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重大歷史事件

宋代 歷史人物有哪些及其歷史事件
1個回答2024-03-12 19:37
北宋大科學家沈括曾任沭陽主簿,率民眾治理沭河、六塘河,政聲遠播。

北宋末年,宋江率起義軍,從邳州殺奔沭陽而來,被海州知州張叔夜設(shè)伏攔擊,無奈被迫投降。

南宋將領(lǐng)韓世忠率軍與金人戰(zhàn),潰于沭陽,部將張遇死之,打得非常很慘烈,韓世忠?guī)缀跏且粋€人逃出軍營的。
南宋的歷史事件
1個回答2024-03-17 14:25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趙構(gòu)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稱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guān)為界。南宋與西夏和金朝為并存政權(quán),相當長時間里是金王朝的藩屬國。
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國歷史上經(jīng)濟及科技高度發(fā)達,但軍事相對較弱的王朝之一,亦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黑暗的年代。
靖康之難后,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包括皇后,嬪妃,皇子,公主等皇室成員和機要大臣,宮廷女官,宮廷樂師,廚師等都被金人俘虜北上,而此時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gòu)因之前要求宋皇室派親王來做人質(zhì)去金寨做人質(zhì)而又被認為是冒牌貨而遣返回,就這么僥幸躲過這場劫難而成為皇室唯一幸存的人,在大臣推舉下在當時的南京(應(yīng)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后遷都于臨安,恢復宋國號,史稱南宋,趙構(gòu)便是后來的宋高宗。
南宋與金國沿淮水—大散關(guān)為界。
公元1127年,金國從開封撤軍,立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詔立趙構(gòu)為帝。靖康二年(1127)五月,趙構(gòu)正式即位,是為宋高宗。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王。張邦昌后來被殺,成為宋朝唯一被殺死的文臣。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xù)大舉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史稱“偽齊”,以加強對黃河以南地區(qū)的統(tǒng)治。南宋派出由岳飛、韓世忠、宗澤、劉光世、張浚等眾多將領(lǐng)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曾經(jīng)擊潰偽齊軍與金國的聯(lián)軍。
高宗1138年任秦檜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抗金將領(lǐng)韓世忠的兵權(quán),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岳云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tǒng)治權(quán)。
南宋在宋孝宗、宋寧宗朝時比較安定。宋寧宗以后,國勢日衰。
蒙古汗國滅金,金滅亡后,南宋所面臨更強大的敵人——元朝。公元1271年,蒙古建國,國號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宋恭宗,后來,南宋光復勢力陸秀夫、文天祥等人連續(xù)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軍對小皇帝窮追不舍。崖山海戰(zhàn)失敗后,走投無路的南宋終于在1279年3月19日隨著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滅亡。
北宋末年
女真族領(lǐng)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宋徽宗見遼國力衰退,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聯(lián)金滅遼事宜。宋攻燕京,大敗而回。金攻陷臨潢府,遼亡。宋付上巨額贖款給金,以換取燕京等地。金借口北宋收容金叛將,分兵南下,趨汴京。欽宗即位,與金人和議,金人解兵北歸。次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汴京(今開封),擄走兩宗北去,史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
建立
公元1127年,金國從汴京撤軍,立張邦昌為楚皇帝。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詔立趙構(gòu)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趙構(gòu)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是為宋高宗。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王。張邦昌后來被殺,成為宋朝唯一被殺死的文臣。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國又繼續(xù)大舉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持“正統(tǒng)”史觀者稱為“偽齊”,以加強對黃河以南地區(qū)的統(tǒng)治。
宋高宗在位初期年輕力壯,有意抗金,收復河山,重用主戰(zhàn)派,以李綱為相、宗澤鎮(zhèn)守汴京。曾多次大敗金兵,令局面稍為穩(wěn)定。但是,后來高宗沒有對抗金朝的決心,罷免了李綱、宗澤等人。
