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翻譯全文翻譯

六國論論證思路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18 05:48

思路: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六國論》開篇承題,明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這一中心思路。先否定后肯定的句式,有力地突出中心論點的同時,又滿足了文采方面的要求。

繼而對論點進(jìn)行簡要的分析與闡釋,并以此總領(lǐng)全文。作者將六國的滅亡歸為兩類,一類是“賂秦”直接導(dǎo)致的滅亡一“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另一類是“賂秦”間接導(dǎo)致的滅亡一“不賂者以賂者喪”。最后又以“故曰‘弊在賂秦也’”加以總結(jié)和點扣,一遍遍地強化中心論點。

內(nèi)容分析:

其結(jié)構(gòu)完美地體現(xiàn)了論證的一般方法和規(guī)則,堪稱古代論說文的典范。文章開篇即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然后以史實為據(jù),分別就“賂秦”與“未嘗賂秦”兩類國家從正面加以論證;又以假設(shè)進(jìn)一步申說,如果不賂秦則六國不至于滅亡,從反面加以論證;從而得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的論斷。

最后借古論今,諷諫北宋統(tǒng)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文章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既深入又充分,邏輯嚴(yán)密,無懈可擊。全文綱目分明,脈胳清晰,結(jié)構(gòu)嚴(yán)整。不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緊密的邏輯聯(lián)系,而且首尾照應(yīng),古今相映。文中運用例證、引證、假設(shè),特別是對比的論證方法。如“賂者”與“不賂者”對比。

秦與諸侯雙方土地得失對比,既以秦受賂所得與戰(zhàn)勝所得對比,又以諸侯行賂所亡與戰(zhàn)敗所亡對比;賂秦之頻與“一夕安寢”對比;以六國與北宋對比。通過對比增強了“弊在賂秦”這一論點的鮮明性、深刻性。

六國論論證方法
1個回答2024-02-08 22:54


論證方法有:
1、例證法
列舉六國滅亡的史實,證明觀點。
2、引論證
引用蘇代的話,證明“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3、對比論證
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先人得土地之難與子孫失土地之易;六國割地之繁與所得平安之短;諸侯之地有限與暴秦之欲無厭。
六部論理詩經(jīng)打一成語
1個回答2024-01-23 15:36

四書五經(jīng)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 成語又是一種現(xiàn)成的話,跟習(xí)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qū)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

六國論主要說的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4-22 21:10
論六國的滅亡的原因
出自六國論的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3-08 05:16

抱薪救火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zāi)禍,結(jié)果使災(zāi)禍反而擴(kuò)大。日削月割釋義每日每月割讓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出處宋·蘇洵《六國論》:“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讀(《論語》六則),回答問題。1.課文(《論語》六則)里有些詞語已經(jīng)作為成語流傳下來,其中有兩個表示虛心好學(xué)的成語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2
1個回答2024-02-07 07:00
試題答案:1.不恥下問,敏而好學(xué)。
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略”。
4.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以上主觀題意對即可)
六國論原文
1個回答2024-02-07 11:56

原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國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fù)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草,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yuǎn)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fù)糈w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他,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急!六國論
1個回答2024-02-11 02:14
1。(1)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2)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2。以地事秦,猶抱薪救草,薪不盡火不滅。

3。他的意圖是點明賂秦是六國滅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統(tǒng)治者,不要用賄賂的方法對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六國論》
1個回答2024-02-02 04:41
重要字詞:率、厥、彌、判、速、洎、殆
詞類活用:小/大則……、義不賂秦、卻、禮、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異義:其實、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厭、當(dāng)
特殊句式: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詞多義:暴、與、猶、亡、始
人們常說六論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27 05:44

六論(六論) (1).指《呂氏春秋》中的《開春論》、《慎行論》、《貴直論》、《不茍論》、《似順論》、《士容論》。

《史記·呂不韋列傳》:“ 呂不韋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jì),二十馀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是以 莊周 《齊物》,以論為名; 不韋 《春秋》,六論昭列?!?/p>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