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賢祠

先賢祠的簡介
1個回答2024-10-23 20:33

先賢祠 (le Panthé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qū),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圣·熱內(nèi)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后,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shù) 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chuàng)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nèi)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安德烈·馬爾羅、居里夫婦和大仲馬等。至今,共有72位對法蘭西做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其中僅有11位政治家。

進先賢祠的偉人有誰?
1個回答2024-03-15 02:24
先賢祠 (le Pantheon)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qū),于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圣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圣·熱內(nèi)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后,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shù)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chuàng)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nèi)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居里夫婦和大仲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174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1715-1774年在位)在梅斯身染重疾,為此他許下誓愿:如果此番能夠痊愈,一定建一座新教堂,至到1764年,路易十五還了這個愿,在首都巴黎塞納河南岸的圣·吉妮雄耶高地上建起了一座大教堂,于1790年將之全部完成。但竣工后一年,大革命時期(1789-1794年)的制憲會議就決定把它從教堂改為存放國家名人骨灰的祠堂——先賢祠(Pantheon) 。后來又經(jīng)過幾次反復,直到第三共和國時期(1870-1940年),從安放雨果骨灰開始,再度改成國家名人祠墓,并保持至今。

先賢祠建筑平面成希臘十字形,長100米,寬84米,高83米。設計非常大膽,柱細墻薄,加上上部巨大的采光窗和雕飾精美的柱頭,室內(nèi)空間顯得非常輕快優(yōu)雅。

建筑的正面仿照羅馬萬神廟(Pantheon即“萬神廟”之意,故而有人稱先賢祠為巴黎萬神廟),本堂與側(cè)廊之間,用華麗的科林斯式柱廊分割。由22根柱子組成的巨大柱廊聳峙在臺階上,柱高19米,配置方式奇特。柱廊上立三角形山墻(即“山花”),這是古希臘神廟正面的頂部特征,這里對山花的使用在巴黎還是第一次。檐壁上刻有著名的題詞:“獻給偉大的人們,祖國感謝你們。”山墻壁面上有著名雕刻家P.J.大衛(wèi)·當熱的大型寓意浮雕:中央臺上站著代表“祖國”的女神,正把花冠分贈給左右的偉人;“自由”和“歷史”分坐兩邊。這件作于1831年的浮雕是大衛(wèi)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本堂與側(cè)廊之間的上部設計一反傳統(tǒng)基督教教堂的作法,不用拱頂,而用帶帆拱的扁平穹頂。中央穹頂是立面最突出的部分,直徑達21米,有三重結(jié)構(gòu)。內(nèi)層穹頂上開圓洞,空間直達中層穹窿,其頂離地近70米。1849年,物理學家傅科利用從穹頂上懸下的擺錘,完成了著名的證明地球自轉(zhuǎn)的實驗。穹頂外包鉛皮,由高大的鼓座承托。鼓座外部環(huán)繞科林斯柱廊,由于柱身比例纖細而且根根獨立,因此顯得秀美有余而雄渾不足。
桓臺五賢祠簡介(帶圖片)
1個回答2024-03-13 05:39

位于馬踏湖青丘。清乾隆年間,青丘上始建“三賢祠”,中有魯仲連、諸葛亮、蘇東坡三賢士塑像。祠堂抱廈木柱上刻聯(lián)為“異姓三賢,臥龍謫仙天下士;數(shù)代一堂,漢相宋儒戰(zhàn)國才”。大門座北面南,門聯(lián)為:“異姓結(jié)同心之侶,一堂萃三代之英”。門前有石獅一對。門東側(cè)為鐘樓,高約八米,懸吊大鐘。門西側(cè)為火池。