后來金兀術(shù)揮軍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并乘船出海避難。宋將韓世忠率八千精兵,利用黃天蕩優(yōu)勢力挫十萬金兵。金兀術(shù)歷經(jīng)辛苦,火燒宋軍船只,才能狼狽北返。從此金人不敢輕言渡江。高宗定都于臨安(今杭州)。
宋金和約之訂立
宋高宗趙構(gòu),由于害怕軍人戰(zhàn)勝回朝會專橫難制;而且亦擔心欽宗回朝繼承其死后的帝位(當時高宗因不能生育而絕后),所以在1138年任秦檜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檜削去首先抗金將領(lǐng)韓世忠的兵權(quán)。1138年宋金初次協(xié)議,南宋取回包含開封的河南、陜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毀協(xié)議,金兵分三路南侵,重占開封,宋軍在許多抗金名將指揮下,取得輝煌戰(zhàn)果。尤其是岳飛在郾城與金兵將領(lǐng)兀術(shù)會戰(zhàn),力挫金兵,乘機進兵朱仙鎮(zhèn),收復了黃河以南一帶,與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后來,高宗聽取了秦檜意見,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服從命令。在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tǒng)治權(quán)。
宋室中期狀況
宋室也曾由劉光世、張浚、韓侂胄、虞允文等眾多抗金將領(lǐng)指揮抗金北伐,在黃河兩岸也曾經(jīng)擊潰偽齊軍與金國的聯(lián)軍,收復淮河兩岸不少失地并簽訂多項條約。
在1164年12月,張浚北伐失敗后,簽訂《隆興和議》(又名《干道和議》),張浚被殺把原本向金稱臣改為叔侄關(guān)系,金為叔,宋為侄,金改詔表為國書,歲貢改為歲幣,減少貢獻,割讓秦州及商州,維持疆界。絹貢獻由二十五萬減至二十萬,歲幣減至二十萬銀兩。
在1206年,韓侂胄北伐,后來被金擊退。在1208年,簽訂《嘉定和議》。兩國改為伯侄關(guān)系,宋由貢獻歲幣及絹由二十萬增至三十萬,宋賠償三百萬軍費。金放棄占領(lǐng)的大散關(guān)、濠州,獻上韓侂胄首級。
南宋在孝宗、寧宗朝時比較安定。但是,寧宗以后,奸佞當?shù)溃胃瘮?,國勢日衰?br/> 金的滅亡
公元1214年七月,南宋皇帝宋寧宗接納真德秀的奏議,決定從此不再向金貢納“歲幣”,而此時,金已遭受蒙古的打擊,被逼由燕京遷都至開封。為了擴大疆土以彌補被蒙古侵占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納歲幣為名,出兵南侵,南宋則與蒙古聯(lián)手協(xié)議擊退金軍,南宋可獲河南作回報。
在1232年,南宋攻下金的鄭州及唐州等地。金哀宗在汴京失守后逃往歸德,再逃至蔡州。哀宗向宋理宗提議聯(lián)手抗蒙,向理宗說明“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但即位不久的理宗在國家及民族仇恨和恥辱下,及在朝臣的建議,并沒有理會哀宗要求,繼續(xù)伐金。宋在公元1234年,金國蔡州被蒙宋聯(lián)軍攻陷,金哀宗自縊,金滅亡。南宋在蒙古族滅亡金朝后,失去金朝作為屏障,令南宋面臨比金更強大的蒙古南下威脅。
滅亡
公元1235年,蒙軍首次南侵,被擊退。蒙軍并不甘心失敗,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兩次南侵,其前部幾乎接近長江北岸。由于宋軍奮勇作戰(zhàn),打敗蒙軍,再一次挫敗蒙軍度江南下的企圖。而后,南宋軍民又在抗蒙將領(lǐng)孟珙、余玠等人的指揮下,多次擊敗蒙軍,使其不得不企圖繞道而行。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占戰(zhàn)合州受宋軍的流矢所傷因而死于軍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與宋軍交戰(zhàn),聽到消息后,立即準備撤軍以便奪取大汗之位,而此時南宋權(quán)臣賈似道派人與忽必烈議和,以保太平。這樣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為汗。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鎮(zhèn)襄陽,是為襄樊之戰(zhàn)。宋軍利用漢水把資源源源不絕送入城內(nèi),才能堅守城池。守將呂文德及呂文煥堅守城池六年,賈似道派了范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兩者之間不和。賈似道封鎖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國號為元。在1272年,張順,張貴兩兄弟的義兵曾血戰(zhàn)元軍。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陽城破,在宋軍繼續(xù)巷戰(zhàn),呂文煥最終投降,六年的襄陽保衛(wèi)戰(zhàn)結(jié)束。
1276年元軍攻占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后來,南宋殘余勢力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杰等人連續(xù)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軍對小皇帝窮追不舍,不斷逃亡至南方,經(jīng)過香港,端宗因病逝世,而另立幼主,逃至新會至南海一帶。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張世杰戰(zhàn)船沉沒,走投無路的南宋殘余勢力終于在1279年3月19日隨著崖山海戰(zhàn)失敗及陸秀夫負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徹底滅亡,四十多年與蒙的抗衡完結(jié)。
