuǎn)”字不但賦予它神奇的動感,而且暗示它的圓。兩句并沒有寫賞月的人,但全是賞心悅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5、明月團(tuán),更值兄弟團(tuán)聚,難怪詞人要贊嘆“此生此夜 ”之“好”了。從這層意思說,“此生此夜不長好 ”大有佳會難得,當(dāng)盡情游樂,不負(fù)今宵之意。
不過,恰如明月是暫滿還虧一樣,人生也是會難別易的。兄弟分離在即,又不能不令詞人慨嘆“此生此夜”之短。從這層意思說 ,“此生此夜不長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別情。說“明月明年何處看”,當(dāng)然含有“未必明年此會同 ”的意思,是抒“ 離擾”。同時,“何處看”不僅就對方發(fā)問,也是對自己發(fā)問,實(shí)寓行蹤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銜接,對仗天成?!按松艘埂迸c“明月明年”作對,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懊髟隆敝懊鳌迸c“明年”之“明”義異而字同,借來與二“此”字對仗,實(shí)是妙手偶得。疊字唱答,再加上“不長好”、“何處看”一否定一疑問作唱答,便產(chǎn)生出悠悠不盡的情韻。
蘇軾的《中秋月》的意思
1個回答2022-09-12 10:45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注釋](1)銀漢:即銀河。玉盤:指月亮。
[譯文]夜幕降臨,云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zhuǎn)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fēng)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蘇軾 《詠中秋》
3個回答2022-07-03 05:14
《詠中秋》
蘇軾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fēng)吹空月舒波;

竟放人間添鼎色,玉立嬌羞亮眼中;

悔偷靈藥奔月宮,千杯沉醉又中秋;

一年明月今霄多,有酒不飲奈月何?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