  新中國成立時,三賢祠已廢圮。僅留《重刊續(xù)修三賢祠記》碑一幢。碑文中有:“若世遠年湮,祠宇再造,后之君子并入轅固、顏楚為五賢祠乃完善”等語。1985年,華溝村民在青丘上重修祠宇。中塑魯中連、蘇東坡、諸葛亮、顏楚、轅固五位先賢像,以示紀念。五賢祠是一組中軸對稱的四合院式仿古建筑。大門南向,東南、西南兩角分別高筑角亭。由大門向里,左右兩側(cè)為廂房,正面為祠堂,皆臺廈廊檐,古仆典雅。祠堂匾額書“五賢祠”。堂前廈柱題聯(lián):“異姓五賢英名傳萬古;數(shù)代一堂功業(yè)垂千秋”。祠堂門柱及東西兩廂房門廈各柱也多有題詠。

賢良祠的入祀人物
1個回答2024-04-07 07:07

首批:僉議怡賢親王允祥宜居首。大學士馬佳·圖海、那穆都魯·賴塔、張英,尚書伊爾根覺羅·顧八代、兆佳·馬爾漢、趙申喬,河道總督靳輔、納喇·齊蘇勒,總督楊宗仁,巡撫陳瑸?! 〈撕箨懤m(xù)入祀,大學士范文程、覺爾察·達海、富察·阿蘭泰、李之芳、吳琠、張玉書、李光地、富察·富寧安、張鵬翮、寧完我、魏裔介、富察·額色黑、王熙;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一等公福善、董鄂·費揚古、鈕祜祿·尹德;尚書勵杜訥、徐潮、姚文然、魏象樞、湯斌;提督張勇、王進寶、孫思克、施瑯;總督趙良棟、于成龍、傅臘塔、孟喬芳、李國英;都統(tǒng)馮國相、李國翰、納喇·根特,統(tǒng)領(lǐng)兆佳·莽依圖,將軍阿爾納、舒穆祿·愛星阿、科奇理·佛尼埒,副都統(tǒng)薩爾圖·褚?guī)臁?
雍正十二年:祀大學士田從典、高其位。 乾隆元年,命入祀諸臣未給予謚號者,全部追授。入祀尚書銜兼祭酒楊名時、大學士朱軾、內(nèi)大臣富察·哈什屯與其子尚書富察·米思翰,上書房大臣與軍機處大臣兼大學士張廷玉
乾隆五年,祀總督李衛(wèi)。
乾隆六年,祀尚書徐元夢、巡撫徐士林。
乾隆十年,厘定祠位。入祀超勇親王策凌,列怡賢親王允祥左次龕。大學士富察·馬齊、伊爾根覺羅·伊桑阿、富察·福敏、黃廷桂、蔣溥、史貽直、梁詩正、喜塔臘·來保、富察·傅恒、章佳·尹繼善、陳宏謀、劉綸、劉統(tǒng)勛、舒赫德、高晉、馮英廉、徐本、高斌,協(xié)辦大學士烏雅·兆惠;左都御史董鄂·拉布敦,尚書汪由敦、李元亮、鈕祜祿·阿里袞;尚書銜錢陳群;都統(tǒng)富察·傅清,將軍馬佳·和起、納喇·伊勒圖;富察·奎林,總督戴佳·那蘇圖、陳大受、伊爾根覺羅·喀爾吉善、伊爾根覺羅·鶴年、吳達善、何煟、袁守侗、方觀承、伊爾根覺羅·薩載、提督許世亨,巡撫潘思矩、西林覺羅·鄂弼、李湖、傅弘烈。
撤出
乾隆二十年三月,爆發(fā)胡中藻案。四月,西林覺羅·鄂爾泰的門生胡中藻被斬殺,西林覺羅·鄂爾泰被撤出賢良祠。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肅冒賑案發(fā),布政使王亶望和王廷贊被處死,于敏中的牌位被撤出賢良祠。 大學士王文韶、張之洞、孫家鼐、鹿傳霖,協(xié)辦大學士戴鴻慈。