宋朝的歷史人物,事件故事……
1個回答2024-02-07 05:39
包拯(999—1062),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進士。累遷監(jiān)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奉使契丹還,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陜西、河北路轉(zhuǎn)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quán)幸大臣。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zhuǎn)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quán)知開封府、權(quán)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裕六年(1061),任樞密副使。后卒于位,謚號“孝肅”。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于世。知廬州時,執(zhí)法不避親黨。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升任天章饋待制,擔任了諫官的職務(wù)。一上任,包拯就以唐代著名諫官魏徵為師,精心選定魏徵的三篇奏議,用蠅頭小楷抄寫了一遍,呈奏宋仁宗,希望皇帝能夠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   包拯在做諫官時,對朝政發(fā)表許多意見,讓皇帝在許多重大的決策中避免了嚴重的失誤。包拯對于自己的這一段經(jīng)歷曾做過十六字的總結(jié):「披肝瀝膽,冒犯威嚴,不知忌諱,不避怨仇」。
宋史唐公傳講了幾件事
1個回答2024-02-08 22:17
宋史唐公傳講了5件事,已予分為如下。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
1,知莫州任丘縣,當遼使往來道,驛吏以誅索破家為苦。介坐驛門,令曰:“非法所應(yīng)給,一切勿與。稍毀吾什器者,必執(zhí)之?!苯蕴匀ァ#ㄖ误A吏)
2,沿邊塘水歲溢,害民田,中人楊懷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豬漲潦,介筑堤闌之 ,民以為利。(修堤)
3,通判德州,轉(zhuǎn)運使崔嶧取庫絹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撫司責數(shù)之。嶧怒,數(shù)馳檄按詰,介不為動。既而果不能行。 (為民抵抗上級不法指令)
4,入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轉(zhuǎn)殿中侍御史。張堯佐驟除宣徽、節(jié)度、景靈、群牧四使,介與包拯、吳奎等力爭之,又請中丞王舉正留百官班庭論,奪其二使。無何,復除宣徽使、知河陽。介謂同列曰:“是欲與宣徽,而假河陽為名耳,不可但已也?!倍幸肋`,介獨抗言之。仁宗謂曰:”除擬本出中書?!保楣俑矣诒磉_意見,不同意張堯佐的人事安排)
5,介遂劾宰相文彥博守蜀日造間金奇錦,緣閹侍通宮掖,以得執(zhí)政;今顯用堯佐,益自固結(jié),請罷之而相富弼。又言諫官吳奎表里觀望,語甚切直。帝怒,卻其奏不視,且言將遠竄。介徐讀畢,曰:“臣忠憤所激,鼎鑊不避,何辭于謫?”帝急召執(zhí)政示之曰:“介論事是其職。至謂彥博由妃嬪致宰相,此何言也?進用冢司,豈應(yīng)得預(yù)?”時彥博在前,介責之曰:“彥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隱?!睆┎┌葜x不已,帝怒益甚。梁適斥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趨進救之。貶春州別駕,王舉正言以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罷彥博相,吳奎亦出。又慮介或道死,有殺直臣名,命中使護之。(彈劾文彥博的過程及后果)
宋朝的歷史人物,事件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02:57
?????? 包拯(999—1062),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進士。累遷監(jiān)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奉使契丹還,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陜西、河北路轉(zhuǎn)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quán)幸大臣。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zhuǎn)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quán)知開封府、權(quán)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裕六年(1061),任樞密副使。后卒于位,謚號“孝肅”。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于世。知廬州時,執(zhí)法不避親黨。?????? 皇祐二年(1050年),包拯升任天章饋待制,擔任了諫官的職務(wù)。一上任,包拯就以唐代著名諫官魏徵為師,精心選定魏徵的三篇奏議,用蠅頭小楷抄寫了一遍,呈奏宋仁宗,希望皇帝能夠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   包拯在做諫官時,對朝政發(fā)表許多意見,讓皇帝在許多重大的決策中避免了嚴重的失誤。包拯對于自己的這一段經(jīng)歷曾做過十六字的總結(jié):「披肝瀝膽,冒犯威嚴,不知忌諱,不避怨仇」。
宋史趙普傳中講了哪兩件事
1個回答2024-04-16 22:02

《宋史·趙普傳》原文及譯文

原文:

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質(zhì)奏普為軍事判官。太祖嘗與語,奇之。太祖北征至陳橋,被酒臥帳中,眾軍推戴,普與太宗排闥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眾軍擐甲露刃,喧擁麾下。及受禪,以佐命功,授右諫議大夫,充樞密直學士。太祖數(shù)微行過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聞叩門聲,普亟出,帝立風雪中,普惶懼迎拜。帝曰:“已約晉王矣。”已而太宗至,設(shè)重裀地坐堂中,熾炭燒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與普計下太原。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則我獨當之,不如姑俟削平諸國,則彈丸黑子之地,將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爾。”初,太祖?zhèn)任?,普從之游,既有天下,普屢以微時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達,謂普曰:“若塵埃中可識天子、宰相,則人皆物色之矣?!弊允遣粡脱浴?/p>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shù),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fā)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

有群臣當遷官,太祖素惡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太祖怒曰:“朕固不為遷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碧媾酰?,普亦隨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譯文:

趙普、表字則平,是幽州薊縣人。周世宗在淮河地區(qū)作戰(zhàn),宰相范質(zhì)上奏任命趙普為軍

事 判官。太祖(趙匡胤)曾和他交談,認為是他個奇才。太祖率兵征伐北漢到了陳橋驛,喝酒后醉臥在軍帳里,將士們要擁戴他做皇帝,趙普和太宗推門進來稟告。太祖打著呵欠,伸著懶腰,慢慢起身,而將士們穿戴著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擁到軍旗下面。等到太祖接受禪讓做了皇帝,趙普因為輔佐有功,被任命為 右諫議大夫,并擔當樞密直學士。

太祖多次微服私訪功臣之家,趙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趙普以為皇上不會出來了。過了一會兒,聽到敲門聲,趙普趕忙出來,見太祖正立在風雪之中,趙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說:“我已經(jīng)約了晉王了?!彪S后太宗也到了,在廳堂鋪上雙層墊褥,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趙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趁機與趙為策劃攻打太原。趙普說:“太原阻擋著西、北兩面,太原攻下來后,就要由我們來獨擋了,不如暫且等到平定各國后,那么太原這樣的彈丸棋子大的地方,還能逃到哪里去嗎?”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這樣,只是試探一下你罷了?!?/p>

當初,太祖地位卑微時,趙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趙普屢次談起卑微時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太祖性格豁達,對趙普說:“假如在塵土中就可以辨識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訪求了?!睆拇粟w普不再談?wù)摗?/p>

趙普年輕時熟悉吏事,但沒有學問,等做了宰相,太祖經(jīng)常勸他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次回到家,就關(guān)起門來開箱取書,整天閱讀。等第二天處理政務(wù),得心應(yīng)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開箱子一看,原來是《論語》二十篇。趙普性格沉穩(wěn)有城府,雖然很愛嫉妒別人,但能夠以天下為己任。宋朝初年,當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狹窄、因循保守,趙普剛毅果斷,沒有能與他相比。

有一名大臣應(yīng)當升官,太祖一向討厭他的為人,不答應(yīng)升他的官。趙普堅決地為他請求,太祖發(fā)怒道:“我就是不給他升官,你能怎么說?”趙普說:“刑罪是用來懲治罪惡的,賞賜是用來酬謝有功之人的,這是古往今來共同的道理。況且刑賞是天下的刑賞,不是陛下個人的刑賞,怎能憑自己的喜怒而獨斷專行呢?”太祖更加憤怒,起身就走,趙普也緊跟在他身后,過了很長時間也不離去,最終得到了太祖的認可。


與宋靄玲有關(guān)的歷史事件
1個回答2024-02-04 13:10
1906年1月,宋藹齡經(jīng)復學院特制別批準到北方去了一趟,原因是她的姨夫溫秉忠到美國的首都華盛頓來了。溫秉忠是受慈禧太后的派遣,率領(lǐng)一個清朝教育考察團來美國考察美國教育的。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宋藹齡的姨夫溫秉忠率團來到了美國。宋藹齡立即前往華盛頓看望姨夫。見到溫秉忠之后,宋藹齡非常高興,這畢竟是她來美國后第一次見到來自故鄉(xiāng)的親人。
宋代 歷史人物有哪些及其歷史事件
1個回答2023-01-09 07:16
很多!南宋“中興四將”不知你想了解哪些呢?
宋朝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1個回答2022-09-25 13:04
高粱河大戰(zhàn) 靖康之恥 司馬光寫資治通鑒 王安石變法 。。。
南宋和北宋的分界點在哪個歷史事件
1個回答2023-02-23 03:32
靖康之變,是北宋和南宋的分界點。
熱門問答