桓臺馬踏湖的五賢祠
1個回答2024-03-09 17:17

五賢祠位于馬踏湖青丘。清乾隆年間,青丘上始建“三賢祠”,中有魯仲連、諸葛亮、蘇東坡三賢士塑像。祠堂抱廈木柱上刻聯(lián)為“異姓三賢,臥龍謫仙天下士;數(shù)代一堂,漢相宋儒戰(zhàn)國才”。大門座北面南,門聯(lián)為:“異姓結(jié)同心之侶,一堂萃三代之英”。門前有石獅一對。門東側(cè)為鐘樓,高約八米,懸吊大鐘。門西側(cè)為火池。 新中國成立時,三賢祠已廢圮。僅留《重刊續(xù)修三賢祠記》碑一幢。碑文中有:“若世遠年湮,祠宇再造,后之君子并入轅固、顏楚為五賢祠乃完善”等語。1985年,華溝村民在青丘上重修祠宇。中塑魯中連、蘇東坡、諸葛亮、顏楚、轅固五位先賢像,以示紀念。五賢祠是一組中軸對稱的四合院式仿古建筑。大門南向,東南、西南兩角分別高筑角亭。由大門向里,左右兩側(cè)為廂房,正面為祠堂,皆臺廈廊檐,古仆典雅。祠堂匾額書“五賢祠”。堂前廈柱題聯(lián):“異姓五賢英名傳萬古;數(shù)代一堂功業(yè)垂千秋”。祠堂門柱及東西兩廂房門廈各柱也多有題詠。
祠內(nèi)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架構(gòu)奇妙,有歷代名人題詠,辟有馬踏湖書畫展室。五賢祠占地面積 2475 平方米,南北為 55 米,東西為 45 米,整個建筑包括大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鐘樓,鼓樓和大門等,圍繞一個庭院建造而成。格局均齊對稱,構(gòu)成顯著的中軸線。環(huán)視四周,肅穆莊重,整個設計風格,顯示出繼承中有發(fā)展,遵制中有變通,借鑒中善創(chuàng)新,因地造型,因型取勢,因制定飾,簡繁有序,落落不俗。

北京同仁堂賢良祠藥店有限責任公司賢良祠診所怎么樣?
1個回答2022-12-15 18:05
請問電話號碼是多少?
以慶賢兩字開頭的祠堂春聯(lián) 我們的祠堂名叫慶賢堂15字左右
2個回答2022-06-29 11:37
余年大吉
上 慶年天地否泰來
下 賢者祠堂開春明
為魏忠賢建祠的袁崇煥,到底是不是一個好人?
1個回答2022-09-25 12:31
應該是一個好人,當時魏忠賢一手遮天,他這樣做純粹是為了自保而已。
魏祠的魏祠
1個回答2024-10-09 23:16

魏祠規(guī)劃建設以南北中軸線上的三朝五門(即大朝、燕朝、治朝,及皋、庫、治、應、路五門)為主,總建筑面積(預計):2833****.5㎡,魏祠內(nèi)還規(guī)劃有博物館、碑林、水上演藝廳、魏姓宗祠、孔廟、關(guān)公祠、山水梨園等。大門前為占地 39960㎡的廣場,廣場中間建花崗巖雕刻的六柱五六巨型牌坊。該牌坊寬29.6米、高15.9米,是長江以北第一大牌坊。目前,該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jīng)完成,按照整體規(guī)劃,分期建設的原則,一期工程設有廣場建設、水系建設、挖湖造山和碑林建設,2009年8月31日奠基開工,整體建設擬兩年完成。
魏祠建成后,泱泱華廈將形成西有晉祠之韻,東有魏祠之美的人文景觀。雄渾古樸的建筑風格、自然優(yōu)美的園林環(huán)境,獨特豐厚的文化底蘊,既可紀念先賢先哲,又可賞、可游、可學、可研,將成為魏縣最重要的文化工程之一和邯鄲東部乃至冀東南區(qū)域中心的獨特旅游景點,也將更好的促進‘魏文化’的研究和發(fā)展。

晉祠簡介 晉祠有什么來歷
1個回答2024-02-23 19:48

1、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qū)晉祠鎮(zhèn),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祠內(nèi)有幾十座古建筑,具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特色。

2、地理位置: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qū)晉祠鎮(zhèn)。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